1、請你從傳播學的角度,談談你對新媒體的認識。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網路、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相對於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新媒體不同於以前的媒體,它產生的比較晚,更新速度更快。更便於傳播,而且還具有很強的互動性。
2、對新媒體藝術的認識有哪些?
新媒體藝術在今天已被談論得夠多,也被製作和展示得夠多,但對新媒體藝術的認識絕對不能僅僅停留在由現代主義的先鋒傳統培養起來的對新生事物的預期尊重以及媒體自身的時新特質的盲目肯定上。維特根斯坦說過:「如果一個人僅僅是超越了他的時代,那麼時代遲早要追上他。」應該說,每個時代的藝術生產者和消費者都會不同程度地面對媒體更新問題,也就是說,每個時代的藝術都會有其新媒體。媒體更新的原因可能來自外在的技術條件,如攝影的發明,也可能來自內在的精神發展。
3、談談你對新媒體運營的看法?
新媒體運營就是內容運營,包括活動策劃,主要還是策劃活動以及文案,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移動營銷很火爆也就是新媒體,定位自己的人群,不要盲目的跟風
4、談談你對新媒體的看法?
新媒體的職業發展道路其實並不像它的工作職責和對應的工作內容一樣苦逼,相反,運營的職業發展道路其實非常開闊。新媒體是互聯網工作的一個很好的起點,可以通達很多的領域,新媒體的行當,要具有很強的大局觀,不是人雲亦雲,很多時候你要有前瞻性,對某一熱點,話題,事件要有很強的全盤操控,有時要統一,有時又要各自獨立。
5、學生會報名表對新媒體部和勤工部工作的認識和展望
2012年9月傳媒與視覺藝術學院學生會勤工部工作計劃
2012年9月3日 來源:網路綜合
【網路綜合-2012年9月傳媒與視覺藝術學院學生會勤工部工作計劃】
在上個學期中我們部在其他部門的協助下與生活部成功舉辦了水果拼盤比賽,整理了大一的貧困生資料,積極完成學生會分配的各項工作。在新的學期里希望經過我們部所有成員的努力會做到更好,本學期勤工部工作計劃如下:
一、工作重點
為配合學校更好的了解本校貧困生情況,本部門將對院內所有貧困生的基本資料進行整理,以班為單位填寫貧困生家庭經濟調查表和認定表,並將資料匯總,其中包括:貧困大學生所在的年級、貧困程度、家庭住址、貧困的基本原因等。
1、制定新的規章制度,並嚴格執行。
2、協助老師評定助學金,整理貧困生數據後,組織各班配合老師進行助學金的評定工作,上交材料的學生必須有當地民政部門的貧困證明,並符合學校規定才能參與助學金申請,評定工作分班評和老師評,班評有各班學生打分決定,在部門成員的監督下完成,保證公平、合理。
3、進行勤工助學崗位的搜尋、分配,各部門成員積極留意兼職信息,及時傳遞給部長。加強與校外聯系,拓展部門的交際面,找到兼職崗位後,根據實際情況分配給需要兼職的學生,保證公平公正。
二、日常工作
每個學期想一個活動策劃,並有計劃的開展活動。為切實做好我院貧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我部應該堅持為廣大貧困同學服務的宗旨,努力與貧困同學交流、溝通,在精神上生活上加強了解並竭力幫助他們,及時掌握其思想動態。以積極健康的思想鼓勵廣大貧困學生,指導貧困生正確認識、參與勤工助學活動,並使其良性發展。
三、內部建設
定期開展部門例會,及時的進行部內溝通與交流,探討工作中的問題,改進工作方法,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結合部門特色完善部門章程,明確例會制度與獎懲制度。
以上是勤工部本學期的工作計劃,我們會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不斷的完善它,希望新的學期會有新的成績。
學生會:勤工部
傳媒與視覺藝術學院學生會勤工部工作計劃全文現在開始!
在上個學期中我們部在其他部門的協助下與生活部成功舉辦了水果拼盤比賽,整理了大一的貧困生資料,積極完成學生會分配的各項工作。在新的學期里希望經過我們部所有成員的努力會做到更好,本學期勤工部工作計劃如下:
一、工作重點
為配合學校更好的了解本校貧困生情況,本部門將對院內所有貧困生的基本資料進行整理,以班為單位填寫貧困生家庭經濟調查表和認定表,並將資料匯總,其中包括:貧困大學生所在的年級、貧困程度、家庭住址、貧困的基本原因等。
1、制定新的規章制度,並嚴格執行。
2、協助老師評定助學金,整理貧困生數據後,組織各班配合老師進行助學金的評定工作,上交材料的學生必須有當地民政部門的貧困證明,並符合學校規定才能參與助學金申請,評定工作分班評和老師評,班評有各班學生打分決定,在部門成員的監督下完成,保證公平、合理。
3、進行勤工助學崗位的搜尋、分配,各部門成員積極留意兼職信息,及時傳遞給部長。加強與校外聯系,拓展部門的交際面,找到兼職崗位後,根據實際情況分配給需要兼職的學生,保證公平公正。
二、日常工作
每個學期想一個活動策劃,並有計劃的開展活動。為切實做好我院貧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我部應該堅持為廣大貧困同學服務的宗旨,努力與貧困同學交流、溝通,在精神上生活上加強了解並竭力幫助他們,及時掌握其思想動態。以積極健康的思想鼓勵廣大貧困學生,指導貧困生正確認識、參與勤工助學活動,並使其良性發展。
三、內部建設
定期開展部門例會,及時的進行部內溝通與交流,探討工作中的問題,改進工作方法,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結合部門特色完善部門章程,明確例會制度與獎懲制度。
以上是勤工部本學期的工作計劃,我們會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不斷的完善它,希望新的學期會有新的成績。
學生會:勤工部
【1】 【2】
僅供參考
6、對新媒體有什麼看法?
新媒體,是未來媒體發展趨勢。新媒體的優勢將不斷展現出來,同時時代的發展,也會淘汰一些,有更新的出來取代。
7、對新媒體建設現在發布內容的看法,有什麼意見和建議
一、新媒體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目前,不少傳統媒體特別是地方媒體,在新媒體的發展和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上步入一些誤區:有的在發展的觀念上存在「重建設,輕融合」的認識,在推進實施過程中出現「多、快、省式」的低水平融合,沒有正真實現「水乳交融式」的深層次融合;有的片面地以為融合就是建網站、數字報、手機報,開通博客、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出現「大拼盤」的現象;有的簡單地認為融合就是把紙媒內容搬到新興媒體上,把新興媒體內容嫁接到紙媒上,出現「大雜燴」的現象。榆林日報社如今雖然建起了網站,開通了數字報、手機報、電子屏,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也在逐步運營,全媒體采編發布平台建成,但是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上依然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
媒體之所以出現這種低層次的融合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發展思路上沒有樹立互聯網思維,在發展的措施上沒有進行深層次的體制、技術、內容、人才、管理的融合,沒有真正形成「立體化」傳播新格局。
二、新媒體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全新的理念是發展的前提,深層次的融合是發展的保證。因此,要實現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地市媒體就要樹立互聯網思維,在進行深層次的融合的基礎上,走全媒體發展之路。
1、樹立互聯網思維,走全媒體發展之路
樹立互聯網思維具體來說就是要樹立九種互聯網思維:用戶思維、簡約思維、極致思維、迭代思維、流量思維、社會化思維、大數據思維、平台思維、跨界思維。用戶思維要求媒體「以讀者為中心」「讀者至上」的理念,提供個性化新聞;簡約思維要求媒體在形式和內容上,用「簡約風格」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抓住讀者;極致思維要求媒體樹立精品意識和品牌意識,打造比較優勢;迭代思維要求媒體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不斷進行創新轉型;流量思維要求媒體樹立「經營流量」的理念,做到「流量出效益」;社會化思維要求媒體以「眾包」的理念,借力發展新媒體;大數據思維要求媒體建立數據信息服務平台,提供信息、服務產品;平台思維要求媒體建立全媒體采編發布平台,解決不同媒體間技術障礙;跨界思維要求媒體樹立跨界經營的理念,形成「報、台、網、屏、微」一體化傳播新格局。
2、狠抓「五個融合」,創新媒體發展
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要從體制、技術、內容、人才、管理等方面進行深層次的融合。
(1)體制融合。媒體需要消除制度障礙,進行「頂層設計」,重組內部組織結構,改革不同業態的媒體管理體制,構建符合全媒體發展的新格局。通過整合新聞信息、人力資源,建立起統一指揮調度的新聞編輯部,統一報道部署,統一策劃主題,統一組織采訪,統一編發稿件,實現內容集約化生產、新聞信息產品多層次開發。
(2)技術融合。媒體需要打破各媒體之間的技術壁壘,建立起一個支持文圖、音視頻、簡訊等多種信息錄入、遠程寫稿和編審發布,可以提供文字數據、圖片數據、視頻數據和歷史資料等多媒體數據,並集報紙、網站、手機、電子屏、微博、微信等為一體化的「信息終端」平台和信息服務平台。
(3)內容融合。媒體需要按照紙媒、網站、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特點和運行規律,形成不同定位、不同個性、不同特色的新聞信息產品。紙媒突出本土特色、權威發布、深度解讀、輿論引導;電視突出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網站突出海量化、專題化、個性化;新興媒體強化互動性、及時性、分眾化、個性化
(4)人才融合。媒體需要轉變用人機制,建立全媒體人才管理體系,真正實現人才隊伍融合。要培養一支集采、編、攝、播於一體的全媒體新聞隊伍,培養和引進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經營人才,為融合發展提供人才保障。記者要成為「全天候」記者,既能采寫文字、拍攝圖片,也可錄制視頻。編輯要成為「全能」編輯,既掌握紙媒編輯技術,也掌握博客、微博、微信、QQ等新興媒體編輯技術,滿足多終端傳播的需求。經營管理人才要既懂紙質媒體運營,也懂新興媒體運營。
(5)管理融合。媒體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對薪酬制度進行改革,通過薪酬改革調整各媒體利益,形成適應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管理模式。要建立一套更加科學、完整的績效考核體系,把更多的資源向融合發展傾斜。要不斷完善經營機制,圍繞「專業化、品牌化」的經營主線,為客戶搭建傳播平台,提高報紙廣告的吸附能力和全媒體運營的拓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