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手用短視頻如何有效引流?
現在是短視頻的紅利時代,相信很多人也都看到了這條捷徑。想著如果能夠在趁著現在的紅利時代,在這個行業淘金,也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不斷的研究短視頻平台的流量。短視頻平台這個無數人想要引流的原因,無非是因為用戶的記述比較大,能做到行業細分,很容易就能夠在短視頻平台分的一杯羹,把流量引導到成交平台,就能收獲不少的精準的變現流量。但是做視頻相對來說是一個專業性比較高的工作,就如同做電影一樣,需要好的編導、策劃、腳本等等,同時還需要攝像師,音響師、燈光師等等,所以這不是一個人力量就能夠完成的,需要一個團隊的力量才能夠將這件事情做好。好商匯是一家以互聯網推廣、品牌策劃、視頻營銷、網紅孵化等業務為主體,多產業互聯共同發展的大型網路傳媒公司,效果會更好。
2、怎麼將短視頻一鍵上傳分發到各個自媒體平台?
以前:瀏覽器打開各大平台,一個一個上傳,發的多點,一個視頻需要半個多小時。用易媒助手,2分鍾,上傳完.....
1、核心用戶不一樣:
抖音以1.2線城市年輕人為主。
快手則是下沉,以2.3.4線城市,小鎮青年為主。
2、產品觀不一樣:
抖音,是一款關乎美好感的產品,從內容消費者角度思考,把消費體驗做到極致,滿足看到美好事物的需求。
快手,快手是社區,從內容生產者角度思考,強調多元化、平民化和去中心化,剋制不打擾用戶,滿足用戶「記錄和分享」需求。
3、內容分發不一樣:
抖音的分發以演算法推薦為主,熱搜為輔。
快手則是演算法+社交關系推薦為主。
(3)美食短視頻同質化擴展資料
抖音、快手都是屬於短視頻APP。
短視頻即短片視頻,是一種互聯網內容傳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聯網新媒體上傳播的時長在1分鍾以內的視頻傳播內容。
不同於微電影和直播,短視頻製作並沒有像微電影一樣具有特定的表達形式和團隊配置要求,具有生產流程簡單、製作門檻低、參與性強等特點。
利用剪輯技巧和創意,或製作精美震撼,或搞笑鬼畜,有的加入解說、評論等元素。也是不少廣告主利用新媒體短視頻熱潮植入新媒體原生廣告的一種方式選擇。
4、不良短視頻對青少年負面影如何?
88.1%受訪者直言不良短視頻對青少年負面影響大。
日前,國家網信辦依法約談了幾家短視頻平台負責人,並責令其全面整改。近兩年,短視頻平台吸引了很多流量,觀看和製作短視頻在年輕人中形成了一種潮流。但一些短視頻內容低俗、突破道德底線,造成了不良影響。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 合問卷網,對201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4.7%的受訪者觀看過短視頻,47.0%的受訪者製作過。88.1%的受訪者直言不良短視頻內容對青少年負面影響大。76.7%的受訪者認為短視頻平 台應是內容把關的第一責任主體。63.8%的受訪者希望對短視頻平台加大監督管理力度。
62.8%受訪者指出短視頻平 台對未成年人缺乏限制
90後女孩張琳(化名)在深圳工作,她常上傳短視頻到微博和幾個短視頻App。張琳認為,短視頻創意點來回那麼幾個,更多用戶加入後,內容同質化愈發嚴重。「還有的短視頻App上首頁的門檻低,低俗內容多,有的短視頻平台隨著用戶的擴充,品質也降低了,發現這種情況我就會卸載App」。
北京市某高校研究生劉琪(化名)感覺,短視頻平台上某些內容火起來,大都是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和獵奇心理,「比如大冬天冷水洗頭、吃活蟲子、吃很辣的東西,還有一些女生穿著暴露等」。
調查顯示,94.7%的受訪者觀看過短視頻,47.0%的受訪者製作過。89.4%的受訪者感覺觀看或製作短視頻的青少年多。
受訪者認為短視頻平台存在的兩大主要問題是對未成年人缺乏限制(62.8%)和內容挑戰社會倫理道德底線(60.8%),其他還有:內容低俗,甚至涉及色情暴力(53.3%),盜用他人視頻素材(44.9%),標題黨多,製造噱頭(40.8%),公然售賣假貨(28.2%)以及商業廣告普遍(23.1%)等。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短視頻目前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是版權問題。現在短視頻版權保護剛剛起步,一般都是通過打水印等方式。「按照2016年12月1日起實行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這也是必須加的,保證出現問題能夠溯源」。第二是侵害他人人格權。「很多短視頻暴露別人隱私,比如此前關於『水滴直播』的爭議,還有在街上突然闖入他人空間的惡搞視頻。短視頻中公開謾罵他人還可能侵害他人名譽權」。第三,涉黃涉暴、低俗的短視頻影響文化安全和內容安全。
63.8%受訪者希望加大對短視頻平 台的監督管理力度
調查中,88.1%的受訪者直言不良短視頻內容對青少年負面影響大,其中27.3%的受訪者認為非常大。
90後女孩夏薇(化名)經常看短視頻。在她看來,有一些短視頻內容不適合小孩子看,但平台上還是有大量低齡用戶。
「有害短視頻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精神健康有極壞的影響。」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中學老師金紅梅認為,短視頻有利也有弊,就像電腦,能用於學習也能用於游戲,但游戲真的毀了很多孩子。
「國家現在對短視頻的治理是非常正確和英明的。」朱巍表示,現在有害短視頻、直播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有很多粉絲的短視頻平台用戶,熱衷做出格的事情,內容低俗,以丑為美、以惡為善,比如共享單車開鎖漏洞、未成年人生孩子、炫富,一些視頻製作者不擇手段地博取眼球、博出位,不利於青少年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而對青少年危害最大的是,這些不良短視頻讓青少年覺得只要有爆點、爆款,沒有知識也能賺錢,上學沒有用。」
調查顯示,76.7%的受訪者認為短視頻平 台應是內容把關的第一責任主體。
朱巍認為,視頻的篩選、推送不能僅根據流量,必須得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向上向善的互聯網文化,引導青少年明辨善惡美醜。
張琳認為,平台自身應該對產品保持高追求,推薦優質內容,在後台要設置審核機制,同時減少廣告。用戶要有道德意識,多傳播正能量。
「除了看到短視頻有害的一面,也應該想辦法讓好的、有利教育教學的短視頻獲得學生關注。」金紅梅認為,老師可以利用短視頻進行教學。「比如數學老師,可以將某一方程式的思想或有關故事放進短視頻,利用其教學,讓學生感受學科文化之美」。
關於治理短視頻亂象,調查中,63.8%的受訪者希望網信辦連同有關部門對短視頻平台加大監督管理力度,61.9%的受訪者建議對未成年人注冊短視頻平台、瀏覽短視頻進行限制,其他建議或期待還有:完善網路內容管理機制(57.2%),平台自律,推薦優質合法內容(47.7%),明確短視頻平台發布商業廣告的合法范圍(38.9%),平台加強內容審核(35.6%),為用戶提供舉報渠道,並及時處理(26.2%)。
朱巍認為,短視頻平台使用什麼樣的演算法、怎樣的推送模式必須要明確,甚至需要主管部門去審核,進行專門法律規定。此外,平台的主體責任必須落實到位,光靠自律是不夠的。「比如未成年人不能做主播這一條,早在2016年12月1號國家網信辦出台網路直播相關規定時就明確過。如果立法比較慢,那就用判例的方式,用快速的、嚴厲的方式來治理」。
受訪者中,00後佔2.3%,90後佔29.7%,80後佔51.6%,70後佔12.4%,60後佔3.4%。學歷為初中的佔1.4%,高中的佔8.6%,專科的佔21.7%,本科的佔62.0%,碩士研究生佔5.6%,博士研究生佔0.6%。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佔33.0%,二線城市的佔43.7%,三四線城市的佔20.1%,城鎮或縣城的佔3.0%,農村的佔0.2%。
來源:中國青年報
5、短視頻運營主要做什麼?
視頻運營的工作中主要包括4方面,內容策劃、用戶運營、渠道推廣及數據分析。具體來說,內容策劃就是規劃短視頻內容,准備選題及拍攝製作等相關工作,也是短視頻運營人員的工作重心所在,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最多,畢竟泛娛樂化的視頻時代,去同質化是我們短視頻運營突圍的最好方向。
此外,用戶運營也是短視頻運營人員的又一工作重點,應該說這是所有做運營工作的工作重點,了解用戶畫像和用戶喜好,才能更加精準的開展粉絲營銷,更容易吸引精準的產品用戶,從而形成自己的社群,實現長期的營銷轉化。那麼短視頻的用戶運營工作主要有用戶互動和反饋信息整理,策劃用戶活動,社群運營等。
渠道推廣:抖音的火爆直接將短視頻推向了風口,無數的互聯網企業蜂擁而至,作為短視頻運營人員則需要渠道化的多平台運營,有些渠道還會進行個性化運營。其中渠道運營工作還包括和一些渠道小編的對接溝通,簽署協議等。
最後就是數據分析,這和我們之前做新媒體運營差不多,每天都要看公眾號、微博的運營數據,短視頻運營也是一樣,所有的平台都需要數據化運營。比如某一條視頻全渠道的播放量,單渠道的播放量,評論收藏量等都需要分析。要找出影響這些點的因素,針對我們製作的短視頻進行優化。
這是一個相對龐大的工程,但是目前短視頻運營人員需求井噴,如果你想進入這個行業,還不是很有方向,你可以去看看傳智播客新媒體+短視頻運營學科,學的還是很系統的,我就是從那0基礎學習出來的,目前在做短視頻運營,每個月11k多。
6、做短視頻如何獲得有效轉化?
視頻如何有效轉化,前期和後期都很重要
前期的話是視頻的主題內容等要足夠吸引人,才能帶來流量
後期的話視頻要製作精美,這個需要用到視頻剪輯軟體,比如 愛剪輯 等
你可以下載試試
7、洋蔥視頻怎麼看短視頻行業目前面臨的內容同質化?
看什麼火就去做什麼,是內容同質化最根本的問題。當你注意到什麼火起來時,只能說明該領域的賽道早已被占滿,此刻入局很難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找准賽道,確保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商業化模式的可行性,才可以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