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利用新媒體進行網路品牌塑造
那接下來咱們來分享該如何利用新媒體打造品牌?
借用一個老段子,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品牌:
男生對女生說:我是最棒的,我保證讓你幸福,跟我好吧。——這是推銷。
男生對女生說:我老爸有3處房子,跟我好,以後都是你的。——這是促銷。
男生根本不對女生表白,但女生被男生的氣質和風度所迷倒。——這是營銷。
女生不認識男生,但她的所有朋友都對那個男生誇贊不已。——這是品牌。
1、傳播內容上:
我們要做一個善於分享的人,只有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知識,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從而才能一步一步打造個人品牌。其實對於職場人也是一樣的,他們在各自崗位上一定積累了許多經驗,那麼你就可以試著去總結寫文章或者在社群里分享自己的經驗。這樣的互動就是慢慢建立個人品牌的過程。
很多人都會說自己不會寫文章,包括我身邊很多朋友都會講自己沒文才,沒創意,從小到大作文都不及格。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這都是過時的想法。在十多年之前,我們看到的文章大部分來源於書本,報紙,還有專業的門戶網站,只有文章達到一定的水準才可以刊登在書本報紙中。所以導致很多人認為寫文章是高不可攀的一件事,但是互聯網時代一切都不同於過去了。
微信公眾號有一句推廣語是這么寫的:「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其實寫作並不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兒,而通過寫作獲得心靈滿足和自我成長則是水到渠成的,而當你用心去寫用心汲取新的知識時,多半兒你還會贏得他人的贊許以及認同。所以只要寫出真情實感,寫出多數人痛點,就是好文章了,就能幫助到別人,就能體現個人品牌。
2、傳播渠道上:
互聯網時代造就了很多自媒體渠道,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搜狐自媒體,企鵝媒體號等等,這些渠道都是可以去嘗試的,因為說不定某一個渠道就讓你紅了。所以,寫一篇文章就可以多渠道推送,這樣可以增加曝光度,讓自己的個人品牌更好的去傳播。
當你寫出足夠優質的內容時,就會吸引這個行業的許多大號來轉發你的文章,這樣的效果是最明顯的,如果是大號轉發了你的文章,那麼你的個人品牌一下子就被擴散到最大限度,並且會有許多人加你為好友,這樣一步一步就轉化為自己的粉絲。或者也可以在各個資訊平台投稿發文,同樣效果不錯。
這兒講到的一個關鍵字就是「引流」,什麼是引流呢?很多人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埋頭使勁在公眾號上發文章,卻一直傳播不出去,因為公眾號是相對封閉的環境,而其他的平台,如簡書、今日頭條,這些平台有獨特的推薦方式,系統會把爆款文章推送給需要的人,基本和粉絲數量沒有關系,決定閱讀量的是文章的質量。所以一定要多平台發布,然後把粉絲吸引到公眾號上,聚焦起來,這樣就可以很好的管理粉絲,運營粉絲。現在很多自媒體人都使用的是這個套路。
打造個人品牌的三個維度:分別是內容值,人格化,影響力。
(1)內容值-打造個人品牌,內容是核心,你的內容一定三觀要正,符合當下社會價值觀,可以解決當下人們的需求,對於用戶有價值。
(2)人格化-一個好的個人品牌,一定要有清晰的人格辨識度,主要從個人風格、標簽、傳播載體來塑造。那些隨大流模仿別人的人,最後都悄聲匿跡了,這個時代屬於那些有特色、有強烈人格魅力的人物,人們只能記住那些閃閃發光容易辨識的人。所以要做一個有魅力獨特的人,才能打造個人品牌。
(3)影響力-影響力不是你擁有多少粉絲,而是有多少粉絲願意為你付費,現在很多公眾號有打賞的功能,通過「閱讀量」和「打賞人數「這兩個指標可以看出有多少人願意為你付費,高閱讀量不一定高贊賞數,主要要看作者在粉絲心中的認可度和影響力。就像羅胖所說,在網上免費寫作的人即使篇篇文章10萬+,也抵不過一個能賣出十萬冊暢銷書的作家影響力大。
五九推新媒體營銷有限公司是國內專注於網路品牌服務領域的領導者,紮根深圳,服務於全國,專注為企業、個人、機構以及各類組織提供集網路品牌塑造、營銷、廣告投放為一體的一站式網路品牌服務,擁有正規的、開放的信息整合服務資源,同時為媒體機構、組織以及更廣泛的受眾提供了一個快速、豐富、准確、可信的信息來源。
2、如何做好新媒體運營
想做好新媒體運營,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內容生產,二、活動策劃。
一、內容生產:
做內容,首先要進行用戶調查,你的用戶是誰?他們需要什麼內容?他們喜歡什麼內容?然後再進行內容定位。內容的形式可以是文章、圖片、視頻等,內容製作的流程是採集、創作、審核、編輯、呈現、擴散等。
內容的點擊率和標題和配圖有很大關系,轉發率和內容的質量有很大關系。什麼樣的內容更吸引人?很有價值?很有道理?引起共鳴?引起恐慌?讓人憤怒?
所以,想做好新媒體運營的同學,要在內容方面下功夫,不斷的學習-思考-實踐,不斷的提高自己。
有人問做新媒體內容編輯有前途嗎?我說前途很廣闊!內容營銷未來會占企業營銷的很大一部分,企業要麼自己做內容,要麼擁抱內容生產者。內容植入營銷,就像現在的電影中植入的廣告。現在短視頻、短內容的受眾遠比電影龐大,所以內容營銷的價值將會不斷的凸顯出來!
二、活動策劃:
做活動,一定要搞清楚活動目的、需要哪些資源支持、需要的成本是多少?根據自己的最大能力,然後策劃出具體的活動形式。一份可執行、可操作、創意突出的活動策劃案,可有效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及品牌美譽度。
一個好的活動,關鍵在於對目標受眾的吸引力大小,一定要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這是做新媒體活動成功與否的根本。
另外,活動推廣不單單需要前期精心的策劃,能不能最大限度的執行是非常關鍵的。活動前,要對整個活動計劃進行反復推敲,看是否能全部落地。
沒有活動經驗的同學,或者經驗很少的同學,可以多關注競爭對手、同行的動態,看看他們是如何做。多學習,才會有進步!
3、如何利用新媒體更好的開展學生引領工作
學生引領工作。。。。這個描述真醉人。。。
1、用新媒體服務好學生。重要事宜公布,充回分利用學校答/學院門戶、QQ群、微信、微博,確保消息送達。
2、用新媒體做好宣傳工作。如果是不論是黨委還是團委啦,宣傳好中央精神。當然還看你組織的能力啦,新媒體也不過是傳播途徑,如何把一些學生們不願意聽的內容包裝好,還是看創意啦,創意這東西,在知道上不好找啊,親。
4、如何發揮新媒體平台優勢進行文化
藉助新媒體平台有效傳播傳統文化。許多新媒體平台自身既是具備通信功能的重要通訊技術平台,同時還是兼具跨媒體傳播功能性和可移動性的媒體平台。通過類似如手機、微博、微信、QQ等新媒體渠道傳播傳統文化,是當前出現的一種文化趨勢。第一,數字報刊形式實現「點對點」。手機報作為新興的數字報紙,利用手機的彩信功能,將傳統報刊的權威性與移動媒體的便捷性有效結合,是傳統文化藉助新媒體傳播的主要形式之一。第二,碎片化的媒介體驗開辟獨特路徑。無論是近年來興起的微信,還是產生巨大影響力的微博,在發送信息的同時推送圖片、音頻、視頻等,都是具備碎片化的文本特質。毫無疑問,這種碎片化的文本已經被廣大受眾所接受,並且與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後,會產生一種獨特效果。比如,元宵、端午、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前後,運營商和相關部門均會通過新媒體傳播傳統文化內涵及蘊含的民族精神,並形成線上線下的廣泛互動。第三,娛樂化的手段實現對傳統文化資源的深度開發。近年來,人們已經開始探索採用游戲、音樂等形式傳播傳統文化。有的游戲注重將傳統文化資源移植入游戲場景畫面和人物形象、道具裝飾等方面,有的游戲甚至直接套用中國古典經典文化中的盤古開天地、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神話故事資源。此外,具有濃郁傳統文化氣息的音樂鈴聲的推送,也為當今中國的城市文化中刮來一陣清新的傳統文化之風。
「微傳播」形式是新媒體傳播傳統文化的力量之源。「微傳播」堪稱整個新媒體傳播的力量之源,其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微傳播」是指以網帖、博客、手機簡訊、彩信、飛信、QQ、MSN、戶外顯示屏以及後來興起的微博、微信等為媒介的信息傳播方式;狹義的「微傳播」則專指以微博為媒介的信息傳播方式。「微傳播」之「微」,在於使社會上的每一個微小個體都可以自由地發出「微聲音」。這些「微聲音」可以是一段話,可以是一張圖片,也可以是一段音頻或視頻,甚至只是一個表情符號……它們通過手機等「微介質」傳播出去。人們通過按鍵操作、滑鼠點擊等簡單的「微動作」就能完成選擇、評價、投票等功能,從而獲得一種「微體驗」。這種「微體驗」既不同於傳統媒體的線性傳播,也不同於網路媒體的網狀傳播,而是一種裂變傳播。這種傳播形態的傳播速度之迅捷、傳播密度之深密、傳播方式之便利,遠非以往的媒介所能比擬的。這種信息傳播形態所帶來的影響,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尤其是在傳統文化的傳播活動中顯現出強大的威力。
利用新媒體傳播傳統文化要注意興利避害。對於新媒體的崛起,許多人懷有強烈的憂患感——擔憂對微博、微信的過度熱衷,反而造成個人與現實社會隔離;擔憂微閱讀的流行,造成深度閱讀的缺失;擔憂微電影良莠不齊,傳遞負面價值觀……在憂患者眼中,新媒體的表情上總傳遞著負面情緒。樂觀者每天活在天堂,悲觀者每天活在地獄,他們看待世界的角度迥然不同。如果負面情緒的蔓延,締造出無數的悲觀者,那無疑將是新媒體的最大憂患。於是,許多人開始唱衰新媒體——「微博末日」、「微電影走向末路」、「微閱讀失去青睞」等說法一度甚囂塵上,甚至有極端者將對新媒體的喜好定位為「惡習」,欲除之而後快。其實,如何興利除害,我們應該用一分為二的辯證眼光去看。2011年,大學生劉嘯宇用200元錢拍攝的一段片長僅為6分鍾的「微視頻」——《天堂午餐》,在短短一個月時間里,竟達到了400萬次的網路點擊量。可見,新媒體可以成為傳遞「正能量」的主流渠道。為新媒體解除憂患,我們每個人都應從自身做起,積極傳播「正能量」。生活原本就是細微瑣碎的,新媒體卻可以在細微瑣碎中提煉出無限妙趣。當我們以積極的心態去引導,新媒體就可以傳遞出無限「正能量」,使人們得以「微笑著生活」。
正如狄更斯所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新媒體的成熟期還遠沒有到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新媒體運用還將日益壯大,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與之親密接觸。如何在滿足個體自由的同時,規避新媒體帶來的負面影響,仍是對這個時代的一大考驗。
5、如何利用新媒體平台構建信息一體化發展新模式
廣電在新媒體傳播平台的建設過程中,應重點突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突出內容優勢。內容一直是各級廣播電視台引以為自豪的籌碼,依託母體在當地強勢的品牌影響力、豐富的節目資源和製作能力,是廣電新媒體傳播平台的一大優勢。
6、如何利用網路新媒體加強青少年思想引導
近年來,各類新媒體尤其是網路、手機等,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針對於此,如何既充分發揮新媒體在引導青年方面的積極作用,又努力降低其帶來的負面影響,是當前各級團組織共同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要解好這道題,需從認識新媒體、分析其利弊、總結出難點和積極付諸實踐等四個方面入手。
一、什麼是新媒體
所謂新媒體,一般認為,是指區別於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近年來涌現出的各種新型媒體形態及其形成的傳播環境的總和。主要有以下四個特徵。
(一)信息的及時性與互動性
較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在信息的傳遞、交流等方面具備更強的時效性和互動性。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世界儼然已經成為了地球村——人們可以在任何時候、任意地點,通過某種新媒體手段獲取自己所需的資訊,並通過不同的終端平台,實現資訊的平等傳播和相互之間的平等交流。
(二)信息的海量性與共享性
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成了各類信息匯聚的海洋。這些信息不僅包括各種新聞資訊,還包括各種社會思潮的激情碰撞,和不同階層群體各類訴求的自由表達等。與此同時,人們只需擁有一個終端平台並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術,便可輕易實現對這些海量信息的共享。
(三)制播方式的個性化
新媒體中,人們被現實社會中所賦予的「角色約束」明顯弱化。一方面,人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發布、傳播各種信息,以此表達觀點、宣洩情緒和獲取外界認同等;另一方面,受眾一方同樣也會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搜索、獲取想要的信息,以此滿足自己的特定需求。
(四)表現形式的多樣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臻成熟,新媒體的表現形式更趨多樣化——不僅在網路上可以表現為文字、音頻、視頻等不同類型的信息,同時手機、移動、數字等媒體在佔領一定的市場後,也使多媒體表現形式多樣化的這一特徵得到了更加淋漓盡致的體現。
二、新媒體對引導青年帶來的影響
對於引導青年工作而言,新媒體既能產生積極的正面效應,也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客觀分析新媒體對引導青年工作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並努力做到放大正面效應、降低負面影響,既是共青團與時俱進的客觀需要,也是各級團組織切實做好引導青年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新媒體帶來的機遇
1.增強團組織影響力。青少年群體是新媒體最主要、最積極的參與者,而新媒體的優勢正在於其能突破時空局限,在短時間內迅速形成立體化的宣傳效應。這為各級共青團充分運用新媒體陣地做好引導青年工作,將團的精神及文化傳播得更加廣泛深遠,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台。
2.擴大團組織覆蓋面。由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當前,青年流動頻繁,且少數地區基層組織建設還相對薄弱,這在客觀上為做好引導青年工作增加了難度。而隨著計算機、手機等用戶的普及,新媒體中各種實體性或虛擬性青年組織的活躍,則為各級團組織解決上述問題,在引導青年的過程中實現團組織覆蓋面的擴大,提供了一個良好契機。
3.提高團工作的效率。新媒體下的辦公方式具備快速、准確、信息量大、類型豐富等特點,這為共青團各項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了最佳載體。一方面,許多公開性的文件可通過網路迅速傳遞到每個團員青年手中;另一方面,在團組織內部進行信息交流、任務布置、通知下發、會議召開等工作時,新媒體也將有助於更好地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4.激發團工作的活力。新媒體所具有的制播個性化、形式多樣化等特徵,使青少年群體在自己所喜聞樂見的方式中,進一步激發出了無限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就要求各級團組織要順應時代潮流,正確運用好各類新媒體,並通過在運用過程中加強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等,有效增強團工作的活力。
(二)新媒體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1.對青少年價值觀形成沖擊。新媒體具備的自由性、匿名性和開放性等特點,使各種觀念、思潮及文化在其中相互激盪、相互影響和相互融合。作為新媒體主要參與者的青少年群體,由於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加之自身的分析力、判斷力較弱,思想、信仰及價值觀的確立等,均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消極影響。
2.影響青少年的社會化進程。社會化是青少年成長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但新媒體卻在客觀上對此造成了一定的干擾。主要表現為:新媒體在溝通層面的便捷化和多元化,容易導致青少年對現實交往產生冷漠心理;新媒體的虛擬性,會讓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產生一定的角色錯位;新媒體中包含的各種不健康信息及低級趣味游戲等,會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3.對傳統組織產生弱化效應。相對於傳統青年組織及其活動的單一、封閉、被動等特徵而言,新媒體中各類非正式組織及其活動呈多元、開放、自由等特點,使青少年在心理、娛樂等方面的需求得到了較好滿足。由此,不少青少年更傾向於向非正式組織靠攏,在客觀上一定程度地削弱了傳統青年組織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三、當前運用新媒體引導青年遇到的幾個難點問題
近年來,盡管各級團組織在引導青年工作中,逐步加大了對各種新媒體的運用力度,但總體而言,仍處於「有優勢但運用不夠,有潛力但挖掘不深」的狀態之中。究其原因,主要在於未充分解決好以下四個方面的難點。
(一)缺乏資金扶助
作為黨的後備軍和社會的「樞紐組織」,一直以來,各級黨委、政府對共青團及共青團各項工作的開展,給予了極大支持並提供了較為便利的條件。但由於新媒體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型形態,加之各種設備設施的成本不低等客觀因素的存在,因此,運用新媒體在資金上缺乏扶助、在投入上捉襟見肘,仍成為了各級團組織目前面臨的首要難題。
(二)缺乏技術支持
技術上的優勢,是新媒體之所以「新」的核心所在。在引導青年工作中,無論是新媒體平台的搭建,視頻、動漫、電子雜志等的製作,或對青少年思想動態進行有效監管等,都離不開技術層面的有力支撐。但就實際狀況而言,當前,各級團組織對新媒體技術的掌握和運用仍處於起步階段,亟須通過進一步拓展各種有效渠道,努力尋求更大支持。
(三)平台搭建不夠
受囿於資金、技術等條件的限制,近年來,各級團組織在新媒體平台搭建工作中的步伐顯得較為緩慢。除各地團屬網站外,各級團組織在網路、手機等平台上的佔有份額極為稀少,使運用新媒體引導青年工作難以呈現出「整體推進,立體輻射」的良好生動局面。
(四)內容供給不足
平台搭建不夠,內容上的供給不足自然在所難免。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現有平台條件下,各級團組織開展引導青年工作時,仍一定程度地存在過多依賴傳統形式的現象,在廣泛運用新媒體,不斷創新引導方式,進一步豐富內容供給等方面,顯得還不夠積極主動。
四、對運用新媒體引導青年的幾點建議
針對上文所述難點,如何正確且充分運用新媒體的傳播紐帶作用,進一步做好引導青年工作,是各級團組織亟須解決的問題。對此,有如下三點建議。
(一)強化平台搭建
1.尋求上級支持。加強各類新媒體平台的搭建工作,與上級部門是否給予支持、支持力度是否到位密不可分。主要表現為:上級部門在資金方面的支持,有助於各級團組織進一步放下後顧之憂,搭建起更多更好的引導平台;上級部門在支持的同時所帶來的政策方面的優惠,將對平台的順利搭建,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幫助。為此,各級團組織務必要在做好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主動採取呈送調研報告、積極向上申請等措施,最大限度地爭取得到上級部門的有力支持。
2.與運營商進行積極溝通。與新媒體運營商進行積極溝通,是做好平台搭建工作的又一重要內容。比如,對於飛信系統對好友人數和發送數量的限制問題,可通過與運營商進行積極磋商,迅速解決好技術瓶頸問題;對於手機報發送費用偏高的問題,可通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獲取資費優惠和運營商的長期支持;又比如,對於不同運營商手機號碼的覆蓋問題,可通過與無線增值服務商開展合作,建立起全新的手機簡訊發送平台等。
(二)豐富內容供給
建立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實現更多的內容供給,這也是各級團組織運用新媒體引導青年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之所在。創新和豐富內容供給,主要需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1.建立思想引導的新體系。盡管新媒體具有個性化、虛擬化、多樣化等特徵,但這與團組織恰當運用新媒體,充分發揮其在青少年思想引導方面的積極作用並不矛盾。比如,可以通過搭建一批為青少年所喜愛的平台,建立一批青少年能主動參與的虛擬社區等方式,積極構築青少年群體在新媒體中的「精神家園」,以此達到引導、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道德價值觀的目的。
2.打造獲取知識的新途徑。在知識傳輸方面,新媒體所具有的地點上的靈活性、時間上的即時性和內容上的共享性,為青少年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全面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提供了一個最佳途徑。為此,各級團組織務必要在迅速佔領網路、手機等新媒體陣地的同時,通過經常性開展時事辨析、課程輔導、職業規劃等活動,不斷拓寬青少年的知識面,全面增強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
3.開辟宣傳教育的新陣地。在新媒體飛速發展的當前,傳統的居高臨下的方式已經很難得到青少年的認同,這就要求各級團組織要結合新媒體的特點,通過不斷創新各種載體,積極開辟新形勢下共青團在宣傳方針政策、傳播先進文化、弘揚社會正氣、擴大主流輿論等方面的又一重要宣傳教育陣地。比如,可通過成立網上志願服務隊,開展「節約一滴油,捐贈一元錢」、「傳播綠種子,倡導新風尚」等一系列公益類活動,吸引青少年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並讓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中,實現被教育、被引導的效果。
4.提供交流娛樂的新方式。新媒體中,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選擇以網路、手機等作為交流娛樂的空間與平台。對此,各級團組織要主動放下嚴肅、刻板的「傳統架子」,積極推動並努力建立起各種主題健康向上、內容豐富多彩的新媒體交流娛樂平台。在搭建過程中,既要注重對游戲、動漫、電子雜志等載體形式進行創新,也要注重適時適度嵌入理論、道德、藝術、時尚等元素,以此實現引導效果的最大化。
(三)實施有效監管
對青少年思想動態進行了解掌握和正面引導,是運用新媒體做好引導青年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主要可通過抓好三個方面,來進一步完善防控體系,實施有效監管。
1.區分重點。由於新媒體信息的海量性,全面監控顯然很難實現。為此,可通過關注點擊率和評論率兩個指標,對新媒體中出現的重要信息和重大情況等,進行有針對性、有側重性的監管。
2.快速反應。在監管過程中,當發現有謠言傳播、混亂製造事件,可能導致青少年思想受到蠱惑、行為發生偏差等情況時,各級團組織要在第一時間迅速做出反應,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做到客觀分析事實真相、理性處理各類情況。
3.藉助外力。主要包括:與運營商及有關技術部門等進行積極溝通,進一步「過濾」有害信息,「綠化」媒體環境;與政工部門進行積極溝通,進一步探討做好新媒體下青年思想引導工作的新途徑;積極向法律、文化管理等部門發出呼籲,努力推動網路立法的健全和網路管理的完善等,以此確保引導青年工作從源頭上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
總之,新媒體時代對各級團組織如何進一步開展好引導青年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級團組織只有緊跟時代潮流,進一步在轉變工作方式、創新工作載體等方面下真功夫、做大文章,才能切實運用和運用好新媒體,才能真正為引導青年工作注入更多更持久的活力。
7、如何利用新媒體掙錢?
老師,好!
現在新媒體發展迅猛,很多人都想根據自己的特長來參與到這個行業中來,對老師你來說,也是有比較好的優勢的,我給老師說幾點,你看下是否可以:
第一種方式,注冊一些自媒體平台,如抖音、快手、公眾號、今日頭條等,編輯一些自己的教學常識,也可以把一些較為復雜的知識通過這些平台,以視頻和文字的方式分享出去,如果條件允許,你也可以嘗試以直播的方式,在線為大家去講解你的專業知識;
通過以上第一點的方式,來吸引有知識需求的學生和家長的關注,一旦關注的粉絲達到一定的基礎後,你可以通過接廣告的方式來獲取資金來源(就是幫別人宣傳),本身你注冊的這些平台,在你發布的內容獲得較大的閱讀和播放量的時候,也會獲得一定的平台廣告分成;
第二種方式,就是老師你錄制一些教學視頻,然後發布在一些在線交流學習的平台,以收費播放的方式發布,比如,你錄制了五節課,前面兩節課是免費的,後面三階是收費的,那有需求的學生在觀看到您的精彩講課,當然會讓家長們購買後面的講課內容了,而家長們付費後,錢會直接進入到你的平台賬戶,你就可以提現了,如:訊易百庫的訊易商學院;
第三種方式,在你通過第一點的方式獲得了一定的粉絲後,你可以入駐一些新媒體服務平台,而這些平台會有較多的廣告主去發布一些廣告需求業務,你就可以選擇一些比較適合的去接單,然後發布在你自己的媒體平台(第一點注冊的媒體帳號)內,按照對方的要求去提交相關鏈接,然後獲取報酬,這個方式和第一點有點類似,不同的是不用等待廣告主來聯系你,你可以直接通過這個平台去接廣告。
有一點要注意的是,老師你的教學視頻內容製作的越清晰,內容越符合「學生們」的需求,那關注你的人就越多。
8、如何利用新媒體平台進行網站優化
無論是新媒體平台、社交媒體、問答類網站,都可以利用其特點,從SEO的角度推廣網站。
利用新媒體平台,做免費外鏈
如果你運用新媒體平台有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一個問題,你的文章經常會被瞬間轉載到各大同類平台與個人網站,很多搬運者利用軟體監控你的賬號,一旦有新內容產生就會瞬間採集同步。你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增添目標外鏈在文章內容中
利用社交媒體,做品牌搜索量與外鏈
我們經常使用的社交媒體軟體無非就是微博、微信、QQ等,很多人講微博是短網址,它如何影響搜索引擎優化呢?
① 微博的轉發與評論,會對品牌形成一定影響力,有利於提升品牌詞的搜索量,以及在搜索結果中的點擊率。
② 微博的短鏈接跳轉,會直接打開目標網站頁面,如果內容優質,會被轉發,形成外部鏈接。
③ 小技術:利用騰訊微博短網址,做低權重網站站點重定向,如果你去查詢一下騰訊短鏈接的收錄情況,你會發現百度會定期收錄短網址,並且給予很高的排名,它的標題內容就是目標網址的標題。
利用豆瓣、知乎、悟空問答,做長尾關鍵詞流量
先簡短說下這三個平台的鏈接情況:豆瓣是nofollow,知乎是跳轉,悟空問答是文本鏈接,基本上都不是大家喜歡的超鏈接。但你仍然可以利用:
① 悟空問答,做文本外鏈,你要知道文本外鏈一樣會被抓取爬行的。
② 豆瓣,知乎這里處理URL的網站,你可以利用其高權重批量生成長尾關鍵詞,進行截流,到自己的網站,如果你會玩,基本上是全自動的操作。
9、淺談如何應用新媒體平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1、應建立互動思維,充分利用好新媒體的互動性。 2、樹立學生思維在宣傳思想的同時就是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努力取得最佳宣傳效果。 3、應樹立跨界思維,充分利用好新媒體的復合性。 4、要秉承以先進技術傳播先進文化,以正確導向引領社會輿論的報道理念,充分利用和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和作用。
10、如何更好地運用新媒體開展宣傳工作
近年來,以網路、移動新媒體等為代表的新媒體沖擊著人們接觸和選擇傳媒的方式,進而沖擊著主流媒體正面宣傳的生態環境。在社會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基層幹部宣傳如何遵循新聞傳播規律,提高典型宣傳的實效性,這已成為新聞媒體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要充分利用好新媒體的整合傳播優勢。基層幹部宣傳通過單媒體、單平台、單落點形成不了強大的輿論聲勢,媒介融合和整合宣傳是提高宣傳效果的發展方向。首先要實現多媒體的報道融合,其次典型宣傳在表現形式上也需要不斷推陳出新,同時要熟練應用移動媒體等新型平台。二要重視新媒體的雙向互動功能。媒體需更加重視與網友的互動,傳播正能量,首先要消除宣傳主體與網民的隔閡,善於用平等的眼光和客觀的態度去宣傳基層幹部;其次要把網友變成自我教育的主體。三要注重挖掘提煉幹部典型細節,增強感染力。在新媒體時代,基層幹部的宣傳報道要提升影響力、增強吸引力,就要挖掘展現那些最能打動人的細節,使幹部形象更加豐滿、真實、可信,才能拉近基層幹部和網民的距離。四要注重營造良性輿論生態與宣傳典型雙向推動。加強對基層幹部典型宣傳與加大「正能量」的聚合和傳播是一致的,應重視網友言論,整合網上正能量;重視輿論環境,雙向給力推動典型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