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對應大學專業

新媒體對應大學專業

發布時間:2020-10-19 18:55:06

1、對應的大學專業各有哪些

(一)我國的高校現行的12個學科門類是(1)哲學;(2)經濟學;(3)法學;(4)教育學;(5)文學;(6)歷史學;(7)理學;(8)工學;(9)農學;(10)醫學;(11)軍事學;(12)管理學。
(二)學科門下設一級學科,共有80個一級學科(不含軍事學)
(三)一級學科下設二級學科,共有358個二級學科
(四)中國大學學科專業(每個專業都有十幾門專業課程)

2、大學各個專業對應的工作是什麼?

大學專業很多,下面我根據學科門類來談一談吧
一級學科門類有如下:
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
哲學,就是包括了
哲學專業,宗教學專業等
是純文科性質的專業,畢業以後主要在高校或研究所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或者到
黨政機關
宗教管理部門
新聞出版部門
進行這方面或類似的工作
經濟學,目前很熱門
包括經濟學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金融學,金融工程

其中經濟學專業主要是研究經濟,金融學就是研究貨幣銀行,之類的
出來以後
可以繼續進行研究
也可以到
證券市場

行業
從事工作
法學
包括了
法學專業
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
社會學類專業

出來以後可以繼續從事法律或行政學研究
或者
當律師
行政管理
社會管理
人口管理等
教育學不是很了解
文學
是個很大的門類
包括
漢語言文學,漢語言,外國語(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所有外語),藝術學類,新聞學類等專業
也是純文科性質
這個出來以後就業面很廣
相信你有所了解
歷史學
就是歷史專業

個人覺得目前就業不佳
主要是當老師
或者搞歷史研究
考古吧
理學
很大的門類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環境科學,等
就業面也很廣
出來以後可以繼續從事基礎研究
或者轉入產業化
比如學物理的可以轉工科
學數學的可以轉經濟
學化學的可以轉化妝品開發

工學
專業最多,最大,最廣的門類
目前很流行的計算機,電氣,電信,電子,光電,機械,能源都在裡面
出來以後主要是在相關領域就業吧
或者繼續流下來做研究也可以
值得注意的是
建築學專業不屬於工科專業
它是一個另外的大類
建築學學士
和醫學一樣都是五年制
下面說說我很了解的醫學
醫學不止是做醫生
醫學包括
基礎醫學
臨床醫學
預防醫學
口腔醫學
護理學
葯學
法醫學
等等
只有
臨床醫學

口腔醫學
出來以後
可以在醫院做醫師
而基礎醫學出來後是在高校或研究院搞研究
預防醫學是做公共衛生也就是防疫檢驗檢疫等以預防為主的行業
護理學是做護士
葯學是研究葯物(這個很賺錢)
法醫學是做法醫
管理學
包括
工商管理
行政管理
物流管理
會計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等專業
這個就業面雖然是很寬泛
但最好是有別的知識背景
不然就很"雞肋"
讀這些專業一定要有廣闊的知識面

深入下基層的毅力和決心
出來以後從基層干起
然後再慢慢擴充自己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了
肯定很膚淺
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另外有不正之處還望指正
謝謝!

3、新媒體專業是什麼

新媒體專業是基於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形態對新聞傳播行業及整個社會的的巨大推動,順應數字信息時代發展所需,順應移動互聯媒介融合的趨勢要求而產生的新聞傳播類新專業。該專業是對2011年開始招生的新媒體與信息網路專業進一步發展。
隨著網路與新媒體技術日新月異的變革,推動著傳統新聞行業的深刻變革。定位於培養報紙、廣播、電視等專業知識的新聞傳播類傳統專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當今全媒體信息時代,媒體融合主要發生在傳統的媒體(電視、廣播、報紙)和新興媒體(網路電視、網路廣播、IPTV、手機電視)之間。在傳播形態上具體表現為:手機電視的發展迅速、網路電視、數字廣播、觸摸媒體等多種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媒介悄然興起。與此同時,「新聞傳播」越來越泛化為「信息傳播」,基於手機終端的WAP網路越來越與傳統WEB網路並駕齊驅,總之網路越來越成為新聞及信息的生產、加工、傳播、創新、流通、消費的主要平台。

4、大學有沒有新媒體專業

有的,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是基於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形態對新聞傳播行業及整個社會的的巨大推動,順應數字信息時代發展所需,順應移動互聯媒介融合的趨勢要求而產生的新聞傳播類新專業。該專業是對2011年開始招生的新媒體與信息網路專業進一步發展。

2012年教育部開始組織該專業申報工作。2013年首次批復28所高校招生,2014年批復20所高校招生,2015年批復29所高校招生,2016年批復47所高校招生。該專業文理兼收,畢業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4)新媒體對應大學專業擴展資料

新媒體專業的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

1、具有深厚的傳播學學科背景和網路與新媒體的知識結構;

2、既懂得傳播規律,也懂得市場規律,在開闊的國際化視野中,形成對當今互聯網業和數字傳媒業運營的整體性、綜合性把握,將知識轉化為創意、策劃和執行能力;

3、具有良好的自學能力、書面與口頭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

4、具有較強的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5、在專業領域內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一定的創新與整合能力;

6、掌握藉助科技手段完成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7、具有在IT、傳媒領域和相關的文化傳播行業經營管理的能力。

5、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相近專業

2

6、傳媒專業和新媒體專業有什麼區別?哪一個的就前景好一些?哪幾所大學的新媒體專業和傳媒專業好一些??

可以使用留學志願參考系統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34663482/ ,輸入GPA,專業,語言成績,意向國家等,可以對自己目前的情況評估下院校-系統會自動匹配資料庫中情況與你類似的同學案例,看系統中有多少與你情況相似的學生成功申請了哪個學校或者那些專業,為自己的留學方案提供參考。 也可以按照留學目標來查詢,看看你的目標院校和專業都哪些背景(語言成績多少分、學校背景如何、什麼專業、GPA多少等)的學生申請了,也從而對比自身情況,制定大致的目標和方向。

7、國內哪些大學的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比較好?

要想了解網路與新媒體專業,首先要明確一點: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是屬於新聞傳播學類的,因此,問及哪些大學的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比較好,必須從具備一定新聞傳播學類水平的大學里找。

根據網上公布的數據,2018年國內共有37所高校對網路與新媒體專業進行招生。這個數字證明了這一專業的年輕和潛力,但它的發展離不開新聞傳播學的鋪墊,從國內較好的新聞傳播學類大學中篩選即可知其中的佼佼者:

1.中國傳媒大學

中傳作為新聞傳播學類的專業大學,具有業內頂級的教學實踐經驗,如果真的很想學習網路與新媒體專業,這座殿堂級大學一定是值得你認真考慮的。具體的學校科研成果什麼的我也不廢話了,度娘都有,但需要提醒你的是,優秀的大學往往競爭激烈,如果你是准備高考的應屆畢業生,選擇學校一定要從自身實際情況考慮。順便說一句,帝都的房價還是比較傷不起的。

2.暨南大學

答主和暨大有一些特殊的情感,所以對暨大也算有點了解。暨大的新聞專業是王牌學科,在全國范圍內都屬於A級,所以如果題主想學網路與新媒體專業,並且是南方人不想離家太遠的話,完全可以選擇報考暨大。坐標廣州市中心,是有韻味的老城區,交通也方便,如果你有語言天賦,多學一門粵語也是很有(zhuang)用(bi)的。

3.中國人民大學

人大的老牌文科強校地位還是不可動搖的,但是人大目前是沒有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不過個人認為這是早晚的事,況且,人大你都考進去了,還有什麼問題是不能解決的呢?

最後,正如前排所說,諸如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師范大學等知名新聞傳播學強校都是不會令人失望的,希望題主綜合考慮作出選擇。

以上。

8、大學里的網路與新媒體專業 和 新聞傳播學類(含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有什麼區別???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傳播模式的變化。事實上,新媒體對傳統媒體最大的變革在於傳播方式的改變。區別如下: 1、傳統媒體的傳播模式及新環境下的悖論。傳統媒體的傳播模式是「傳者——內容、渠道——受眾」的經典模式。在這個模式里,傳者是清晰、居於控制者地位的,內容由傳者生產;而受眾是被動的,是基於統計學的、大量的、相對統一的,模糊的、難以辨認的群體。 2、在工業社會,大眾媒介的興起,使得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在現在的新環境下,面對新媒體的發展,傳統媒體的模式產生了悖論:為了在信息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囊括更多的受眾,媒體只能加大內容和渠道的投入;而越發增多的內容和渠道反而使得信息越來越難以影響受眾,信息價值降低,成為冗餘的信息。基於工業社會價值觀的傳播模式必將有不可以自身解決的悖論。在中國,傳者很少消失或減少,信息正處於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 3、新媒體的傳播模式與特點。與傳統媒體的傳者中心不同,新媒體傳播模式下,傳者逐漸隱去身份,成為一個平台。大量的組織、圈層形成一個個內容聚集地,在這個聚集地里,受眾自己生產內容。受眾在一個個圈子內交往,可以不通過傳者,直接傳播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傳者要贏得受眾,必須要成為受眾生產內容的編輯者。

9、網路與新媒體方向考研的學校有哪些?

可以到研招網官網查詢學校
點擊碩士目錄
輸入想去的專業

與新媒體對應大學專業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