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來拍短視頻的相機有什麼好推薦?
我自己在用的是佳能的G7X Mark III,我個人覺得非常不錯,手機也用,但是比較少,相機的畫質會更好一點,G7X3比較小巧便攜,拍外景的時候比較減負,它可以拍無裁切高清4K視頻,並且支持外接麥克風,需要美妝博主都在用它,拍vlog,拍人像都OK,你看看你的拍攝題材吧。
我覺得這幾點都是它的優勢,無裁切4K短片可以充分發揮鏡頭視角,收入更多景物,展現完整視頻畫面,配備麥克風介面,為Vlog提供高質量錄音, 5軸防抖,對拍攝短片時產生的抖動進行補償,有效提升畫面穩定性,相機支持豎屏拍攝,上傳抖音很方便。
2、拍視頻短片要什麼基本設備
前期拍攝與後期製作都很重要,可能最初開始很累,做了幾次以後成了一個模式了,那就簡單一些啦, 主要是看你收的價錢如何,我現在為了把生意做開,收的價比較低, 1。片頭, 2。MTV(婚禮過程中精彩鏡頭剪輯配上喜慶的音樂) 3。婚禮實況,(要突出主題鏡頭要以一對新人為主,我看過一個我們當地所謂專業攝影人員拍的片子,只拍新房,我做時想剪出三十秒做為片頭都難啊,)
3、用單反拍視頻,移動拍攝用什麼鏡頭好?
第一,不建議用變焦鏡頭。原因如下:
1、早期膠片時代的電影鏡頭大多數都是定焦鏡頭,也有變焦鏡頭的電影鏡頭,但導演都很少採用。即使是使用變焦鏡頭,鏡頭製作也很精良,很適合拍電影,不像現在好多數碼單反的低端變焦鏡頭很「松垮」,你在走路時,鏡頭的變焦端可能就因為自身重力或者慣性而伸出來了,所以不建議使用變焦鏡頭拍視頻。
2、你在移動拍攝時也有很多情況需要「追焦」的,用變焦鏡頭扭對焦環時,容易扭錯,扭成變焦環。失誤率提高。
第二,不建議用大光圈拍移動鏡頭。原因是大光圈的景深很淺,拍攝物體稍微移動位置,畫面就虛了,所以建議用小光圈,加大景深。
第三,不建議對焦距離太近。原因是相同光圈值,遠距離拍攝的景深比近距離拍攝要大,不容易喪失焦點。如果嫌畫面主人公太小,可以後期視頻裁切。
第四,鍛煉移動鏡頭中追焦的能力,拍電影的攝像師也是用追焦器的,如果你沒有條件買追焦器,練好手的追焦能力就成了必須。
綜上所述,定焦頭、小光圈、距離不要太近,注意追焦。
4、單反拍視頻什麼鏡頭合適?
什麼鏡頭合適要看您拍攝的東西想表現什麼?
風景、人物特寫,還是什麼?其實視頻只是會動的照片,看您怎麼構思了。
5、拍短視頻用什麼攝像機?
短視頻需要用到的攝像機,針對不同的預算和不同的需求,有各種推薦:
1、預算極為有限的情況下,使用新款的國產旗艦拍照手機是最佳的入門首選。
2、預算很緊張的工作室,松下是首選。可以滿足專業拍攝需要的微單g7。
3、如果短視頻主要是在手機上播放,而不是在電腦上或者電視上播放的。那麼,建議購買全畫幅的相機來拍攝短視頻。例如,索尼A7S2,索尼A7R3,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4、高端製作,即廣播電視電影的拍攝器材。有專門的廣播級攝像機,也有專門的電影攝影機。
短視頻即短片視頻,是一種互聯網內容傳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聯網新媒體上傳播的時長在5分鍾以內的視頻;隨著移動終端普及和網路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傳播內容逐漸獲得各大平台、粉絲和資本的青睞。隨著網紅經濟的出現,視頻行業逐漸崛起一批優質UGC內容製作者,微博、秒拍、快手、今日頭條紛紛入局短視頻行業,募集一批優秀的內容製作團隊入駐。到了2017年,短視頻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內容製作者也偏向PGC化專業運作。
6、拍短視頻用哪種微單相機好呢?麻煩大家推薦一下吧!
拍視頻為主來說松下的GH系列是視頻為主的機型,為拍攝視頻有專門的設計,可以滿足長時間拍攝不會過熱,碼率也非常高,m43尺寸的感測器對於視頻來說足夠,支持4k,m43的鏡頭也非常多,轉接也方便
7、拍短視頻需要什麼設備
拍短視頻需要的設備有單反、音頻設備、三腳架、pr、閃光燈等等。
列舉如下:
1、單反
單反相機與旁軸相機相比的優點在於所見即所得,取景器中的成像角度與最終出片的角度是一樣的。但與旁軸相機相比,單反相機鏡頭的後焦點要能同時在反光板的位置和感光元件的焦平面位置同時成像,必須要在成像焦平面之前還產生一個假焦點,這造成了單反相機光學鏡頭的結構更加復雜,體積更大,同時成像效果不及旁軸相機直接、通透。同時「反光板「的體積要做的粗大笨重。
2、音頻設備
音頻設備主要是對音頻輸入輸出設備的總稱,其包括的產品類型也很多,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功放機、音箱、多媒體控制台、數字調音台、音頻采樣卡、合成器、中高頻音箱、話筒,PC中的音效卡、耳機等,其他周邊音頻設備:專業話筒系列、耳機、收擴音系統等。
3、三腳架
三腳架是用來穩定照相機的一種支撐架,以達到某些攝影效果,三腳架的定位非常重要。三腳架按照材質分類可以分為木質、高強塑料材質,鋁合金材料、鋼鐵材料、火山石、碳纖維等多種。
4、pr
Pr,是 Premiere的簡稱,由Adobe公司開發是一款常用的視頻編輯軟體,由Adobe公司推出。Premiere Pro是視頻編輯愛好者和專業人士必不可少的視頻編輯工具。它可以提升您的創作能力和創作自由度,它是易學、高效、精確的視頻剪輯軟體。Premiere提供了採集、剪輯、調色、美化音頻、字幕添加、輸出、DVD刻錄的一整套流程,並和其他Adobe軟體高效集成。
5、閃光燈
閃光燈的英文學名為Flash Light。閃光燈也是加強曝光量的方式之一,尤其在昏暗的地方,打閃光燈有助於讓景物更明亮。中文全稱為「電子閃光燈」,又稱高速閃光燈。電子閃光燈通過電容器存儲高壓電,脈沖觸發使閃光管放電,完成瞬間閃光。通常的電子閃光燈的色溫約為5500K,接近白天陽光下的色溫,發光性質屬於冷光型,適合拍攝怕熱的物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單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音頻設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腳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pr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閃光燈
8、各位大神你們拍短視頻用什麼攝像機?
真心說,用個好的蘋果手機,加一些輔助設備,比如手持雲台,手機鏡頭,上手快,可以專注攝影本身,而不是運用設備上面,我攝影多年,不覺得設備很重要,手機可以全天帶著,單反不行
9、短視頻拍攝技巧有哪些?
短視頻拍攝技巧一:構圖
一幅作品的構圖,凝聚著作者的匠心與安排的技巧,體現著作者表現主題的意圖與具體方法,因此,它是作者藝術水平的具體反映。在構圖中很重要的就「screen depth」。
這個screen depth不是景深,而是好萊塢電影中很刻意的在背景中的置景和環境讓演員表演的區間。
製造「screen depth」有四個辦法:
(1)方法之一,就是不要把拍攝的對象放在牆面前。不只你的燈爺會對你感恩戴德內牛滿面,而且你也會立馬得到更好的角度和深度。
(2)方法之二,就是拍攝的時候對著牆角。這是一個常見的簡單小技巧,對著房間的對角線拍攝會增加空間的深度。把你的相機移到牆壁的對角線,或者至少能看見牆壁的角落,讓你的畫面看起來立馬高大起來。
(3)方法之三,把外景帶進來。如果你拍攝的地方有窗戶,那麼增加室內的照明讓大家能看見室外。甚至你可以用綠屏拍攝去假裝一個室外。很多時候新手往往喜歡block the window(把窗戶擋起來)或者blow out the window(把窗戶過曝),但是如果你能把窗戶外的景色帶進畫面,往往你會發現這些不起眼的外景強烈暗示著環境,讓畫面非常漂亮地打開,畫面的深度戲劇化地增加。
(4)方法四,如果你在室外拍攝,嘗試取一些帶有地標性的建築物讓觀眾知道你在哪裡。如果你在原野上,你可以把房子或者拖拉機放在背景里。如果你在城市裡,讓觀眾看見演員背後三條街道風貌。這些在背景里的東西不需要在焦上,可以被虛化,但這些元素一定要在。
短視頻拍攝技巧二:創造景深
(1)相機要有一個大的感測器。
(2)大光圈。這一點無論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使用快鏡頭大光圈是非常必要的。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淺。數值越小意味著光圈越大。
(3)長焦距。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淺。
短視頻拍攝技巧三:聲音
好的短片,聲音多半是精緻的。院線電影和一般的小視頻比,畫面是可以模仿的。可是聲音永遠是無法超越的!性噪比高的錄音設備收出來的聲音干凈無比。這么說吧,電影里我們常常可以聽到香煙燃燒的聲音,而我們在生活中都聽不到。這就是電影聲音製作的有趣之處。一切混音在真實的基礎上加以戲劇化。而普通的視頻,多半做不到聲音干凈,混音犀利。
短視頻拍攝技巧四:調色
我聽過一句話叫「無調色,不出片」,可見調色對一部短視頻、電影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調色不僅可以提升影片的視覺效果,還可以形成一種風格。整體思路是從整體到局部,要想調出不錯的色,首先你要知道一些基本的色彩知識,比如說色溫、色相、互補色、相鄰色等等,然後你還要熟悉一個調色工具。
很多人使用達芬奇來給自己的片子調色,還有人用一些插件,比如looks、film等等,這個主要看個人習慣。對於我來說,最常用的就是Pr cc2015內置的插件。一般來說拿到一條視頻首先要進行一級調色,就是顏色校正,色溫白平衡什麼的,然後是二級調色,進行風格化處理,添加蒙版、套用lut。lut指的是色彩查找表,來源於膠片電影時代,類似於一種調色預設。
短視頻拍攝技巧五:黑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