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鄒城市新任市長
鄒城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了鄒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關於提請決定任命市政府代理市長的議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有關規定,決定 謝成海 代理鄒城市人民政府市長。
鄒城市人大常委會
2011年11月30日
2、新市長上任兩年,全是面貌全變,干群同心,社會安定,各項建設事業蓬勃發展,真是——? 用岳陽樓記句子回
你要的是不: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原文: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 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3、新市長上任兩年,全市面貌大變,干群同心,社會安定,各項建設事業蓬勃發展,真是 &n...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4、山東濰坊新任市長李寬端是那裡人?
害人精
5、郭國慶的媒體采訪
人物名片:郭國慶,生於1962年10月,河北阜城人。第七屆全國青聯委員,第八屆、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導,民盟中央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郭國慶27歲成為中國人民大學市場營銷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8歲擔任國家審計署特約審計員,33歲被評為教授,35歲當起了博士生導師。
郭國慶今年10月才滿48歲,但已擔任了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和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從1993年算起,至今已18個年頭了。
接受采訪時,郭國慶說話語速很快,而且毫不遮掩,保持著年輕人的「沖勁兒」。
年紀輕輕:成為中國市場營銷理論拓荒者
1979年,來自農村的郭國慶以「河北省文科狀元」身份考入了中國人民大學,他選擇經濟貿易作為自己的專業。四年後,他決定攻讀碩士學位。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計劃經濟還在大行其道,而郭國慶選擇了與時代精神並不契合的「市場營銷」。「離經叛道」者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研究資料匱乏。
郭國慶的導師鄺鴻教授是新中國第一代傳播和研究西方市場營銷學理論的學者。鄺鴻告訴他:「市場營銷最早出現在美國,那你就讀一些美國的書吧。」但是,看「美國的書」並不是簡單的事。「因為涉及政治問題,要一邊批判一邊讀。」郭國慶說,更困難的是,沒人一點點地指導,很難看懂,但「理論研究雖然枯燥,卻是學者的本分,不能不堅持」。
研究西方市場學,目的在於構建中國自己的市場營銷理論。1993年,正是中國市場經濟起步之時,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郭國慶四易其稿的專著《市場營銷管理——理論與模型》出版,適時填補了中國市場營銷沒有合適理論指導的空白。
這部專著得到了學術界的高度評價,成為「國家教委推薦教材」,也奠定了郭國慶在市場營銷領域的地位。之後,郭國慶又出版了《市場營銷學通論》、《市場營銷學》等著作,2002年,這兩本書都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市場營銷學通論》一書還引起了強烈反響,被列為國家教委重點教材。
在郭國慶看來,營銷並不僅僅是企業的事。郭國慶取得理論突破的上世紀90年代,正值事業單位改革之際。事業單位服務態度差、辦事效率低等現象屢遭詬病。「這是因為缺乏營銷觀念。」郭國慶說。1998年,郭國慶開始涉足非營利組織營銷領域的研究,並提出「非營利組織也需要營銷」的觀點。郭的這一研究,讓之後非營利組織應對加入WTO後的環境變革和制定針對性營銷戰略從容不迫。
出生牛犢:推動「營銷」寫入「九五」計劃
學術上的造詣也為郭國慶打開了另一扇門。25歲時,郭國慶在民盟中央副主席、著名經濟學家彭迪先的介紹下加入民盟,隨後成為民盟中央委員、民盟北京市副主委。這為郭國慶漫長的參政議政之路打下了基礎。
1993年,郭國慶被推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並連任三屆。2008年,郭國慶又當選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學者不惟學術,郭國慶信奉這一點。不過,參政議政,也要發揮學術專長。
1995年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審議討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相關的文件中,涉及到了營銷,但當時的表述並不規范,有的表述為經營,有的表述為銷售、推銷。
看到這樣的表述,郭國慶又高興又緊張。「高興的是,國家開始重視營銷了;緊張的是,如果這個術語表達不準確,將來可能給實踐帶來誤導。」郭國慶說,這不是簡單地咬文嚼字。「推銷,是把自己的產品想辦法賣給潛在客戶,而營銷是先了解客戶的需要,再給他配置資源,通過讓對方滿意來實現自己的銷售。二者體現了不同的觀念,是不一樣的。」
作為極少數了解其中區別的委員,郭國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不過有人卻給他澆了盆冷水:「九五」計劃草案已經過7次討論,這不是你在學校做學問,就別這么較真了。
「這畢竟是一個重要的文件,國內國外都非常關注,『營銷』以什麼姿態寫入,非常重要。」郭國慶說,過去,中國的很多產品不僅是質量不好,銷售理念也有問題,還是簡單地「經銷」。郭國慶以他在國外講學時的見聞舉例說:很多超市都有中國產品,可都是放在最不起眼、最不引人注意的地方,結果沒什麼人來買,就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營銷」的理念。
盡管有人覺得郭國慶的建議「沒有必要」,但他還是從專業出發,向大會提出了這個建議。讓郭國慶頗感欣慰的是,時任國家計委主任的陳錦華對此非常重視,並指示一位司長專門打來電話表示感謝。等到「九五」計劃公布的時候,郭國慶發現他的建議被採納了。這是「營銷」一詞,首次出現在政府的正式文件中。
漸入佳境:用「市場營銷」的理論參政議政
剛剛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時候,郭國慶只有31歲,除了體育界的李小雙,他幾乎是最年輕的委員。郭國慶說,望著大會堂內滿眼的白發,心中滿是敬畏。
有一次,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全國政協組織老委員向年輕委員傳授參政議政經驗。郭國慶第一次見到那些「大人物」,非常緊張,飯都不敢吃。
這時,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著名數學家蘇步青對郭國慶說,你光聽我們說話了,飯都沒怎麼吃,我一定要看著你把飯吃完再走!
老前輩的關懷和厚望,讓郭國慶至今難忘,也讓他認識到擔任政協委員,使命崇高,責任重大。
做好政協委員、人大代表,除了有責任心和使命感,還要講究方式方法。結合自己的專業,郭國慶將自己的方法總結為:用「市場營銷」的理論來參政議政、履行職責。
郭國慶告訴記者,營銷就是通過滿足對方的需求來實現自己的目標。「不能老考慮自己的需要,而是要讓對方覺得『合適』,也就是己欲利先利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郭國慶說,這種理論體現在履職中,就是要多聽取群眾意見、了解群眾需求,提出既符合法律規范,又在實踐中可行,且使各方利益都得到優化的解決方案。
「作為政協委員、人大代表,我們參政議政、要知道老百姓是怎麼想的,『一府兩院』是怎麼想的,確保提出的建議使個體利益得到保護,整體利益不受傷害。」郭國慶說,具體說來,就是要調查研究,了解群眾的期盼和關切,這是參政議政的切入點。
郭國慶的「調查研究」、「了解群眾需求」,成果體現在了所提建議上。在今年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郭國慶提出了關於解決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建議、關於解決「同工不同酬」問題確保勞動公平的建議、關於抑制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的建議……這些建議個個關系民生,觸及公眾神經。
「對立法部門和執法部門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郭國慶說,聽取了民眾呼聲、考慮了社會發展需求,制定的法律和出台的決策實施起來才會順民心、得民意,才不會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網路問政等新形式的出現,就是考慮了民眾的新需求,所以受到了歡迎。」
仗義執言:心底無私天地寬
無論是擔任全國政協委員,還是司職全國人大代表,郭國慶每年都要提很多議案、建議,而且經常「怎麼想就怎麼說」。
「作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應該為人民說話,幫助『一府兩院』使國家機構運行更為民主、科學,這是榮譽,更是責任。」郭國慶抓住一切機會「營銷」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1994年全國兩會期間,就重視發揮特約審計員、特約監察員等特約人員作用發表論述。
1999年,在全國政協大會上就加強市場營銷推進國有企業管理與改革作大會發言。
……
但是,大會口頭發言的機會總是有限的,郭國慶不放過書面發言的機會。
在每年的全國政協大會上,組織者都會將委員提交的書面發言材料整理成冊,基本上是10篇編成一冊。經常,郭國慶自己的發言單獨成冊。以至於有其他委員跟他開玩笑說,郭委員,我們又看到你的大會發言「單行本」了。
從政協委員轉身成為人大代表,郭國慶很快適應了角色的轉換:「政協委員更多地反映所屬黨派、界別的建議,供決策部門參考;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制定和完善法律,監督『一府兩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不僅僅限於自己的領域,而且更強調法治。」不過,提意見和建議的熱情卻是沒有絲毫不同。在去年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郭國慶提出了15個建議和議案,今年,他提出了26份建議。「這些建議線索,都是來源於日常積累。」
「我認為,要真正熱愛這個國家,就應該幫助國家發現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真正急國家之所急。」郭國慶說,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要仗義執言。「國家有這樣的胸懷,我們有這個平台,就應該開誠布公,出於公心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心底無私天地寬。更何況,法律還給了代表特別的保護。」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面對「高校去行政化」話題,很多來自高校的代表、委員都避而不談。郭國慶對此並不迴避。
「尊重行政職務而不尊重學問,不是個別現象。」郭國慶對記者說,「我走了很多地方,發現很多學術骨幹因為沒有行政光環而處處碰壁,項目沒有份,評獎也沒戲。有行政職務的,職稱評得快,項目拿得多,出國機會也多。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不容迴避。高校的行政化壓縮了真正有學問的人的發展空間。」郭國慶說,我不信取消行政級別後高校就要關張。
雖然仗義執言,但郭國慶並不是一門「大炮」。隨著對政治協商制度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解的加深,郭國慶更喜歡站在全局來看問題。「過去曾經想當然地認為,應當這樣,應當那樣。」郭國慶說,但有的建議從局部來看振振有詞,可拿到整體來看,就不是那麼有道理了。
6、郭國慶媒體采訪的介紹
人物名片:郭國慶,生於1962年10月,河北阜城人。第七屆全國青聯委員,第八屆、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導,民盟中央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郭國慶27歲成為中國人民大學市場營銷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8歲擔任國家審計署特約審計員,33歲被評為教授,35歲當起了博士生導師。 郭國慶今年10月才滿48歲,但已擔任了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和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從1993年算起,至今已18個年頭了。 接受采訪時,郭國慶說話語速很快,而且毫不遮掩,保持著年輕人的「沖勁兒」。 年紀輕輕:成為中國市場營銷理論拓荒者 1979年,來自農村的郭國慶以「河北省文科狀元」身份考入了中國人民大學,他選擇經濟貿易作為自己的專業。四年後,他決定攻讀碩士學位。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計劃經濟還在大行其道,而郭國慶選擇了與時代精神並不契合的「市場營銷」。「離經叛道」者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研究資料匱乏。 郭國慶的導師鄺鴻教授是新中國第一代傳播和研究西方市場營銷學理論的學者。鄺鴻告訴他:「市場營銷最早出現在美國,那你就讀一些美國的書吧。」但是,看「美國的書」並不是簡單的事。「因為涉及政治問題,要一邊批判一邊讀。」郭國慶說,更困難的是,沒人一點點地指導,很難看懂,但「理論研究雖然枯燥,卻是學者的本分,不能不堅持」。 研究西方市場學,目的在於構建中國自己的市場營銷理論。1993年,正是中國市場經濟起步之時,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郭國慶四易其稿的專著《市場營銷管理——理論與模型》出版,適時填補了中國市場營銷沒有合適理論指導的空白。 這部專著得到了學術界的高度評價,成為「國家教委推薦教材」,也奠定了郭國慶在市場營銷領域的地位。之後,郭國慶又出版了《市場營銷學通論》、《市場營銷學》等著作,2002年,這兩本書都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市場營銷學通論》一書還引起了強烈反響,被列為國家教委重點教材。 在郭國慶看來,營銷並不僅僅是企業的事。郭國慶取得理論突破的上世紀90年代,正值事業單位改革之際。事業單位服務態度差、辦事效率低等現象屢遭詬病。「這是因為缺乏營銷觀念。」郭國慶說。1998年,郭國慶開始涉足非營利組織營銷領域的研究,並提出「非營利組織也需要營銷」的觀點。郭的這一研究,讓之後非營利組織應對加入WTO後的環境變革和制定針對性營銷戰略從容不迫。 出生牛犢:推動「營銷」寫入「九五」計劃 學術上的造詣也為郭國慶打開了另一扇門。25歲時,郭國慶在民盟中央副主席、著名經濟學家彭迪先的介紹下加入民盟,隨後成為民盟中央委員、民盟北京市副主委。這為郭國慶漫長的參政議政之路打下了基礎。 1993年,郭國慶被推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並連任三屆。2008年,郭國慶又當選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學者不惟學術,郭國慶信奉這一點。不過,參政議政,也要發揮學術專長。 1995年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審議討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相關的文件中,涉及到了營銷,但當時的表述並不規范,有的表述為經營,有的表述為銷售、推銷。 看到這樣的表述,郭國慶又高興又緊張。「高興的是,國家開始重視營銷了;緊張的是,如果這個術語表達不準確,將來可能給實踐帶來誤導。」郭國慶說,這不是簡單地咬文嚼字。「推銷,是把自己的產品想辦法賣給潛在客戶,而營銷是先了解客戶的需要,再給他配置資源,通過讓對方滿意來實現自己的銷售。二者體現了不同的觀念,是不一樣的。」 作為極少數了解其中區別的委員,郭國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不過有人卻給他澆了盆冷水:「九五」計劃草案已經過7次討論,這不是你在學校做學問,就別這么較真了。 「這畢竟是一個重要的文件,國內國外都非常關注,『營銷』以什麼姿態寫入,非常重要。」郭國慶說,過去,中國的很多產品不僅是質量不好,銷售理念也有問題,還是簡單地「經銷」。郭國慶以他在國外講學時的見聞舉例說:很多超市都有中國產品,可都是放在最不起眼、最不引人注意的地方,結果沒什麼人來買,就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營銷」的理念。 盡管有人覺得郭國慶的建議「沒有必要」,但他還是從專業出發,向大會提出了這個建議。讓郭國慶頗感欣慰的是,時任國家計委主任的陳錦華對此非常重視,並指示一位司長專門打來電話表示感謝。等到「九五」計劃公布的時候,郭國慶發現他的建議被採納了。這是「營銷」一詞,首次出現在政府的正式文件中。 漸入佳境:用「市場營銷」的理論參政議政 剛剛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時候,郭國慶只有31歲,除了體育界的李小雙,他幾乎是最年輕的委員。郭國慶說,望著大會堂內滿眼的白發,心中滿是敬畏。 有一次,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全國政協組織老委員向年輕委員傳授參政議政經驗。郭國慶第一次見到那些「大人物」,非常緊張,飯都不敢吃。 這時,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著名數學家蘇步青對郭國慶說,你光聽我們說話了,飯都沒怎麼吃,我一定要看著你把飯吃完再走! 老前輩的關懷和厚望,讓郭國慶至今難忘,也讓他認識到擔任政協委員,使命崇高,責任重大。 做好政協委員、人大代表,除了有責任心和使命感,還要講究方式方法。結合自己的專業,郭國慶將自己的方法總結為:用「市場營銷」的理論來參政議政、履行職責。 郭國慶告訴記者,營銷就是通過滿足對方的需求來實現自己的目標。「不能老考慮自己的需要,而是要讓對方覺得『合適』,也就是己欲利先利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郭國慶說,這種理論體現在履職中,就是要多聽取群眾意見、了解群眾需求,提出既符合法律規范,又在實踐中可行,且使各方利益都得到優化的解決方案。 「作為政協委員、人大代表,我們參政議政、要知道老百姓是怎麼想的,『一府兩院』是怎麼想的,確保提出的建議使個體利益得到保護,整體利益不受傷害。」郭國慶說,具體說來,就是要調查研究,了解群眾的期盼和關切,這是參政議政的切入點。 郭國慶的「調查研究」、「了解群眾需求」,成果體現在了所提建議上。在今年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郭國慶提出了關於解決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建議、關於解決「同工不同酬」問題確保勞動公平的建議、關於抑制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的建議……這些建議個個關系民生,觸及公眾神經。 「對立法部門和執法部門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郭國慶說,聽取了民眾呼聲、考慮了社會發展需求,制定的法律和出台的決策實施起來才會順民心、得民意,才不會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網路問政等新形式的出現,就是考慮了民眾的新需求,所以受到了歡迎。」 仗義執言:心底無私天地寬 無論是擔任全國政協委員,還是司職全國人大代表,郭國慶每年都要提很多議案、建議,而且經常「怎麼想就怎麼說」。 「作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應該為人民說話,幫助『一府兩院』使國家機構運行更為民主、科學,這是榮譽,更是責任。」郭國慶抓住一切機會「營銷」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1994年全國兩會期間,就重視發揮特約審計員、特約監察員等特約人員作用發表論述。 1999年,在全國政協大會上就加強市場營銷推進國有企業管理與改革作大會發言。 …… 但是,大會口頭發言的機會總是有限的,郭國慶不放過書面發言的機會。 在每年的全國政協大會上,組織者都會將委員提交的書面發言材料整理成冊,基本上是10篇編成一冊。經常,郭國慶自己的發言單獨成冊。以至於有其他委員跟他開玩笑說,郭委員,我們又看到你的大會發言「單行本」了。 從政協委員轉身成為人大代表,郭國慶很快適應了角色的轉換:「政協委員更多地反映所屬黨派、界別的建議,供決策部門參考;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制定和完善法律,監督『一府兩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不僅僅限於自己的領域,而且更強調法治。」不過,提意見和建議的熱情卻是沒有絲毫不同。在去年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郭國慶提出了15個建議和議案,今年,他提出了26份建議。「這些建議線索,都是來源於日常積累。」 「我認為,要真正熱愛這個國家,就應該幫助國家發現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真正急國家之所急。」郭國慶說,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要仗義執言。「國家有這樣的胸懷,我們有這個平台,就應該開誠布公,出於公心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心底無私天地寬。更何況,法律還給了代表特別的保護。」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面對「高校去行政化」話題,很多來自高校的代表、委員都避而不談。郭國慶對此並不迴避。 「尊重行政職務而不尊重學問,不是個別現象。」郭國慶對記者說,「我走了很多地方,發現很多學術骨幹因為沒有行政光環而處處碰壁,項目沒有份,評獎也沒戲。有行政職務的,職稱評得快,項目拿得多,出國機會也多。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不容迴避。高校的行政化壓縮了真正有學問的人的發展空間。」郭國慶說,我不信取消行政級別後高校就要關張。 雖然仗義執言,但郭國慶並不是一門「大炮」。隨著對政治協商制度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解的加深,郭國慶更喜歡站在全局來看問題。「過去曾經想當然地認為,應當這樣,應當那樣。」郭國慶說,但有的建議從局部來看振振有詞,可拿到整體來看,就不是那麼有道理了。
7、新任的廣州市長陳建華「灑淚」?
[新任的廣州市長陳建華「灑淚」?]今天的《南方都市報》報導新的廣州市長陳建華「當選」後答記者問,憶及陪同鄧小平南巡不禁哽咽,還灑淚當場,新任的廣州市長陳建華「灑淚」?。不知怎的,我讀後感到莫明其妙且十分不舒服,有話不得不說。 第一,報導該新聞的記者誇張失實,有點頭腦的人一看就知這兒有刷鞋的重大嫌疑。二十年前陳建華只是廣東省委書記謝非的小秘書,就算如他所講負責當時記錄和現象錄音,大不了就是個工作人員罷了,他當時有何資格說「陪同」?當時的鄧小平南巡廣東省只是其中一站,此外還有上海,怎能說你陳建華是陪同呢?謝非也難說是陪同,鄧小平的女兒鄧琳則可以說陪同了,讀後感《新任的廣州市長陳建華「灑淚」?》。 第二,陳建華真的「灑淚」,我就是不理解。我想現在鄧小平的兒女們提起鄧小平恐怕都不會灑女吧,你陳建華更沒有灑淚的資格。對偉人的尊崇是可以理解,偉人逝世已經二十多年了,提起偉人的過往應是幸福的回憶,何來灑淚?這讓我想到金正日逝世,朝鮮人慾生欲死,好象讓哭聲最大,誰就最正統,誰就最忠誠。 第三,陳建華面對記者灑淚,有做戲的嫌疑。是不是想通過記者向全中國宣布說這樣一個邏輯:中國有今天,因為有改革開放,所以中國有改革開放,因為有鄧小平南巡,之所以南巡所以成功,因為有我陳建華當時記錄和現象錄音,綜上所述,我陳建華功勛卓越,當個廣州市理直氣壯,還有點大才小用了。 第四,我最後也想,陳建華可能不是傷心灑淚而是開心失態了。誰會想到當年一個小秘書,今當上廣州市長這樣的大官,媳婦終於熬家婆了,能不灑淚當場?
〔新任的廣州市長陳建華「灑淚」?〕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8、找一篇 新任重慶市長分享的20條工作心得:無數年輕人看哭了! 讀後感
1、勤學習與思考
學乃身之寶,立身百行,以學為基。一定要勤學習,勤思考。要學習書本知識,更要向社會學,向實踐學,向群眾學。不管是干小事還是大事,不管與什麼人打交道,都可以學到自己身上沒有的東西。「三人行,必有我師」,虛心學習才能完善自己的思維,增長自己的才幹,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方法。博士如果讓農民喜歡你了,那你就獲得了雙博士學位,否則永遠只是一個博士。
2、行動勝於一切
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行動是架在河上的橋梁。行動優先,光想沒用。困難再多不要緊,解決一個就少一個。只有行動了才有成功的可能性,才會日漸出類拔萃。一時沒完全想清楚,也要先干,在干中不斷調整修整自己的想法。如果等到你全部想清楚了再行動,機會早失去了。無論做什麼事情要把握好主動權,早著手、早行動。
3、適應環境才能改變環境
不管遇到任何困難、任何人,都不要抱怨。如果你抱怨環境不好,抱怨哪個領導、哪個主任不好打交道,沒有給自己太多機會,你就要開始反思自己,也許是自己出了問題。想要有所作為,首先要加強自身修煉,改變自己,完善自我,從而去適應環境,改變環境。
要靠智慧贏得與你意見相左的人的支持,善於團結一切與你意見不一致的人,為幹事創業營造有利的環境。
4、激情是永恆的資源
遇到困難,千萬不要垂頭喪氣,有了懶惰情緒,想成功就很難。對任何事情都要保持激情,有激情才可能有想法,有動力,有創造性,有作為。
9、你們知道29歲清華碩士畢業當市長嗎?
周森鋒工作經歷
2004年7月參加工作,清華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碩士研究生學歷;
2004.07—2007.11 湖北省襄樊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黨委委員;
2007.11—2008.08 襄樊市城市規劃管理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2008.08—2008.09 宜城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
2008.09—2009.05 宜城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黨組副書記;
2009.05—2009.06 宜城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書記;
2009.06— 宜城市委副書記、市政府代市長、黨組書記。
新官上任清華碩士就任市長
周森鋒,男,漢族,河南禹州人,1980年7月出生,清華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工學碩士。2004年畢業後到襄樊工作(系襄樊從清華大學引進的高素質人才),擔任襄樊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職務(副處級),之後又出任規劃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2008年赴宜城任職,擔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2009年6月1日,周森鋒被任命為宜城市代理市長。
宜城是一個縣級市,屬於襄樊市管轄。
周森鋒表示,他一定不負重託,不辱使命,恪盡職守,把全部精力貢獻給宜城。
宣傳部門新市長非常低調
周森鋒當選湖北宜城市市長,引起普遍關注。
昨天,記者多次聯系宜城市委宣傳部,希望采訪周森鋒,均被婉拒。宜城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周森鋒比較務實、低調,不希望媒體過多地宣傳、炒作。
該市組織部門一位工作人員說,相關領導已明確指示,任何人不得私自接受采訪。
周森鋒的母校河南禹州第三高中老師和校長也不願透露相關信息。他們說,昨天周森鋒已給學校打過電話,特意交代,「壓力太大,不想被過於關注」,希望學校不要透露他的更多信息。
人大代表首次碰到全票當選
一位參加了21日下午的代表大會的人大代表說,她是宜城市四屆人大代表,但第一次碰到全票當選,說明大家對新市長評價很高,很信任。
這位人大代表還說,通過當選市長後的現場發言,她對周森鋒的印象很深。周森鋒當選市長後作了約10分鍾的簡短發言,句句實在,不帶一點官腔。
昔日同事到建委先下工地
周森鋒從清華大學出來後的第一個工作是襄樊市建委副主任,工作3年。他的昔日同事都說,他工作能力很強,非常有魄力。
一名工作人員說,周森鋒到建委上班後,第一件事是到工程項目部鍛煉,每天到工地上督察施工進展。盡管是市建委副主任,但總是與項目部同事一起到小餐館吃飯,遇到難題積極向基層同志請教。有一年南渠漲大水,城區內澇,需要壘沙堡,周森鋒立刻扛起沙包。
襄樊市規劃局人事科科長湯光清說,周森鋒雖然年輕,但很有思想。他在市建委工作時,對市建委管理工作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規劃局王姓工作人員也說,雖然周森鋒在規劃局工作時間不長,但工作得心應手,成績「有目共睹」。
官方澄清來自農村沒背景
關於對周森鋒背景的質疑,昨天,襄樊、宜城相關部門予以回應。
負責引進周森鋒的襄樊市委組織部人才科李主任說,襄樊和清華大學簽訂有人才與科技全面合作協議書。「2004年我們從清華大學引進3個人,周森鋒是其中之一,他們都是地方發展需要的緊缺人才,周森鋒學城市管理規劃,很適合襄樊需要。」他再三解釋,周森鋒沒有背景,老家在農村,此前不認識。
周森鋒母校河南禹州市三高一位校長也說,「周森鋒的父母都在農村,沒有特殊的家庭背景。」他還說,周森鋒在高中時就很踏實,很勤快。
這位校長還說,周森鋒昨天告訴他,自己不是全國最年輕的正處級幹部,媒體的猜測不準確。
10、求翻譯:新當選的市長報告極大的鼓舞了市民
The report of the new-elected mayor greatly inspired all citiz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