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回答藝術的起源,並說明為什麼
藝術起源的五種主要學說
1、模仿說,最古老的理論,始於古希臘哲學家,代表亞里士多德。不能成立原因是事實上有很多現象,如人類的史前洞穴壁畫是很難用模仿的沖動去解釋的。模仿是大部分原始藝術創作和製作的主要方法,而不是動機。
2、游戲說,代表德國著名美學家席勒和英國學者斯賓塞,游戲說強調了游戲沖動,對我們理解藝術的本質是富於啟發的。但它把藝術看成是脫離社會實踐的絕對自由的純娛樂性活動,且偏重從生物學的意義上來看待藝術的起因,過分強調了藝術與功利的對立,有絕對化和片面性的弊病。
3、表現說,代表英國詩人雪萊、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等,還有歐美的一些現當代美學家,表現和交流情感的確是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徵,因此表現情感也是推動藝術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心理動力。但是人類表達情感的方式是多樣的,語言、情感都能表達情感,而且藝術也不僅僅是表達情感的工具,因此這一學說並不能完全說明藝術起源的全部原因。
4、巫術說,代表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泰勒, 巫術說對於我們理解原始藝術,特別是原始美術發生的動力,以及這些藝術在當時條件下非審美的性質具有重大意義。但巫術說把精神動機視為原始藝術發生的唯一動機,忽略了隱藏在精神動機後面的動因,即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因而也不能完滿地解釋原始藝術的真正起源。
5、勞動說,代表希爾恩、恩格斯,在我國文藝理論界占據主導地位的理論,從根本上講,藝術的起源最終應歸結為人類的實踐活動。藝術的產生和發展來自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藝術是人類文化發展歷史進程中的必然產物,藝術的起源應當是原始社會中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過程。
2、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網路暴力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新時代的網路輿論引導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科學方法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馬克思主義與我國新聞傳播產業相結合的必然產物,既遵循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原理,也符合我國社會發展的基本情況。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要求新聞媒體在報道客觀事實的同時也要發揮輿論與意識形態的引導作用,堅決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不僅是科學的新聞傳播原理,更實現了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深度融合,能適應新時代網路輿論宣傳的客觀需求。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網路輿論引導指明了正確的方向。新時代我們所面臨的思想輿論環境更加錯綜復雜,網路輿論引導必須要營造出團結一心、熱愛祖國的輿論環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必要的思想基礎。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要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主線,按照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基本原理開展網路輿論引導工作。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輿論是人民群眾意願的反饋,更是一種影響社會歷史走向的關鍵力量,只有佔領輿論陣地才能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維護無產階級政黨的執政基礎。因此,做好網路輿論宣傳工作必須要把人民群眾放在中心地位,解決焦點民生問題,讓網路輿論展現正確的價值導向。
3、用生動有趣的語言闡述或者解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
黨的十七大報告,高屋建瓴,氣勢磅礴,站在社會主義建設和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趨勢前,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深刻地分析和破解當今中國的發展現狀,為我們未來直到2020年前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使命,乃至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建設指出了一條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細心的人們注意到,在通篇報告中,有六處提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字眼:過去五年最大的成績歸根結底就是「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新時期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而體現在思想上就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可以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根本路徑,而科學發展觀就是這一路徑指導下的最新成果。
那麼,到底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呢?為什麼馬克思主義必須中國化呢?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得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
在我們黨內,毛澤東同志最早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澤東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的政治報告《論新階段》中指出:「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並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這是馬克思主義自身的理論品質所決定的。
馬克思主義創立時就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工人沒有祖國」,但是工人「本身還是民族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91頁)這就揭示了無產階級的世界性、國際性和民族性的辨證統一性,由此我們就可以自然地推導出,對於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來說,「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48頁)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一旦走出書齋,落腳現實世界,成為一個民族的無產階級的理論思想和行動綱領,就必須回答和解決當時當地的實際問題。反過來說,一個民族的無產階級及其政治上的先鋒隊——共產黨,要想成功地實踐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將這一原理和本國的實際相結合,用新的實踐、新的內容、新的語言來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所以,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互為依託的,這是馬克思主義「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力量源泉。
其次,這也是總結我們黨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後得出的鄭重結論。[1]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在怎樣學習實踐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重大的基本問題上,大體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教條主義的態度,一種是實事求是的態度。教條主義態度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當作語錄,當作《聖經》,開口閉口「拿本本來」。只注意他們的具體結論,而忽視了引出結論的具體的歷史背景和過程。沒有看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許多觀點,是根據歐洲無產階級革命實踐的經驗總結而來的,生搬硬套地將它用到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東方社會,一定會犯「水土不服」的毛病。這樣做,看起來取到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經」,但實際上拋棄了馬克思主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活的靈魂;看起來思想無比革命,實際上思維十分保守。一旦採用這種思想來指導實踐,很容易給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帶來嚴重的損失。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用毛澤東的話講就是用馬列主義這根「矢」,去射中國革命實踐這個「的」,理論科學,目標明確,這才叫做「有的放矢」,用中國化以後的馬克思主義去指導中國的實踐,就會做到無往而不勝。回顧我們黨的歷史,回顧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我們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什麼時候我們堅持了馬克思主義本國化的原則,我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就一帆風順;反之,什麼時候我們違背了這一原則,形而上學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就會遭到嚴重的挫敗。
總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品質所決定的。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深入學習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將之應用於中國的具體的環境,使之成為偉大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而和這個民族血肉相聯,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要使命。
4、用馬克思主義怎樣解釋這個問題。
感情當然會終結,請試用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原理去解釋;
1)、「發展」實質: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新舊事物」的標准:是否符合客觀規律,是否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
2)、事物發展的原理
原理:世界始終是變化發展著的,整個世界是一個無限變化和永恆發展的物質世界。
方法論:我們必須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要弄清事物所處的階段和地位;要有創新精神,堅持與時俱進,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5、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釋當今社會熱點
馬克思的資本論里講過:「資本家積累原始資本的過程就是壓榨工人剩餘價值的過程」。
這句話可以從現在大部分工業區的黑心老闆開的工廠里得到驗證!
不信,你可以自己去看看
6、如何把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用馬克思主義闡釋清楚?要詳細一點,舉例
當前社會熱點無非是次債引發的經濟危機
馬克思曾說過,資本主義生產過剩就會引發經濟危機
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正是因為大量房屋空置,有錢人都買了房子了,不要了,窮人買不起,怎麼辦,只有先把錢借給那些窮人,讓他們慢慢還,可窮人的工資只有那麼高,只有拿明天的錢還今天的房款(由此產生泡沫),可明後年他們總得吃飯買衣看病吧,完了,還不了了,開發商無房款來還當時從銀行高額利息借來的開發費用(而且數額巨大),銀行也要破產了,於是國家拚命地印鈔票來借給銀行,保住銀行,那麼錢太多了(物以稀為貴嗎),錢就貶值了
那有的商家還沒賣出的東西也就進一步貶值了,老闆虧損逃跑、自殺的更多了,員工也領不到工資了,工廠更沒錢、沒定單生產商品或生產出來的商品還要虧本,就乾脆停產了,那員工毫無收入,也就不消費了。
商品再一步貶值......
一環扣一環的
是因為國家對宏觀經濟調空不到位,導致(特別是大宗商品,如房子、汽車等國民經濟比重很大的產業)生產過剩
想想看當市場趨於飽和了,於是引發經濟危機
7、用馬克思主義解釋傳統文化節目火爆原因?
我很主觀的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也應該屬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衍生物。
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揭示的是人與人、人與自然萬物的運行規律,博大精深,包羅萬象,無所不包,是中國古聖先賢高度的智慧結晶。
現代化也要遵循自然規律。
8、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釋當代社會問題
一句話就可以解釋,現實體制導致的不夠成熟,需要廣泛的教育和完善透明的民間監督體制
馬克思沒有來中國,他不了解中國的 官本位思想和社會上的 許多風氣,你用馬克思的思想解釋,只有最簡單的道理(最不可能直接實現的東西)
現在的腐化如果直接大面積打擊,結果必然小人得志
而群眾運動一旦發動,社會動亂不可停止,除非對外戰爭
9、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釋一個實際問題
大學生應如何學習
09級06班 某某某 學號:2009
從小學一直到大學,學習占據了我們大部分時間,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應該如何學習,怎麼學習才會有效果,怎樣才能起到事半功背的效果,我將用馬克思主義原理來解答如何學習這一問題。
首先,一切實物的發展都是曲折的,不會一帆風順,但總的趨勢是前進的;量變到了一定的度便會發生質變。我們要承認學習是很辛苦的,想學好那更是難上加難,我們的成績很可能會起起伏伏,時好時壞,但是我們應該知道,一切事物發展都是曲折的,所以起伏是正常是,學習的過程總的趨勢是前進的,學習是個量變的過程,我們應該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的學習,爭取量變成為質變,能在學習上有所建樹。因此我們通過這一原理應該知道兩點:一,對待學習我們要堅持不懈。二,我們相信經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成功!
其次,要遵循實物的客觀規律性且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要學有所成,就必須付出實踐而不是僅僅在於計劃,不能天天嘴邊掛著而不付出行動,這樣就違背了客觀規律,若只留在空想中,成功那肯定也只是浮雲。並且學習不能只依賴於老師、同學,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靠自己去發現不懂的地方,要自己主動的學習,發揮主觀能動性,才是真正的會學習。
並且,要認識實物的本質,形成正確的認識,用正確的認識去改造世界。也就是說我們要積累許多的學習材料,花時間看教材,然後經過自己的思考認識其本質。當我們認識到一個問題的本質,說明我們已經了解它,掌握它。之後我們便能用正確的認識去改正錯誤的認識,就能在學習上取得一次飛躍,就能幫助我們更好,更正確的學好教材上的內容,提高學習質量。
最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其實對於我們醫學生來說我覺得有兩種實踐形式能檢驗我們的學習是否有成果,其一就是期末考試。當然這里所說的考試是閉卷並且沒有樣卷沒有點題的情況下的考試,這樣的考試才具備檢驗的能力。如若你的成績不理想,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你的學習有問題,或者是在刻苦程度上出了問題,或者是在學習方法上出了問題。其二就是實習,如若在實習中你不能用所學的醫學知識去實際解決一個問題。那肯定說明你沒有學好,根本就沒有正真的理解有關的知識點。這一點告訴我們在學習過程當中要重視實踐,以實踐來檢驗我們是否學會醫學知識,不然的話那也只是紙上談兵,中看不中用而淪為庸醫。
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原理的過程中,我深深的體會到:只有正確的認識馬克思主義原理,以馬克思主義原理為指導思想,理論結合實踐;認識學習的本質;遵循事物的客觀規律;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為學習堅持不懈,勇往直前,我們才能在學習上有所近步,才能在學習上不走彎路,才能在學習上得到事半功背的效果,才能真正的學到知識並且正確的運用知識!
10、請解釋馬克思列寧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由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創立的學說,包括科學世界觀、社會歷史發展學說、無產階級革命理論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建設理論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工人階級政黨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
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是在同各國工人運動和革命斗爭實踐的結合中發展的,也是在同各種錯誤思潮的斗爭中發展的,是在對時代發展提出的新問題和出現的新情況進行創造性研究過程中不斷發展的。
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後,他們的繼承者繼續把馬克思主義推向前進。列寧把馬克思主義同俄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
(10)用馬克思主義解釋新媒體擴展資料
領導無產階級的先鋒隊政黨的存在必要性,即包含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教導,同時又由斯大林提供其前進方向。然而,不同的自視為馬列主義者的人,對他們選擇來用以支撐自己的體系的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及其它)的尊敬程度是不一樣的。
例如,毛澤東主義者試圖降低其它共產主義學派人物的重要性,以示對毛澤東的尊敬;與之相反,霍查主義者則對毛持否定態度。
關於描述源於馬克思主義的諸多思想,有許多復雜的術語,這些術語在非學界的使用非常混亂。不熟悉對共產主義理念的細節的人(例如許多報社或其它媒體),常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一個萬能同義詞,在指代任何一種馬克思主義學派時,都可以用上它。
馬列主義本身也特別的說明:這些理論只是根據當時的社會現實所提出來的理論;各個國家必須要結合本國、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之;馬列主義只是綱領性的指導理論而絕不是教條;並且她也必將根據時間的推移、環境的改變等等因素需要及時的發展、補充與繼續進一步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