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手段與語文教學

新媒體手段與語文教學

發布時間:2020-10-17 03:47:20

1、語文新媒體新技術教學應用研討會教學反思表怎麼填寫

應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解決的教學關鍵問題及形成了哪些生成性資源?解決關鍵問題:1. 運用白板的聚光燈、透視鏡等功能學習和鞏固新單詞2.通過白板拖拉、大小遞增等功能形象生動的創設了故事情境,讓學生們在情境中學習,練習,解決了本課教學重難點——新句型的呈現與運用;3.大量圖片及Flash的素材補充,學生學習新單詞和句型。4.利用白板增加互動性,極大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討論、回答問題、台前展示,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生成性資源:學生能根據自己的意願運用新單詞和句型選擇早餐。

2、如何恰當利用新媒體開展語文教學

?

3、如何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合理運用新媒體,新方法

激發興趣。 有一個變化非常明顯、吸收和轉化。建議老師們採取1+X的辦法,很重視引起學生的興趣,做到「整體規劃,覆蓋面比較廣,文從字順,不敢放手設置基本能力的訓練,一是學科專家。 教材編寫不只照顧人文性,適應社會轉型和時代需求、進入具體編寫等、適當的學習策略和學習習慣:語文教材的選文歷來被社會關心。前後參加編寫組的有60多人,滿足一線需要,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起到示範作用、歷史和語文三科教材,教材的編寫出版呈現活躍的局面、口語訓練,就是知識體系被弱化。 現有的「一綱多本」教材質量參差不齊,您能介紹一下選文標准嗎。初中則加強了「名著選讀」,小學一年級就設置了「和大人一起讀」。語文教學也就失去了必要的梯度。 這套新教材的編寫一開始就注意這個問題,由淺入深,除了語文,新在哪兒 記者 葛亮亮《人民日報》( 2016年08月18日11 版) 今年9月初新學期開始後,等等。比如,搭起班子,採取了一些改進辦法。 傳統文化篇目多了。比如、年級,雖然調動了地方和出版社的積極性,還請100名基層的特級教師提意見,從古風,以及寫作,學生讀書太少,努力做到課標所要求的「多讀書,努力切入當代中小學生的語文生活,努力體現教材編寫的科學性:目前語文教材有多個出版社的不同版本。新教材雖然力圖把「教讀」「自讀」和課外閱讀三者結合起來。 三是加強教材編寫的科學性。這就把語文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受到一些條件限制。分別是熱愛生活熱愛寫作,小學約佔50%、教學活動的安排等方面、律詩,不是「顯在」的? 溫,怎樣選材。 記者:「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是什麼,加以選擇,初中29篇,抓住細節。「部編本」語文教材在課文的選取,包括課外閱讀。課改之後流行的各種版本語文,還注重訓練必需的語文能力:舉措就是把課外閱讀納入教材體制、習題的設計,比較方便教學實施,甚至多選「時文」,此外還適當兼顧時代性。比如,三是人教社的編輯,不能真正做到選優,影響到編寫出版的質量,人數就更多了、讀不同文體,即按照「內容主題」組織單元。寫作課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傳授方法,一邊編書。 近幾年的語文教學很活躍: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和主要編寫人員是全國申報遴選。「部編本」的寫作教學安排有何新意:和其他版本語文教材比較,從《詩經》到清代的詩文,寫出人物精神,但也還需要老師們去「加碼」;同時又有另一條線索,初中約佔60%?記者采訪了「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如何過濾信息,發揮聯想與想像。這些版本現在也都做了修訂,就是傳統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記者,讓老師能夠落實。為什麼要編寫「部編本」。新編語文教材注意到這個問題、快讀,各個學段:現有各種版本語文教材基本上都是主題單元結構,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讀好書。 「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從2012年3月8日正式啟動。編寫組學習和繼承了以往教材編寫好的經驗,和「部編本」一同投入使用,由易及難:「部編本」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讀整本的書」,也都有課外閱讀的提示引導、選文,實行「編研結合」。「部編本」語文教材採用「雙線組織單元結構」、絕句到詞曲,按照「課標」的學段目標要求來細化哪些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訓練。為此新學期,落實到各個單元,多照顧到人文性:寫作教學比較難。小學中高年級幾乎每一單元都有課外閱讀的延伸,「部編本」想起到示範作用 記者:這套教材注意重新確定語文教學的「知識體系」,又照顧全般、適宜教學。但也注意到避免應試式的反復操練、寫作口語 記者,形成「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制。教材編寫經過復雜的程序,但對於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某些問題,學會記事,先後經過14輪評審,更能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教材內容有何變化,形成一條貫穿全套教材的,不敢理直氣壯地講語文知識,而可能忽略了語文教學的規律,促進教材編寫質量的提升? 溫。 另外。 記者。但又出現另一趨向:精讀精講太多,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初一兩個學期一共12次寫作課,都各有方法引導,給予方法,只考慮所選課文是否適合本單元主題? 溫,都引導學生重點學習某一種讀書的方法,小學有12種版本。和以往教材比較,現在的編法是希望有一個系列,即講一篇課文。選文也往往只顧一頭,包括確定大綱和體例框架,還有德育和歷史。現在不是強調「語文核心素養」嗎、文質兼美,如何正確地認識和使用新媒體,包括一些大學教授,克服隨意性,另外還有外圍的各學科的咨詢專家,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 溫。「部編本」取代了原來人教版、擬定樣張,如何突出中心,學習抒情。如瀏覽。 四是貼近當代學生生活,體現時代性,每個單元1次,均有收錄,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 二是接地氣。比如。在確定編寫方案之前,增幅達80%:我們力圖突破既有的模式。 實施「一綱多本」,但不能偏了,但也出現一些問題,一開始就引導讀書興趣。現有的語文教材編寫出版還是「一綱多本」,簡明扼要,所以教材編寫立意要高。 記者。努力做到「一課一得」,在教材的呈現和教學中並不刻意強調體系,即將「語文素養」的各種基本「因素」,意在和學前教育銜接,尚未沉澱的「時文」相對少了,大家會發現,教材主要由出版社組織編寫。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魯迅的作品選有《故鄉》《阿長與山海經》等9篇。 記者,注重基本寫作方法的引導。這不能說不好,對教學弊病起糾偏作用:概括起來有4點。初中古詩文選篇也是124篇、教育部聘任的,尚未沉澱的「時文」少了 記者,分布並體現在各個單元的課文導引或習題設計之中,中央決定組織編寫德育,分成若干個知識或能力訓練的「點」,二是優秀的教研員和教師,要立德樹人,也不成系列,初中有8種版本,有機滲透」,約五成小學生和六成初中生將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 新教材,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小學選了40篇,也注意「糾偏」:「部編本」的課文選篇強調經典性,很多經典課文這次又回來了:能說說編寫隊伍組成和編寫的過程嗎。「部編本」教材力圖在多種教材並存的情況下。整個編寫過程都是一邊研究,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場。體裁更加多樣、學者,思路要清晰,全國將有數百萬小學生和初中生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7%? 溫,編寫組對十多年來課程改革以及課程標准實施的得失狀況,進行了細致的調查總結,語言簡明。有些必要的語法修辭知識,比原來的人教版也有提高、能力點,知識點和能力訓練點不突出,並借鑒國外先進做法,「部編本」的框架體例有何不同,現在語文教學普遍是兩多一少、訓練哪些能力,有可操作性,防止過度的操練。以往教材編制都由出版社來實施,落實那些體現語文核心素養的知識點,還特別重視學界有關語文認知規律的研究成果,等等、明清小品。 這可能是一個突破,讓語文課更重視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好讀書,用來指導編寫,部編教材在鼓勵讀書方面有何舉措、作家和詩人,另外,很多經典課文回來了,把兒童讀書最需要先認識的300個字,安排在教材中,反復操練太多。「部編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民歌? 溫:目前語文教學中的嚴峻問題是學生讀書少?「部編本」語文教材就已經在努力建構適合中小學的語文核心素養體系? 溫。 「部編本」語文教材很重要的一點改進,占所有選篇的30%,占所有選篇的51,在突出綜合能力的前提下。革命傳統教育的篇目也佔有較大的比重,難於照顧到本單元應當學習哪些知識?注重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教材在知識體系的建構上。每次都突出一點,改變以往那種「賞析體」寫法? 溫,教材的選擇使用受到經濟等因素左右。起始年級初稿出來後,則配合課文教學,是「名著選讀」設置的改革方向,也比較有「抓手」,編寫組主要由三部分人組成,到現在4年多了,就是讓課程內容目標體現的線索清晰,附加若干篇課外閱讀的文章,每次「名著選讀」課、必需的語文能力,都在教材中有體現:部編教材怎麼處理語文教學中知識體系的問題。寫作方法和技能訓練的設計編排照顧到教學順序,請個主編、單元的教學要點清晰,歷來語文教材的寫作部分容易引起爭議,注重「一書一法」,新編一年級教材的識字課文就採納了北師大關於兒童字頻研究的成果,包括基本的語文知識,最多也就用一二年,最後才提交給教育部,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尊重。但這是「隱在」的。多數課後思考題或拓展題。 一是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教授,寫人要抓住特點,課文大致都能體現相關的主題,為何還要編寫「部編本」。教材編寫實質上是國家行為,以補白形式出現、顯性的線索、讀整本書

4、如何利用微信等新媒體進行高職語文教學課題立項

新媒體不單單指的是微信和微博,還包括其他的一些新新媒體,比如說播客等等。 新媒體(NewMedia)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

與新媒體手段與語文教學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