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去面試新媒體運營,被告知沒有經驗,可以從行政開始做起,怎麼辦
這個信息明確告訴你工作經驗的重要性。如果自身經濟壓力不大,不妨問一下僱主是否可以低成本招收,實習試用增加實戰和履歷。如果經濟需求迫切,那換下一家吧。 來自職Q用戶:何先生
那就換一家,答應做行政也不會給你轉到新媒體 來自職Q用戶:匿名用戶
2、行政文員和新媒體運營哪個有前途啊?找到一個新媒體崗位朝八晚五,單休,部門剛開只有倆人,值得去嗎?
行政文員算是傳統崗位,容易消磨人意志,晉升途徑單一。
新媒體運營算是比較新的崗位,熟練以後有比較寬的發展空間,現在做自媒體的有不少就是新媒體出來的。但是要小心很多公司的這個崗位只是機械的做些搬運工作,和行政文員沒什麼區別
3、互聯網運營平時主要做什麼?我本身是做行政的,想轉行做互聯網運營。
也是轉行的,一開始我也沒懂,就直接到別人的招聘信息上查還有一些講這些工作的網站查比如boss直聘、實習僧、大街、暖石網,達內等等。總算是理清楚了。簡單來講,運營的工作本身可以負責很多,包括引流、留存、促活,也可以包括公司內部的人員的運營,每個公司產品都需要吸引用戶、留住用戶、轉化用戶、改進產品,所以這個工作做好了可以所以發展為市場總監、運營總監、產品經理、CEO或者創業。所以我也是跟學習要求做了一個公眾號的作品來應聘成功的。至於平時做什麼呢,就很多了因為不同的運營分類不一樣,因為這個工作啥都可以做。用戶運營的方式,比如用QQ群,微信群,線下活動,跟用戶建立聯系,經常互動,增加用戶粘性。內容運營的方式,比如製作文字、音頻、視頻等內容,用微信微博知乎等賬號分享一些有用的文章、視頻等等。社區運營的方式,比如發帖、回帖、精華匯總,策劃社區活動,發起話題討論,提高用戶的活躍的程度。產品運營的,比如收集用戶的反饋,做產品調查,產品優化的建議。別看運營的工作方式那麼多哈,大型的公司可能會一個人只負責一種運營方式,一般的公司,其實通常是一個人身兼數職的。我入職的是新媒體運營,我平時的工作也是做很多。是比如做視頻內容做文章內容做社群聯系用戶等等,如果工作效果好的話,我之後還會做硬廣做社區。
4、新媒體運營和行政哪個發展前景更好
如果你想穩定,那就是行政。如果你想對未來有更多的想法,那就去做新媒體運營。行政崗說實話就是打雜,而且作為傳統的職業,前面有太多太多的前輩了。而新媒體,由於興起的時間沒有那麼長,人才也相對缺乏,機會會更多,而且待遇也會有差別。
目前公司的行政崗,一般就是兩三千,撐破天四千,做到部門經理的話是五六千,需要多年的經驗。而新媒體經理,我遇到過一個八千的,只需要兩年的經驗。
5、人力資源工作轉行新媒體運營,該怎麼開始?
人事轉行新媒體運營,容易嗎?人事與新媒體運營是倆種不同的工作,唯一相同的,可能就只剩下都是工作了。
放棄了2年人事工作經驗的我,選擇了從0開始學習新媒體運營(勇氣可能是梁靜茹給的),並通過3個月的''煎熬''學習時間,成功轉行到了新媒體運營崗位。
我會從倆個方面出發,說說我在這2年工作中對於行政人事工作的一些感悟,以及分享一些我的轉行新媒體運營的經驗,希望可以對你們在做職業規劃的時候有些幫助。
一、為什麼從人事轉行到新媒體運營?
人事字面含義指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具體可以細分為6大模塊(人力資源規劃、招聘、培訓、績效、薪酬和員工關系),但在很多中小企業中經常籠統為一個模塊,行政以及人事也經常混為是一個部門,甚至於可以說是一個崗位。
以下是我的一個工作感想,只是單純分享
1)薪資較低:
一線城市中,大多數中小企業對於人事要求並不會很高,0經驗也是可以從事的,而人事專員(3-5年工作經驗)普遍薪資大概在5K-8K左右
什麼概念呢,舉個例子對比一下,一個java開發工作1年後的薪資是8K+。
2)受企業重視影響度高:
從我自身經歷以及身邊朋友了解到很多企業並未意識到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觀念也會一直停留在於打雜,基礎招聘階段。介於此,就很難有學習成長的空間。
人事小夥伴們真實的吐槽
3)總結:
錢少事多心累,能選擇互聯網就盡量別選擇傳統行業
二、轉行新媒體運營容易嗎?
為何要放棄之前積攢的倆年經驗,而選擇重新開始呢,轉行新媒體運營容易嗎?
每天上班,看著公司程序員屏幕中我完全看不懂的代碼,看著產品經理拿著筆記本出入大小會議,看著UI構建精美的用戶界面,看著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一點點進步,再想想他們領取到的薪酬,再想想自己的工作,工作內容不僅雜碎,學習內容有限,且薪酬低,心生羨慕
But: 程序員需要具備一定的代碼基礎、產品經理以及UI近幾年大火,競爭力太大,我拿什麼去競爭呢?
新媒體運營呢,剛剛好,社會競爭力不大,薪資待遇尚可,入門相比研發容易
短短3天時間就有1千多的查看量
三、如何學習新媒體運營?
在輾轉反側了幾個夜晚,我跺一跺腳,我選擇了付費報名新媒體運營課程
三個月的學習之路不易,經常學習到凌晨、學到奔潰,一度懷疑自己,但幸好堅持了下來
我從新媒體空白認知到掌握營銷思維與框架
再從生拉硬拽到掌握內容營銷/干貨文/故事文寫作技巧
再從理論到著陸頁到數據引流
學習筆記
學習經驗:做是做好的學,教是也是最好的學
學習方法:邊學邊做!
比如:
1、我想去學習營銷思維,那麼我就會先去組建一個公眾號,並利用所需知識點去運營他。(那麼我就會去做竟品分析、營銷文學習寫作)
2、我想要做內容營銷,那麼我就去到知乎、豆瓣、小紅書等平台去寫作去引流
那麼我就會運用到寫作技巧
總之不論是你通過自學還是報名課程,利用反逼輸出法可以幫我們更好的學習,也可以看到你一路走過來的痕跡。
企業不會給替代性高的人高工資的,我們要爭做不可替代的人兒呀,共勉~
6、什麼是政務新媒體 如何開展政務新媒體
1.政務新媒體矩陣建設提速 協調一致共同發聲
在高新技術的有力支撐下,政務新媒體矩陣建設明顯提速,通過新媒體矩陣中各單位的聯動發聲、相互監督,能夠有效擴大信息張力,提高政府「網路問政」的工作效率,增強信息監管力度,促進政務新媒體健康運轉。建立政務新媒體矩陣,一是要以提高各直屬單位開通政務新媒體賬號的覆蓋度為基礎,為發揮矩陣作用提供組織保證;二是要健全政務新媒體管理制度規范和考核評價機制,通過制度約束和必要的技術手段,保證政務新媒體聯動有效,監管有力。
2.「雙微」融合對接推進政務新媒體綜合發展
微博是淺社交、泛傳播、弱關系的平台,微信是深社交、精傳播、強關系的平台,根據微博、微信的自身特點,二者相互協作、互為補充的模式將成為政務新媒體發展的新趨勢。特別是政務微信平台可通過二次開發方式疊加整合各類應用,能夠實現行政辦事等便民服務功能,以政務微博為發布平台,政務微信為應用平台,政府網站、政務APP相互促進,更加豐富政務新媒體功能作用。
3.平台整合能力提升「政務O2O」時代開啟
一方面,通過政務新媒體整合信息發布資源,有利於及時准確發布權威信息,回應群眾關切,營造有利的輿論環境;另一方面,通過線上線下相互促進,有利於密切政府部門與網民關系,擴大政務新媒體自身的群眾基礎,樹立政府良好形象,更好地推動區域經濟、文化協調發展。
7、我畢業2年了,一直在從事行政工作,現在想跳槽到新媒體,現實嗎?
要問你的內心。
我來打個比方,因為我覺得你可能現在是因為害怕去承擔後果所以無法做出選擇。比如說,你覺得你去鄉下過窮日子但與眾不同啊採菊東籬下啊所以很開心覺得很有價值,那這件事就是很有價值的。選擇這個東西,選的不是結局,而是一種生活姿態。
其次,難度系數,世上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當你做出選擇時,其實難度系數不也已經降低了一半了嘛。所以,先想好了自己喜歡什麼,最糟糕的情況會是什麼?情況最糟糕的時候也不想放棄的是什麼?
祝你好運啊! 來自職Q用戶:童女士
現不現實看自己內心的需要,有渴望才有動力,人都是邁第一步難 來自職Q用戶:劉先生
8、工作兩年想轉行新媒體,它是干什麼的呀?薪資情況怎麼樣啊??
親自整理,望採納。
做新媒體應該先了解新媒體是什麼,它是一種新的營銷推廣手段,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
新媒體都需要干什麼?
新媒體每天需要干以下幾件事,基本是這樣,但是不同的公司會有一定的差異,例如會單獨負責某一部分的運營。總的來說,下邊這些應該會:
(1)微博每天發文,漲粉,促活躍(評論、轉發);
(2)微信公眾號發文,漲粉,促活躍(閱讀、評論、轉發);
(3)簡訊營銷、EDM營銷
(4)與其他新媒體合作,平台互推、大號轉發
(5)軟文投放、熱點營銷、事件營銷等
2.薪資水平:
一線城市薪資普遍偏高,大概平均薪資7K元,有經驗的會8K。
3.適合女生嗎?
總的來說,適合女生,大部分公司還是加班比較少,另外比較輕松一些,沒什麼體力活。
9、我是學行政管理的,但是之後想做新媒體,微信公眾號運營,從內容編輯開始,想問一下步驟怎麼做?
做新媒體的話,你要有一個敏銳的洞察力和文案編寫能力,這樣的話你的文章閱讀量才會高,同時也要增加文章與粉絲的互動量。
10、大學本科剛畢業,找個兩個工作一個是行政文員類的,一個是新媒體運營,好糾結去哪個?
其實,我更看好行政文員類,雖然工作上可能會枯燥無味……不過,只要您願意學習,當然還有無怨無悔去承受好多不是您工作職責之內的瑣事……
古語常說: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常言道:有付出就可能有回報!
行政文員一旦做好,在抗壓能力、為人處事等很多方面可以得到更快的提升……
當然,此工作過程也可能是酸甜苦辣咸各種人生百味的集中體現!
而新媒體運營,可能對於外向性格的人更能發揮長處……
所以,您可以先捫心自問下 ,您的性格是否是外向積極式的……
願您,糾結早日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