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沖擊下報紙行業的沒落

新媒體沖擊下報紙行業的沒落

發布時間:2020-10-14 02:48:35

1、如何看待新媒體時代報紙即將消亡這一說法

在電視的巨流沖擊下,昔日的傳媒老大報紙,屈居傳統媒體老二的日子已經很久了。而當網路新媒體挾著新技術呼嘯而至時,報紙再次感受到了被沖擊的滋味:廣告被分流,受眾被分流,影響力下降。尤其是在西方發達國家,這種感受,也許更貼切。因為,在那裡,電腦與網路的普及,已經達到了國民化的程度。
傳媒人士已經在考慮報紙的出路及其「倒計時」了!傳媒大亨默克多幾年前就放言:報紙的壽命最多40年。在世界傳媒界引起不小的震盪。很多人不以為然。但也有人提醒道:別把這話看淡了。這句話說的有一定的道理。為此,如何減緩衰老期的到來,報紙媒體費了不少的心機。平面媒體投資網路,便是應對趨勢之一。
在剛剛結束的第六屆網路媒體論壇上,千龍網的總裁賀智生說:「傳統的報紙雜志可能還有50年的存活期。」認為,不論從內容還是形式上,網路媒體一定會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完全能夠替代傳統媒體的地位。其與其他替代論者不同的地方在於,其並不認為這些是決定性的因素。真正使網路媒體替代傳統媒體的,是資源的短缺所造成的大環境。
還說:「從資源角度講,個人認為報紙將來是一種很奢侈的東西,它的成本太高了。大家覺得紙不是很便宜的東西嗎?有幾十億人口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所以,個人有這么一個觀點,好比前些年,當世界人口30多億的時間,人們就穿裘皮而為榮為貴,但現在誰穿裘皮就也點兒邪。將來很有可能有一天,會有一些人把報攤圍住,不要大家買報紙。簡單的說,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可能還能存活五十年左右。」
這個觀點確實新穎。很有見地。30、40年後,資源的短缺,真的會成為地球村發展的制約因素,大眾化的報紙蛻變成「奢侈品」的可能性很大。當然,事情的另一方面,應該是經濟的發展促使電腦與網路的大普及、網路媒體對消費者閱讀習慣的改造,使新媒體取代傳統媒體由可能上升為一種必然。
但報紙是否就會消亡呢?完全消亡的可能性不大……個人想,30、40年後的媒體,其存在可能不只是一種方式,而是多種形式並存。譬如紙製版、網路版與雜志版等。前者是「貴族化」了的,而後兩者則是平民化、大眾化的了。報媒的存在,只是一個標記,一個平台,其表現形式是採集、整理、發布信息,而主要的傳播方式,應該就是網路了!但電視、報媒依然應該是權威的信息平台,只是其影響力被傳播威力更強大的網路媒體覆蓋了……
這也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現在有人提出,平面媒體聯合起來,斬斷網路媒體的新聞來源……雲雲,且不說「聯合」的可能性與可行性有多大,從媒介的本質上來說,這不僅有礙信息的有效傳播,與信息時代的趨勢格格不入,也違反了公平競爭與反壟斷的相關法律規定。

2、在網路新媒體的沖擊下,傳統媒體的出路在哪

個人是從傳統傳媒轉型至新媒體的,可以談幾個切身建議,不一定非常有用,但應該有一定見解
報紙和雜志這塊的建議:
傳統媒體本身的優勢在於擁有相對強大的編輯團隊,可以化整為零,轉而組成快速生成內容的自媒體矩陣,通過微博\微信\視屏平台 等生產內容,吸引粉絲,吸引廣告投放。
而手頭的傳統媒體如果有還有發行量,盡快利用起來,利用傳統媒體目前的影響力為新媒體矩陣快速導入粉絲。

3、如何看待傳統媒體在新媒體沖擊下的生存困境

傳統媒體在信息時代來臨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占據著主流媒體的地位,其以信息傳播的端正態度和權威性獲得了大眾的廣泛認可,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受眾獲取信息的途徑逐漸增多,傳統媒體在信息傳播效率和傳播范圍上的優勢逐漸下降,短時期內市場佔比下滑。本文著重分析了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沖擊,總結了傳統媒體相較於新媒體的劣勢,並從傳統媒體的自有優勢出發提出了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發展的基本策略。

4、新媒體的發展對傳統媒體的沖擊到底有多大

主要幾個方面:
對受眾的分流。報紙發行量明顯下降,電視開機率逐年降低,流失的受眾基本向互聯網、手機媒體轉移。
對廣告市場的搶奪。報紙、電視廣告收入連年急劇下降,而下降的份額基本都流向了新媒體市場。
資本的轉移。對傳統媒體的投資大為減少,而對新媒體的風險投資市場火爆。

5、傳統媒體PK新媒體 是否會走向消亡

2010年以來,網路媒體在社會傳播中趨於主流化。今年年初,國家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這更促進了用戶利用新媒體作為信息獲取的主渠道,關於新媒體是否會逐步取代傳統媒體的爭論聲音也不絕於耳。特別是蘋果IPAD平板電腦、亞馬遜Kindle電子書的問世,讓消費者可以更加方便的利用電子終端產品來瀏覽電子報刊、雜志,這更是對傳統媒體的一次巨大沖擊。
但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來說,還是保留著許多優勢,例如傳統媒體給讀者視覺帶來的舒適度要比網路媒體更高,給讀者帶來的閱讀感受會更為親切、熟悉。另外,傳統媒體的受眾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高消費階層,年齡層偏高,更樂意接受傳統的閱讀方式。 這讓傳統媒體在一定時期內還會保有很大的一個市場空間。 第一視頻《坐視天下》特邀嘉賓李文在對 「網路媒體是否會取代傳統媒體?」現場做評論時也感同深受:我覺得ebook的流行,不代表傳統媒體就會消失,書店還會有,但是可能會少。像我現在都很愛去圖書館,但是不像大型的書店,可能以後連房租都交不起了。假如你現在買ebook,我不知道Ipad怎麼樣,我不知道方便不方便,所以我還是喜歡翻報紙的感覺,完了拿一個筆。這是我傳統的做法。」
其實新老媒體會在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內共存,因為市場確實還需要雜志、報紙這種傳統媒體,只不過傳統媒體的市場會被不斷擠壓,成本也會有所上升。這就如同當初電視、廣播的誕生,並沒有讓報紙、雜志消亡一樣,因為市場、消費者還很需要它們,缺之不可。很多消費者對新媒體的偏愛並不會抹去另一部分消費者對傳統媒體的偏愛。隨著社會人文與技術的發展,新舊媒體將會進入一個共存的時代。同時也將進入一個相互交融的時代。「因為我本身不太喜歡這么小的電話還要看,我覺得特別的累,我喜歡星期天每天早上喝杯奶茶,聽點音樂,這種感覺我相信現代人基本上沒有了,可能在國外都會這樣,大家帶著報紙會在地鐵看。」李文的這種切身感受道出了傳統媒體還會長期存在的一個重要原因。
面對新媒體的沖擊,現在傳統媒體的盈利模式也在悄悄發生改變,比如傳統媒體現在跟網路、手機結合,提供付費網上閱讀、下載服務等。其實傳統媒體更應該充分發揮其與傳統媒體的天生差異性,如在內容權威性、公信力上的優勢,從而創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形成自己的稀缺資源,提升核心功能。拿美國暢銷報紙舉例來說,李文就一語道破了其和新興媒體不同的真正差異性:「230塊錢一份的紐約時報,所以翻的時候可能我就在數人民幣了,不過這是我願意花的,我少出去喝點喝酒,少買一些東西,我就可以存下來去看真正有價值有知識的東西。」 所以如果不想讓報紙在未來成為文物,最好的方法就是最大化體現其內容差異化優勢。

6、新媒體時代為什麼紙媒比廣播電視行業衰落更快

新媒體不會衰落,隨著智能手機發展,越來越多的移動媒體興起
如今看電視或者通過移動APP來獲取信息的時代,怎麼可能會衰落
總結:可能你對新媒體的認知度不高,如今出門都不用帶現金的時代,新媒體暫時不會衰落的
新媒體講師鄧海舟

7、為什麼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傳統媒體中 紙媒衰落最快

新媒體簡稱:移動媒體,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如今靠手機和電視來獲取信息時代

紙媒也只有老一輩的人看,成本也太高
新媒體講師鄧海舟

8、淺析新媒體環境下紙媒行業如何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紙媒行業;形象在以互聯網為首的新媒體的猛烈沖擊下,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宰割」進程幾乎是加速進行。傳統媒體原有的技術和傳播優勢正在弱化,新媒體在內容價值、傳播效果和傳播特點等方面的優勢讓紙媒的弊端更加凸顯。媒體受眾已將本就有限的個人時間進行了重新分配,並逐漸向新媒體轉移。

與新媒體沖擊下報紙行業的沒落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