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評價《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一本不錯的書,
說明了未來的商業競爭中產品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成敗,
另外也說明了產品是個系統工程,需要人人參與,
2、我為什麼說人人都是運營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更靠譜
都不靠譜。
有個成語叫盲人摸象,
比喻看問題總是以點代面、以偏概全。
3、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上發表文章對找工作有作用嗎
當然有用。需要你提供發表在刊物上文章的復印件,必要時還需要原件。只不過一篇文章只能用一次,下一次評更高一級職稱時以前評職稱時已用過的文章就不能再用了。
4、為什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做得這么好
因為產品經理前景好!
產品經理(Proct manager,簡稱為 PM,也稱產品企劃)是指在公司中,針對某一項或是某一類的產品進行規劃和管理的人,主要負責產品的需求分析,研發、製造、營銷、渠道等工作。一般來說,產品經理是負責並保證高質量的產品按時完成和發布的專職管理人員。他的任務包括傾聽用戶需求;負責產品功能的定義、規劃和設計;做各種復雜決策,保證開發隊伍順利開展工作及跟蹤錯誤等,總之,產品經理全權負責產品的最終完成。
簡單點就產品經理就是收集分析用戶需求,寫MRD,然後根據需求來策劃產品功能,畫產品原型、編寫PRD等文檔,同時也要負責產品的項目進度,與產品設計師、交互設計師、技術開發人員做溝通。
跟去年上半年相比,IT行業的產品經理的職位需求同比增長了50%。去年上半年平均每天在線的職位發布有5088個,今年上半年是7788個。在線職位的增長體現了企業在這方面的需求。互聯網的職位需求狀況呈現一個橄欖球的形狀,產品經理是屬於中間偏上的。北京一家網路技術公司10月22日發布了產品經理的職位招聘,在一個月內收到了103個申請;京東商城11月22日發布的產品經理職位,一天之內收到了32位在線申請者。這些其實都算是比較熱的。所以說前途可見無限。
另外關於產品經理的薪資,如果是一般的產品專員,年薪范圍是3萬到14萬,平均年薪是8萬;產品主管在5萬到24萬之間,平均年薪是10萬,產品經理是8萬到40萬,平均年薪為15萬;產品總監在20萬到40萬,平均年薪20萬。
IT和互聯網行業在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量也會變大。現在大家都強調用戶體驗,所以產品經理相比行業內的其他職位,增長是最快的。前景很不錯,但同時競爭也很激烈,因為它的要求比較高。大部分都會要求你有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需要懂得設計、用戶體驗、市場調研、數據分析,研發之後還要能夠去做市場推廣,是一個綜合能力的體現。
5、和知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區別,在哪裡
與知乎相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以下簡稱「人人」)的差異:
都是知識類的平台,但回是知乎偏重UGC互動運答營而人人偏重UGC內容審稿發布;
在范圍上:知乎涵蓋各種類目的細分,但是人人主要集中在互聯網產品范圍;
在人群用戶上:知乎是網路類涵蓋范圍很廣,而人人都是互聯網行業產品從業者或愛好者;
6、現在流行『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個概念,你怎麼看?
文/張鈺婉
近年來,產品經理崗位甚是流行,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都開始井噴似得招募產品經
理,也由此產生了一種說法「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網站
在我看來,這個純粹就是標題黨;如果單就片面的領域來看,其實我們身邊的一切都可以作為產品,當然我們本身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產品,僅從這個角度看確實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在這個黑暗的時代(請原諒我,我是個悲觀主義的樂觀行動者)
每個人都是品牌,每個人都是IP,而且我們還要拼運營:內容運營、好友運營,在我心中最好的運營就是以真心換真心。
但是如果從真正的產品經理這個崗位來看......絕對不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一個產品經理要懂運營、要懂業務、要懂市場營銷、要懂部分技術,要懂人性,要懂溝通,要懂合作,還要懂寫作。我最欣賞的產品經理「純銀V」,相信了解產品的人多少都會知道這個人,他不僅是一名優秀的產品經理,同時也是一位文筆很不錯的「作者」。
在這條路上,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前一時間段,我非常喜歡看關於產品經理的各類文章,漸漸地我發現大部分文章歸根結底說的都是那麼幾句話,只是換了N中包裝模式罷了,其實質並沒有什麼干貨,掛著羊頭賣狗肉而已,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
頭腦風暴
一個好的產品,必然能剝三層「洋蔥皮」。其一,必須有一個高屋建瓴的指導思想;其二,必須有一個科學的測量和分析模型;其三,必須有一個針對客戶需求,便於付諸實施和能夠產生實效的咨詢方案。當然在優秀產品背後也存在著無數的變數,如大環境、平台、公司、團隊、競爭對手、用戶以及自身。想要打造優秀的產品,當然產品經理起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優秀的產品是天時地利人和以及運氣的共同產物。我只想說運氣與公司資本在做產品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歸根結底,產品經理可以賦予產品最重要的事情,一是DNA,二是健康生理機能。
一 DNA; 即產品最核心的戰略層與范圍層,它確定了產品的定位、目標以及滿足用戶的需求及功能等。
二 健康生理機能;即產品的結構層與架構層,產品原型是為了確認產品的信息架構、布局、流程、交互。
所以不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不要再被洗腦了,用你的眼睛來看待現狀。
7、為什麼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也不是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只是說人人都可以變成產品經理,只要你善於推銷,那麼你也可以是產品經理。
8、新媒體運營和產品運營有什麼區別
做事大家都一樣的做,但是涉及到概念性的解釋時,往往不知道怎麼清晰定義。歲末各種總結漫天飛,作為一個不懂運營到可以交流分享的產品經理,當我看到『新媒體運營和產品運營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在知乎上回答寥寥的時候,真是忍不住說道說道了。
我自己看到這個問題時,工作經驗讓我第一想法就是新媒體運營不就是產品運營的一種方式。為驗證准確性,我用網路名片從定義上做做比較:
新媒體運營,是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平台進行品牌推廣,產品營銷;策劃品牌相關的、優質、有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消息,提高參與度,提高知名度,從而充分利用粉絲經濟,達到相應目的。
產品運營,是一項從內容建設、用戶維護、活動策劃三個層面來管理產品內容和用戶的職業。
由此可以看出,新媒體運營定義比較具體,而產品運營定義很含糊,單單從字面上理解還的確難以區分二者。
那麼根據以往不同形式的產品的推廣,我們進一步分析下。
平台即產品
純互聯網企業大都做的是平台+服務,所以有很多情況下產品即內容,內容越多越精越受歡迎,這種內容型的產品又分為UGC和媒體型網站,UGC如微博、論壇、SNS等,而傳統媒體型網站就多了,門戶網站都能算上。所以在這樣的企業里,內容即產品,產品運營和新媒體運營基本上同質,就是一個相同的崗位。平台上的軟文既是產品又是推廣的手段,內容可以帶來流量。例如知乎等問答式內容平台,當然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都算是。
產品藉助平台
而如今互聯網與各行各業融合,大量的非媒體和非平台企業開展互聯網營銷,這類企業的產品運營和新媒體運營就有了天壤之別。舉個例子,某個公司新開發了一款APP,需要推廣時。此企業往往會藉助自己的平台或者其他各大平台去發布軟文增加曝光率,進而達到推廣的目的。
由此可以看出,產品運營屬於比新媒體運營更高一層次的崗位,產品運營需要從公司產品整體角度去規劃,所以牽扯到的事情就很多了,而新媒體運營僅僅是產品運營下的一個部分。新媒體運營也可以將自媒體平台當做自己的產品來運營,所以新媒體運營又可以包含產品運營,這二者的思維模式可以說是相同的,新媒體運營是從產品運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所以二者關系緊密。只不過運用到的平台和工具不一樣,當然也正是由於新媒體運營與產品運營千絲萬縷的聯系導致很多行業新手很難理解二者的區別,運營的目的是推廣產品,而產品運營有很多途徑,新媒體運營是其中的一部分,這就是二者最直接的區別,也就是說新媒體運營是產品運營的一種方式。
所以我的第一想法算是方向對了。
在運營工作中,我相信只要我們目標明確,不管何種產品,只要掌握運營手段,那麼便擁有完成運營目標的策略。一般,如果公司沒有職位要求區別,我們都是說產品運營,當然它還可能包括我們經常說的市場營銷、網路營銷、新媒體營銷、產品營銷、銷售這些推廣方式,那麼你是否想過他們的區別和相同處呢?
9、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所以產品經理到底要做什麼
這個問題比較大,只能籠統回答一下。
站在專業的角度思維;
站在用戶的角度思維;
站在老闆的角度思維。
用戶要什麼,目標用戶是哪些人,公司運營需求是什麼,公司競爭戰略是什麼,如何在產品設計上支撐運營達到目標?
10、為什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做得這么好?
有名氣、有內容、有運營、有變現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