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沒有什麼新媒體,傳統媒體:只有媒體思維和非媒體思維
傳統媒體轉型:用產品思維替代媒體思維
3G門戶的母公司數碼終於登陸納市。有意思的是,數碼上市最主要的籌碼並不是其最知名的3G門戶。
即便你不去問今天身邊還有誰在用3G門戶,隨便打開一個安卓應用市場,在閱讀與新聞分類的熱門應用中均很難找到3G門戶的APP。在安卓應用下載流量最大的360手機助手中,3G門戶的下載量僅有18萬次,和第一梯隊完全不是一個級別。這一在WAP時代曾聲名鵲起要攻下三大門戶的手機網站,到了APP時代完全可以用「衰退」二字來形容。
早在2年前我去做客,那裡的弟兄已經把自己的PC門戶稱為傳統媒體了。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把WAP網站定義為「傳統媒體」。由這一「傳統媒體」演變過來的3G門戶的新聞APP顯然就目前的成績來說是「轉型失敗」。
一個互聯網基因起身的公司在新聞APP的改造過程中轉型失敗,但久數碼作為一個公司則轉型成功,完全拋開媒體形態的全新產品GO桌面在海外四處開花,異軍突起。這不由得讓我再次思考一個老問題:傳統媒體現在的新媒體轉型嘗試能成功嗎?究竟路在何方。
都知道大勢不可逆。
互聯網讓內容與新聞已經不屬於傳統媒體的壟斷資源,廣告主永遠在尋找最精準的抵達目標人群的傳播方式。放眼國外,傳統媒體的衰落趨勢甚至都不需要舉數字了。大報大刊被迫關門轉手愈演愈烈。而在國內,報紙的廣告收入急劇下降,街頭報刊亭紛紛關門也是眾所周知。這兩年和我們合作的雜志中宣布停刊的已經蔓延到時尚、財訊這樣的大集團。我自從買了智能電視後,再也沒有打開遙控器選擇電視台的習慣,從來都是直接進APP看節目。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傳統媒體的領導都意識到了危機,言必談新媒體,且「傳統媒體衰亡論」喊得比任何人都響,也確實加強越來越多的嘗試和革新。但殘酷的是,對於傳統媒體來說,優柔改良無法治本,必須創新革命才可能拯救未來的自己。所以,傳統媒體必衰!
首先,中國傳統媒體的文化依然是精英統治領導為王資源經營品牌效益,而新媒體則講究開放平等服務創新。兩者直接沖突。傳統媒體是做一篇稿件讓讀者看傳達我的價值觀,而新媒體則是為用戶的需求創造內容甚至大量使用用戶內容,兩者直接沖突。在廣告投放上,傳統媒體的發行作假、收視率作假和新媒體動輒需要第三方驗證數據也是直接沖突。當前者依然能謀取大量利益時,有多少人能有勇氣全面轉型做一個後者的公司?被既得利益誘惑而不進入創新領域,偏偏是互聯網時代的大忌。看看現在新媒體部門在傳統媒體內的弱勢和不被理解就能知道其復雜度了。所以,未來衰退是必然的。
其次,傳統媒體人多數還是文人情節大於商人思維。這也就是為什麼,眾多開明傳統媒體人談新媒體變革比新媒體人更深入更徹底,但在治理自身媒體時依然難越傳統慣性,革新很難徹底推動或中途作罷。這里有體制的原因,但也有自身的原因。提意見提模式容易,否定一個長期被別人當牛人的自己談何容易。既有人才難以短期轉型,外部人才又缺乏機制引入,衰退自然也不可避免。擁有VGE等頂級雜志的康集團2013年敢於派一個長期從事數字業務的人來做中國區總裁,是很讓我佩服的。在中國我認為絕無可能。
第三,很多人有新媒體誤區。在我看來,新媒體從來就不是傳統媒體的救命稻草。而是兩個基因完全不同的物種。傳統媒體的出路一定是一個更廣泛的商業模式重構。比如,《創》的牛,和《華報》的很早就提出「服務」的概念來經營自己的媒體公司。在我眼中,他們更多的已經像公司CEO而不是一個主編出版人,所以轉型得非常不錯。成都有一本刊叫《女》,南京有一本刊叫《潮》,完全可以把它們當一個電子商務公司。可更多的傳統媒體依然在建網站、建APP,建微博微信,管第三方新媒體公司收點版權費找政府做點更多保護上做掙扎努力。在本質上,對新舊媒體的競合沒有清晰認識,能不敗給新媒體么?
我們正經歷一個否定自己重塑自己的階段,充滿痛苦。但我深信,用產品思維替代媒體思維,用商業模式思維替代單純收入思維,才能創造不斷突破的良機。就這個產業而言,「傳統」必衰,只有「創新」才能前行。
作者:王潔明
2、新媒體營銷思維?
一、用戶思維是互聯網思維的核心
我們無論是做什麼事情,比如你是寫產品文案,都不應該從我的角度或者公司的角度出發,而是站在用戶的需求,用戶需要什麼樣的東西?
新媒體營銷
1、用戶是從哪裡來
比如你賣眼膜,客戶用了這款眼膜不但解決眼部干紋問題,還緩解眼部疲勞干澀等。客戶心理會想,這款眼膜經濟實惠還能解決這么多問題。這就是運營者從用戶心理角度出發策劃這個小游戲。
2、怎樣留住用戶
比如朋友圈打造,我就是每個星期一早點7點鍾前,都會給微信意向好友發來祝福語或問候好的信息等,時間長,客戶慢慢就會養成習慣。在這個好友朋友圈點贊,評論,互動等等。
3、提高用戶的參與感
比如我們是賣美食餐具的,可以建立一個社群寶媽進來,通過用這些餐具做美食分享出來。寶媽會覺得擁有這樣的餐具給孩子做吃,既做出美味,又干凈。顧客就是上帝。
二、簡約思維
我們給用戶提供的東西越簡單越好,越簡單的東西越容易傳播,越難做,專注有力量,才能做出極致。比如朋友圈內容很簡單,一目瞭然,如果說長篇大論看著復雜,都不願意看。
三、極致思維
把產品和服務做到最好,超越用戶預期。打造用戶尖叫的產品。比如張老師不但辛苦錄制課程內容,還教我們各種本領,主要是我們遇到問題給他提出,他都會第一時間為我們解答。做好服務了就是做好營銷。
四、創新思維
產品可以不完美,但只要從用戶心中最甜的那個點,把一個問題解決好,突破了原來的單點,這就叫微創新。讓用戶感到這個產品就是好用。
五、社會化思維
社會化媒體就是重塑企業與用戶的溝通,比如你在哪個平台寫了一篇文章,有用戶給你評論或留言,及時的關注和回復。
六、數據思維
現在不管做哪個行業都需要調查?這個行業的數據通過數據來判斷,這個行業的前景。數據是一切事物最好的證明。
3、什麼是新媒體?新媒體如何運營?
一、新媒體是數字化的媒體形式。
包括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網路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刊雜志等。
二、新媒體運營方式
通過現代化移動互聯網手段,通過利用微信、微博、貼吧等新興媒體平台工具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產品營銷的一系列運營手段。通過策劃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消息,提高參與度,提高知名度,從而充分利用粉絲經濟,達到相應營銷目的。
(3)新媒體思維概念擴展資料
新媒體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吸收大量讀者,跟它草根的特性遠遠分不開,使「人人都是新聞傳播者」成為現實。
正是因為這種特性,讓新媒體漸漸地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甚至是生活方式。這種新的方式開啟了社會新的領域,激發了一直「保持沉默」的草根群體,喚醒了他們都能親自參與社會進程的訴求慾望和權利慾望。這也是新媒體能夠迅速崛起,推動社會進步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力量。
4、如何建立新媒體營銷思維?如何學習新媒體營銷?
你這廣告做的很到位,新媒體營銷思維其實很簡單,無非是企業業務的理解和新媒體的使用技巧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