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藝術類型

新媒體藝術類型

發布時間:2020-10-12 09:19:09

1、顧群業:新媒體藝術是傳統藝術形式的延續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會平台上,新媒體技術通過展示和應用,對它的受眾群體進行了最大范圍的教育普及。最近一段時間,中澳新媒體藝術展、中法新媒體藝術展、「延展生命」國際新媒體藝術展等大規模高層次新媒體藝術展覽相繼舉辦。一時間,新媒體藝術藉助展覽媒介以席捲之勢再度進入大眾視野,從一種圈內人玩的小眾藝術,成為日漸為大眾所關注並接受的新興藝術門類。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敏銳地認識到:「新媒體藝術是從20世紀到21世紀的時代轉折中發展最為明顯、也是發展趨勢最有力的藝術領域。」因此他早在2008年就引進了「合成時代」國際新媒體藝術展,並於日前宣布將「新媒體藝術三年展」納入制度建設的軌道,成為新媒體藝術殿堂化的推動者。那麼,新媒體藝術新在哪裡?它是對傳統藝術理念的顛覆,還是繼承或延伸?在當代藝術生態格局中,新媒體藝術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盡管從形式上看,新媒體藝術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有其實驗性和先鋒性等特徵,呈現了一種不同於傳統藝術形式的全新概念,但是從藝術的本質來看,新媒體藝術仍然是對傳統藝術形式的延續而不是顛覆。因為其創作的核心理念仍然是藝術家藉助某種媒介語言生成意義,表達思考和感受,引人共鳴。最為人們所接受的新媒體藝術作品,它們往往是以藝術的觀念提出問題、生產意義以及建構想像,滿足人們對於精神世界以及感知體驗的探索。
新媒體藝術的「新」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攝影攝像技術是新的媒介傳播方式,彼時的新媒體藝術主體是指錄像藝術,即實驗影像、觀念攝影、影像裝置等影像藝術形式。進入新世紀後,隨著計算機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以及互聯網的普及,新媒體藝術的主體逐漸轉向為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主要表現方式,涉及藝術學、心理學、生物學、化學、物理學等眾多領域。藝術的發展絕不是孤立、片面的,它必然不斷吸取其他科學的最新成果發展自己。各個歷史時期有其自己的時代技術。例如石器時代的打磨技術、青銅時代的冶煉技術、近代的電器技術、現代的電子技術和生物技術。尼克拉·歇菲爾說:「藝術創造過多,換句話說,不得不使同樣的形式漫無邊際地重復著,因此,必須將手段和形式同時加以改變。」正如青銅時代的青銅銘文藝術,紙媒介時代的繪畫藝術,以及今天數字時代的新媒體藝術,技術進步為藝術的流變推波助瀾,媒介的拓展不斷發展出新的藝術形態,這也成就了今天多元化的藝術生態。
翻開藝術史,超越架上繪畫和雕塑等利用一切可以表達的媒介進行創作的藝術理念,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上半葉的超現實主義以及達達、波普等現代藝術思潮,在普遍關注社會和人類自身發展問題這一方面,新媒體藝術與其他當代藝術門類的最終落腳點是一致的。正因為如此,「生態主義」「大眾文化」「女性主義」「身體政治」「公共性」「傳媒文化」等當代文化語境中的熱門話題,成為新媒體藝術表現的重要內容。新媒體藝術的出現實際上還深層地反映了藝術界對大眾認知方式轉變這一文化語境的一種回應。如果說傳統的藝術形式注重對物象瞬間的描摹,那麼新媒體藝術更加註重以視聽綜合手段營造「場」的氛圍。任何藝術的所謂「創新」,更多體現為形式上的創新,而真正打動人心的,其實一直都是那些千百年來不變的東西。新媒體藝術不過是藝術媒介延伸的自然結果。
新時代的到來不僅帶來了媒介的更新,也帶來了觀念上的更新。傳播學者麥克·盧漢認為,「媒介即訊息」,意思是說媒介本身就是它的內容,任何一種新技術的引入都會帶來一種新的尺度,新媒體藝術的出現更新了藝術的概念。它的發展體現了一種對技術的無限開放性。藝術家經過不斷地實驗和探索,逐漸發展出個性化的表意語言,這幾乎是所有藝術家共同走過的道路,不管是早期的攝影家、錄像藝術家,還是新媒體藝術家,大多表現了一種對於技術的高度敏感,從攝影膠片到數碼像素,善於追蹤技術並通過實驗摸索迅速展示出新的表現語言。經過幾代藝術家的共同努力,符合這個時代審美趣味的新媒體美學標准正在逐漸形成。半個多世紀以來,新媒體藝術家們創造了圖像時代的視聽世界,大大拓展了當代人的感知經驗。
對於近期舉辦的展覽,盡管很多觀眾抱有「像是進了科技館」的疑惑或詬病,但我們回過頭來梳理一下就會發現,其實所有新興的藝術形式,在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始於形式上的探索和變革。另外,新媒體藝術的發展也有來自自身特點的制約。拼「新」的技術、燒錢,使得這個藝術門類的門檻較高。在這種情況下,贊助者、基金會制度的建設,將成為新媒體藝術獲得良性發展的基礎。相信假以時日,新媒體藝術定會快速發展並最終成熟起來,與其他藝術形式一起成為藝術歷史長河中的一朵美麗浪花。
我們理解了新媒體藝術的本質,也就明確了發展方向。畢竟,炫奇、炫技並不是藝術之所以成為藝術的決定性因素。新媒體藝術的發展,既體現了藝術媒介的拓展,也豐富了藝術的內涵。隨著新技術的出現,還會有更新的藝術形式,可能還叫新媒體藝術,也可能是誰也沒聽說過的一個新概念。
顧群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數字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教授

2、新媒體藝術專業,應該找什麼類型的工作崗位

新媒體藝術的傳播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圖形,比如影響等等。那麼其工作的崗位也很多,就目前來說,這個行業是非常火的,工資也不會低,工作崗位可以是圖片處理、視頻處理等等,看你選擇的方向。
以後崗位非常多,關鍵是看你能拿出多少誠意多少專業能力。

3、中傳MFA考研考點:什麼是新媒體藝術,它有什麼特徵

藝術基礎和藝術綜合是指全日制MFA也是統招的碩士研究生。 報名是在網上進行,時間是每年的十月一日至三十一日,考試時間一般是在一月份,每年時間不太一樣,但相差不大。全日制藝術碩士是,公共課國家統一命題,專業課學校自主命題。需要看的書有:《藝術概論》《藝術學概論》《中國當代廣播電視文藝學》《電視節目類型學》《文學理論教程》這些書也是中傳媒藝術碩士必看的科目,這個從研究經驗歸納,去年前年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驗證。以上是教材,另外考研復習資料,會將上面說過的過多的書中一些必考的考點歸納總結出來,就不再需要頭疼這么多教材了。主要有《藝術基礎復習指南》 中傳考研網出品《藝術綜合復習指南》 中傳考研網出品《藝術碩士歷年真題及解析》 中傳考研網出品

4、新媒體藝術設計是藝術類專業嗎

新媒體藝術設計屬於藝術類專業,比較偏美術設計類。

5、新媒體藝術的類型有哪些?(需要各分類詳細介紹)

就是網路媒體,也叫第四媒體
人們按照傳播媒介的不同,把新聞媒體的發展劃分為不同的階段——以紙為媒介的傳統報紙、以電波為媒介的廣播和基於電視圖像傳播的電視,它們分別被稱為第一媒體、第二媒體和第三媒體。
1998年5月,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聯合國新聞委員會上提出,在加強傳統的文字和聲像傳播手段的同時,應利用最先進的第四媒體——互聯網(Internet)。自此,「第四媒體」的概念正式得到使用。
將網路媒體稱為「第四媒體」,是為了強調它同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介一樣,是能夠及時、廣泛傳遞新聞信息的第四大新聞媒介。從廣義上說,「第四媒體」通常就是指互聯網,不過,互聯網並非僅有傳播信息的媒體功能,它還具有數字化、多媒體、實時性和交互性傳遞新聞信息的獨特優勢。因此,從狹義上說,「第四媒體」是指基於互聯網這個傳輸平台來傳播新聞和信息的網路。「第四媒體」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傳統媒體的數字化,如人民日報的電子版,二是由於網路提供的便利條件而誕生的「新型媒體」,如新浪網。

與新媒體藝術類型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