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流廣告投放入門:新手如何建立正確的數
信息流廣告究竟該怎麼玩?
投放數據不理想到底該找誰?
為什麼點擊率很高卻沒有轉化?
CPC很低但激活成本非常高是什麼原因?
在信息流廣告日常投放的過程中,我們常會遇到投放數據不理想的情況,這個時候就會有很多人習慣性地將「兇手」鎖定為CPC和CTR,一言不合就調價,調價無效就換素材,然後不斷建計劃進行反復測試。
當然,這種方法在某些情況下是可行的,但究竟這種方法是正確的嗎?可以適用於所有的數據情況嗎?讓我們冷靜下來,一起從頭梳理一下這個邏輯體系,希望看過之後大家的思路會更加清晰。
首先,假設廣告組S的最終考核KPI為當日新支付用戶量及成本,競價方式為CPC,投放中我們可以拿到的數據有當日展現量、點擊量、激活量和新支付用戶量4個指標,現在我們開始逐一分析。
展現
展現量很好理解,就是廣告的曝光次數,在數據分析中的作用為分母,一切數據變化的基礎,保持曝光量的穩定是整個投放的前提。與其他類型廣告不同的是信息流廣告的展現量受廣告計劃預算影響很大,媒體會根據預算的數值去預先分配流量。比如計劃A的日預算1千,計劃B10萬,那媒體會預判計劃B流量需求更大,會將更多的流量分配給計劃B讓其有足夠的空間展現廣告。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為媒體對不同行業的流量分配變化,不久前的618大促,非電商行業的同學應該深有體會,簡直親身體驗了一把有錢花不出去的煩惱呀,這是因為媒體在電商大促期會將更多的流量分配給電商行業導致的。
展現量部分引出一個概念,叫做CPM(千次展現成本),目前主流媒體的信息流廣告均以CPM來衡量一條廣告的競爭力。CPM越高,廣告競爭力越高,反之越低。具體影響CPM的因素會在點擊量部分詳細說明。
點擊量
點擊量這部分會引出兩個概念,CTR(點擊量/展現量)和CPC(消費/點擊量),在該部分廣告主都希望以最低的CPC獲得最高的CTR。
首先看CTR,信息流廣告的CTR為系統預估機制,就是一個廣告投放前媒體就會對其CTR進行提前預估,通過我們之前的優化經驗看,主要有廣告創意吸引力、創意內容與產品相關度以及圖片素材清晰度3個因素。
創意中的文案及圖片不要太官方,畢竟投放的是新聞資訊平台,偏資訊風格才不會讓用戶反感。但也要注意相關性,即使文案內容很新穎但和所投產品相關度很低也會影響CTR預估。圖片清晰度就是在媒體要求的大小下盡量將清晰度做到最高,有利於用戶體驗。
除此之外,廣告受眾的精準度也是影響CTR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對CTR預估影響很小,但是在後期投放中影響非常大。比如投放的產品為女性化妝品,我們在受眾設置時性別為不限,那就會因為男性用戶對其不敢興趣而導致整體CTR偏低,這時就需要對受眾進行設置來過濾不相關人群,減少無效損失的同時提升整體CTR。
CPC的主要影響因素有行業競爭程度、出價以及CTR。當競爭對手增多時,大家為了搶占更多的流量勢必會提升廣告出價,此時競爭對手的競爭以及自身出價的提升都會導致CPC的明顯上漲。另外一個因素為CTR,這時需要引用上邊所提到的CPM概念,CPM=CTR*CPC*1000,媒體會根據CPM來綜合評判一條廣告的競爭力,用以和其他廣告主競爭展現機會。所以當CTR出現下降時,為了保證廣告的競爭力,對應計劃的CPC就會有相應上漲;同理如果CTR有提升的話,那對應CPC也會下降。
綜上可以看到在點擊量的部分中廣告物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好的物料可很大程度提升一個廣告的CTR,從而有效降低CPC。
激活量
這里我們的激活定義為用戶下載APP後在聯網的狀態下打開APP,激活量即為激活APP的用戶數量。激活的部分我們引出兩個概念,激活成本(消費/激活量)和激活率(激活量/點擊量)。
激活成本大家不陌生,幾乎所有的APP產品做營銷推廣都要考核,激活成本當然是越低越好。那激活成本怎麼分析才是最透徹的呢?我們給出一個新的思路,演算法為激活成本=消費/激活數=消費/(點擊量*激活率)=CPC/激活率,算到這步這個數據才是最透徹的,從這個公式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分析出,激活成本受兩個因素影響,CPC和激活率,當CPC越低激活率越高時,激活成本才會越低。CPC的影響因素點擊量部分已經分析,我們重點分析下激活率的影響因素。
通過對日常優化的總結我們發現,影響激活率的因素主要有創意與承接內容匹配度、落地頁設計、網路環境、運營商、平台設置。
首先是創意與承接內容匹配度,承接內容分為點擊廣告後直接下載和進入落地頁兩種,但邏輯是一樣的。當用戶點擊廣告後發現呈現給他的東西和創意中的不一致,用戶就很大概率會流失,比如我們的創意文案為「夏季吃什麼水果不容易曬黑」,但點擊廣告後落地頁顯示為一個綜合電商平台,首屏均為3C產品,和用戶希望看到的不是一個內容,那用戶就很容易流失。所以我們在上廣告創意時也要注意這點,不能陷入高CTR的陷阱,需要全面考慮。
第二個是落地頁設計,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成熟,現在廣告主的落地頁已經基本沒有首屏找不到下載按鈕的情況了,不過對於按鈕配色、位置設計以及文案體現還需要不斷摸索,好的落地頁能非常有效的提升整體激活率。
第三個是網路環境,移動不同於PC,用戶對於手機流量是很敏感的,特別是投放APP下載的廣告,投放時一定要設置wifi環境,不然真心會白白浪費很多點擊,特別是體量較大的游戲產品。
第四個為運營商,這個是針對個別產品及活動的設置,比如有些廣告主的產品只適用於聯通用戶,那計劃就需要在設置中過濾掉其他運營商,否則激活率肯定會低。
第五個為平台設置,這個很好理解但比較容易出錯,比如產品主要面向群里為安卓,但計劃中的平台設置選擇了不限,也就是安卓和IOS都能看到廣告,這樣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最終的激活率數據。
清楚了激活率的數據變化邏輯,激活成本的分析邏輯也就非常清晰明了了,激活量的相關內容已全部GET。
新支付用戶量
新支付用戶量就是當天激活APP後成功完成支付的用戶數量。該部分的邏輯與激活量部分一致,我們也引出兩個概念,支付成本(消費/新支付用戶量)和支付率(新支付用戶量/激活量)。同樣推算支付成本的計算公式後,支付成本=激活成本/支付率,也就是說,激活成本越低,支付率越高時,支付成本越低。激活率上個部分已全面分析,本部分我們重點分析下支付率的影響因素。
當一個產品的支付率出現明顯下降時,80%的原因是出在產品本身,同學們千萬不要一言不合就否定前邊所有的投放和努力,然後把計劃停掉。這個時候如果前邊我們分析的數據都OK的話,那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認真的去體驗一下產品自身的流程,這里主要分析四種之前遇到過的情況。
第一種是產品支付流程出現問題,比如收不到驗證碼、無法點擊支付按鈕等問題,這個問題不常見但非常重要,需要第一時間去排查。
第二種情況是創意中推廣的單品或品類,在APP中已售罄或者很難找到,用戶是沖著創意中產品下載的APP,但找不到對應的產品肯定會失望而歸。
第三種情況是APP中有對應產品,但價格在同行業中偏高,競爭力不夠,用戶通過對比後選擇離開。
第四種情況是創意中體現的優惠信息,比如新用戶注冊送88,全場滿100減20等信息在APP中無明顯體現,使用過程中也無相應提示,這種情況用戶也會體驗一半就放棄。支付率變化分析清楚後,支付成本的變化也就非常好分析,這里就不再啰嗦。
不同於其他廣告形式,信息流廣告更需要精細化運營,清晰的思維邏輯及正確的優化思路是保證運營精準高效的充要條件。但願此文對你會有點幫助。
2、有人知道如何做好信息流廣告嗎?
目標群體需求的分析:
這里一定要明確信息流廣告的特性,明確信息流廣告是如何來做到轉化的,打個簡單的比方:一般去大型超市購物,很少有隻是購買了自己進超市預定購買的東西就去結賬的,你總會被貨架上的其他的東西所吸引而產生購買慾望。而這種超出額外購買的東西稱為感性消費。
實際上在信息流做廣告的轉化也是為了讓消費者在閱讀新聞視頻之類的信息時能夠關注到你的產品,從而進行感性消費。那麼在做目標群體分析的時候需要回答以下的問題:
我的產品(服務)解決的是用戶哪方面的痛點?
用戶為什麼會關注到我的產品(服務)?
我的產品(服務)是在什麼場景下應用是最合適的?
我的產品(服務)是用戶按照解決方法的第幾選擇?
用戶的人群畫像是什麼?
用什麼樣的角色發聲是容易讓用戶容易接受的?
3、想做信息流廣告,怎麼操作?
信息流廣告是位於社交媒體用戶的好友動態或者資訊媒體和視聽媒體內容流中的廣告。信息流廣告的形式有圖片、圖文、視頻等,特點是演算法推薦、原生體驗,可以通過標簽進行定向投放,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推曝光、落地頁或者應用下載等等,最後的效果取決於創意+定向+競價三個關鍵因素。
信息流(Feeds)廣告,在2006年由Facebook首先推出。這種穿插在內容流中的廣告,對用戶來說體驗相對較好,對廣告主來說可以利用用戶的標簽進行精準投放,因此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後迎來了爆炸式的增長,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媒體都推出了信息流廣告平台。
信息流廣告的優勢:1.流量龐大;2.演算法領先;3.形式豐富;4.定向精準;5.用戶體驗好。厚昌學院來告訴您結合大數據和AI進行精準投放,無論是品牌曝光還是獲取效果都可滿足需求。
根據平台的屬性可分為:社交類、資訊類、視頻類。
定向方式:一般有自然屬性、地理屬性、人群屬性、自定義屬性等等。
計費方式:CPC、CPM、CPA、OCPC、OCPM、OCPA。
效果評估:創意+定向+競價。
以下為你詳細解說以下怎麼做,想了解更多可通過名片進行了解
1、目標群體需求的分析:
這里一定要明確信息流廣告的特性,明確信息流廣告是如何來做到轉化的。
2、廣告圖片的設計:
接著就是為信息流廣告設置好創意圖了,信息流廣告一般分為兩個樣式:三小圖、大圖,具體的圖片規格是看渠道的要求的。
3、信息流廣告後台投放設置
信息流廣告投放最重要的是篩選條件展現給你的用戶。主要的維度分為:年齡段選擇、性別選擇、興趣愛好選擇、欄目選擇。
4、A/B創意方案測試
產品痛點和場景並不唯一,同樣的設置和兩套創意是需要時間進行檢驗的。最終,通過信息流的推廣數據來進一步完善用戶畫像,再不停的優化和檢驗實際的效果。
4、信息流廣告怎麼做?
信息流廣告是位於社交媒體用戶的好友動態或者資訊媒體和視聽媒體內容流中的廣告。信息流廣告的形式有圖片、圖文、視頻等,特點是演算法推薦、原生體驗,可以通過標簽進行定向投放,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推曝光、落地頁或者應用下載等等,最後的效果取決於創意+定向+競價三個關鍵因素。
信息流廣告
信息流(Feeds)廣告,在2006年由Facebook首先推出。這種穿插在內容流中的廣告,對用戶來說體驗相對較好,對廣告主來說可以利用用戶的標簽進行精準投放,因此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後迎來了爆炸式的增長,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媒體都推出了信息流廣告平台。
信息流廣告的優勢:1.流量龐大;2.演算法領先;3.形式豐富;4.定向精準;5.用戶體驗好。結合大數據和AI進行精準投放,無論是品牌曝光還是獲取效果都可滿足需求。
根據平台的屬性可分為:社交類、資訊類、視頻類。
定向方式:一般有自然屬性、地理屬性、人群屬性、自定義屬性等等。
計費方式:CPC、CPM、CPA、OCPC、OCPM、OCPA。
效果評估:創意+定向+競價。
信息流廣告已經成為媒體平台流量變現的主要模式,從傳統巨頭到新興力量都加入了信息流廣告大戰,如:騰訊、阿里、百度、網易、新浪、頭條、小米、360、知乎、美柚、bilibili、快手、抖音等等。
5、信息流廣告,如何設計出高轉化的落地頁?
我們在設計落地頁的時候應該思考一個問題;落地頁是在什麼情況下看到我們的廣告的,用戶是點擊哪一條創意進入我們的落地頁的。用戶每一次點擊都有背後的原因,頁面裡面應該有訪客的興趣需求點。那接下來就由厚昌學院來幫您分析一下落地頁怎樣才會有好的轉化,如果您覺得對您有特別的幫助,就馬上來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厚昌學院吧,裡面有更多的知識為您講解!
落地頁面的基本原則:
1.與廣告創意的一致性;及頁面內容要與定向方式、創意保持一致;
2.滿足用戶的需求。
注意點
1.吸引力強。關鍵內容在首屏呈現,圖文豐富;
2.易讀性強。短時間內讓網民了解服務亮點和賣點;
3.說服力強。有信譽,口碑保障和背書;
4.轉化工具突出。提供咨詢、電話轉化、表格填寫等;
5.相關度。目標網頁是否提供廣告中承諾的信息和服務;
6.聚焦。只選擇一項產品能為用戶解決任務的需求,進行深入解釋;
7.避免自說自話。選擇產品能給用戶帶來的實際利益,而非單純強調產品屬性;
8.留白。在同一屏幕內,避免信息過多推擠,讓用戶去刷,而不是瀏覽。
落地頁本質上是一個說服的過程,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決定了用戶的選擇」?
本質上是用戶付出的成本和用戶能夠獲取的價值。
1.落地頁的使命是什麼:
當用戶通過物料被吸引進來咱們著陸頁後,到底扮演的是怎麼一個角色?
其實著陸頁的使命,跟人與人間第一次認識的關系是很相似的,兩個互相不了解的人,會成為朋友,是因為通過溝通,建立起了信任。而著陸頁的使命也是一樣的,為產品賣點和用戶需求間搭建信任的橋梁。
一般著陸頁又分為品牌活動頁和線索收集頁兩個類型,兩種著陸頁需要完成的任務大不相同,下面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品牌活動頁任務:讓對你一無所知的用戶,知道你是做什麼的,能提供什麼服務,解決什麼問題,並在頁面提供豐富的索引導航,讓用戶盡可能的多了解產品。這樣當運營人員在二次接觸客戶的時候,他們對產品就不會是一無所知,會更容易促成購買。關鍵數據:用戶訪問路徑、互動率。
線索收集頁:在低頻高價的產品上更為常見,比如動輒十幾萬的裝修服務,用戶不可能上來就購買你的產品,這時候我們的任務就變成:讓對你一無所知的用戶,承諾產品能替他解決某一個需求,並盡可能的留下用戶銷售線索。收集用戶信息,以便後期通過銷售、運營人肉跟進,提高購買的概率,關鍵數據:線索收集轉化率。
2.用戶為什麼要注冊報名?
無論用戶是注冊還是報名,用戶做這個行為背後動機都是希望有對應價值回報,那麼我們在設計落地頁的時候,在轉化環節請求用戶注冊或提交電話號碼,需要把用戶期待的可以獲得價值回報明確的告知用戶,在沒有把賣點解釋清楚前,別著急植入轉化點。
3.如何設計線索收集頁
線索收集頁製作首先就是找到你著陸頁的定位點,把產品賣點能替用戶想達成的目標描述出來,再利用產品屬性作為支撐點,提高用戶對產品的信任,最終再給個用戶為什麼要在乎這個目標理由,提升用戶購買動機。
常見的線索收集頁轉化邏輯:
第一屏:我是誰,我能提供什麼價值(解決第一印象)
第二屏:產品提供的服務,能帶來什麼價值(提供購買動機)
第三屏:如何相信我可以帶來這些好處(解決信任問題)
第四屏:現在報名的好處(解決臨門一腳&)
按照上述思路做的線索收集頁模板。
落地頁設計完以後很關鍵的一部分就是進行可行性測試:一切以數據為核心。
邏輯理論上沒問題,如果沒有最終數據證實,它就是錯的。
快速試錯,在你將著陸頁正式推廣之前,你應該做的是首先通過簡單、快速的方式來確定你的著陸頁說服邏輯、頁面框架是否可行。
比如你想到一個產品獨特的價值,那就快速把內容搭建起來,花1000個流量迅速的與之前的轉化數據對比,這個時候主要是測試你的邏輯對不對,不要一開始就死扣細節。
6、信息流廣告文案怎麼撰寫?
1.廣告效果影響因素 一般來講,信息流三大要素包括:素材、著陸頁、定向。影響信息流廣告轉化率的主要是:素材(包括文案和廣 告設計圖)和著陸頁;定向主要用於匹配更加精準的人群;著陸頁,更多的是影響最終的轉化。
2.文案模板類型 1.通知用戶 我們的廣告,丌應該僅僅是很簡單的描述,用戶在看到我們這條文案時,更應該有一種被通知的感覺,比如,在 文案中加入「新消息、通知、友情提示、最新發布、據說、從今天開始」等等,讓用戶感覺真實性,可以關注一品威客攻略廣告文案
7、信息流廣告優化怎麼做
通過對日常優化的總結我們發現,影響激活率的因素主要有創意與承接內容匹配度、落地頁設計、網路環境、運營商、平台設置5個因素。
首先是創意與承接內容匹配度,承接內容分為點擊廣告後直接下載和進入落地頁兩種,但邏輯是一樣的。當用戶點擊廣告後發現呈現給他的東西和創意中的不一致,用戶就很大概率會流失,比如我們的創意文案為「夏季吃什麼水果不容易曬黑」,但點擊廣告後落地頁顯示為一個綜合電商平台,首屏均為3C產品,和用戶希望看到的不是一個內容,那用戶就很容易流失。所以我們在上廣告創意時也要注意這點,不能陷入高CTR的陷阱,需要全面考慮。
第二個是落地頁設計,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成熟,現在廣告主的落地頁已經基本沒有首屏找不到下載按鈕的情況了,不過對於按鈕配色、位置設計以及文案體現還需要不斷摸索,好的落地頁能非常有效的提升整體激活率。
第三個是網路環境,移動不同於PC,用戶對於手機流量是很敏感的,特別是投放APP下載的廣告,投放時一定要設置wifi環境,不然真心會白白浪費很多點擊,特別是體量較大的游戲產品。
第四個為運營商,這個是針對個別產品及活動的設置,比如有些廣告主的產品只適用於聯通用戶,那計劃就需要在設置中過濾掉其他運營商,否則激活率肯定會低。
第五個為平台設置,這個很好理解但比較容易出錯,比如產品主要面向群里為安卓,但計劃中的平台設置選擇了不限,也就是安卓和IOS都能看到廣告,這樣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最終的激活率數據。
8、信息流廣告應該如何做優化
以家裝行業為例詳解一下信息流優化的方法:
投放初期,首投半月,消費3萬,剛開始還在核算成本之內,於是將預算提升至8000元/日,結果放量初就碰壁,成本大幅度提升至800/單,於是做了以下優化。
落地頁優化明確營銷主題,抓住用戶最關注點 「裝修需要多少錢」 圍繞怎麼幫助業主省錢,降低裝修中的無謂消耗來激發業主填寫表單。
來看優化前後的落地頁對比。
第一版是優化前的落地頁。主題文案有情懷但是無痛點,覆蓋點太多卻沒有明確的主題,也沒有合適的轉化引導,不夠有吸引力和轉化效果。
第二版雖然突出了拒絕花冤枉錢的主題,但是字體顏色和整體色調不搭配。重點突出了幫助用戶省去3項費用這個點還算不錯,但是上下內容銜接不夠完美。
第三版依然以報價為主題,幫助用戶免費算報價,明確裝修需要多少錢,而且色調搭配協調,以今天已有185位業主獲取報價和免費獲取報價來號召用戶填寫表單。最後又用一個小細節說明會對用戶信息進行保密來降低用戶的警惕性。轉化效果比第一版提升4倍。
賬戶結構優化先由普通定向開始,分別測試app定向、場所以及商圈等定向方式。從開始的1個城市,兩個計劃,覆蓋到十幾個城市,66個計劃,149個單元,852條創意。一步一步使賬戶結構逐步完善,盡量做到最佳效果。
創意優化
採用關鍵詞定向及關鍵詞+興趣交集定向投放,後期逐漸添加APP,商圈,場所等。
素材優化
構圖以裝修效果圖或3D裝修設計平面圖為主,畫面色調溫暖、簡約,裝修風格美式田園、現代中式、現代簡約最受歡迎。
文案優化
主要圍繞用戶的關注點「報價」來進行物料撰寫,與落地頁達到高度相關。
引出疑問式
重慶市區100平米毛坯精裝,報價超過這個報價就虧了!
從毛坯到入住,解析110㎡北京三居室裝修需要花多少錢
道出秘聞式
竟然沒想到!100平米也能裝出豪宅感!快來咨詢裝修報價!
110㎡兩居裝修,曝光從毛坯房到精裝修的全部花費(僅限廣州)
經過一周的投放,根據後台數據,刪除轉化價差素材,繼續上線新素材投放。經過以上優化,表單量與之前最高峰相比增幅1000%+,CPA下降67%。
信息流廣告也好,競價推廣也好,盡管過程不同,手段不同。但是優化的思維和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要以數據為依據,以效果為導向,在投放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測試和效果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