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做企業宣傳視頻短片?
1、首先公司要確定好自己企業宣傳視頻的類型,企業宣傳視頻概括為公司宣傳片、機構宣傳片、形象宣傳片、推廣宣傳片、招商宣傳片、產品功能演示片、產品介紹片、人物專題片等多種類型,有針對企業的,針對機關事業單位的,針對產品的,針對形象的,針對人物的,也有在某一時期內,配合特定活動使用的,如招商宣傳片、展會推廣片諸如此類。確定好企業宣傳視頻短片的類型才能邀請專業宣傳片製作公司進行針對性策劃。
2、准備好參考用的影像資料:如用以前的素材、拍攝光碟等,對拍攝的環境及設備進行清潔等。
3、擬寫需要重點宣傳的文字內容:把握好企業宗旨,對本企業拍攝宣傳視頻的基本構想,自己本企業創意宣傳視頻簡單策劃方案,提供本公司的企業理念,企業形象,企業產品等資料。
4、提出對企業宣傳視頻短片拍攝要求:
1)、必須體現的宣傳重點的鏡頭、必表現的重點宣傳內容及簡拍的場景要求。對LOGO出現的方式,場景,素材,燈光,音效,每個場景切換的過程等提出建議。
2)、提出所用拍攝設備、拍攝場景、道具及人員配置等現場實地拍攝的要求。
5、提出對企業宣傳視頻短片後期剪輯的建議:特效版權配樂+音效三維動畫、資深配音演員等方面提出合理要求及建議。
(1)宣傳法律的短視頻擴展資料:
拍攝方法
在大多數情況下,拍攝錄影帶要以平攝為主。但是一部片子全篇一律地使用平攝,就會使觀看的人感到平淡乏味。偶爾變換一下拍攝的角度,就會使影片增色不少。
拍攝角度大致分為三種:平攝(水平方向拍攝)、仰攝(由下往上拍攝)、俯攝(由上往下拍攝)。
1、平方向拍攝
大多數畫面應該在攝像機保持水平方向時拍攝,這樣比較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畫面效果顯得比較平和穩定。
如果被拍攝的主角的高度根攝像者的身高相當,那麼攝像者的身體站直,把攝錄像機放在胸部到頭部之間的高度拍攝,是最正確的做法,也是握著錄像機最舒適的位置。
如果拍攝高於或低於這個高度的人或物,那麼,攝像者就應該根據人或物的高度隨時調整攝像機高度和身體姿勢。譬如拍攝坐在沙發上的主角或在地板上玩耍的小孩時,就應該採用跪姿甚至趴在地上拍攝,使攝像機與被攝者始終處於同一水平線上。
2、由下往上拍攝
不同的角度拍攝的畫面傳達的信息不同。同一種事物,因為觀看的角度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仰望一個目標,觀看者會覺得這個目標好象顯得特別高大,不管這個目標是人還是景物。如果想使被攝者的形象顯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攝像機的拍攝角度傾斜向上去拍攝。用這種方法去拍攝,可以使主體地位得到強化,被攝者顯得更雄偉高大。
拍攝人物的近距離特寫畫面時,拍攝角度的不同,可以替這些人物的神情帶來重大的變化。如果用低方位向上拍攝,可以提高此人威武、高大的形象。會使主角的地位更好地突現出來。如果把攝像機架得夠低,鏡頭更為朝上,會使此人更具威懾力,甚至主角人物說的話也會增加分量。觀眾看到這樣的畫面,就會有壓迫感,特別是近距離鏡頭,表現地尤為強烈,人物再稍微低頭,甚至有些威脅感。
2、法律上該怎麼制定短視頻作品屬性制度?
在法律上定製短視頻,照片的屬性還是有制度的,如果違規的是要受到法律責任的。
3、抖音短視頻推廣方法
抖音短視頻推廣一般要找到合適的視頻拍攝,如果在這方面沒有一定的技巧可以找專人代言,一般專人代言的推廣方式比較常見。
當然也不是什麼作品都可以作為推廣視頻,首先視頻必須是原創,其次拍攝一定要精彩,只有這樣才可以達到推廣效果。
4、短視頻現非法廣告嗎?
眼下醫療美容風靡,不少愛美人士選擇注射玻尿酸用以隆鼻、墊下巴、豐唇或填充額頭、法令紋,進行微整形美容。
新京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有商家通過短視頻平台拉「業務」,在快手APP發布未獲得葯監部門批准文號的玻尿酸針劑銷售信息,還有播主通過短視頻教學如何自行注射玻尿酸。
專家提醒,消費者通過非正規渠道購買使用玻尿酸針劑存在極大風險隱患,網購非正規渠道的玻尿酸自行注射後即便發生了嚴重的並發症,也很難維權。而快手播主銷售未經注冊的醫療器械已觸犯刑法,或將依照銷售假葯罪追究刑事責任,面臨三年以下或三至十年刑期。
熱銷玻尿酸針劑在中國未取得上市許可
在快手APP中以「玻尿酸」為關鍵詞進行用戶搜索,可得到「玻尿酸批發」「賣玻尿酸的小女孩」「玻尿酸批發部」「玻尿酸注射隆鼻術」等百餘條檢索結果,這些用戶在個人簡介一欄多附有個人微信號,加為好友後便可直接咨詢、購買玻尿酸針劑。
多名快手播主正在銷售同一款產品——韓國進口Neuramis「紐拉」玻尿酸注射劑。播主「玻尿酸批發」在自己的快手頁面用圖片和短視頻形式進行了產品展示,視頻顯示賣家倉庫中堆放著數十箱「紐拉」玻尿酸,產品有白色、黑色、金色三種不同外包裝,均沒有中文標識。
播主稱一支「紐拉」320元,是韓國進口產品。而業內人士表示,一支正品韓國「紐拉」玻尿酸售價約為1000元。
按我國現行標准,注射用玻尿酸屬於第三類醫療器械,是對人體具有潛在危險,對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須嚴格控制的醫療器械,是醫療器械中監管級別最高的一類,生產和經營此類產品均須取得監管部門頒發的醫療器械注冊證以及生產經營許可證。
記者在國家食葯監總局官網查詢發現,截至目前國內獲得正式批准文號的注射用玻尿酸類產品僅有14種,「紐拉」並不在其中。
有播主視頻教學自行注射玻尿酸
在調查中還發現,有美容機構在快手APP招收加盟商,推銷美容新科技——無針無痛玻尿酸填充,聲稱「輕輕一按變女神」。
商家通過短視頻演示了消費者自行注射產品的全過程。視頻中,一位消費者在未佩戴無菌手套的情況下,將一根手指粗的銀灰色針筒對准自己下巴,按下針筒頂端的按鈕,「吧嗒」一聲,針筒將內容物注入下巴,再用棉片按壓針眼數次,整個注射過程就完成了,前後僅用時1分鍾。
賣家稱沒有風險,不會出現傳統玻尿酸針劑注射一系列的醫療事故,「傳統微整美容都需要有醫師資格證,沒有證件就會被查,而且還容易出事故擔風險,我們的產品有無基礎都可以操作。」
而按照我國《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規定,實施醫療美容服務項目必須在相應的美容醫療機構或開設醫療美容科室的醫療機構中進行。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主診醫師須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經執業醫師注冊機關注冊,還要求具有從事相關臨床學科工作經歷,經過醫療美容專業培訓或進修並合格或已從事醫療美容臨床工作1年以上。
網購未經注冊玻尿酸隱患極大
《中國美容醫學雜志》編委楊東運告訴記者,未經注冊玻尿酸針劑質量上很難保證,注射後發生感染、炎症、肉芽腫等並發症的可能性比「行貨」要高得多。
據媒體報道,2015年8月,童女士在浙江省衢州市某美容會所花5000元在鼻子和下巴處各打了一針「紐拉」玻尿酸。一個月後,童女士的鼻子、下巴處出現紅腫、硬塊等不良反應,在輾轉上海、杭州等地求醫後,最終童女士在杭州某醫院做了注射材料取出手術,共花費7萬多元。
就在今年3月28日,原國家食葯監總局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在進行醫療美容時選擇有資質的正規醫療機構或醫療美容機構,並使用經過注冊的注射用透明質酸鈉等合法醫療器械產品。
早在2013年9月,原國家食葯監總局就曾做出類似提醒。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主任醫師潘博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容手術、注射美容、線雕美容等,只要是破皮進入皮膚後進行的治療項目都屬於醫療美容,與一般美容院進行的生活美容有著本質區別,「可以做注射整形的機構包括整形外科醫院、美容醫院、醫療美容門診部、醫療美容診所及綜合醫院中的整形外科和醫療美容皮膚科,不包括美容院、美容會所、個人在醫療機構以外的其他場所注射。」
自行注射後果嚴重 易造成血管栓塞
潘博指出,消費者沒有受過正規的醫學訓練,缺乏解剖基礎醫學知識,在盲視下進行注射操作時,無法控制注射部位的解剖組織和層次,無法避開重要的血管神經。自行注射玻尿酸造成血管栓塞的可能性很大,由此導致皮膚壞死、失明甚至腦栓塞的案例屢見不鮮。
據媒體報道,去年11月,大連兩位女士在網上購買玻尿酸後互相注射,注射後其中一名女士額頭不僅出現紅腫出血等症狀而且視力也變得模糊。事後經大連市中心醫院美容科專家診斷,她這一針誤扎到了血管里,險些失明。
「認清產品,必要時查偽,不可貪圖便宜,太便宜的東西很可能有問題;認清醫生,必要時查詢執業證,不要輕易相信宣傳、包裝;認清機構,必要時查詢機構的許可證,不要去生活美容院、工作室注射。」楊東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