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的類型及新媒體思維

新媒體的類型及新媒體思維

發布時間:2020-10-09 09:24:55

1、新媒體有哪些類型,傳播方面有什麼特徵?

新媒體的類型主要有門戶網站、搜索引擎、電子郵箱、虛擬社區、網路游戲、博客、播客、維客、手機簡訊、網路電視、手機電視、數字電視、手機報、網路雜志等等。

傳播特徵是傳播速度比舊媒體快,在事件發生的同時就能夠進行傳播活動,客戶端多樣化,比如電腦、手機、簡訊等都可以進行信息發布。

2、不同類型新媒體運營的主要特點?

新媒體運營主要分為編輯和營銷兩個方向,特點主要分別是:
 
 新媒體運營:編輯
 
新媒體運營崗偏編輯方向的核心是:通過各式各樣的內容進行營銷。這個崗位的基礎崗位就是我們最常見的新媒體小編。新媒體編輯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低能力要求的工作,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編輯是距離內容最近的。偏編輯的新媒體運營的路子是往新媒體總編去的。只要你能力足夠強,願意突破自己,機會自然會來的。
 
新媒體運營:營銷
 
全棧營銷崗,以各種新媒體方式來達到營銷的目的,偏營銷的新媒體運營的路子是往營銷或運營總監方向走的。偏營銷和偏編輯運營崗的區別就是它們的側重點不同,偏編輯強調內容,通過內容來營銷,偏營銷側重的是運營/營銷,雖然也有內容,畢竟營銷是離不開內容的,但重點是通過各種新媒體運營的各種手段,比如各種活動,像裂變、h5等方式來擴寬銷售渠道,讓信息「病毒式」的傳播出去,最終完成營銷。
 
新媒體運營主要可以往這兩個方向發展,主要還是看你的喜好,如果你熱愛文字,喜歡思考就可以往總編方向發展;如果不是單純的喜歡文字,喜歡更「活」的工作,那你就可以考慮成為營銷/運營總監。這兩條路間也沒有特別明顯的界限,基礎技能都是相似的,所以如果你想在這兩個職業間「轉業」的話,也是比較省力的。
 
在新媒體運營行業內,有一句話叫「有奶便是娘」,從事新媒體運營行業的人,只要能為公司帶來流量,就能有不錯的收入。稍微有一點工作經驗的人,工資都能輕松突破1W+,這對於很多傳統行業來說無法想像。
 
現在基本每一家公司里都設有新媒體運營崗位,許多公司都要追這個新媒體潮流。現在無論是互聯網行業還是傳統行業,都會朝著互聯網公司轉型,所以有大量的新媒體崗位空缺招人,新媒體運營就業前景可觀
 

3、新媒體有哪些類型?傳播方面有什麼特徵?

新媒體的類型主要有門戶網站、搜索引擎、電子郵箱、虛擬社區、網路游戲、博客、播客、維客、手機簡訊、網路電視、手機電視、數字電視、手機報、網路雜志等等。

傳播特徵是傳播速度比舊媒體快,在事件發生的同時就能夠進行傳播活動,客戶端多樣化,比如電腦、手機、簡訊等都可以進行信息發布。

4、沒有什麼新媒體,傳統媒體:只有媒體思維和非媒體思維

傳統媒體轉型:用產品思維替代媒體思維


3G門戶的母公司數碼終於登陸納市。有意思的是,數碼上市最主要的籌碼並不是其最知名的3G門戶。

即便你不去問今天身邊還有誰在用3G門戶,隨便打開一個安卓應用市場,在閱讀與新聞分類的熱門應用中均很難找到3G門戶的APP。在安卓應用下載流量最大的360手機助手中,3G門戶的下載量僅有18萬次,和第一梯隊完全不是一個級別。這一在WAP時代曾聲名鵲起要攻下三大門戶的手機網站,到了APP時代完全可以用「衰退」二字來形容。

早在2年前我去做客,那裡的弟兄已經把自己的PC門戶稱為傳統媒體了。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把WAP網站定義為「傳統媒體」。由這一「傳統媒體」演變過來的3G門戶的新聞APP顯然就目前的成績來說是「轉型失敗」。

一個互聯網基因起身的公司在新聞APP的改造過程中轉型失敗,但久數碼作為一個公司則轉型成功,完全拋開媒體形態的全新產品GO桌面在海外四處開花,異軍突起。這不由得讓我再次思考一個老問題:傳統媒體現在的新媒體轉型嘗試能成功嗎?究竟路在何方。

都知道大勢不可逆。

互聯網讓內容與新聞已經不屬於傳統媒體的壟斷資源,廣告主永遠在尋找最精準的抵達目標人群的傳播方式。放眼國外,傳統媒體的衰落趨勢甚至都不需要舉數字了。大報大刊被迫關門轉手愈演愈烈。而在國內,報紙的廣告收入急劇下降,街頭報刊亭紛紛關門也是眾所周知。這兩年和我們合作的雜志中宣布停刊的已經蔓延到時尚、財訊這樣的大集團。我自從買了智能電視後,再也沒有打開遙控器選擇電視台的習慣,從來都是直接進APP看節目。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傳統媒體的領導都意識到了危機,言必談新媒體,且「傳統媒體衰亡論」喊得比任何人都響,也確實加強越來越多的嘗試和革新。但殘酷的是,對於傳統媒體來說,優柔改良無法治本,必須創新革命才可能拯救未來的自己。所以,傳統媒體必衰!

首先,中國傳統媒體的文化依然是精英統治領導為王資源經營品牌效益,而新媒體則講究開放平等服務創新。兩者直接沖突。傳統媒體是做一篇稿件讓讀者看傳達我的價值觀,而新媒體則是為用戶的需求創造內容甚至大量使用用戶內容,兩者直接沖突。在廣告投放上,傳統媒體的發行作假、收視率作假和新媒體動輒需要第三方驗證數據也是直接沖突。當前者依然能謀取大量利益時,有多少人能有勇氣全面轉型做一個後者的公司?被既得利益誘惑而不進入創新領域,偏偏是互聯網時代的大忌。看看現在新媒體部門在傳統媒體內的弱勢和不被理解就能知道其復雜度了。所以,未來衰退是必然的。

其次,傳統媒體人多數還是文人情節大於商人思維。這也就是為什麼,眾多開明傳統媒體人談新媒體變革比新媒體人更深入更徹底,但在治理自身媒體時依然難越傳統慣性,革新很難徹底推動或中途作罷。這里有體制的原因,但也有自身的原因。提意見提模式容易,否定一個長期被別人當牛人的自己談何容易。既有人才難以短期轉型,外部人才又缺乏機制引入,衰退自然也不可避免。擁有VGE等頂級雜志的康集團2013年敢於派一個長期從事數字業務的人來做中國區總裁,是很讓我佩服的。在中國我認為絕無可能。

第三,很多人有新媒體誤區。在我看來,新媒體從來就不是傳統媒體的救命稻草。而是兩個基因完全不同的物種。傳統媒體的出路一定是一個更廣泛的商業模式重構。比如,《創》的牛,和《華報》的很早就提出「服務」的概念來經營自己的媒體公司。在我眼中,他們更多的已經像公司CEO而不是一個主編出版人,所以轉型得非常不錯。成都有一本刊叫《女》,南京有一本刊叫《潮》,完全可以把它們當一個電子商務公司。可更多的傳統媒體依然在建網站、建APP,建微博微信,管第三方新媒體公司收點版權費找政府做點更多保護上做掙扎努力。在本質上,對新舊媒體的競合沒有清晰認識,能不敗給新媒體么?

我們正經歷一個否定自己重塑自己的階段,充滿痛苦。但我深信,用產品思維替代媒體思維,用商業模式思維替代單純收入思維,才能創造不斷突破的良機。就這個產業而言,「傳統」必衰,只有「創新」才能前行。


作者:王潔明

5、新媒體營銷思維?

一、用戶思維是互聯網思維的核心

我們無論是做什麼事情,比如你是寫產品文案,都不應該從我的角度或者公司的角度出發,而是站在用戶的需求,用戶需要什麼樣的東西?

新媒體營銷

1、用戶是從哪裡來

 比如你賣眼膜,客戶用了這款眼膜不但解決眼部干紋問題,還緩解眼部疲勞干澀等。客戶心理會想,這款眼膜經濟實惠還能解決這么多問題。這就是運營者從用戶心理角度出發策劃這個小游戲。

2、怎樣留住用戶

 比如朋友圈打造,我就是每個星期一早點7點鍾前,都會給微信意向好友發來祝福語或問候好的信息等,時間長,客戶慢慢就會養成習慣。在這個好友朋友圈點贊,評論,互動等等。

3、提高用戶的參與感

比如我們是賣美食餐具的,可以建立一個社群寶媽進來,通過用這些餐具做美食分享出來。寶媽會覺得擁有這樣的餐具給孩子做吃,既做出美味,又干凈。顧客就是上帝。

二、簡約思維

 我們給用戶提供的東西越簡單越好,越簡單的東西越容易傳播,越難做,專注有力量,才能做出極致。比如朋友圈內容很簡單,一目瞭然,如果說長篇大論看著復雜,都不願意看。

三、極致思維

 把產品和服務做到最好,超越用戶預期。打造用戶尖叫的產品。比如張老師不但辛苦錄制課程內容,還教我們各種本領,主要是我們遇到問題給他提出,他都會第一時間為我們解答。做好服務了就是做好營銷。

四、創新思維

產品可以不完美,但只要從用戶心中最甜的那個點,把一個問題解決好,突破了原來的單點,這就叫微創新。讓用戶感到這個產品就是好用。

五、社會化思維

社會化媒體就是重塑企業與用戶的溝通,比如你在哪個平台寫了一篇文章,有用戶給你評論或留言,及時的關注和回復。

六、數據思維

現在不管做哪個行業都需要調查?這個行業的數據通過數據來判斷,這個行業的前景。數據是一切事物最好的證明。

6、新媒體藝術的類型有哪些?(需要各分類詳細介紹)

就是網路媒體,也叫第四媒體
人們按照傳播媒介的不同,把新聞媒體的發展劃分為不同的階段——以紙為媒介的傳統報紙、以電波為媒介的廣播和基於電視圖像傳播的電視,它們分別被稱為第一媒體、第二媒體和第三媒體。
1998年5月,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聯合國新聞委員會上提出,在加強傳統的文字和聲像傳播手段的同時,應利用最先進的第四媒體——互聯網(Internet)。自此,「第四媒體」的概念正式得到使用。
將網路媒體稱為「第四媒體」,是為了強調它同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介一樣,是能夠及時、廣泛傳遞新聞信息的第四大新聞媒介。從廣義上說,「第四媒體」通常就是指互聯網,不過,互聯網並非僅有傳播信息的媒體功能,它還具有數字化、多媒體、實時性和交互性傳遞新聞信息的獨特優勢。因此,從狹義上說,「第四媒體」是指基於互聯網這個傳輸平台來傳播新聞和信息的網路。「第四媒體」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傳統媒體的數字化,如人民日報的電子版,二是由於網路提供的便利條件而誕生的「新型媒體」,如新浪網。

與新媒體的類型及新媒體思維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