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2014年新媒體

2014年新媒體

發布時間:2020-07-31 07:40:43

1、2014年美國發生的事情

1.《紐約時報》公布內部創新報告,新媒體融合轉型困難重重。5月中旬,《紐約時報》一份96頁的內部創新報告被美國網路媒體Buzzfeed傳到網上。這份報告對《紐約時報》在數字化轉型中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分析,並提出了下一步的轉型建議。報告顯示,盡管《紐約時報》近些年採取措施應對數字化挑戰,但與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博客網站赫芬頓郵報、美國知名在線新聞平台商業內幕(BusinessInsider)等數字化媒體相比,仍顯落後。報告總結了目前面臨的六大挑戰:網站首頁瀏覽量正在降低、重現和重新包裝「老故事」的辦法欠缺、「小測驗」利用度不高、不能更好地利用社交媒體、不能為讀者提供更好的個性化工具、不能讓讀者更容易地跟進新聞報道。報告提出了十條轉型建議:印刷版記者和數字記者深度融合、建立靈活的新聞采編部、每位編輯和記者都要將拓展受眾作為重要任務、重視打造網站主頁以外的渠道來滿足讀者需要、增設專門負責拓展受眾的領導團隊、建立新聞采編分析團隊、建立新聞采編戰略團隊、新聞采編部門與技術和用戶研究等部門密切合作、招聘優秀數字人才、鼓勵每位員工更加關注用戶體驗。
2.《華盛頓郵報》被收購後訂閱量創歷史新高。自2013年10月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以2.5億美元收購華盛頓郵報公司旗下《華盛頓郵報》在內的報紙業務以來,這家新聞機構被注入新的活力。《華盛頓郵報》新聘員工100多人,獲得兩項普利策新聞獎,7月份訂閱量創歷史新高。貝索斯也在探尋新的營收渠道,計劃向地方和地區報紙出售《華盛頓郵報》後端內容管理系統(CMS),通過授權業務在技術領域尋找到新的增長點。
3.社交媒體繼續發力,如何控制新聞傳播引發關注。2014年8月9日在美國密蘇里州的弗格森發生警察槍殺黑人學生事件,引起當地民眾抗議並最終發生騷亂。針對該事件,不同社交媒體平台呈現出不同討論熱度。這引發思考:如果社交媒體可以控制新聞的傳播,那麼用戶是否有權了解其運演算法則,以及它選擇突出某些信息時遵循的標准?這個事例同樣告訴人們,當科技公司越來越頻繁地發揮了過去只能由新聞行業承擔的作用時,二者之間的關系愈發緊張。
4.女性媒體從業者面臨性別歧視引發新聞倫理之爭。2014年5月,《紐約時報》160年來首位女性執行總編吉爾·艾布拉姆森被解僱,再次引發關於歧視女性與性別平等的討論。艾布拉姆森曾登上福布斯全球權勢女性榜,在任三年間,《紐約時報》獲8項普利策獎。雖然報社老闆表示解僱原因是「我們對編輯部的管理能力有看法。許多員工認為她管理風格生硬粗暴」。但人們普遍認為「有關薪酬和性別平等方面的爭議可能促使她下台。」另外,8月份某女性游戲開發者被曝隱私後遭人肉搜索、言語攻擊甚至威脅,在游戲界掀起一股騷擾女性從業者的狂潮。「玩家門」事件引發游戲界關於女權主義、性別歧視、新聞倫理等討論,業內人士認為,這在平等對待女性游戲開發者方面敲響警鍾。
5. 公共廣播出現新希望,芝加哥電台《美國眾生相》旗下《Serial》成全球最火收聽類節目。《Serial》講述的是由一名韓裔女留學生的死亡引發的故事,推出後成為全球最火的收聽類節目,為公共廣播發展帶來希望,帶動了數字廣播技術播客的再次流行。第一季結束引發聽眾關於誰是兇手的討論,第二季將於2015年回歸。
6.用戶個性化體驗需求增長,郵件訂閱再度風靡。雖然人們經常抱怨電子郵箱不堪重負,但是為了屏蔽不需要的信息和保持自己的個性,郵件訂閱幾乎是每個互聯網用戶都會使用的。比如「Today in Tabs」「5 intriguing things」「Link I would Gchat if we were friends」「podcasts」等。
7.新聞移動終端閱讀量已超過電腦終端。對於多數新聞機構來說,移動終端的流量已經超過電腦終端,移動終端也成為新聞采編時首先要考慮的因素。世界盃成為社交媒體上最熱點話題,向我們展示了當代受眾是如何作為一個集體共同見證大事件發生發展的。
8.媒體影響力的測評正由點擊量向網站瀏覽時間轉變。盡管傳媒公司仍在尋找測試其影響力的最佳標准,但可以肯定的是,測評標准正在由點擊量和網頁瀏覽量轉向其他度量標准,比如網民瀏覽網站的時間。
9.記者轉型升級:嘗試使用可穿戴設備采訪。雖然可穿戴設備是新興的技術,但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記者嘗試在采訪中使用可穿戴設備。美國多媒體公司Vice Media的記者蒂姆·普爾就因在采訪時使用智能手錶和谷歌眼鏡而名聲大噪;Facebook對沉浸式虛擬現實技術公司Oculus VR的收購讓人們不禁想像虛擬現實技術將如何在游戲之外得到應用。
10. 傳統媒體加快轉型,新媒體發展迅速。2014年涌現出一批表現不俗的新興網站,比如The Marshall Project, Ebola Deeply, Vox.com, Five Thirty Eight等等;同時美國多媒體公司Vice Media和美國新聞聚合網站BuzzFeed 擴大了規模並募集到更多資金;Fusion成立了一支全明星數字團隊;非盈利性新聞機構First Look Media啟動了新的項目—針對各領域事件大膽發表爭議性觀點的網路出版物The Intercept。

2、浙江傳媒學院網路與新媒體專業2014年的錄取比例是多少

各個省市區、各個批次的錄取通知書的發放時間不一樣,從本月15日前後到8月底一直在發放錄取通知書。
第一批(提前批、一本)已經或就要開始錄取,正常情況下應該從現在到20日前後就能發放錄取通知書。
第二批(二本)20日前後開始錄取,正常情況下應該在25日前後就能發放錄取通知書。
第三批(三本)26日前後開始錄取,正常情況下應該在30日前後就能發放錄取通知書。
高職高專(包括)專科要到本月底下月初才能開始錄取,正常情況下應該在下個月就能陸續發放錄取通知書,有的要到中下旬才能發放通知書。
通知書一般通過郵局的EMS特快專遞郵遞到你在填報志願時預留的通訊地址。

3、浙江日報的新媒體

面對網路和數字技術裂變式發展對媒體發展格局帶來的影響,《浙江日報》積極應對、主動作為,加快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浙江日報》在新浪、騰訊開設官方微博,截至2014年7月,微博粉絲數已逾116萬,呈現持續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影響力和關注度名列全國省級黨報前茅。2014年,《浙江日報》又全新推出「浙江新聞」移動客戶端,立體化、互動式、全天候傳播省內外重要資訊,加快建設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強大傳播力和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4、收聽2014年12月25號1039都市調查組

通過「調查」這一全新的互動方式,緊扣都市人情感、生活、職場、居家、健康等方面的熱點話題,用調查數據展示當代都市人的生存狀態、生活態度、情感趨勢,貫穿主持人與嘉賓的趣味解讀,用大家的觀點和智慧幫助大家,引導和提倡品質生活。播出時間:周一至周日20:00—21:00 主持人:盛博、劉慧、李嘉佳 國內首檔由網路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合力打造的樓市調查節目——「樓市焦點」於2010年1月7日在北京交通廣播電台正式開播。據了解,該欄目由搜狐焦點網與北京交通廣播電台103.9都市調查組聯合推出,將對北京30餘個熱點區域的新房樓盤進行周密調查和詳細分析。

5、2014年或者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出現哪些高科技和信息技術的產業(比如現在的3D列印,數字新媒體…

我看好智能家居行業!!!新興有潛力!

6、2014新媒體招生有哪些方面?

具體的也說不好聽說最近宋志高老師有這種的招生策略課程你可以去網站查找一下他的課程咨詢一下。

7、截止2014年開設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大學有哪些?

通過教育部審批開設本專業的院校有28所:

 北京: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北京聯合大學;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重慶: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黑龍江:佳木斯大學、 綏化學院;吉林:吉林藝術學院 、吉林動畫學院;遼寧:沈陽體育學院;陝西:西北大學;甘肅:蘭州商學院;貴州:貴州民族大學;四川:四川民族學院;江蘇:南京大學金陵學院; 浙江: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安徽:淮北師范大學信息學院;江西: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廣東:暨南大學、韓山師范學院; 湖南:湖南理工學院;湖北:漢口學院 、武漢長江工商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 、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武漢體育學院體育科技學院;河南: 河南工業大學、中原工學院。

 

與2014年新媒體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