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時代圖書出版的全媒體融合策略研究 英文怎麼翻譯?希望是規范的,畢業論文里用的
新媒體時代圖書出版的全媒體融合策略研究
Research on the full media convergence strategy of the book publishing in the new media age
2、中信出版社 《新媒體十講》的圖書編輯是誰
作者:范衛鋒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08
ISBN:978-7-5086-5289-4
頁數:182頁
價格:38.00元
內容簡介
編輯
「新媒體參謀長」范衛鋒解答:媒體人如何轉型?怎麼創業?如何看準新媒體項目進行投資?
作為「新媒體的參謀長」,本書作者范衛鋒將十餘年從業親歷的經驗教訓、行業內幕串聯成冊,從定位、突破、擴張、商業模式、價值幾個方面剖析新媒體策略,解密國內媒體圈轉型、創業、投資的實操法則。案例信手拈來,觀點鞭辟入裡,打造出國內第一本由專業新媒體投資人撰寫的新媒體實戰兵法,涉及媒體人轉型、新媒體實操、媒體公關營銷、新媒體創業投資,是一本媒體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求生、突破的完美攻略。
范衛鋒,證券時報戰略部投資總監。專注新媒體投資、互聯網金融。《財富創世記》、《黑化》作者。[1]
3、本人是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新生,想提前了解與學習此專業,求推薦一些軟體、書籍之類的以便入門,謝謝!
《數字化生存》,尼葛洛龐帝,Vintage,1996年,0679762906
《沉默的螺旋·輿論:我們的社會皮膚》,伊麗莎白·諾爾-諾依曼,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9787301200346
《輿論學:輿論導向研究》,陳力丹,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年,B00MA15F4S
《社會心理學(第11版)》,戴維·邁爾斯,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年,9787115410047
《溝通的藝術: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插圖修訂第14版)》,羅納德·B·阿德勒,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年,9787510077463
《物種起源(全新修訂版)》,查理·達爾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11年,9787214067173
《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9787213052545
《人人時代:無組織的組織力量》,舍基,浙江人民出版,2015年,9787213067211
《鑲嵌:社會網與經濟行動》,馬克·格蘭諾維特,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9787509742280
《群體性孤獨》,雪莉·特克爾,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9787213059841
《數據新聞大趨勢:釋放可視化報道的力量》,西蒙·羅傑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9787300210681
《可視化未來:數據透視下的人文大趨勢》,埃雷茲·艾登,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9787213068508
《精確新聞報道:記者應掌握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第四版),菲利普.邁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9787300189239
《大數據雲圖》,大衛.芬雷布,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9787213058424
《數據之美》,邱南森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9787300186122
《引爆社群: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4C法則》,唐興通,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9787111493600
《社群經濟:移動互聯網時代未來商業驅動力》,孔劍平,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9787111500308
《優化:高效的SEO、社交媒體和內容整合營銷實踐及案例》,奧登,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年,9787121181337
《最簡單的圖形與最復雜的信息》,黃慧敏,浙江人民出版,2013年,9787213058219,
《大連接:社會網路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對人類現實行為的影響》,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7300166350
《媒介平台論:新興媒體的組織形態研究》,譚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9787300209470
《媒介融合語境下的新聞生產》,邵平,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3年,9787811409062
《社會化媒體》,彭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9787300212555
《數據新聞概論操作理念與案例解析》,方潔,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新數字秩序的革命》,戴維·溫伯格,中信出版社,2008年,9787508612928
《融合文化》,亨利·詹金斯,商務印書館,2012年,9787100083133
《認知盈餘》,克萊·舍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9787300148120
《數據新常態》,克里斯托弗·蘇達克,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9787213065323
《互聯網政治學》,安德魯·查德威克,華夏出版社,2010年,9787508057316
《攝影必修課(套裝共2冊)》,鍾山、史林平,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年,978712200286A
《數據新聞概論操作理念與案例解析》,方潔,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9787300212555
《平面設計與製作:突破平面Photoshop CS6設計與製作深度剖析》,李金蓉,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9787302308058
《配色設計原理》,奧博斯科編輯部、暴鳳明 (譯者),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年,9787500690351
管理學(美) 斯蒂芬·P·羅賓斯, 瑪麗·庫爾特;
長尾理論 (美) 克里斯·安德森
大數據時代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
媒介形態變化 (美)羅傑·菲德勒
新媒體壟斷 (美) Ben H.Bagdikian
與50位網站主編面對面 董江勇, 李博明;
《手機媒體:新媒體中的新革命》
匡文波
資料庫營銷(英.塔普)
新媒體拯救報業(陳國權)
中國媒體發展研究報告(羅以澄2013)
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崔保國2015)
新媒體前沿(胡正榮2012)
媒介融合:網路傳播、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的三重維度(丹.延森)
互聯網+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馬化騰)
4、圖書編輯如何應對新媒體時代
「《大英百科全書》停止發行」的消息讓傳統圖書出版業感受到又一次震撼。這套號稱當今世界最知名、最權威的百科全書,自18世紀中期首次在蘇格蘭愛丁堡出版以來,歷時幾個世紀的不斷編輯修訂,完成全部二十四冊共十四個版次,確立了其在百科全書界中不可動搖的地位。但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面對「谷歌」、「雅虎」等網站強大檢索能力以及「維基百科」等網站無與倫比的互動性,昔日的「大佬」已經少有優勢地位可言了。盡管該圖書出版公司還在繼續電子出版,但《大英百科全書》的時代宣告終結了。更新理念 迎接挑戰新媒體資訊之豐富、傳播之迅捷、載體之多樣、互動之頻繁,確實讓傳統出版業望塵莫及。面對洶涌而至的媒體革命浪潮,圖書編輯絕不能固守陣地、不思變革,一定要與時俱進、更新理念,更要轉變角色、迎接挑戰。首先,編輯要練就在紛繁蕪雜的信息海洋中擷取精華的「火眼金睛」。在新媒體時代,科技的力量改變了知識的結構和傳播途徑,人們對於知識的需求既超越了圖書所能承載內容的極限,也超越了傳統圖書出版所需的時間周期。要在不斷變化的新媒體時代贏得圖書出版的獨特地位,圖書編輯要一如既往地視質量如生命,使圖書能夠經得起讀者和市場的檢驗;編輯還需要增強學習意識,熟悉和掌握新媒體時代的特殊性,正視數字革命給出版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練就一雙在紛繁蕪雜的信息海洋中擷取精華的「火眼金睛」。其次,編輯要能夠對信息敏銳地作出預判,憑著一雙慧眼發現尚未打磨的「璞玉」。長期以來,由於我國的出版社有相對固定的分工和出版領域,由此形成了相對固定的作者和讀者群,可以說,這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信息壟斷,一本圖書一印幾十年的情況屢見不鮮。在數字化時代,信息更新頻率前所未有地加快,讀者的關注點和興奮點也會隨之不斷變化,每一個信息都可能孕育著一個機會,它可能突如其來,也可能稍縱即逝。要想在激烈的圖書競爭中取得優勢,編輯應該對這些信息敏銳地作出預判,快速地作出反應,憑著一雙慧眼去發現那些尚未打磨的「璞玉」。再次,編輯要熟悉新媒體時代圖書出版的新變化,對編輯出版做到全面策劃。讀者的關心和需要是圖書市場的原動力。新媒體時代恰恰最重視個性和互動性,這使得讀者在閱讀取向上也更加註重個性化、獨特性和原創性,跟風、炒作、人雲亦雲的作品越來越鮮有應者,這就要求編輯更加註重圖書的策劃環節,從出版的目的開始,就要具有獨特之處。圖書編輯應當具備全局觀念,通過增加知識儲備、更新知識結構、提升知識的應用和整合能力,對社會生活形成基本的判斷,對讀者的關心和需要形成基本的認識,再根據自身所長全面策劃,敏銳地洞察市場,增強協調能力,在策劃選題前,開展充分的市場調研和預測,通盤考慮讀者定位、作者遴選,制定切實可行的營銷方案,進行精細的成本核算。順應潮流 取長補短新媒體技術發展在沖擊傳統出版行業的同時,也給傳統出版提供了更多選擇。作為傳統行業從業者,圖書編輯應該意識到新媒體所具有的海量內容、即時傳輸、互動暢通等特點,反映了未來出版業的潮流。圖書編輯只有主動順應這樣的潮流,在策劃、編印、宣傳等環節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優勢,才能推進傳統圖書走向新時代。一方面,要打破圖書出版平面、單一的模式,實現立體的、多媒介出版。新媒體的出現,使得同一內容通過不同的手段,在不同的維度,以不同的特點展現成為可能。圖書編輯在選題策劃時,就應樹立立體化、多媒介的觀念,注重產品的立體開發和利用,在編輯出版圖書的同時,積極探索網路、手機出版以及影視聯動等方式,以適應不同人群的需要,讓產品得以延伸,價值實現倍增。另一方面,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編輯效率,優化出版流程。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應用的普及,現代編輯的工作手段實現了飛躍,電子處理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文稿處理。一些專業軟體的推出,可以讓圖書編輯從繁重的審校工作中擺脫出來,而網路傳輸的便捷也讓出版周期得以大大縮短。因此,信息時代的圖書編輯必須學習相關新技術和新手段,掌握跨媒體技術的綜合編輯能力,以提高效率,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選題策劃中,同時還可以利用先進傳播方式,使圖書擁有更大的社會關注度和影響力。內容為王 堅守價值在新媒體沖擊下,傳統圖書依然牢固地佔有一席之地,究其原因,一方面,讀者長期以來形成的閱讀習慣使然;另一方面,傳統圖書經典、高雅、嚴謹的特質所帶來的厚重、系統、深刻的閱讀體驗也是其生命力的根源之一。新媒體時代,信息爆炸固然極大地拓展了人們的閱讀視野和范疇,但是由此而來的各種信息泥沙俱下、良莠不齊,乃至虛假消息混淆視聽,為堅持「內容為王」的傳統圖書留出了足夠的生存空間。圖書編輯應該堅持「內容為王」的價值取向,以眼光、學養和熱情,打造出更多精品。筆者認為,在整個策劃製作過程中,圖書編輯尤其要注重形式與內容、人文與科學、審美與實用的結合,讓紙質閱讀煥發出經久不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