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運營是做什麼?
新媒體運營,是通過現代化移動互聯網手段,通過利用微信、微博、貼吧等新興媒體平台工具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產品營銷的一系列運營手段。
通過策劃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消息,提高參與度,提高知名度,從而充分利用粉絲經濟,達到相應營銷目的。
媒體是傳承人類文明、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它使人與事物之間的距離更近了,也拓寬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領域。
科技快速發展,新媒體作為一種新生媒體的形態,如雨後春筍般的速度涌現出來,以它的開放、縱情、無處不在和英勇表達,打破了傳統媒體(報刊、電視、廣播等)對信息的壟斷。
(1)企業不做新媒體運營會失去什麼意思擴展資料:
新媒體運營的崗位職責:
1、根據項目需要策劃並制定部門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運營策略,策劃並執行推廣活動;
2、制定目標任務,通過活動、社群、文章內容等手段完成KPI考核,建設有效運營手段提升用戶活躍度;
3、具有一定的數據分析能力,提取數據報表,分析推廣效果並優化;
4、參與公司整體品牌、產品的營銷策劃與市場推廣;
5、負責對外PR工作,拓展並維護外部媒體資源關系網路,與KOL建立長期友好關系,建立媒體檔案庫。
任職要求:
1、中文系或新聞傳播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
2、3年以上新媒體(微博、微信等)文案撰寫經驗,熟悉網路化表達方式;
3、文字編輯、創作能力突出,能獨立完成原創內容稿件撰寫和偽原創內容編輯;
4、善於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寫出解決用戶痛點的文字;
5、善於捕捉互聯網熱點事件與話題,對網路語言敏感度高,思維活躍、有創新意識和挑戰精神;
6、經常混跡於朋友圈、知乎、微博、天涯、豆瓣等各類互聯網的論壇/社群,有較強的文案策劃能力,能對社會化話題進行發想創作;
7、有廣告公司文案經歷或媒體(自媒體或大號)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
8、熱愛互聯網行業,勇於創新,知識面廣,思維活躍,創意優,能快速響應社會、行業熱點話題,對整合傳播、新聞傳播、活動與事件管理均有深刻的認識與經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媒體運營 (產品運營手段)
2、我為什麼不做企業新媒體運營
NO.1 企業自媒體是崗位自媒體,不是自媒體人的自媒體。
不好意思,標題有些裝逼。企業自媒體是企業用於品牌宣傳的渠道,它僅僅是一個流量入口,品牌宣傳埠。然而,那些sb老闆會每天叫你在自己平台發布硬廣,對接電商,甚至要你鏈接淘寶你知道嗎?他們從來不關心馬化騰和馬雲的關系。
NO.2 成天碼字,還要p圖,萬能金剛不壞
每天想好文案之後,不但要像奴隸一樣讓上級指導意見,修改標點,而且是好幾個領導。有時候你懷疑,這個公司除了你,其餘好像都是領導。這特么不就是個廣告文案狗的工作么,還什麼運營總監,死~
配圖沒有美工的,你自己會點ps就上,然而他們是巴不得你會畫圖的,說這個不好,那個要改。希巴~知道圖片素材多難找嗎?
NO.3 加班,然後沒女友
為什麼?加班和單身狗之間到底存在怎樣的邏輯關系?想必經歷過的都知道。時間就是金錢,但是金錢不一定買的來時間。女人,不但要錢,還要時間,就是要這兩樣東西泡著,不然就只能泡湯。
然而,作為一名內容運營,或者策劃,或者什麼鬼。你要打磨啊,打磨你的內容,每天一篇,巴不得天天精品,天天十萬加的路線啊~
在這個打磨的過程中,你知道死了多少精力嗎?你想約個妹紙吃飯,可惜沒時間啊,更別提你個互聯網深度用戶本身就缺乏面對面泡妹紙的技能了……
NO.4 與十萬加的滑鐵盧
道長啊,你都做了三個月,粉絲怎麼還是幾千人啊?搞毛啊,你看看那誰一篇文章十萬加,漲了幾萬粉絲啊,你怎麼不搞個十萬加啊
草泥馬,天天內容硬廣,而且粉絲基數那麼低,又不是個人號,說十萬加就十萬加?再說,個人號的十萬加還不是碰出來的?何況這是什麼年代了,還是那個開個公號粉絲像sb一樣主動尋找關注的時代嗎?
過去了!那個時代真的過去了!如果你給老闆解釋什麼是粉絲紅利期,且不說他能不能聽懂,先說他願不願意聽吧!
其實,我的人生從來沒有十萬加,僅有有那麼一次,我差一點就十萬加了,然並卵,最後還是滑鐵盧了~~~~
NO.5 移動互聯網廣告模式探索期的無奈
我之前賣狗糧的,你知道,也做了個企業自媒體。貌似移動互聯網目前除了微信公號之外,已經沒有很好的廣告模式,朋友圈嗎?賣狗糧是百年生意,不能做幾百萬的投入。
騰訊廣點通嗎?一個粉絲五塊錢,老闆要我一個月做一萬,那就是要燒五萬塊咯~~
老闆:勞資不如去投百度廣告!!!!
我:……
老闆眼中,只有網盟廣告,只有關鍵詞佔位,而且要是能遇上一個這樣的老闆已經是萬幸了,更別寄希望於他來了解移動互聯網營銷的現狀,tmd這個行業根本就沒成熟好么,你就直接嫁接過來,以為豬屁股上插個柳條就能結出桃子一樣……
NO.6 活動運營和馬化騰的矛盾
xx啊,你一定要做活動啊,調動用戶的積極性。然後我去做了活動,的確啊,有反響的,送出去好多狗糧,後台 好多資訊的,然而,特么的為什麼粉絲不漲幾個啊?
那就再做唄!
再做,結合微博一起,評論上千了,勞資可高興了。可是微博粉絲沒長幾個,微信粉絲還是那些,領狗糧的還是那些?如何開拓新用戶啊?
再送,用戶回家會有口碑的,一定會有粉絲過來,你的活動形式有問題,你要搞病毒傳播,你要搞分享。
於是,我搞了分享。
於是~ 特么被判定為營銷號,誘導分享,關七天小黑屋,被舉報~
這就是活動運營,獎品鼓勵,你的目的是傳播量,馬馬的目的是維護他那個高端的生態圈,可能是張小龍這樣想也不知道,無所謂了
NO.7 在強逼無奈之下的鋌而走險
你不是要一個月一萬粉絲嗎?給我一千的推廣費,搞定!
於是後台好多沒有頭像的粉絲來了,而且是幾秒鍾刷刷刷的起來,你知道嗎?
老闆並不懂,表揚我啊!
可是,沒多久,他來問,為什麼閱讀量還是這么低?
卧槽~
你要閱讀量啊,好說
當天晚上推出去的圖文閱讀量蹭蹭上漲,幾倍幾倍的漲,然後停了。老闆也高興了,小夥子不錯!
但是這跟xx一樣,不能持久啊,不可能天天刷吧~
NO.8 便秘一樣的內容瓶頸
我現在也每周做做自媒體人的采訪,很喜歡問他們:你們有沒有遇到內容瓶頸啊?你們都是怎麼解決的啊?你們的感受是什麼?
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超級爽,你知道嗎?不是貧道變態,而是我想到以前領導那種sb邏輯,不把新媒體運營崗當人的思考方式,我就想要笑。
然而,自媒體人最終打著雞血,憑著自己的調調還是可以整出內容,他們去買,他們去約稿,只要原創,符合平台調性就行。
企業公號呢?你一個賣狗糧的,除了給人家錢幫你寫軟文,發個假的測試報告,你還能約來什麼稿?搞你自己吧~
老闆開罵了:你個娘希匹,成天就圍繞產品360度角圍繞著寫,能寫出什麼新花樣啊?你要跟熱點,你要想突破。
熱點,你們見過前段時間的熱點嗎?優衣庫和狗糧之間的超強內部邏輯在哪裡?請幫我get到一個點,謝謝你。
NO.9 你的朋友圈從此是傳銷
小明是一家狗糧公司的微信公號運營者,一位積極向上,思維活躍的內容運營。單人擁有ps初級技能、文案中級水平、聊天中級水平,上崗之前,他的朋友圈原創內容為:80%,主要為自己的心情、美景、食物、還有妹紙;上崗之後,他的朋友圈原創內容為:10%,主要為自己的心情。
小明上崗前微信好友人數為:84人,主要為大學同學、家人、親人、約炮妹紙;
小明上崗後微信好友人數為:1000人,主要為養狗大媽、養狗妹紙、養狗老頭、養狗娘娘的男生。
年初,小明因為在朋友圈分享過多關於狗糧的圖片和文字內容,被公安機關以傳銷名義逮捕。
NO.10 多少個失眠和噩夢的夜晚
回家上地鐵,感覺恐怖的一天又過去了,剛想舒一口氣,然後就想到了明天,還有幾個小時就到明天了。
明天寫什麼啊?用什麼風格啊?(其實你就那個定型的沒人理風格)圖片怎麼配?
晚上做夢了,夢見你想到了文案,你很開心的。
第二天你以為天要塌下來,根本不想起來上班。最後看看你住的簡陋房屋,看看你抽的劣質香煙,還有,你是個單身狗。
你決定又爬起來,來到老闆的面前笑嘻嘻。
可怕的一天,又被你挺過來了,然後,又是明天……
終於,你丟失了睡眠,然而並沒有安河橋下的董小姐來安慰你這個無知的少年。
NO.11 別人家的孩子總比你優秀,別人家的老婆總比自家好
你看看人家的公號做得多好,給你們說了多少次了,要有策劃思維,不要低頭做事,要和部門內部溝通啊!
你看人家的文案,就能夠get到用戶的痛點,要抓痛點啊。
幸好不是g點,哎~
別人家做得好,你用什麼參考?那是因為人家粉絲多啊,所以閱讀量高,人家有錢推啊,所以知道的人多。
老闆:那我們不說粉絲多少好吧,單獨看文案內容,你看這篇文案,風格逗比有趣,現在就愛看這些,你成天搞得正兒八經,誰看啊,快餐文化你不知道嗎?不要寫那麼長,你只要表達我所有的意思就行了。
我:我記得你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xx啊,你的文案寫得其實不錯,這篇文案相當好,但是沒人讀,閱讀量提不起來,你要弄更多的粉絲才行啊』
老闆:所以啊,你要有自己的策略,明天給我拿個微信運營的方案來~
我:我已經給過你十幾份方案了(掀桌子)
NO.12 變線薪資回籠:發出去的紅包,潑出去的水
你先去發紅包,到各個群轉轉,然後讓大家多分享,然後你寫個單子,我給你報銷。
發了很多群,一天也沒多少錢,就是幾十塊吧,工資的1/3左右,搶的人多,轉的人少。
月底。
老闆,這是這個月的紅包費用,幫我報銷下。一算下來,一兩千。
老闆說,你先放著,下個月湊齊五千幫你報銷好了。
^-^等……
^-^等……
^-^等……
年底了。
最後我說,老闆,這個總監還是你來做吧,另請高明。自媒體和企業自媒體,自媒體人和新媒體運營崗不是一回事。
還有嗎?感覺吐槽無力
這是一個新媒體運營者的感覺
3、為什麼傳統企業的新媒體運營這么難做
自建新媒體渠道,或購買新媒體渠道。 短期內,可以通過購買特定受眾信息渠道,促成消費。但長遠發展,仍然需要自建新媒體渠道,貼近企業用戶。
難點在於
一、傳統企業紛紛轉型,增加新媒體運營渠道,競爭增大。
二、新媒體運營人才缺少。大多媒體人才,進入事業單位,或是自主創業。能夠流入中小企業,為企業發展運營新媒體的人材相對要少。
三、見效時間短。盡管目前很有多可以免費試用的新媒體平台,但實質上需要有高質量的內容來獲取受眾。企業的新媒體運營是件復雜的事,停留在信息傳播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體現出營銷策略、企業文化、產品服務、價格策略、用戶互動等內容。這些復雜的內容,需要領導的支持及其他部門的整體配合。
4、為什麼你明明工作很努力,卻依然做不好新媒體運營
近些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新媒體營銷也相應產生,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重視線上的營銷,新媒體營銷也成了一個重要的營銷方式,那麼在未來新媒體運營的發展方向和出路有哪幾個方面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看。
一是產品線
做新媒體運營,第一點就是要對自家產品有足夠的理解。懂產品,本質上是對用戶的需求與用戶的場景的理解,長期和用戶在一起聊天,接地氣,知道普通用戶最需要的是什麼,最喜歡什麼,至少你懂得社交產品的用戶的特性,不然怎麼能在微博微信兩大社交平台上工作呢?你可以把平常對新浪微博的吐槽轉化成你的產品優化方案吧。
二是運營線或者市場線
新媒體運營,運營的是新媒體渠道。產品運營,運營的是產品。如果把新媒體賬號當成一個產品呢?你既是產品經理,也是產品運營。對於產品運營線來說,很多時候新媒體都是重要的承載體。首先不得不說很多公司的活動運營都還是需要在新媒體上執行落地,對於產品內無用戶沉澱的公司,新媒體就是進行用戶運營的外部渠道。對於市場線,很多公司里新媒體運營屬於市場公關體系的,都清楚市場線平常是做什麼工作,轉換的只是渠道載體而已。
我們認為,在新媒體運營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沉澱下來對市場脈絡的感知,對大眾心理的理解和滲透,對爾虞我詐的商業市場背後一系列企劃的洞悉,對自我情商和文筆的提高,對結識的業界前輩的虛心請教和合作。當一個平台沒落了,你是不是能有足夠的運營能力迅速在另一個平台崛起。
你在做新媒體運營的時候,完全可以要求自己慢慢地做轉崗的准備。如果你會自己PS圖片,會剪輯視頻,會借用各種工具做出一個demo,並且知道每家網站的廣告價格,知道哪家流量高,性價比好,什麼樣的東西適合放在什麼樣的渠道,知道每個自媒體人的性格和水平如何,等等,那麼你的出路就可以是媒介,BD,策劃,數據分析,網站運營,甚至懂點編程,比較懂用戶,對新事物抱有好奇心的話還可以轉產品。這些都靠你在做新媒體運營的時候一點點積累,一點點錘煉,厚積薄發,聚沙成塔。
新媒體運營雖然不是直接面對客戶,但是要通過你的內容來間接影響你的用戶,從而讓他們使用你的產品或者服務。一個好的新媒體運營不但要懂得自己家的產品,而且要懂得自己用戶的需求,然後用內容作為橋梁連接雙方。因此,內容的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個能把新媒體運營做好的人,其價值比公司僱傭上千個銷售員都要高。所以,新媒體運營的前景還是不錯的!
5、新媒體運營對於現代企業有什麼作用
1、可以在消費者中贏得更多的信任。2、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其他的營銷成本。3、可以讓客戶對企業進行自主的選擇。4、新媒體增加了互動性,讓現代企業與客戶良好的互動關系。
6、新媒體運營是做什麼
一、你屬於那種類型的新媒體運營?
新媒體運營是互聯網發展帶來的職位,但身邊越來越多的傳統公司也增設了這個崗位。想弄清楚發展前景,不如先看看新媒體運營分別在傳統公司和互聯網公司都有哪些特點。
傳統公司特點
①通常一個人就是一整個部門,事實的背後是公司不會對這個職位投入很多資源。
②職責大多定義成:吸粉,追熱點,求關注,求曝光。
③通常要求有big idea,文筆優美,最好是個信手拈來的段子手。
④曾經有個HR很嚴肅的糾正我:新媒體就是「微博,微信!」
⑤把公眾號變成「硬到沒朋友」的廣告位。
寫到這里,突然聽到傳統公司的人說:「我們不是這樣子的呀,這個黑鍋我們不背」。簡要說明一下,這個劃分只是以整體趨勢偏向來說明,並無絕對。當然也有存在想轉型互聯網的傳統公司,在新媒體方面的表現直接秒殺某些到處刷數據騙人的互聯網公司。
互聯網公司特點
①職位有所屬部門,一般是運營部,不是獨立個體。
②微博、微信只是新媒體渠道的一個分支。
③公司對崗位投入更多人力,財力資源。
④績效考核不僅局限於曝光,還有留存,轉化,活躍粉絲等等。
從崗位特點看出,新媒體運營在互聯網公司的工作范圍更廣,范圍廣就說明要會的多,會的多就意味著更有價值。
7、做新媒體運營的你,如何看待未來
很多人包括很多公司把新媒體狹窄地定義為微信、微博的運營,但殊不知,新媒體並不局限於微信、微博,反而依託於互聯網的媒體形式,我們都可以稱之為新媒體。
新媒體(New Media)是指當下萬物皆媒的環境,簡單說:新媒體是一種環境。
新媒體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包括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網路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刊雜志等。
你所接觸的手機APP:微信、微博、知乎、今日頭條、手機百度、天貓、抖音等等,每一個平台都有極大的流量。而每一個平台,都起碼有20%以上的營銷內容,也就是說,你在無形中可能就被營銷了。比如你看到的知乎回答,一定能保證作者不是在營銷嗎?
你生活中的每一個場景,都逐漸在被占據,新媒體正在以細思極恐的速度覆蓋廣大人民大眾的生活,未來人們的消費可能不再取決於產品的好壞,畢竟社會發展到了一定程度,產品的差距已經非常小了,那麼唯一可能取決的,就是營銷了。
在我的觀點里,凡是以新媒體形式承載的營銷工作,都可以歸納到新媒體運營里。這份工作,需要懂文案,甚至是視頻拍攝、剪輯,還需要會數據分析,還要時刻保持在熱點事件的第一線上,懂策劃,在各大平台上,能夠策劃出有用的營銷內容。
這樣的一份綜合能力要求如此之強的工作,竟然有人說它前景不好。不過也是很能理解的,很多做新媒體的人,往往不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和生產內容,而是自嗨腦補一些自認為用戶可能會感興趣的東西,所以,他們會抱怨新媒體這份工作不好,但卻從未想過,很多新媒體,早就突破了這個層次,可以看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你要問工作前景嗎?我簡單舉一個例子:
以前家裝公司拉客戶可能都是通過線下做活動,發傳單,要電話號碼,然後人工去對接,獲客成本相當高,而且效率十分低下。
現在的互聯網家裝公司,通過產出內容,新媒體廣告投放,利用平台的大數據精準投放,很輕松地就能讓精準客戶主動填寫表單,一瞬間就可以觸達上百萬有裝修需求的人群。效率比之人工,提升了成千上萬倍,而且每個用戶的獲取成本並不高。作為運營人員,只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這樣的工作績效提成就可以讓你瞬間賺到傳統行業十倍以上的薪資。
而這樣的互聯網+企業,有著300萬的運營人才缺口,現在的大學根本沒有合適的人才輸出來源。一來是大學教的知識以書為載體,而新媒體的變化太快,書的更新沒有那麼快;二來,學校可能與社會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
所以,這個行業的前景可想而知。你掌握了新媒體運營的技能,不僅意味著自己能找一份好工作,還能夠獲得很多市場合作、自己創業的機會(這個好處是怎麼來的,我想不用我細說,你自己牛逼了,自然會有牛逼的人來找到你)。
我們看到,像傳統企業杜蕾斯、萬達、海爾,紛紛轉戰新媒體,甚至不惜花重金聘請專業的新媒體運營來幫助企業的營銷,以後新媒體的比重會越來越高。因為,與傳統媒體不同的是,新媒體是直接與用戶溝通、交流,距離用戶最近的一個群體,你知道用戶需要什麼、用戶想看到什麼,這樣的價值,遠大於靠腦補的營銷工作。新的時代,創意很重要,但理解用戶更重要,而新媒體運營恰好就是這樣一個職位。
為什麼說新媒體是一份有前途的工作?
我們看到,做得比較成功的企業新媒體如杜蕾斯、快看漫畫、二更視頻、羅輯思維等,都是依託新媒體營銷獲得了大量的品牌曝光和用戶互動。更不用說國內的互聯網公司了,更加重視新媒體這塊的工作,所以,機會有的是,工作前景是完全不用擔憂的。
90年代,房地產是個好產業,乘上那波快車的人基本都實現了財務自由;
十年前,互聯網正處於早起起步階段,做網站的可能趁機撈了一大筆錢;
2012年,互聯網+的浪潮翻滾,諸如美團之類的已經崛起,同時電商也越來越受到認可,很多人在那個階段實現了人生的華麗大逆轉;
2016年,知識付費、短視頻元年、共享經濟,都是依託於新媒體,今年在短視頻這塊,還會有更加爆發式的增長。類似Spenser、羅輯思維這類自媒體,也快速崛起,在短時間都賺了別人幾十年才能賺到的錢,而未來的新媒體,還有無限的機會可以挖掘。
但是縱觀目前的傳統企業,都希望能夠轉型升級,乘上新媒體這波快車,人才的渴求是極大,而與之矛盾的是大量新媒體從業者的素質不一,很多隻是隨便找個山寨課程學習了一下,但本身根本就不懂營銷。更有很多人,不過是看了一些文章,就大談一些理論,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即便入職新媒體,也做不好。
因為運營的本質並不是寫篇軟文,找下水軍點贊或者轉發就可以的;而是涵蓋了從傳播到留存、活躍、流失、挽回的整個生命周期的,自認為有這樣全套思維的新媒體才能稱為合格的新媒體,其職業發展路徑自然是暢通無比。
那麼,市面上這么多新媒體運營培訓課程,到底應該怎麼選擇呢?
我建議你可以從三個維度來選擇:
如果你是運營小白,從業不超過一年時間,建議你系統學習一下運營的整體知識,對運營的各個階段有了深刻的認知和理解之後,對於工作和職業發展的幫助都是很大的。
暖石—系統學習互聯網市場運營、新媒體運營
這個在線教育網站,提供了整套系統的運營課程,包括營銷思維課程、文案課程、數據分析課程、營銷策劃、優化轉化等課程,並且開放了數據分析的許可權,如果你的運營還有短板,那麼一定值得你一學,三年的課程許可權,不斷在迭代更新,每天還不到三塊錢。優秀學員還有知乎、滴滴等知名互聯網公司的內推名額。
如果你是新媒體運營從業者,而且實戰非常豐富,那麼我建議可以去三節課、饅頭商學院、起點學院這類平台去尋找線下交流和線上學習的機會。
如果你已經非常厲害了,那麼我想你可能不會關注到這個問題了,我也沒有辦法給出很好的建議了。不過,我相信你偶爾也會逛逛鳥哥筆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梅花網這類營銷網站;以及TOPYS、頂尖文案這樣的創意網站。
最後,做個總結吧。來到新媒體,你可能會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人的行為、人的需求,都會被你所洞察,你會知道人們什麼時候會看手機、什麼樣的年齡喜歡逛什麼APP、他們喜歡什麼樣的東西......如果這樣都不能稱之為有前景嗎,那麼什麼樣的工作才算有前景呢?
在AI即將到來的時代,要麼從事管理工作、要麼從事高科技工作、要麼就從事與人打交道的工作,新媒體,恰好就是這樣一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