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公務員新媒體

公務員新媒體

發布時間:2020-07-31 02:42:11

1、你好 請問新媒體傳播專業能報考公務員嗎?是傳播/新聞? 我所在的院校是傳媒院校 有新聞系 全球傳播 新媒

個人認為是屬於新聞類 應該報那些新聞類專業的崗位
其實你今年反正不考,你可以在報名的時候找個新聞類職位試報一下,看審核能不能通過,試過以後不就知道了。。。

2、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可以考公務員嗎

3120 文史哲學 新聞出版 新媒體
3121 文史哲學 新聞出版 影視新媒體
3122 文史哲學 新聞出版 媒體與文化分析
3123 文史哲學 新聞出版 數字傳媒
3124 文史哲學 新聞出版 數字媒體
3125 文史哲學 新聞出版 數字媒體設計與製作
3126 文史哲學 新聞出版 數字媒體技術
3127 文史哲學 新聞出版 數字媒體應用技術
3128 文史哲學 新聞出版 數字傳媒藝術
3129 文史哲學 新聞出版 媒體創意
3130 文史哲學 新聞出版 新媒體與信息網路
招考單位要求此類專業的即可報名

3、公務員必看,公務員如何面對新媒體時代

地方公務員考試有資格考試和招錄考試兩種,資格考試即成績合格者發給公務員資格證書,考生可憑此資格證在市、區、縣等國家機關求職,如北京市。有的需要再參加具體部門的一些考試,有的直接面試考核。絕大多數地方公務員考試採用的是招錄考試的方式,考生選擇職位報名參加考試,考上後就直接錄取為該部門的公務員,和中央公務員考試程序一樣

4、如何提高政府公務員在新媒體時代 網上輿論引導與處置能力

目前的形勢:
一是在當前媒介高度發達的社會下,群眾與媒介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群眾在遇到難事、急事時從以前的自行解決變得善於藉助媒體的手段解決。主動的找媒體進行爆料、追蹤、報道。
二是媒體在接受到有價值的新聞後,也非常樂於對事件進行報道,連續、追蹤,善於在文章的標題上,新聞的內容上做文章,吸引閱讀者的眼球。
三是媒體很善於轉述當事人的觀點,對於所見到的、所聽到的、所感受到的,包括被采訪者的態度和語氣,表情全寫進報道中。

在處置策略上的方法:
一是危機事件發生後,躲、堵、避、藏都不是解決危機事件的辦法,需要當事人迅速、主動的接待媒體、應對媒體,在報道中當事人的躲成為了媒體更加樂於報道新聞的價值。
二是危機事件發生時,盡管當事人已被事件影響的焦頭爛額,心裡憋滿怨氣,但面對記者時更應該沉著冷靜,不說過頭的話,不做過頭的事。正如被稱為國家黃埔一期的新聞發言人,現任教育部教育出版社社長的王旭明曾說過「對待媒體假話不說,真話不全說」的一樣。要防範媒體將自己的話報道出去成為炒作輿論的焦點。
三是輿論已形成焦點時,不做無謂的質問,解釋工作。先道歉,表錯誤,願接受監督,用積極誠懇的態度盼求矛盾的化解。

解決問題上的策略:
一是媒體是把雙刃劍,特別是備受群眾喜愛的大眾網路、媒體,在群眾心目中的影響力極大,權威、權利不可忽視,它有著設置議程、引導輿論走向的功能、條件,在輿論未形成前每個人只有主動配合採訪,說清事實,才能化解矛盾。
二是媒體為群眾訴求進行采訪,為的是向了解事件的真實情況,任何錶現的不友善都可能被記者報道。
三是遇到記者采訪切忌欲蓋彌彰,轉移話題.最好的方式與媒體合作,就事論事,解決問題。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5、網路與新媒體能報考新聞傳播類公務員嗎?

根據《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研究生、本科、高職高專專業目錄》整理知,本科專業目錄(2012版:

本科,「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屬於新聞傳播學類。

即,公務員考試報考時,若某崗位面向「新聞傳播學類」相關專業招錄,網路與新媒體符合該專業要求。

以2018年度國家公務員考試為例,面向「網路與新媒體」或「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招錄的崗位,比如:

[若報考國考,或參考國家公務員考試招考信息、報考指導、復習資料(整理)]

6、公務員考試 新聞傳播學類包括哪些專業

廣告學、網路與新媒體、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編輯出版學、國際新聞、數字出版等專業。

1、傳播學

傳播學專業具有鮮明特色,特別是在農業科教影視領域具有獨到的優勢。為了適應21世紀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要求,本專業還設置了影視傳播和傳播理論與實務兩個專業方向,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興趣選擇相關專業方向深入學習。

本專業培養有寬厚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礎,掌握傳播專業基本理論和技能,具有較強的國際交流和使用現代傳媒技術能力,富於創新精神和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2、廣播電視學

廣播電視學專業培養具有廣播電視新聞學基本理論和寬廣的文化科學知識,能在廣播電視新聞宣傳部門,從事編輯、采訪、節目主持與管理等工作的新聞傳播學高級專門人才。

3、編輯出版學

編輯出版學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編輯出版理論知識與技能、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能在書刊出版、新聞宣傳和文化教育部門從事編輯、出版、發行的業務與管理工作以及教學科研的編輯出版學高級專門人才。

4、國際新聞

國際新聞是與新聞學共生的新聞學分支,自產生以來已經形成了一個蔚為大觀的龐大系統。

本專業方向的研究范圍鎖定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主流新聞媒體的研究;國際新聞流動和走向的研究;

以及國際新聞報道研究,研究國際新聞的報道方式,報道方法,研究各主流媒體的優勢和特點,並密切關注國際新聞的最新發展的動態和趨勢。

5、數字出版

數字出版專業是建立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新型應用性學科,也是當今媒體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媒體融合是平面、影像、網路等在數碼技術平台上融合到一起,形成多元化互動式的新媒體傳播形式。

該專業培養具有系統的現代編輯出版理論知識與技能、較為寬厚的人文與社會知識及科學知識,熟悉我國編輯出版的法規與政策,熟練掌握新媒體技術,能在網路傳播、出版、宣傳以及企事業單位、軍隊等行業與部門,從事書刊策劃、編輯、發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聞傳播學

7、新媒體專業能報考哪些事業單位或公務員

建議你還是去看看最近幾年的招考職位表
我只能說你這個專業是神馬 完全沒聽過
搞不好根本就不招這個專業的

8、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是否可以考公務員

你好,公務員有不限專業的崗位,如果國考公告出來,沒有與你專業相適應的,那麼就報不限專業的就好,只是競爭會非常大!加油!

9、如何提高政府公務員新媒體時代網上輿論引導與處置能力

目前的形勢:
一是在當前媒介高度發達的社會下,群眾與媒介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群眾在遇到難事、急事時從以前的自行解決變得善於藉助媒體的手段解決。主動的找媒體進行爆料、追蹤、報道。
二是媒體在接受到有價值的新聞後,也非常樂於對事件進行報道,連續、追蹤,善於在文章的標題上,新聞的內容上做文章,吸引閱讀者的眼球。
三是媒體很善於轉述當事人的觀點,對於所見到的、所聽到的、所感受到的,包括被采訪者的態度和語氣,表情全寫進報道中。

在處置策略上的方法:
一是危機事件發生後,躲、堵、避、藏都不是解決危機事件的辦法,需要當事人迅速、主動的接待媒體、應對媒體,在報道中當事人的躲成為了媒體更加樂於報道新聞的價值。
二是危機事件發生時,盡管當事人已被事件影響的焦頭爛額,心裡憋滿怨氣,但面對記者時更應該沉著冷靜,不說過頭的話,不做過頭的事。正如被稱為國家黃埔一期的新聞發言人,現任教育部教育出版社社長的王旭明曾說過「對待媒體假話不說,真話不全說」的一樣。要防範媒體將自己的話報道出去成為炒作輿論的焦點。
三是輿論已形成焦點時,不做無謂的質問,解釋工作。先道歉,表錯誤,願接受監督,用積極誠懇的態度盼求矛盾的化解。

解決問題上的策略:
一是媒體是把雙刃劍,特別是備受群眾喜愛的大眾網路、媒體,在群眾心目中的影響力極大,權威、權利不可忽視,它有著設置議程、引導輿論走向的功能、條件,在輿論未形成前每個人只有主動配合採訪,說清事實,才能化解矛盾。
二是媒體為群眾訴求進行采訪,為的是向了解事件的真實情況,任何錶現的不友善都可能被記者報道。
三是遇到記者采訪切忌欲蓋彌彰,轉移話題.最好的方式與媒體合作,就事論事,解決問題。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0、辭掉公務員做新媒體,我的選擇有沒有錯

1、這要看你自己是怎麼想的,每個人的理想不一樣,喜歡的工作也不一樣 2、媒體工作有它的好處,公務員也有自己的好處,端看你想要怎樣的人生

與公務員新媒體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