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藝術研究
包括攝影、電影、電視在內的各種圖像技術來思考和創作
圖像技術對於藝術語言表達,了解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義。
2、動畫造型研究和實驗動畫研究,新媒體藝術研究有什麼區別
動畫造型研究和實驗動畫研究,新媒體藝術研究有什麼區別?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動畫造型研究:
-------建立在對現有已經展示或影視市場上呈現的動畫造型分析,總結受歡迎的原因,製作的技術難度,表達技法等等的研究。
實驗動畫研究:
-------嘗試採用新的視覺觀點,製作模式,非常規的表現手法,工藝,甚至劇本概念,探索非傳統的或另類的造型手法的研究。
新媒體藝術研究:
-------新媒體這個詞實在是太可怕哦,所有能大量傳播某些思想或價值觀的東西,都可以成為媒體,傳統就是電視報章雜志廣播宣傳單海報,現在新媒體可以是可樂罐子廣告,網站,電梯視頻播放器,微博,甚至汽車,視頻廣告植入等,藝術這個詞我的理解就是新媒體以一種藝術形式的去表達思想或價值觀,而不是直白呈現一個強加的概念。
一點愚笨的觀點,期待指正。
3、新媒體藝術的背景
人類的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會帶來藝術上的巨大變革,比如透視學和幾何學的發展影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礦物和油料的提純技術的發展影響了北部歐洲明朗而富有層次的油畫塑造風格;機器生產的顏料和光學的研究的成果促成了外光寫生和印象派的發展。在20世紀,在藝術和科學技術之間最大的發展就是圖像技術對於藝術語言特殊影響作用。 藝術不僅要為社會創造視覺財富,同時也必然要對社會文化進行視覺化的思考。只有這樣,藝術才能真正的實現自己的功能。
20世紀以來,伴隨著流行文化的發展和商業性電視節目的普及,藝術家們開始了對於圖像化的視覺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思考,另一方面,開始了用實用包括攝影、電影、電視在內的各種圖像技術來從事這種思考和創作。從未來派開始,攝影和現成圖像的拼貼就成為了藝術創作的重要方式;從激浪派的白南准開始,電視就開始作為一種新的視覺技術在個性化的視覺創造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在整個20世紀,攝影和電視乃至電影膠片都被從流行文化改造成藝術創作媒介。攝影本來是記錄性和紀念性的工具,而藝術家則從中抽離出了擺拍和拼貼的技術手法,結合圖像的本身的客觀性,將其發展成為獨特的個人敘述方式,從而出現了超現實主義的攝影、辛迪·謝曼的假「電影劇照」和傑夫·沃爾的偽「真實」等等。在錄像藝術中,藝術家們結合電視的電子媒介特性,創造出和大眾電視節目的不同的「藝術性電視節目」,從而出現了白南準的「電視電子畫」、以及道格拉斯的「延長電影」等等新媒體藝術。
4、新媒體藝術設計是什麼?
就是有關網路媒體方面的..同一個專業每個學校的培養方向都會有區別國美的新媒體是繪畫方向的
有寫學校是網路媒體的,也叫第四媒體.其實我們美術專業很多都只是名字叫很好聽
專業上的課程都差不多
5、新媒體藝術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應用新媒體技術進行藝術創作。著重強調數字化、虛擬現實、虛擬互動等表現形式。但是對於具體定義和內涵來說,可謂百家爭鳴。要認識新媒體藝術可以先認識新媒體。
對於「新媒體」的界定,學者們可謂眾說紛紜,至今沒有定論。一些傳播學期刊上設有「新媒體」專欄,但交互網路電視所刊載文章的研究對象也不盡相同,有數字電視、移動電視、手機媒體、IPTV等,還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體專欄。那麼,到底什麼是新媒體?所謂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清華大學的熊澄宇教授認為,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在今天網路基礎上又有延伸,無線移動的問題,還有出現其他新的媒體形態,跟計算機相關的。這都可以說是新媒體」。也有專家提出:「只要媒體構成的基本要素有別於傳統媒體,才能稱得上是新媒體。否則,最多也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的變形或改進提高。」「目前的新媒體應該定義為在電信網路基礎上出現的媒體形態——包括使用有線和無線通道的方式。」還有學者把新媒體定義為「互動式數字化復合媒體」。
因為「新媒體」的定義沒有統一的定論,也就使得以「新媒體」為基礎的「新媒體藝術」定義也具有了一定的不確定性。
新媒體藝術不同於現成品藝術、裝置藝術、身體藝術、大地藝術。新媒體藝術是一種以「光學」媒介和電子媒介為基本語言的新藝術學科門類,新媒體藝術是建立在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基礎上的,這樣說起來不免讓人覺得有些抽象,感覺上新媒體藝術離我們還有些距離,其實不然。新媒體藝術說白了就是數碼藝術,其表現手段主要為電腦圖形圖象(computer graph),即許多業內人親切地對其簡稱道的CG。其實新媒體藝術的范疇具有「與時俱進」的確定性,眼下他主要是指那些利用錄象、計算機、網路、數字技術等最新科技成果作為創作媒介的藝術品。因此新媒體藝術已經在不經意中深入到了現代藝術的各個領域中去了。
6、上海大學的新媒體藝術設計研究生專業怎麼樣?
不怎麼樣,垃圾學校,建議考取同濟或上海應用技術學院的設計專業,是上海最最權威及實力最強的!
7、請問北京印刷學院新媒體藝術研究考研復試考什麼? 謝謝
201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傳播學專業——《傳播學》考試大綱
詳見http://gs.bigc.e.cn/ReadNews.asp?NewsID=313
http://gs.bigc.e.cn/
傳 播 學
一、考試目的
考查傳播學學科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和原理;
考查應用傳播學知識解釋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題型
本門課程考試題型包括術語解釋、簡答、論述三種。
三、傳播學課程的考試范圍
(一)人類傳播史與傳播學研究史
1、人類傳播的發展階段;2、信息社會的特點;3、傳播學產生的社會背景和學科背景;4、傳播學的「四大先驅」與施拉姆;5、傳播學史上的重要學派。
(二)傳播與符號
1、傳播;2、信息;3、符號;4、意義交流;5、象徵性社會互動。
(三)傳播媒介
1、傳播媒介; 2、媒介類型及進化;3、印刷媒介;4、網路媒介; 5、媒介研究的幾種重要理論。
(四)傳播類型與傳播模式
1、人內傳播;2、人際傳播;3、群體傳播; 4、組織傳播;5、大眾傳播;6、經典傳播模式。
(五)傳播主體與傳播受眾
1、傳播者;2、傳播機構與傳播制度;3、傳播受眾;4、受眾行為理論。
(六)傳播效果
1、傳播效果的層面與類型;2、微觀傳播效果; 3、宏觀傳播效果;4、傳播效果研究簡史。
(七)網路傳播
1、網路媒介的優勢與劣勢;2、網路傳播的特性;3、公共空間與話語權;4、網路媒體策劃及運作;5、網路文明與傳播秩序。
四、參考書目和相關網站
1、《傳播學教程》,21世紀傳播學叢書, 郭慶光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年版。
2、《傳播學簡史》 [法]阿芒·馬特拉 米歇爾·馬特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年版。
3、中國新聞傳播學評論(CJR): http://cjr.zjo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