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戶運營做什麼,和新媒體運營有什麼區別?
我認為:以用戶行為數據為基礎,用戶激勵與獎勵為手段,不斷提高用戶體驗,促進用戶行為轉化,延長用戶生命周期價值的運營就是「用戶運營」。
用戶運營的最高境界就是和每個用戶建立一種牢固的好友關系。
這需要長期的磨練和探索。
2、新媒體中大數據的應用有哪些?
新 媒 體 大 數 據 應 用 場 景 主 要 為 以 下 四 個 方 面 :
1 、 政 務 治 理 方 面 ;
包 含 輿 情 監 測 、 風 險 發 現 , 風 險 防 范 、 風 險 判 斷 、 應 急 指 揮 、 精 准 調 研 、 議 題 引 導 、 引 導 效 果 評 估 、 決 策 輔 助 等 。
2 、 企 業 品 牌 管 理 方 面 ;
包 含 品 牌 口 碑 管 理 、 品 牌 傳 播 管 理 、 品 牌 戰 略 管 理 ( 競 爭 力 評 估 、 行 業 環 境 評 估 等 )
3 、 媒 體 傳 播 方 面 ;
包 含 追 蹤 熱 點 、 編 輯 選 題 、 數 據 新 聞 等
4 、 科 研 教 學 方 面 ;
包 含 學 校 師 生 研 究 課 題 、 教 學 案 例 等
新 媒 體 大 數 據 已 運 用 到 工 作 生 活 的 方 方 面 面 , 政 企 單 位 如 有 新 媒 體 大 數 據 需 求 , 可 選 擇 新 浪 輿 情 通 , 新 媒 體 大 數 據 服 務 平 台 , 打 造 場 景 化 大 數 據 應 用 。 政 企 用 戶 前 往 官 網 免 費 注 冊 使 用 。。您的採納是對我工作的支持
3、如何做新媒體數據化運營
目標人群的「畫像」信息提取
(1)目標人群的年齡分析
3位作家單條新媒體文章對應粉絲年齡分布
從上圖可以看出,韓寒、郭敬明和李尚龍的微博粉絲的年齡段主要集中在「19-24歲」這個區間,這是「第一集團「,而「第二集團」是「25-34歲」這個年齡段區間,而韓寒的粉絲年齡段「第一集團「和」第二集團「人群相差無幾,不過這也好解釋,他的文風犀利但有深度,有自己的人生哲學(對比《後會無期》與《小時代》系列、《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即可知)俘獲廣大80後粉絲有關。
綜上所述,該公眾號主要面向人群是19-24歲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次要人群為25-34歲,據一般常識判斷,粉絲群體應涵蓋學生群體(高中生、大學生)、白領群體。
(2)目標人群的性別分析
3位作家單條微博對應的粉絲性別分布
據上圖可知,幾位作家對應的粉絲群體的性別主要以女性為主,尤其是郭敬明和李尚龍的粉絲群體女性佔比極大,分別達到90%和75%上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如上分析。
綜上所述,該公眾號面向的人群主要是女性群體,加上年齡特徵,即女青年。
(3)目標人群的地域分析
3位作家單條微博對應的粉絲地域分布
關於粉絲地域分布,筆者是想找出幾位作家人群的共性分布區域,縮小地域范圍,在幾個區域進行集中發力,到時可以著力找當地的暢銷文學、事件、人物等內容素材信息,打造粉絲群體喜聞樂見的文章;抑或找到當地有影響力的自媒體進行推廣和互推;後期盈利變現也能有的放矢。
上面可以看出,上海、北京、廣東三地的粉絲較多(當然也不排除這里的互聯網發達,網民較多…),這里可以作為主攻區域。
(4)粉絲的興趣圖譜及情感需求分析
這部分需要對上述3條微博的互動粉絲的興趣標簽進行整理,並利用censydiam模型進行分析。
將三條微博的粉絲興趣標簽進行優先順序賦值和歸並計算,找出得分較高的前10個興趣標簽:
對粉絲興趣標簽進行處理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公眾號目標人群的10個最重要的特徵,關於它的用戶,筆者將在後面提到。
再經處理,得到如下「興趣-行為動機」對應表和最終的3類主要情感需求象限。
3條微博粉絲的「興趣-行為動機」對應表
目標人群的情感需求在Censydiam動機分析模型中的反映
由上述分析可知,公眾號的粉絲的情感需求在Censydiam消費動機分析模型主要對應模型中的3個象限,即「享樂/釋放」、「舒適/安全」和「個性/獨特」。這三類情感需求象限其實對應的是三類不同的粉絲群體,所以在後續的公眾號定位及欄目規劃時需要兼顧三者的差異性需求。
好了,通過間接手段,我們獲取了目標人群的用戶畫像,了解了他們的基本特徵,這對我們進行公眾號的內容規劃、風格調性和粉絲獲取渠道都很有幫助。
然而,對於微信公眾號的定位來說,僅有上述信息是不夠的,因為我們還需要確認目標人群的閱讀偏好,知道哪些內容是他們喜聞樂見的,據此可以「投其所好」。
4、新媒體,大數據跟企業發展之間是怎樣的關系
瀉葯!
新媒體(微信,微博等)是互聯網跟實體的一座橋梁,未來社會的形態也是線上線下的聯動。
大數據對於企業的應用,除了內部信息整合,還有外部信息採集。
內部的不說了。
說說外部。
外部來說,就涉及到信息採集,還有採集後的工作,可以成為輿情監測。
論壇、微博、博客、新聞評論作是目前網民在網路上發表個人意見的四大陣地,由於網民的數量龐大,發表信息沒有門檻,相關信息傳播速度極快,其形成的力量對於公司的品牌形象及產品的口碑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采34534533集-
網路上用戶的評論中的贊揚、喜好、抱怨等信息其實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它是我們窺探競爭對手產品弱點以及發現新的用戶需求與喜好的豐富來源。這些信息對於公關部門、品牌部門、研發部門深入了解用戶狀態與心理非常有幫助。
網路口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現實口碑的一種反映,無論是正面評價還是負面評價都可以被迅速傳播,而其中的負面評價更會被迅速放大。好的口碑傳播可以推動企業的產品銷售,而負面口碑的傳播可以迅速導致企業的危機。
對於一家知名企業,關於網路口碑需要了解以下問題:
用戶意見表達平台中關於自己品牌的言論有哪些?分屬哪些類別?哪些具有重要反饋意義?哪些具有正面價值?哪些具有負面價值?究竟是誰在何時發表的這個意見?有多少人看了這個意見?有多少人回復了這個意見?哪些需要引導?哪些需要應對?哪些需要危機預警?26禁止9盜用0
用戶意見表達平台中關於競爭品牌的言論有哪些?分屬哪些類別?哪些具有重要反饋意義?哪些具有正面價值?哪些具有負面價值?哪些需要利用?
實時收集分類整理用戶的各種評價信息是公司口碑監測的重點。
這就需要信息採集系統和輿情監測系統了。
它們工作原理,或者說解決方案就是這樣的,這一類的系統一般是基於web2db knowlesys這一類的技術,這類技術的特點就有事抓得多同事抓得准,把標題,日期等都抓回來了。
5、新媒體運營面對的粉絲是用戶還是客戶?
在我的理解中,客戶和用戶是有差別的。
我們所在的企業決定我們的客戶是一些具有決策權的人員,但他們並不是我們產品的用戶。
我們需要關注的是用戶的體驗,因為只有用戶才能給我們最直觀的數據反饋,讓我們能夠改進產品的性能等等。沒有數據的改進在我看來是一種瞎蒙的行為,好的產品是需要用戶說好的, 他們才是我們做產品最直接的反饋者。所以我們做新媒體久經面對的是客戶還是用戶?兩者之間的層次相差巨大,在目前看來,並不能兼得。
個人認為新媒體運營更多的是偏向於用戶,再從用戶中挖掘客戶。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