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時代賣書

新媒體時代賣書

發布時間:2020-10-04 04:03:17

1、如何充分利用新媒體做好圖書宣傳推介工作

領導支持是關鍵。俗話說:「領導帶了頭一步一層樓」。首先領導要重視,為新聞宣傳工作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進一步提高領導對新聞宣傳工作的認識,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新聞宣傳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深化,是衡量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做得好不好的一個標准,決不能把新聞宣傳當作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之外的任務來對待。「工作是干出來的,也是說出來的。」因此,健全一個機構,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新聞宣傳隊伍,全面強化隊伍建設和管理非常必要。把新聞宣傳和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宣傳內容緊緊圍繞打假治劣、消費維權、關注民生、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等相關工作進行宣傳,根據不同情況,挖掘各單位的好做法、好經驗,加大宣傳報道力度。

2、當今社會,新媒體是否能取代紙質書資料

取代不敢說,但是會越來越適應社會的發展,紙制的也有存在的不要的

3、有什麼新媒體方面的書籍可推薦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新聞系教授
「《做新聞》對新聞的社會建構問題進行了最為全面的論述,又有可靠的實證支持,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社會學傑出教授,堪稱典範。」
托德·吉特林(Todd Gitlin)。作者能夠把實地考察跟哲學思考以及理論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說明新聞是社會建構的產品、令人信服,是新聞專業人員按照日常工作慣例完成的產品……《做新聞》的思想發人深省,美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既有深入的理性思考。塔奇曼用『解釋社會學』的觀點.Bantz),而且加深了我們對現代美國文化的理解.Charles Whitney)。」
劉易斯·科塞(Lewis A,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社會學教授
「《做新聞》對新聞的社會建構問題進行了富有遠見,觀點明確,社會沖突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蓋伊。對新聞研究人員來說,此書的觀點富有啟迪.Coser)。」
查爾斯·惠特尼(D專家媒體隆重《做新聞》一書「《做新聞》是一部關於新聞媒介研究的開拓性著作。作者用民族方法學的研究方法闡述了新聞是現實的建構的命題,不僅豐富了我們關於大眾媒介的知識。」
查爾斯·兄·班茨(Charles R,不可不讀、入木三分的理論分析

4、有哪些關於新媒體營銷的書值得推薦

新媒體的十本必讀書:
1、《淺薄——互聯網如何毒化了我們的大腦》
作者:尼古拉斯·卡爾(2010)
2、《科技想要什麼》
作者:凱文·凱利(2011)
3、《新數字秩序的革命》
作者:戴維·溫伯格(2008)
4、《互聯網政治學:國家、公民與新傳播技術》
作者:安德魯·查德威克(2010)
5、《刪除:大數據取捨之道》
作者: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2013)
6、《總開關:信息帝國的興衰變遷》
作者:吳修銘(2011)
7、《認知盈餘:自由時間的力量》
作者:克萊·舍基(2011)
8、《信息烏托邦:眾人如何生產知識》
作者:凱斯·R·桑斯坦(2008)
9、《融合文化——新媒體和舊媒體的沖突地帶》
作者:亨利•詹金斯(2012)
10、《數據新常態:如何贏得指數級增長的先機》
作者:克里斯托弗•蘇達克(2015)

5、關於「新媒體」的經典書籍

《數字傳媒概要》,閔大洪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閔大洪應該是中國接觸新媒體比較早的新聞傳播學者了吧。這本書應該也算是最為權威的新媒體的著作了,在學界評價頗高,前些年看過,受益匪淺,只是不知道在新媒體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這本書有沒有與時俱進出新版本。
另外,彭蘭、杜駿飛也應算得上新媒體專家吧,只是他們的著作拜讀較少,樓主感興趣也可去查查看。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6、圖書編輯如何應對新媒體時代

「《大英百科全書》停止發行」的消息讓傳統圖書出版業感受到又一次震撼。這套號稱當今世界最知名、最權威的百科全書,自18世紀中期首次在蘇格蘭愛丁堡出版以來,歷時幾個世紀的不斷編輯修訂,完成全部二十四冊共十四個版次,確立了其在百科全書界中不可動搖的地位。但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面對「谷歌」、「雅虎」等網站強大檢索能力以及「維基百科」等網站無與倫比的互動性,昔日的「大佬」已經少有優勢地位可言了。盡管該圖書出版公司還在繼續電子出版,但《大英百科全書》的時代宣告終結了。更新理念 迎接挑戰新媒體資訊之豐富、傳播之迅捷、載體之多樣、互動之頻繁,確實讓傳統出版業望塵莫及。面對洶涌而至的媒體革命浪潮,圖書編輯絕不能固守陣地、不思變革,一定要與時俱進、更新理念,更要轉變角色、迎接挑戰。首先,編輯要練就在紛繁蕪雜的信息海洋中擷取精華的「火眼金睛」。在新媒體時代,科技的力量改變了知識的結構和傳播途徑,人們對於知識的需求既超越了圖書所能承載內容的極限,也超越了傳統圖書出版所需的時間周期。要在不斷變化的新媒體時代贏得圖書出版的獨特地位,圖書編輯要一如既往地視質量如生命,使圖書能夠經得起讀者和市場的檢驗;編輯還需要增強學習意識,熟悉和掌握新媒體時代的特殊性,正視數字革命給出版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練就一雙在紛繁蕪雜的信息海洋中擷取精華的「火眼金睛」。其次,編輯要能夠對信息敏銳地作出預判,憑著一雙慧眼發現尚未打磨的「璞玉」。長期以來,由於我國的出版社有相對固定的分工和出版領域,由此形成了相對固定的作者和讀者群,可以說,這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信息壟斷,一本圖書一印幾十年的情況屢見不鮮。在數字化時代,信息更新頻率前所未有地加快,讀者的關注點和興奮點也會隨之不斷變化,每一個信息都可能孕育著一個機會,它可能突如其來,也可能稍縱即逝。要想在激烈的圖書競爭中取得優勢,編輯應該對這些信息敏銳地作出預判,快速地作出反應,憑著一雙慧眼去發現那些尚未打磨的「璞玉」。再次,編輯要熟悉新媒體時代圖書出版的新變化,對編輯出版做到全面策劃。讀者的關心和需要是圖書市場的原動力。新媒體時代恰恰最重視個性和互動性,這使得讀者在閱讀取向上也更加註重個性化、獨特性和原創性,跟風、炒作、人雲亦雲的作品越來越鮮有應者,這就要求編輯更加註重圖書的策劃環節,從出版的目的開始,就要具有獨特之處。圖書編輯應當具備全局觀念,通過增加知識儲備、更新知識結構、提升知識的應用和整合能力,對社會生活形成基本的判斷,對讀者的關心和需要形成基本的認識,再根據自身所長全面策劃,敏銳地洞察市場,增強協調能力,在策劃選題前,開展充分的市場調研和預測,通盤考慮讀者定位、作者遴選,制定切實可行的營銷方案,進行精細的成本核算。順應潮流 取長補短新媒體技術發展在沖擊傳統出版行業的同時,也給傳統出版提供了更多選擇。作為傳統行業從業者,圖書編輯應該意識到新媒體所具有的海量內容、即時傳輸、互動暢通等特點,反映了未來出版業的潮流。圖書編輯只有主動順應這樣的潮流,在策劃、編印、宣傳等環節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優勢,才能推進傳統圖書走向新時代。一方面,要打破圖書出版平面、單一的模式,實現立體的、多媒介出版。新媒體的出現,使得同一內容通過不同的手段,在不同的維度,以不同的特點展現成為可能。圖書編輯在選題策劃時,就應樹立立體化、多媒介的觀念,注重產品的立體開發和利用,在編輯出版圖書的同時,積極探索網路、手機出版以及影視聯動等方式,以適應不同人群的需要,讓產品得以延伸,價值實現倍增。另一方面,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編輯效率,優化出版流程。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應用的普及,現代編輯的工作手段實現了飛躍,電子處理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文稿處理。一些專業軟體的推出,可以讓圖書編輯從繁重的審校工作中擺脫出來,而網路傳輸的便捷也讓出版周期得以大大縮短。因此,信息時代的圖書編輯必須學習相關新技術和新手段,掌握跨媒體技術的綜合編輯能力,以提高效率,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選題策劃中,同時還可以利用先進傳播方式,使圖書擁有更大的社會關注度和影響力。內容為王 堅守價值在新媒體沖擊下,傳統圖書依然牢固地佔有一席之地,究其原因,一方面,讀者長期以來形成的閱讀習慣使然;另一方面,傳統圖書經典、高雅、嚴謹的特質所帶來的厚重、系統、深刻的閱讀體驗也是其生命力的根源之一。新媒體時代,信息爆炸固然極大地拓展了人們的閱讀視野和范疇,但是由此而來的各種信息泥沙俱下、良莠不齊,乃至虛假消息混淆視聽,為堅持「內容為王」的傳統圖書留出了足夠的生存空間。圖書編輯應該堅持「內容為王」的價值取向,以眼光、學養和熱情,打造出更多精品。筆者認為,在整個策劃製作過程中,圖書編輯尤其要注重形式與內容、人文與科學、審美與實用的結合,讓紙質閱讀煥發出經久不衰的魅力。

7、新媒體運營有哪些書籍推薦?

1營銷思維:

《引爆點》《營銷管理必讀12篇》《定位》《需求》

2運營理念認知:

《從零開始做運營》《運營之光》《增長黑客》

3運營技巧:(文案、標題、數據分析、策劃、用戶心理)

《誰說菜鳥不會數據分析》《深入淺出數據分析》《數據化管理》

《文案創作完全手冊》《文案訓練手冊》《影響力》《人性的弱點》

4互聯網思維:

《周偉鴻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參與感》《長尾理論》

《免費:商業的未來》《顛覆式創新》《浪潮之巔》

與新媒體時代賣書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