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外人眼中2018年中國春運奇跡變化是什麼?
2018年春運大幕正式拉開。在接下來的40天里,中國又將上演「人類最大規模的周期性遷徙」。伴隨著高鐵網路不斷完善、科技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年這條漫漫回家路上將出現不少新變化。
【變化之一】
客運結構有變:道路客運首次出現負增長
今年春運的一大變化,體現在客運結構上。
今年的客運結構與以往相比有所變化。其中,鐵路、民航分別增長8.8%和10%,道路下降1.6%,道路客運首次出現負增長。
從具體數據來看,來自鐵路部門的信息顯示,今年春運,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3.9億人次,同比增加3131萬人次,日均955萬人次。
民航部門的數據顯示,民航預計將運送旅客6500萬人次,約佔全年旅客運輸量的十分之一,探親和旅遊是主要的出行目的。
連維良表示,今年春節較晚,節後探親、旅遊、學生、務工客流疊加,將出現較高的客流高峰,預計最高峰日客運量將超過1億人次。
【變化之二】
高鐵優勢突出:動車組發送旅客佔比近六成
今年春運,高鐵在鐵路運輸方面無疑發揮著主力軍作用。
來自中國鐵路總公司的信息顯示,去年投產3000多公里鐵路新線,「四縱四橫」高鐵網路已經形成,特別是蘭州到重慶的蘭渝鐵路、西安到成都的西成高鐵、重慶到貴陽的渝貴鐵路等線路的陸續開通,使西部地區的客運能力顯著提升。
2018年春運,預計動車組發送旅客佔比將達到57.5%,同比提高4.8%。加開的旅客列車中,動車組列車佔比將從去年的36%,提高到今年的43%。
此外,鐵路部門在京哈、京廣、滬昆、貴廣等方向,還增開88.5對夜間高鐵列車。
從總體來看,為做好2018年春運工作,鐵路部門推出多項措施,最大限度擴大春運運輸能力。
節前平均每天可提供運能911萬席位,同比增長5.2%;節後平均每天可提供運能933萬席位,同比增長5.3%。
春運期間,在每天開行圖定旅客列車3819對基礎上,節前每天加開旅客列車576對;節後每天加開旅客列車665對。
鐵路部門還增加了春運客流集中地區運能安排,節前北京、廣州、滬寧杭三大客流集中地區共安排直通旅客列車1350對,同比增加59對;節後成渝、武漢、南昌、合阜、湖南五大客流集中地區,共安排直通旅客列車821對,同比增加115對。
【變化之三】
春運服務智能化:驗證驗票效率提高
今年,為了提高春運服務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鐵路部門還將實施多項措施。
例如,在進站環節,加快推廣應用自助實名制核驗閘機,提高驗證驗票通過能力和效率;在候車環節,部分大站智能導航系統可提供旅客自助查詢;在旅途全程,開展「行程通知」信息服務,為旅客提供信息資訊。
鐵路部門還推出「鐵路12306」微信小程序和在車站張貼二維碼,為旅客提供余票查詢、停站信息及本人行程管理等便捷信息服務。
另外,機器人也成了今年春運的一項「黑科技」。鐵路杭州站今年就引進了機器人,利用大數據科技,實現引導、問詢及失物招領全部智能化。
公路方面,交通運輸部此前已強調,要充分發揮ETC系統全國聯網優勢,加強公路收費站管理,提高車輛通行效率。
中國民航局方面也強調,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新媒體渠道、自動識別等信息技術手段,提升信息服務水平,向旅客提供便捷服務。
【變化之四】
旅途更舒適:動車互聯網訂餐流程優化 坐飛機可玩手機
「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出行的安全性、便捷性、舒適性、時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走得了』更期望『走得好、走得舒適、走得滿意』。」連維良日前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
2018年春運,各個部門也力爭在配套服務上跟進,讓乘客的回家之路更舒適。以用餐為例,鐵路部門1月中旬對互聯網訂餐進行系統升級,旨在提升旅客互聯網訂餐體驗。
優化後的互聯網訂餐流程,訂餐截止下單和取消時間由開車前2小時壓縮至開車前1小時。此外,互聯網訂餐供應品種也得到豐富,可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特產。
在衛生方面,春運前,鐵路部門啟動開展全路車站、列車「衛生達標活動」,重點解決廁所設備設施故障,消除衛生死角,改善通風條件。
鐵路部門將全面推行廁所管理責任制,落實相應責任。春運期間,對全路站車廁所開展全覆蓋監督檢查,及時發現整治,改善旅行環境。
除了鐵路,民航領域今年也有變化。近期,包括南航、東航、海航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宣布解禁「空中手機使用」,乘客在飛機上可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這讓乘客在歸家的途中又多了不少樂趣。
2、鐵路12306打開時出現application error 怎麼解決
按順序點開「工具」——「選項」——「高級」。
然後在使用 「ssl」和 「tls」前面的口裡面打鉤。
然後「確定「,關閉IE。
重新打開,寫地址,如果IE提示安全證書有問題什麼的,你點「顯示內容」再點「顯示所有內容」就可以了。
3、12306人工服務電話多少?
撥打12306,接通後無需聽語音提示,直接按1,選擇客運服務。按1後過幾秒,當語音開始時直接按0,選擇人工服務。
「鐵路12306」新媒體服務平台是中國鐵路總公司在移動互聯網上發布鐵路資訊的權威渠道,是服務社會公眾的新入口。
它與火車票務官方網站共享用戶、訂單和票額等信息,並使用統一的購票業務規則,軟體具有車票預訂、在線支付、改簽、退票、訂單查詢、常用聯系人管理、個人資料修改、密碼修改等功能。
(3)春運新媒體擴展資料:
12306人工服務訂票:
1、12306人工服務時間每天早上7點-晚上11點。
2、12306電話訂票辦理只限於開車前4-60日(含購票當日)內的車票。
3、遇到節假日或春運等購票的高峰時間撥打12306會出現提示服務繁忙或者打不進去的現象,不要急試著多打幾次。
4、電話訂票成功之後,必須在當日12點前預定,訂單會保留至次日12點;當日12點後預訂的,訂單保留至次日24點。如未按時取票,將取消訂單。
5、電話購票不能購買學生票、殘疾軍人票等需要減價優待憑證購票的。
參考資料:官方網站--12306
參考資料:網路--鐵路12306
4、當春節遇上互聯網:是堅守傳統,還是做出變革
「微信紅包大戰」是互聯網時代時髦的過年方式,但也佔用了大量陪伴家人的時間。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又到一年春節時。王安石在《元日》中這樣描寫春節的場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俗稱「過年」,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年俗正在式微,新興的過年方式正在成為主流。「網上趕集」替代了傳統的集市和廟會;微信拜年、視頻拜年取代了祭祀與守歲;曬美食、發微信紅包讓遠在千里之外的親朋好友共同分享驚喜……這些都表明,不管我們如何憂心傳統年俗的式微,新年俗都在形成,而我們需要做的,是在保持春節精神內涵的基礎上,做出適應新時代的民俗變革。
互聯網為傳統年俗注入新意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互聯網大潮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新時代的春節自然也抹不掉互聯網的印記。
置辦年貨是過年必不可少的一環。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大包小包的雞鴨魚肉、瓜果蔬菜,是一道春節必有的風景。而如今,置辦年貨習俗依舊,購物方式卻發生了改變,「網上趕集」逐漸興起。現在各大購物網站都在醒目位置推出了年貨專欄,生鮮蔬果、堅果蜜餞、各種飲料……想要的商品應有盡有。消費者只要輕輕點擊滑鼠,自己心儀的年貨就能送貨到家。即使在鄉村,隨著支持農村電商發展的政策不斷出台,越來越多的農民也能足不出戶坐享電商送貨上門的便捷,年貨大集已不再是農民置辦年貨的唯一選擇。
春節當然要吃年夜飯。隨著網路O2O服務的興起和普及,把大廚請到家中做年夜飯也成為許多人的選擇。用手機下載一個APP,選擇屬意的廚師並約定時間,廚師就會上門服務。准備年夜飯時的那種忙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正逐漸離我們遠去。此外,自2014年春節微信紅包推出以來,手機搶紅包也已成為「指尖上的新年俗」。與傳統紅包相比,這種新科技催生出的「紅包」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加便捷;同時,搶的過程增加了人們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打破了傳統紅包的單一性。
從一桌豐盛的「網路年夜飯」到各色「網購年貨」,從微信紅包到「淘寶眾籌」的年畫,從「拼車回家」到「視頻拜年」,互聯網催生出各種新的過年方式,在豐富和方便老百姓生活的同時,也為傳統年俗注入了時代內涵。
不是年味兒淡了,而是我們不夠用心
盡管互聯網讓春節文化更豐富了,讓過春節時不再那麼忙亂不堪了,但也有不少人指出,互聯網把你我拉近了,卻把你我的心拉遠了,也把對「年味兒」的感情拉淡了。有人就以「網路年夜飯」為例質問,哪一個大廚能「私人定製」出記憶中外婆、媽媽的味道?的確如此。在家裡吃年夜飯,吃得好壞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全家人一起團聚的那種氛圍。雖然自己備菜、洗碗會累一些,但心裡暖和,能感受到純正的年味兒。另外,對手機的過度依賴也廣受指責。過年期間,全家人好不容易團聚在一起,但若家庭成員個個都成「低頭族」,沉迷於搶紅包、發微信中,那受冷落的自然是親情。
「媽媽准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所謂年味兒,其實就是和家人在一起,好好說話,好好吃飯。現代人對科技工具的過度依賴,導致人際交流的時間大大減少。也正是這個原因,騰訊此前已經宣布,將取消2017年春節期間的微信搶紅包活動,並呼籲廣大網友春節期間多陪陪家人。從這個意義上講,互聯網確實讓傳統的年味兒淡了。
不過,這並非說互聯網與春節文化的矛盾不可調和。因為互聯網歸根結底只是一個工具和平台,而春節文化的主體是人。春節遇上互聯網會產生怎樣的變化,不僅取決於互聯網,更取決於使用互聯網的人。當一個人的心中滿溢著濃濃的孝心,當一個人無比珍惜寶貴的親情,那放下手機陪父母說說話絕非一件難事。所以說,不是年味兒變淡了,而是我們不夠用心。
其實,作為工具的互聯網,只要用好了,完全可以讓年味兒越來越濃。遠隔千里無法回家的子女,可以跟父母來一次從容的「視頻通話」,也可以為他們網購年貨,獻上一份孝心。網路約車可以為沒有買到回家車票的遊子插上回家的「翅膀」,讓其早點跟親人團聚。至於「網路年夜飯」,可以讓大家從廚房中解放出來,雖然年夜飯不是自己親手做的,但能有更多陪伴家人的時間,又有何不好呢?因此,我們要學會利用互聯網去豐富傳統年俗的形式,延續傳統年俗的內涵,而非將新技術與傳統文化割裂對立起來。
春節的文化內涵從未改變
互聯網席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思維、行動、生活方式。很多人擔心,紅包大戰等互聯網時代的新年俗會顛覆春節文化,消解春節的文化內涵。
其實若將互聯網放在人類發展史中考量,它不過是技術的「一小步」。曾經盛極一時的電視春晚才經歷30多年就沒了昔日的氣勢,紅包大戰等互聯網化的過年方式又能興盛多久?
不管是電視春晚,還是互聯網化的過年方式,放在4000多年的春節歷史中,都不過是滄海一粟。新的過年形式的出現只是時間問題,因為這是文化形態中最為正常的新陳代謝。春節的文化內涵在過去4000多年都未曾改變,今天又豈會被輕易顛覆?因此我們不必過度擔心互聯網對春節文化的挑戰。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盡管為春節文化提供了紅包大戰等幾乎可以全民參與的過節形式,但傳統春節的保留項目像放鞭炮、吃餃子、看春晚等所承載的團圓、喜慶的文化內涵以及合家歡樂的那種年味兒,始終難以在網路化的過年方式中體會到。正是那種以年味兒為主的深層文化內涵,才讓祖國大地上出現了「春運」這種在世界歷史上都堪稱奇跡的人口流動。中華兒女正是在這種年味兒中堅守和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情感寄託,這是春節從未改變的魅力所在。
「互聯網+」賦予了傳統春節全新的載體,為中華優秀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平台,只要保持其中的蘊藉深厚的文化內涵(如情感的聚合、「孝文化」的綿延等),讓年味兒更加醇厚,我們就可以全方位立體式地展現傳統新春佳節魅力,並利用互聯網把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播到全世界。
互聯網讓全民參與到了新年俗的重構之中,並創造出了更具文化認同感的文化娛樂內容。是否能讓更多人參與到這場傳統節日文化的迭代進程中,意味著是否可以讓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通往未來的文化革新之路。未來,在越來越互聯網化的春節里,我們最該期待什麼?我想這最終指向的,是我們這個民族更具開放性的未來。
5、春運何時開始各部門如何部署春運工作?
今年春運將於2月1日開始。8日,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門在北京召開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議進行工作部署,帶來諸多好消息:遏制部分網站的惡意搶票行為,「復興號」繼續擴圍、高速公路小客車免費通行、試點返空臨客票價優惠、嚴懲失信行為保障旅途安全等。
購票更容易
——擴充互聯網售票能力,遏制惡意搶票
購票一直是春運的焦點。近些年,鐵路大力發展互聯網售票,不斷推出增值服務,消除了徹夜排隊的現象,購票體驗有了顯著提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進一步擴充互聯網售票系統服務能力,提高系統穩定性和處理速度;進一步採取有效措施,減少旅客個人囤票現象,遏制部分網站的惡意搶票行為;進一步採取價格約談等手段,限制大幅加價購票、搭售購票等服務行為;進一步打擊倒票、制售假票、冒充12306網站售票等行為,維護正常售票秩序。
中國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李文新表示,密切跟蹤監控微信支付、列車車補、車站到補掃碼支付、驗證碼優化等服務功能的運用情況,對售票系統24小時實時監控,及時協調解決各類問題;開展打擊倒票「獵鷹-2018」戰役,實施購票行為風險防控等措施,有效防範各類惡意搶票插件。
高鐵出行覆蓋更廣
——「復興號」擴圍、蜀道不再難
今年,預計全國鐵路春運發送旅客3.88億人次,同比增長8.8%,日均971萬人次。隨著高鐵路網覆蓋面積更廣,今年春運將有更多旅客能享受到高鐵直達的便利。
據李文新介紹,春運期間,將統籌高鐵和既有線通道能力,優化客車開行結構,梯次啟動基本、應急方案,最大限度用好春運能力,滿足旅客出行需求。
其中,蘭渝、西成高鐵等新線開通使「蜀道不再難」成為現實,高密度開行動車,更好地滿足出入川、渝地區的客運需求,這些地區運力緊張的狀況將顯著改善;此外,備受矚目的「復興號」也將在春運期間繼續擴大開行范圍,有更多小夥伴將在返鄉途中一睹「復興號」風采。
出行方式更智能
——12306小程序啟用、民航強化自動識別技術
「運輸企業要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新要求,充分利用各類手機APP、微信等手段,提供班次計劃、換乘時間、延誤預警等信息,便於旅客合理規劃並及時調整出行方案。」連維良說。
事實上,「互聯網+」的出行方式已成為今年春運的一大亮點。
2017年12月26日起,12306新增微信通知方式。旅客綁定微信號,即可在微信內接收購票、改簽、退票等行程通知;同時,鐵路將在自主實名制核驗閘機、互聯網訂餐、常旅客服務計劃等多方面提升智能服務品質。
公路方面,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介紹稱,要充分發揮ETC系統全國聯網優勢,加強公路收費站管理,提高車輛通行效率。
民航方面,中國民航局副局長王志清也強調,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新媒體渠道、自動識別等信息技術手段,提升信息服務水平,向旅客提供便捷服務。
旅途更省時省錢
——十大路段治堵、高速公路小客車免費通行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又快又省的抵達目的地是每個旅客的心願。假期間高速公路小型客車免費通行政策還將延續,為群眾乘車、自駕出行節省了不少開支;其次,鐵路也將試點返空臨客票價優惠策略。
同時,省時省力也是返鄉回城路的關鍵一環。民航局表示,去年12月份航班正常率為88.33%,創174個月以來的新高。民航局要求航企科學編排航班計劃、優化航班結構;同時航企、機場、空管和運行監控中心要加強信息共享和溝通協調,提升運行效率,加強綜合交通銜接能力。
針對往年道路交通擁堵的突出問題,尤其是京港澳高速北京市邊界到琉陶路出入口、滬陝高速安徽金寨南路出入口到小西沖樞紐等高速路10大擁堵路段以及全國重點易堵車收費站。官方提出,力爭春運高峰前治理一批擁堵較為嚴重的路段和節點,建立協同聯動機制,提前做好防範措施,要求簡化ETC辦理程序,加大優惠力度,提高普及率。
歸家之路更安心
——嚴懲失信行為、人物安檢「全覆蓋」
「著力治理安全隱患」被列為今年春運交通運輸工作的重中之重。連維良說,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企業要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交通部提出,針對長途班線、旅遊包車、危險品運輸等重點領域,深入細致開展明察暗訪和專項整治;中國民航局要求機場方面認真落實冬季除冰雪的各項要求,加強人員調配,完善地面運行方案、嚴防跑道入侵;中國鐵路總公司要求加強重點目標巡查和站車重點人員核查,對進展人員和物品實行「全覆蓋」安檢,堅決將危險物品堵在站外車下。
此外,治理嚴重違法失信行為也成為共識。春運期間,公安、交通、鐵路、民航等每個部門至少要向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兩批嚴重失信名單;未按期整改到位的失信企業將通過「信用中國」網站向社會公布;春運前開展信用風險預警分析,提出旅客和企業需要防範的信用風險。
6、2018年春運全國旅客發送量達到29.8億人次?
近日,交通運輸部等11部門聯合召開2018年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各省(區、市)也相繼召開春運電視電話會議,動員部署2018年春運工作。今年春運將於2月1日啟動,至3月12日結束,全國旅客發送量約29.8億人次,預計節前客流相對平穩,但節後學生、務工、探親、旅遊客流相互疊加,易形成客流高峰,運輸保障難度加大。
交通運輸行業將如何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在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表示,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全力以赴提高運輸服務能力,改進運輸服務品質,確保春運安全平穩,讓旅客出行更加便捷、更加安全、更加舒心。
挖掘運力 加強銜接
保障充足運力是做好春運工作的基礎,銜接順暢是改善旅客出行體驗的關鍵。
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將督促運輸企業充分挖掘運力潛能,優化運輸組織調度,適時增開農村客運、城鄉公交、定製客運等服務。全面加強鐵、公、水、空等干線運輸方式之間,城市交通與城際交通之間,以及城鄉交通之間的協同銜接。根據旅客需求,積極開展「空鐵通」「空巴通」等聯程運輸服務,提高「最先和最後一公里」出行效率。
作為熱門出發省份,廣東、北京、上海等省(市)已提早預測客流,制定工作方案,千方百計挖掘運輸潛力,滿足春運期間群眾出行需求。
2017年,廣東新開通了7條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網進一步完善,可有力緩解春運的交通壓力。春運期間,廣東將投入營運客車3.9萬輛、客位160餘萬個,在務工人員和大專院校集中地區組織開行相關專列和包車,滿足務工人員返鄉需求。
春運期間,北京地區三大鐵路客運站圖定始發客車每天476對,8個省際客運站共計劃開行11.31萬班次,首都國際機場和南苑機場共計劃進出港航班7.35萬架次。北京將配備相應數量的公交機動車和機場巴士運營車輛,確保火車站、機場夜間接續運力充足。
上海長途汽車客運總站除每天發出近1000班固定班次外,春節前15天預計安排加班班次近2000班。根據客流情況實行公鐵互補,發揮公路客運加班靈活隨機的優勢。
購票多渠道 信息更精準
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旅客對出行的便捷性有了更高期待。目前,29個省(區、市)、90%以上二級道路客運站初步實現省域聯網售票。各種手機購票App也如雨後春筍般快速發展,讓旅客購票更便捷。
春運期間,各地交通運輸運輸部門將充分發揮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作用,積極提供網路購票、手機購票、電話購票等多元化服務。截至2017年12月,廣東聯網客運站總數超435家,佔全省具備發班線路等級站的88.41%;應用一體化站務中心系統的客運站總數達135家。廣東將不斷拓寬聯網售票渠道,與廣州品途互聯網有限公司、廣州市客輪公司、粵港汽車運輸聯營有限公司開展合作,在公水聯程聯運、粵港跨境運輸領域開展票務代售合作,實現「廣東交通發布」等30幾個微信公眾號嵌入購票功能,與江西、廣西、福建等省份建立客票互通互售。
交通運輸行業還將積極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通過多種形式及時發布出行信息,引導旅客錯時錯峰出行。據介紹,民航方面將充分利用「互聯網+」、新媒體渠道、自動識別等信息技術手段,提升信息服務水平,向旅客提供便捷服務。
多部門明察暗訪不留死角
經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春運期間,我國階段性、局部性冰凍雨雪、低能見度等天氣易發多發,容易引發道路阻斷、交通事故、列車航班延誤等情況,安全應急保障任務繁重。
近期,交通運輸部將會同有關部門,聯合成立綜合運輸春運檢查組,赴春運重點省份開展檢查。各地也將針對長途班線、旅遊包車、危險品運輸等重點領域,開展明察暗訪和專項整治,確保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後患。
按照要求,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將完善惡劣天氣下的應急管理分析研判、監測預警、信息報送、應急聯動等工作制度,強化跨運輸方式的協同聯動與應急響應。遇惡劣天氣嚴重影響鐵路列車、民航航班和道路車輛運行,造成旅客大量滯留時,在地方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統籌調度安排運力,及時疏散滯留旅客。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要求各地將重點時段的運輸組織和應急保障工作作為重點,確保重點時段運力充足,鐵路部門根據客流加開臨時列車,民航部門要適時加開航班,靈活採用包車、包機、延長營運時間等方式,妥善應對客流高峰。
希望2018年春運全國旅客出行平安。
7、新媒體中寒假可以發表什麼文章呢?
寒假可以發表安全的文章啊,也可以發寒假讓同學們做的事
8、鐵路12306打開時出現application error怎麼解決?
按順序點開「工具」——「選項」——「高級」。
然後在使用 「ssl」和 「tls」前面的口裡面打鉤。
然後「確定「,關閉IE。
重新打開,寫地址,如果IE提示安全證書有問題什麼的,你點「顯示內容」再點「顯示所有內容」就可以了。
9、大數據的支撐給春運回家路帶來了什麼好處?
2018年春運來的比往年晚了一些,但畢竟還是要來的。有消息稱,鐵路春運將在2月1日拉開大幕,直至3月12日結束。無疑,40天的春運將對鐵路客運能力形成考驗。
據交通部門的數據顯示,2018年的全國春運旅客人次將突破2017年春運旅客發送量的29.8億人次,預計將達30億人次,其中,鐵路預計發送旅客量3.93億人次,同比增長10%。
10%的增長量對於鐵路部門來講,壓力顯然是存在的,但通過大數據所提供的警示,鐵路部門已提早應對。在2017年12月28日全路列車運行圖的大調整中,將旅客列車開行總數增至3819對,加開動車組列車97對,高鐵、城際等快速列車佔比高達60%,大幅提升了鐵路春運的整體運力。同時,持續推出眾籌列車、接續換乘、自主選座、微信支付等便民措施,為旅客順暢出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基於互聯網+而形成的旅客出行大數據,其作用顯而易見。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和有效的整理,可從中尋找出旅客出行的規律,以便為旅客運輸方案的制定、保障列車對數的供給及旅客的順暢出行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尤其是針對像春運這樣的特殊時期,通過大數據總結出旅客出行的熱門線路,可使旅客運輸方案的制定更切合實際,運力的調配更符合出行旅客的需要,以最大限度滿足旅客走的了、走的好、走的順暢的願望。
根據對往年春節前後旅客出行數據的分析,鐵路部門總結出2018年春節期間出行高峰將出現在臘月廿四、廿七、廿八,也就是2月9日、12日、13日三天,依據車票預售期提前30天的規定,那麼所對應的搶票高峰預計為1月11日、14日、15日。同時,基於對用戶在360瀏覽器和360搜索的瀏覽訪問、搜索等行為的分析,有數據顯示,今年春運在人員年齡分布上也與往年對比有明顯不同,90後在春運大軍中的佔比將超過40%。對此,鐵路部門及時上線搶票日歷,並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以及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廣而告之,提示出行旅客提早計劃、適時購票、錯開高峰,並增設自動售(取)票機,以縮短購取票時間,確保旅客春運出行的順暢。
有數據顯示,2018年春運期間進出京客流總量預計達4263萬人次,同比增長1.7%,其中鐵路運輸旅客佔比近七成,達2905萬人次,同比增長1.4%。對此,北京鐵路局及時將北京三大車站始發列車調整至476對,全力做好了應對准備。
結合歷年搶票大數據顯示出東南沿海城市依然是搶票主戰場,「北松南緊」趨勢愈發明顯,通過12月28日列車調整圖例顯示,僅上海局就增開列車19.5對,調整列車38.5對,為有效應對並疏解南方可能出現的運輸壓力創造了條件。
10、春運列車新媒體宣傳策劃方案?
春運列車新媒體宣傳策略方案。這個策略方案現在已經出了快到春節了,不是就得那個抓緊有序的安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