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節事

新媒體節事

發布時間:2020-07-30 19:21:25

1、新媒體人員每天做什麼工作?

最近這幾年新媒體運營非常火爆,而且大部分的公司和企業都對新媒體這一塊非常重視。因為通過新媒體這塊給他們帶來的利潤確實是很高的,所以他們嘗到甜頭之後就會更加重視這方面。而且現在不管什麼行業都會新媒體運營這一職位所以現在新媒體時代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下面就跟大家盤點下新媒體運營工作是什麼?

新媒體運營

1.對新媒體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那位網友的情況是他對新媒體感興趣,但是沒有相關性的工作經驗,不知道如何開始進入這一行,怎麼入手去做的問題。

首先我想說的是你對新媒體很感興趣,這個是很好的開端,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就是持續學習的動力來源之一。其實在做任何工作之前,如果你有選擇餘地的話,盡可能的去選擇自己擅長並且有興趣的工作吧,這樣才會把自己擅長的一面給展現出來,體現自己的價值。

我們知道,新媒體工作其本質上還是媒體,而傳播的媒介主要還是以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為主。新只是在前面加了一個"新"字,這個新媒體的概念是相對於傳統媒體報刊,廣播,電視相對而言的,至於說這兩者的區別我在這里就不講了,不知道的話,可以去百度上找到。我不知道你對於新媒體的定義是如何定義的,如何理解的?

可能有人會說,新媒體不就是微信和微博嘛。個人認為這只是一個片面的理解。新傳媒產業聯盟秘書長王斌認為:「新媒體是以數字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互動傳播為特點、具有創新形態的媒體。」比如我們看到的播客,YY,今日頭條等等都是新媒體的渠道。在國內我們談論最多的是微信和微博,在這里我就默認以這個為例了。

新媒體運營工作

2.在做之前了解新媒體相關崗位以及工作內容是什麼?

先了解一下新媒體相關的工作崗位有哪些吧?怎麼了解呢?我以拉鉤網舉例,它是專門做互聯網職業招聘的。打開拉鉤網,然後輸入關鍵詞「新媒體」三個字,下面的下拉框會出現新媒體運營,新媒體編輯,新媒體營銷..........。都是大於450的,說明這個職位的需求還是蠻大的。

了解了這些職位之後呢,你可以從新選擇一個你最有意向的1到2個職位,然後就搜索進去看裡面的工作內容了。我以新媒體運營崗位來舉例說一下,我隨意的進了一個之後,它的職位責任和職位要求是這么寫的:

新媒體運營工作

從這里我看出做一名合格的新媒體運營需要具備的能力:

對主流的社會化媒體微博,微信,QQ空間的運營要熟悉,懂規劃,至少你有過一些實際的操作經驗;

就是內容策劃和活動策劃,對於用戶的運營了,拉活和提高粉絲的活躍度;

促銷活動及文案的撰寫,要求文筆功底好,有活動推廣的經驗;

工作配合這就是團隊合作方面的了,大多數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我們看到這個之後,然後可以對比自己有哪些方面不足了,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後,便可以更有專對性的去學習那個方面的知識了。如果你都不懂的話,那也沒關系,按就一樣一樣的練習吧,多花點時間就行。因為我不是你,所以肯定是不知道你的長處和需求在哪裡了。

好了,知道了崗位和工作內容以後接下來我來說說從哪裡開始著手去學習吧!也是我要說的第三點了。

3.找出10個做的比較好的新媒體人來

為什麼要找10個呢?當然了你也可以找15個,20個都是沒問題的,找這些的目的就是看他們是怎麼做的,看好的案例,剛開始可以去模仿嘗試做一下,只有不斷的調整,才會進步的嘛。

我們知道在國內的話,所說的新媒體平台主要還是以微博和微信為主的,進入一家企業去做,大概也是這樣的,甚至還有微信運營這個崗位呢!因為微信每個月的活躍用戶達到5.49億,都想從微信這個平台上分得一杯羹。

那怎麼去找這些人呢?在這里我推薦可以去看看新媒體排行榜,那上面有很多,可以去找適合自己想學習的那個垂直領域的。大家耳能熟詳也有很多,類似邏輯思維,吳曉波書友會,鬼腳七,十點讀書等等。微信的話,我推薦可以關注一下類類有話說、冷兔、杜蕾斯、饅頭學院、新聞哥、自媒體動態、blues、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姑婆那些事兒、大聖、李叫獸、留幾手、互聯網er的早讀課等等,當然還有其他很多優秀的媒體平台,也可以自己去慢慢挖掘,我是舉例說一下,供參考一下。

關於微博的話,可以去看@新媒體指數,然後去發現裡面按照標簽找人,找到你所感興趣的行業標簽,找到行業領袖並關注他們,每天看看他們在說些什麼,這樣你就會接收到一些最新的資訊了。

新媒體運營

4.考慮加入一個新媒體相關的圈子

筆者本人也是從事新媒體運營工作的,目前主要以微博和微信為主要平台渠道。我當初是怎麼進入到新媒體這塊的呢?當初我也是有興趣往新媒體發展的,但是自己不太懂啊,怎麼辦?後來我就在網易雲課堂上報了一個秋葉老師的新媒體課程,主要是講微博和微信運營的。當時覺得還是付費的課程會珍惜一些,加入進去之後會有學員群,然後老師也會帶一下這樣的。

這是我在線上付費加入圈子學習課程的,另外我在去年也加入一個付費QQ群,關於自媒體方面的,裡面也會定期在線上分享一些干貨什麼的,心得體會,在這樣的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可以發聲去表達你的觀點,我加入這些群之後呢,然後慢慢的跟他們聊天,時間一長也就熟悉了,相互加個好友什麼的,有啥好的信息資源也可以共享一下,這樣就消除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抱團加入一個適合自己的圈子很重要,取己之長,補己之短。這樣你才會在這條路山走得更加長遠。

另外在線下我也會參加一些社群,新媒體人相關的分享活動,走到線下去,能夠加快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又可以交個朋友,擴展了視野和人脈,何樂而不為呢!

5.練習自己的網感和靈感 保持敏銳度

網感是啥?從字面上來說就是對於網路的一種感覺,知道網民最關注的是什麼,關心網上所發生了一些熱點,還有網路語言,網上流行的趨勢,對這些的把控能力。這僅僅是個人的一點看法。在網感,熱點借勢這一塊可以關注杜蕾斯是怎麼做的,在思維上也許會有一定的啟發和幫助。

我們有了這種能力之後就可以把網上的那些東西可以轉化為自己的,學以致用。那該怎麼去練習這種能力呢?筆者認為可以去關注一下3個地方。

百度風雲榜:這個上面有一些網民最關注的熱門新聞事件,想知道網上什麼東西火,什麼趨勢,看這里就知道了。

微博風雲榜:這個上面主要包括了微博上網民最關注的一些問題,看看熱門話題板塊,一般情況下是娛樂性偏強一點,名人明星或者電影什麼的都會有,微博本身就是一個媒體,它就好像是一個廣場,你站在中間說話,別人都有可能會聽得到,互動性也很強,幾乎任何人都可以相關來互動一下。假如說你看到某個你喜歡的名人,他也開了微博的話,那麼你就可以去評論轉發什麼的,以引起他的注意,當然了明星很可能不會陌生的人。

搜狗微信:如果你是做微信運營的話,可以經常上這個上面來看看,上面可以看到微信熱搜榜,熱詞也可以訂閱,多人收藏的,熱門的爆文。看這里就可以知道在微信上什麼樣的內容是比較受歡迎的了,對於微信運營者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幫助。無論是微博還是微信,前期都是需要培養自己的網感,保持對熱點的敏感,知道什麼樣的內容會受到大多數網民的歡迎,從而知道你的受眾愛看什麼。當然了網感這個東西也不是段時間內就可以練成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去看一下這幾個地方,應該去想想看到一個熱點之後,思考如何跟我們自身的產品或者業務結合起來,如何推廣到客戶的面前,並讓他們去相信並接受的過程。只有長期的累積,才能掌握這些,所以要好長期的准備了。

6.練習寫作和文案活動策劃的能力

寫作這個東西剛開始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技巧,我認為訣竅就是多看,多練,多寫。可能有人會說,以前上學的時候我連作文都寫得不好,還是會有所擔心。其實我也能夠理解,我剛開始的時候也一樣,怕寫不出來,半天就在那憋著的。通過我自己定期堅持寫了幾個月之後,才發現寫作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這個關鍵還是在於個人的堅持訓練和練習。我個人認為,只要你會說話,把一件事說清楚 了,基本上寫東西也是沒什麼問題的。

可以去寫你說熟悉的事物,也可以寫人,寫景,寫總結,寫感悟都是可以的。比如今天發生了哪些讓你覺得好奇的事,遇到什麼人了,你的感受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寫的素材內容,只要你敢寫,敢堅持,我相信有1天你會很感謝當初的自己。

關於活動策劃這塊的話,也是需要實踐練出來的,要知道做活動的目的,活動的背景,活動前需要准備些什麼,活動中又要做什麼以及細節方面的,活動後要注意些什麼。像每年的雙十一,京東的618這些都是活動,我們可以去看一下他們是如何玩轉活動策劃的,關注天貓,京東這些平台,從而對自己的運營及策劃會有一定的幫助。

7.做新媒體需要有一個好的心態

其實新媒體的工作也是比較苦逼的,不是簡簡單單的發條微博,轉發評論就可以了的。也不是微信上文章推送完之後就不用關注了那麼的簡單。

剛開始你可能會覺得有些新鮮,當你做了幾個之後,有可能你又會覺得很枯燥,因為你每天都要去做好的內容,研究數據分析,排版,對用戶的運營把控能力等等,這些都是對新媒體從業人員的考驗,在心態上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態,平常心對待。

8.新媒體從業人員需要長期堅持才會有變現的可能

做任何事都是需要堅持,我們經常會說,21天可以形成一個習慣,但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的,根據有關研究發現,想真的改變或培養一項洗的習慣,至少需要3個月或以上時間的堅持。

做新媒體其實也是一樣的需要堅持,每天堅持去看新媒體行業人士在說什麼,堅持看相關的新聞資訊,每天堅持寫作,堅持看新媒體案例,定期走到線下去認識一些新媒體相關的人士,成為朋友,堅持跟別人交流,堅持價值的輸出,堅持多幫助別人,堅持多分享.......至少要堅持1年以上。

堅持之後呢,當你的各方面能力提升之後,你的能量就強很多了,可能會有人找你合作,也可能會出書,各種的可能性都會有的,結果還是取決於自己平常的努力。

如果你想從事新媒體相關的工作,那麼請做好堅持的准備吧。

總結:我很高興有網友向我提出這個問題,我應該回答出來了。給大家做為參考吧,我說的也不一定那麼全面,歡迎資深新媒體人士來指正和補充。沒經驗,想做新媒體工作怎麼辦?

我提出的辦法就是:

①了解新媒體,正確的認識新媒體;

②明白新媒體的工作內容是什麼,知道自己缺什麼,從而更好的去學習提升;

③找一些優秀的新媒體人,向他們學習;

④加入一些新媒體的圈子,抱團取暖,共同學習進步;

⑤培養自己的網感,靈感,對熱點的把控能力;

⑥從頭開始練習好寫作能力和文案活動策劃能力;

⑦有一個好的平常心態;

⑧最後就是長期的堅持,價值的輸出,有分享精神,有幫助人的愛心。

2、新媒體年度營銷黃歷,2017年節日營銷有哪些?

好做節日營銷。需要根據節日點主題和你的用戶進行相結合。充分利用節日以設備互動類活為主,如最簡單日的抽獎,大轉盤等。你也可以藉助一些工具平台如樂觀號上面就有整合一整年度的節日營銷點以衣節日主題。每年大的節日主題也都不一樣。

3、新媒體運營日常工作是怎樣的?

新媒體運營涉及的工作主要包括了三個目的拉新、留存、促活。新媒體運營,是相對傳統媒體而言的,運營的渠道是在新媒體上,像微信公眾號、微博、知乎等渠道,讓內容通過這些渠道傳播出去。

剛工作時,做過一段時間的微信運營,也屬於新媒體運營,具體說一下當時每天的工作。

4、新媒體爆發帶給傳統媒體哪些改動

新媒體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反哺傳統媒體的發展。
1、新媒體會豐富傳統媒體的內容
例如,移動設備更可能的是與電視等傳統媒體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微博的短視頻可以作為傳統媒體的素材。並且已經有電視節目已經嘗試在這么做。例如楊冪大婚的娛樂事件中,兩會報道中,就有很多現場網友拍攝的短視頻成為了視頻網站、各大電視台的素材。
2、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能夠實現聯動共存
社交媒體和電視媒體不但不會沖突,還可以實現聯動,增強現場感。其實,此前微博已經有過成功先例。比如對於某個舉國同慶的晚會活動,更多的網友是一遍守著電視看,一遍在微博上吐槽。這樣的互動形式同樣可能出現在微視上,比如根據電視播放的節目內容,各大博主的短視頻是網友同步對節目進行模仿或其他演繹的體現,讓電視媒體和移動社交媒體能夠融合在一起,這對雙方都是有利的事情。

5、什麼是「新媒體事件」

隨著微博的出現,面對微博微博語境下的層出不窮、瞬息萬變的「新媒體事件」,不同的學者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以「郭美美事件」和「溫州動車追尾事件」為例,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何鎮飈教授認為前者屬於「新媒體事件」,後者屬於「新媒體中的事件」,認為是否判斷為「新媒體事件」,要看事件發生的信息源是否來自於新媒體,也要看傳統媒體跟進報道的時間是否緊隨其後。武漢大學信管院和計算機院的沈陽教授則認為,有些事情是在新媒體中發酵、傳播、擴散、衰弱、沉澱後激活,這類似乎可以定義為「新媒體中的事件」,例如郭美美事件;而有些事情僅僅是通過新媒體來傳播、擴散之類的,和傳統媒體交相輝映,這類似乎可以稱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交織性事件」,例如「溫州動車追尾事件」。這兩位學者不同的說法,讓我困惑不已。郭美美在微博上炫富和網友「羊圈圈羊」發出動車求助信息,都是以微博作為信息源,也都先後有主流媒體跟進報道。僅僅根據信息源和主流媒體跟進的時差多少來斷定是否為「新媒體事件」,我覺得看不出兩者的明顯區別。另外,在傳統媒體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媒介大環境下,新舊媒體互相交織、相映成趣的事件。是不是因為有了傳統媒體的介入,就不能算做「新媒體」事件?香港學者李立峰則以香港「巴士阿叔」的Youtube短片事件,探討了香港報章與新媒體之間的關系。他指出,通過這一事件,可以看出「新媒體事件」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於,「新媒體事件」往往在新媒體上流傳的信息和影像所引發,但是主流傳媒的反應、其接入的程度、時間和方式都會對新媒體事件的形成及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他發現香港大眾傳媒在受到「新媒體事件」的沖擊後,很快做出了「範式修正」,結果導致了「新媒體事件」在新聞生產的過程中被常規化、工具化,最終又被納入到權力關系的舊有體系之內,並沒有對傳統媒體的權力架構形成強有力的改變。在香港的「巴士阿叔」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電台節目、報章、電視台以及國際媒體所生產的內容,形成了一種「媒體循環」(media loops),當媒體互相引用對方的內容時,產生的便是這種滾雪球的效應,推動著事件的發展和膨脹,層出不窮的新版本則成為主流傳媒繼續關注事件的重要依據和報道的內容。

6、新媒體的利與弊

利:
大家都有感觸的。在這個信息發展的社會,網路的普及。讓所有可以相互共享很多各個方面的信息。不論是橫向還是縱向,都是可以有好多隻是可以得到拓寬的。
像新聞電視傳媒,我們可以坐在家裡走遍全世界,領略各國各地的風俗習慣。新聞聯播,我們可以專注到世界各國的情況,和一些國情等等。也增強了我們的國家凝聚力
像一些廣告的播出。可以讓我們對一些產品的有點好處進行了解。當然也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生產力銷售的增長。
弊:
像網路。我們們都說網路是雙刃劍。裡面的東西一哄而來,很多時候我們都來不及看清她的好壞,或者說對我們是否真正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反而更多是我們在浪費精力。
甚至像很多青少年都不能正確使用電腦,用於玩游戲甚至沉迷。

對運營者來說
傳播快
用戶精準
轉化率高
推送內容質量要求高,
需要高素質人才運作,
需要精力大

7、新媒體主要是指什麼??

新媒體主要包括基於技術進步引起的媒體形態的變革,尤其是基於無線通信技術和網路技術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電視、IPTV、手機終端等;二是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被應用於信息傳播的載體,例如樓宇電視、車載電視等。具體有:

1、手機媒體

藉助手機進行信息傳播的工具。手機媒體真正跨越了地域和電腦終端的限制,擁有聲音和振動的提示,能夠做到與新聞同步;接受方式由靜態向動態演變,受眾的自主地位得到提高,可以自主選擇和發布信息,信息的及時互動或暫時延宕得以自主實現,使得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完滿結合。

2、數字電視

數字電視就是從演播室到發射、傳輸、接收的所有環節都是使用數字電視信號或對該系統所有的信號傳播都是通過由0和1數字串所構成的數字流來傳播的電視類型。數字信號的傳播速率是每秒19.39兆位元組,如此大的數據流的傳遞保證了數字電視的高清晰度,克服了模擬電視的先天不足。

3、互聯網新媒體

互聯網新媒體包括網路電視、博客、播客、視頻、電子雜志等。網路電視以寬頻網路為載體,通過電視伺服器將傳統衛星電視節目經重新編碼成流媒體,經網路傳輸給用戶收看的視訊服務;電子雜志是用Flash的方式將音頻、視頻、圖片、文字及動畫等集成展示的一種新媒體。

4、戶外新媒體

戶外新媒體有別於傳統的戶外媒體形式(廣告牌、燈箱、車體等)的新型戶外媒體。戶外新媒體以液晶電視為載體,如樓宇電視、公交電視、地鐵電視、列車電視、航空電視、大型LED屏等,主要是新材料、新技術、新媒體、新設備的應用,或與傳統的戶外媒體形式的相結合。

(7)新媒體節事擴展資料:

新媒體根據使用主體及受眾群體的變化,可劃分為精英媒體階段、大眾媒體階段以及個人媒體階段。

1、精英媒體階段

在新媒體誕生之初的相當一段時間內,僅有為數不多的群體有機會接觸新媒體,並使用新媒體傳播信息,這部分人多數是媒介領域的專業人士,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及社會階層身份,因此這一時期是精英媒體階段。

2、大眾媒體階段

當新媒體大規模發展並得到普及時,其發展歷程就進入到了大眾媒體階段。由精英媒體向大眾媒體發展,離不開媒介技術進步所帶來的傳播成本的下降,新媒體以更低廉的傳播成本、更便捷的傳播方式以及更豐富的信息傳播內容成為一種大眾媒體。

3、個人媒體階段

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及普及,以往沒有占據媒體資源和平台,且具備媒介特長的個體,開始逐漸通過網路來發表自己的言論和觀點,通過平台展示給受眾,這是個人媒體階段到來的一個標志。

8、新媒體的特徵有哪些

1、價值

就媒體本身意義而言,媒體是具備價值的信息載體。載體具備一定的受眾,具備信息傳遞的時間,具備傳遞條件,以及具備傳遞受眾的心理反應的空間條件。這些綜合形成媒體的基本價值。

這個載體本身具備其價值,加之所傳遞信息本身的價值,共同完成媒體存在的價值。這個也就是媒體存在價值。

2、原創性

新媒體之所以稱之為新,就新在這里。應該具備基本的原創性。

這里的原創性,區別於一般意義上個人或個別團體單獨的原創性,應該一段特定的時間內時代所賦予的新的內容的創造,一種區別於前面時代所具備的內容上形式上理念上的更革新的一種創新。更具備廣泛意義的創新。

3、傳播方式雙向化

傳統媒體信息傳播的方式是單向的、線性的、不可選擇的;新媒體傳播方式是雙向的,每個受眾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樣也是信息的傳播者,進而互動性強,傳播效果明顯。

4、傳播行為更加個性化

每一個人都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個性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傳播自己關注的信息,傳播內容與傳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盤我做主。

5、內容形式多樣化,展示方式豐富

傳播的內容多元化和融合化,同時傳播帶有文字、圖片、聲音等於一身的信息已成為可能,提高了信息量,提升了信息的廣度。

(8)新媒體節事擴展資料

新媒體最常用的營銷方式:

1、病毒營銷

利用大眾的積極性和人際網路,讓營銷信息像病毒一樣進行傳播和擴散。

2、事件營銷

利用有新聞價值、社會影響以及名人效應的人物或事件,通過策劃、組織等技巧來吸引媒體、消費者的興趣和關注。

3、口碑營銷

創造新穎的口碑傳播內容。

4、飢餓營銷

可以有效提升產品銷售,並為未來大量銷售奠定客戶基礎,同時也是未來對品牌產生高額的附加價值,從而為品牌樹立起高價值的形象。

5、知識營銷

通過有效的傳播方法和合適的傳播渠道,將企業所擁有的對用戶有價值的知識傳遞給潛在用戶。

6、互動營銷

抓住彼此雙方的利益共同點,找到其中巧妙的溝通時間和方法,將彼此緊密的鏈接在一起。

7、情感營銷

把消費者個人的情感差異和需求來作為企業營銷推廣的戰略設計。

8、會員營銷

對消費者、潛在客戶的信息挖掘,來細分客戶種類,並對相應的用戶採取更為合適的促銷手段。

9、新媒體文化與傳統媒體文化有哪些區別和聯系

這種新變化表現在:受眾從批判學派認為的傳播鏈條的末端(End)轉變成當代傳播環境下的中轉環(Linked Chain)。受眾不再是受操控的無知被動的接受者,在獲取信息的同時也發散開新的信息,充當信息源頭。
其次,新媒體環境下的受眾,呈現出更強的個體差異,而在傳統媒體時代,受眾閱讀印製好的報紙,實質是在閱讀編輯篩選好的消息組合。受眾觀看電視節目,多是電視內容牽引著受眾的注意力直到受眾接受它。而在全媒體時代,LBS等基於地理定位推送信息的服務,更加符合受眾的地域接近性。
最後,新媒體環境下社交媒體日益發揮作用,使權威媒體機構的刺激減弱,淡化了批判學派眼裡傳媒單向度施予受眾的「心理無知」控制概念,使受眾可以真正從自己的社會條件出發去解讀媒介文本,並建構意義。

與新媒體節事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