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求這幅圖片的解答,是電視劇還是電影
末日情人 (2013)
導演: 王子
編劇: 丁玲
主演: 楊非凡 / 李恆建 / 楊臣剛
類型: 喜劇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3-03-14
又名: Doomsday Lover
末日情人的劇情簡介 · · · · · ·
《末日情人》以「世界末日」為切入 點,講述一個80後北漂女孩的「非凡」,每 天過著上班工作,下班回家,兩點一線的 生活,在喧囂忙碌的都市生活中尋找一刻 心靈的舒緩,擁有短暫的愜意。因無意間 看到關於世界末日的話,「末日的腳步已悄 悄逼近,難道你還要孤單的……」 寥寥幾行 字像一把冰錐般刺痛著非凡的心。她決定 自己要顛覆以往的生活,要找一個相愛的 人來共同迎接世界末日的來臨。本以為沒 有什麼可以引起波瀾,但是沒想到事情就 這樣發生了......
就是電影《末日情人》
參考:http://ke.baidu.com/view/9795874.htm
2、網路對報紙的影響?!是一道論述題,盡快求答案.謝謝各位了!
網路的興起, 它與傳統報紙
媒介相比,具有很明顯的優越性:
1)廣容性。網路中的超鏈接方式可以將無限豐富的材料立體式的發布,而且其內容不受限制,所以網路可以稱得上資源最豐富的資料庫。網路還會提供一些相關的新聞鏈接,將同類新聞或當前消息的背景材料告知受眾,以方便受眾查詢。
2)及時性。網路更新速度快,不受印刷、運輸、發行、編制等因素的限制,網路信息幾乎可以做到同步發送。
3)交互性。報紙的傳播方式通常是單向的,網路卻可以做到即時的雙向互動。網路集人際傳播、群體傳播、大眾傳播於一體,網路中的傳者與受者的界限模糊,每個受者在上一秒鍾可以是傳播者。
4)多媒體傳播。網路集合了文字、聲音、圖片、視頻來傳達信息。網路藉助它們中任何一種或是幾種組合進行信息傳播,打破了傳統媒體單一的傳播方式。
5)人性化。以往,人們只是被動地閱讀、收聽、觀看他們所不討厭的內容,傳播者積極地把信息推向受眾,受眾消極地等待信息的到來。網路中,人們有了更高的主動性、個人參與性和操作性。受眾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掌握和控制媒介傳遞的信息。
6)「開放性」。網路是沒有邊界的,不受地域限制
7)「個性化」。這是互聯網媒體的一個本質的特徵,由於技術的局限,以往所有的媒體都是大眾化的,而互聯網卻可以做到面向特定的受眾,面向個人。
8)網路中自由的表達、強有力的主張、反饋的及時以及匿名性等都讓這 一新興媒體充滿了誘惑,而這些誘惑輕易地對傳統報紙素來的形式構成了威脅。盡管網路以不可阻擋的勢頭對傳統報紙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但這不能表明報紙將被網路所取代並從此消記亡。現實告訴我們,它們只是分流了報紙的讀者,報紙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眾傳播媒介之一,最終還是報紙、廣播、電視達成了平衡,形成一種共存共榮的局面。
除上述因素外,我們也應看到,作為新興媒體,網路與傳統報紙比起來,劣勢是很明顯的:
1)閱讀的便捷性有待提高。
2)消息的權威性不足。
3)閱讀習慣上的障礙。報紙的閱讀方式要優於網路,大多數人還是習慣 於面對紙質媒介,而不願 意對著屏幕閱讀。以上種網路與傳統報紙的優劣比較,說明網路取代傳統報紙是不可能的。
面對網路媒體的挑戰,報紙等傳統媒體的對策是:
1)創立電子版。電子版可與傳統報紙實現優勢互補,藉此提高母報的受 眾認知度。
2)改革報道的內容與方式,擴大影響力,增強競爭力。
3)對網路媒體的報道,積極跟進,後發制人,進行更深入、更立體、更 多元的二次立體報道。
4)藉助與官方機構組織資源共享上的優勢,強化和維護其權威性。傳統媒體與網路媒體的發展趨勢是,在優化整合中共存共榮。
2006年,浙江 日報報業集團與北大方正集團研發了數字報紙;剛剛進入
2007年,文匯新民聯 合報業集團與知名網路雜志平台Xplus合作, 隆重推出第一份合作結晶——電子 《文匯報》 。 此舉標志著中國報業集團正式牽手新媒體, 共同經營數字報紙領域。 未來傳媒的發展沒有新舊之分,誰掌握了新的技術誰就是最後的贏家。
3、人屏交互,給LED顯示屏行業帶來哪些變化
LED大屏智能型與人互動有哪些技術?
一直以來,傳統的LED大屏都是以「單向傳播」的方式面向受眾,這種方式不僅「被動」,而且漸漸也缺乏動感和新意。加之近年來,「大屏觸碰」技術的發展,讓OLED等顯示技術逐漸抬頭,而不能直接進行人屏互動恰好是LED顯示屏的一大「硬傷」。因此隨著led顯示屏技術的蓬勃發展,以更好地方式嫁接LED顯示屏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成為當前行業的「爆點」。那麼現階段LED顯示屏實現「人屏互動」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一、屏網聯動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讓業內一些反應迅速的人意識到傳統媒體與新型媒體融合的發展趨勢,並適時結合技術成功牽手新型媒體。「聯網控播」就是一條LED大屏與互聯網結合的發展之路,利用手機、PC、電腦等埠,進行聯網操作,結合時下熱門的二維碼、APP等多項功能,實現LED大屏與受眾之間的聯合互動,刺激受眾興趣的增長,增強受眾的參與性。
通過手機端APP操控LED大屏
通過掃描二維碼來操控LED大屏
二、搭載觸碰技術
近年來,隨著LED顯示技術的不斷升級,LED顯示屏在很多大型慶典活動、晚會、發布會、展示會、體育賽事等各類活動中擔任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事實上,LED顯示屏已經可以通過搭載「觸碰技術(感應器)」實現直接「人屏互動」,互動LED地磚屏就是最直接的證明。
與傳統地磚屏只能按流程播放固定視頻不同,具備互動功能的LED地磚屏可以根據人體感應原理,能夠跟隨人體活動呈現即時的畫面效果,諸如在全球第一座智能LED球場——上海江灣體育中心的 「曼巴」 球場(House of Mamba)內安裝了一塊超大的觸屏的 LED 地板。這塊全部由 LED 屏幕組成的地板,能夠追蹤球員動態、模擬球員運動軌跡或者成為假想敵,在球場燈光與投影的配合下讓一些虛擬場景變得真實可以參與。
全球第一座智能LED球場上的互動LED地板屏
2016年上海國際LED展上優景觀復展出的互動地毯屏
三、吸納其他互動技術
目前,LED大屏互動已經發展成為整個行業的趨勢。除了通過搭載觸碰技術實現人屏互動之外,LED大屏還可以通過吸納體感技術、增強現實技術、人臉識別技術等前沿科技實現互動。
2016年上海國際LED展上運用體感、增強現實、人臉識別「三合一」LED大屏
2016年上海國際LED展上運用了增強現實技術的LED·AR智能廣告機
增強現實AR虛擬試衣間
互動技術的出現讓LED顯示屏的應用更加多元化,「人屏互動」也成為LED顯示屏功能和價值提升的一個重要方向。我們有理由相信,當前看到的LED大屏互動技術仍只是「冰山一角」,未來會有更多更棒的互動技術出現。
4、《高分求解》關於都市類報紙研究的問題 請達人幫忙解答!急~~
以下是奧運報紙媒體的一些總結要點,包括雲南報業,可以參考。
共贏奧運 傳播奧運
對於奧運報道,媒體都開展了大量活動。從主題上看,雲南媒體圍繞「共贏奧運,傳播奧運」這一主題,就「迎接北京奧運,共享亞洲盛事」、「深化互利合作,構建和諧東亞」、「媒體合作:聚焦奧運,報道奧運」等議題展開。相互協作將奧運會新聞最迅速、最准確、最全面地向雲南、中國,以及亞洲地區人民傳遞,讓他們共享奧運賽事的歡樂。
* 北京奧運,為各地媒體提供合作契機
北京奧運會是全世界的體育盛事,不僅屬於中國人民,也屬於亞洲各國人民,屬於世界各國人民。雲南以及各地媒體組織的各項活動,親身抒發中國人民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的真誠實踐,體現中國人民期盼奧運、參與奧運、奉獻奧運的精神風貌。報刊媒體之間不斷加深互信理解和交流合作的現實要求賦予了我們媒體一種崇高的責任與使命,也為雲南媒體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合作機遇。
北京奧運會為雲南以及全國媒體之間的合作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契機,圍繞北京奧運報道中的合作方式與途徑進行了各種交流,創造出進一步加強相互報道,開展務實合作的共識。
* 資源共享,提高奧運報道效率
北京奧運會的召開,各地媒體間的奧運報道競技也各顯神通。不可否認,本屆奧運會將中國的傳統媒體推上了世界媒體的中心賽場,同時也為其帶來了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中國的報刊等傳統媒體代表從推動媒體間的交流與合作、牽手新媒體以及力爭特色報道等角度,在這場激烈的新聞大戰中展現風姿。
《人民日報》教科文部副主任、體育組組長劉曉明曾指出,北京奧運會報道將具有四個特點。「第一個是激烈。媒體大戰的激烈程度從幾個簡單的例子就可見一斑。比如,新華社擁有284個注冊記者采訪名額;美聯社提出將把視角從美國運動員和美國人感興趣的比賽項目拓展到對整個奧運會作全方位的報道;朝日新聞從2006年都靈冬奧會結束後,就調派專門報道奧運會的記者到北京,提前兩年蹲守報道北京奧運會的籌備動態。」
「第二個特點是集中。」劉曉明說,北京奧運會共設28個大項目、302個小項,在項目設置上是歷屆奧運會最多的一次,也有望成為奧運會歷史上參賽國家和地區最多的一屆。在這樣高度集中的賽事安排下,奧運會眼球效應在全世界范圍都將首屈一指。
第三個特點是擁擠。奧運會堪稱一場全球規模的媒體會戰。在舉辦奧運會的17天里,全世界絕大多數有影響的媒體都將集中在北京。據統計,北京奧運會參賽運動員人數為10500人,而預計注冊記者人數為21600人,還有超過1萬名非注冊記者。「平均3名記者『圍堵』1名運動員,奧運報道空前擁擠。」
「第四個特點則是技術。」劉曉明表示,奧運會報道的時效性要求,使得媒體對高科技裝備的依賴性很高,奧運賽場也成為媒體新技術的練兵場,網路技術、數字技術、移動通訊技術,全球各路記者在報道手段、器材不斷升級的同時,奧運報道的質量也在提升。
劉曉明坦言,在這如此激烈的媒體大戰中,《人民日報》有長處但同時也面臨了許多困難和挑戰。「我們參與報道的骨幹記者有多人采訪過五六屆奧運會,這在中國媒體中是不多見的。其次,我們擁有遍布全國和世界許多國家的國際記者網路,這也是許多平面媒體所不具備的。此外,媒體資源比較豐富,擁有主報和20多家子報刊,特別是人民網,經過多年的發展,在網路媒體中已經具有很高的立腳點。但同時我們也面臨困難,采訪名額有限,只拿到26個采訪名額。在采訪資源方面,如果將《人民日報》的奧運報道置身於全球范圍審視,就會發現我們的資源其實還是十分有限的。比如,中央電視台握有轉播權,還有網上視頻的獨家報道權;新華社記者隊伍龐大,在國際奧委會各個層次中都有熟悉的人脈;《中國體育報》屬於國家體育總局,他們和運動隊伍非常熟悉。」
「與各具長項的兄弟媒體相比,我們報紙媒體確實需要進一步開掘和建立自己的新聞資源。」劉曉明表示,媒體面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面對奧運會全球范圍的媒體大戰,必須知己知彼、准確定位、抓住機會、積極探索,只有明確形勢、揚長避短,才能確定正確的戰略,出色完成任務。他舉例說,《人民日報》以及所屬的《人民日報·海外版》、《京華時報》、《環球時報》、人民網都有著不同的受眾對象、報道形式和報道風格,在奧運報道中,充分調動各自的積極性,發揮其特長,資源共享、信息互補,發揮集團作戰的優勢,打造立體、互動、全方位的報道格局,《人民日報》的奧運報道充分提高報道的效率,在激烈的新聞大戰中取得出色成績。
* 特色報道,讓奧運報道出彩出新
「奧運會期間,《人民日報》的版面設置要充分體現東道主第一大報對這一盛會的高度重視。」劉曉明表示,做出出色的奧運報道,除了要做到揚長避短、形成合力外,還必須擁有自身特色。
劉曉明說,奧運會期間,《人民日報》拿出8至12個版推出奧運特刊,在報道內容和報道思路方面也有所創新。比如,推出「奧運快評」板塊,請各方面的資深專家就奧運會話題、熱點問題撰寫有深度、有思想、文字精彩的評論,成為《人民日報》奧運報道的特色和亮點。
雲南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何侃也曾闡述他的觀點,他認為報紙媒體贏在突出奧運報道的特色和亮點上。他認為,由於地域特點所致,雲南日報報業集團在奧運報道的資源和規模上都無法與發達地區的媒體相比,因此,他們貫徹了結合雲南實際和雲南特點,出彩出新,增強貼近性的報道思路。
何侃介紹說,中國參加奧運比賽的選手很多都在雲南的高原訓練基地訓練過,於是在報道中抓住雲南高原訓練基地這個優勢,很好地突出了雲南的特色。「就是說,我們把自己的優勢和運動員整個情況聯系起來做報道。」
此外,何侃表示,與電視和新興媒體相比,平面媒體在報道奧運會這種動態的新聞事件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版面中突出新聞特色是平面媒體著力解決的新問題。「下工夫,在有限的版面上傳遞有效信息。一句話,就是突出亮點,在新聞事件的追蹤分析和解讀上下工夫,加強對重點賽事的關注和前瞻分析,提供電視畫面上看不見的賽場賽事,背後鮮為人知的新聞。」
天津日報報業集團總編輯王宏特別總結,為宣傳報道好北京奧運會,突出天津特色,津報集團整合資源、全力備戰,進行了大量的前期籌備工作。比如,整合《天津日報》、《每日新報》、《城市快報》、《假日100天》4家報紙的采編、排版、印刷以及發行資源,統一出版了一份奧運特刊,向讀者提供奧運會全面、翔實、迅速的報道。奧運特刊隨這4份報紙集中上市,日發行量超過百萬份。5月8日奧運聖火珠峰傳遞當天,集團不僅派遣記者趕赴西藏見證這一歷史時刻,在火炬手成功登頂後不到3個小時還出版了第一期「奧運特刊號外」,第一時間將喜訊傳遞給讀者。成為奧運期間報道的重要模式。
* 名額有限,地方媒體入聯盟彌補不足
「奧運會給各媒體的采訪名額都會有所限制,作為地方媒體,對我們的名額限制更多一點。」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副總裁黃平表示,地方媒體在名額受限的情況下尋求報道突破,想辦法加強合作,實現共享共贏。
黃平介紹說,重慶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的日報、晚報、都市報都參與了北京奧運會的報道,各報以聯盟的形式彌補采訪資源的不足。比如,《重慶晚報》加入了「中國晚報奧運聯盟」,《重慶商報》加入了「TOM28+1奧運報道聯盟」和「網易2008奧運聯盟」,《重慶晨報》加入了「捷報奧運聯盟」。
「實際上,對於通過加入聯盟來彌補采訪資源不足的想法,我們一直有所實踐。」黃平舉例說,希臘奧運會的火炬傳遞期間,《重慶晨報》派出一名記者前往希臘,采訪結束後,出於成本的考慮,一些國家的媒體都放棄了境外傳遞站點的跟蹤報道,而轉為採用通稿或者網路上的稿件,而「捷報奧運聯盟」的成員陸續奔赴各自的站點,讓各成員單位的站點都有讓同城對手望而興嘆的獨家稿件。「這是一個經驗,可以提出來讓大家共同分享。我們認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從單個個體集結成強大的團隊,使聯盟成為一個小的通訊社,為報紙提供優質的內容。」
天津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的《每日新報》也是「捷報奧運聯盟」的成員。王宏在表示,通過緊密、高效的合作機制,在奧運報道現場都可以看到津報集團及「捷報奧運聯盟」的特派記者,成功完成奧運各項報道。「《每日新報》的時事評論員還成為聯盟國內報道的五大主筆之一。奧運期間,津報集團及『捷報奧運聯盟』有超過300人參與奧運報道。」
王宏介紹,津報集團共獲得北京奧運會6個注冊記者名額,這在中國所有地方報業集團中是最多的。天津作為奧運協辦城市,津報集團還獲得13個天津賽區注冊記者名額,這在天津地區也是最多的。此外,在北京奧運會新聞中心派發的記者名單中,津報集團獲得10名非注冊記者名額。盡管如此,王宏認為,在奧運期間與其他媒體進行交流合作仍然至關重要。據他介紹,津報集團目前已與《人民日報》等國內權威媒體簽訂了具體的合作協議。
何侃在總結中,從雲南日報報業集團的情況入手,強調了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據何侃介紹,作為一家省級報業集團,雲南日報報業集團在今年的奧運報道中,努力探索三個層面的合作。一是繼續加強加深與新華社、《人民日報》、中新社的全面合作,獲得中央新聞單位的支持和幫助;二是首次與北京日報報業集團簽訂奧運報道戰略合作協議,充分利用京報集團承辦奧運會刊的獨特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開展全方位多領域的互利合作;三是與上海、天津、青島、秦皇島、香港等奧運分賽場所在地的省報集團或有關媒體達成合作協議,開展系列合作。「面對日益激烈的媒體競爭以及新媒體發展帶來的壓力,傳統媒體間開展合作交流顯得非常必要,通過合作交流,傳統媒體能夠獲得更廣泛的發展思路和更大的發展空間。2008年北京奧運會就是一個國內外傳統媒體合作交流的舞台,我們打破了傳統的低層次合作模式,探索更新、更高的高層次全面合作模式。通過扎實有效的合作,我們實現了把自己的奧運報道做好、做精、出新、出彩的目標。」
* 享受共贏,傳統媒體牽手新媒體
「出色完成奧運報道,是加強報紙與互聯網、手機報的互動合作的成功,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在這方面有所作為。」黃平認為,網路媒體的海量和快速是非常大的優勢,可以彌補平面媒體的不足,因此,平面媒體與網路合作是一個趨勢。
黃平介紹說,我們的奧運最新戰況,向30萬手機報用戶同時發布,起到了第一時間讓大家了解戰況的作用。「我們從這里得到一個經驗,就是要通過手機報、互聯網快速反應。我們刻意加強這方面的合作,讓大家真正享受到了奧運會的快樂和共贏的局面。」
「奧運特刊推出了『心心相連』欄目。」劉曉明介紹說,《人民日報》在奧運期間將利用互聯網增強報紙與廣大讀者、網友的互動和服務。王宏表示,津報集團的門戶網站——津報網利用奧運專題頻道網頁,在奧運期間突出報網互動,運用聊天、論壇、博客、視頻、音頻的全媒體模式打造了一份24小時即時滾動的奧運網路報。何侃介紹說,雲南省年初將政府新聞網站劃歸到雲南日報報業集團,由集團承辦的雲南省政府新聞網站——雲南網也在5月20日正式開通,集團搭建《雲南日報》、《春城晚報》和各系列報刊與讀者聯系的網路大平台,在奧運期間充分實現了報網互動。「在奧運特刊言論專欄開辟之際,我們還刊出讀者通過網路、簡訊發表的觀點。《雲南日報》、《春城報紙》再加上雲南網,最大限度地覆蓋4500萬雲南人。」
奧運期間牽手新媒體並不僅僅是平面媒體。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奧運頻道副總監岑傳理介紹,奧運期間,中央電視台除利用奧運頻道以及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七套節目對28個大項、38個小項、302塊金牌進行全面的跟蹤報道外,還利用高科技開通HDTV高清電視,利用網路技術在網路上直播比賽。「這也是奧運史上第一次網路直播比賽,與電視的稍縱即逝不同,觀眾可以隨時點播。」
5、牽手的作者簡介
王海鴒,著名作家,著名編劇。1952年12月生於山東。16歲當兵至濟南軍區某部海島,做過通訊兵、衛生兵、業余宣傳隊隊員。1983年調至總政話劇團任編劇。主要作品有小說《星期天的尋覓》《牽手》《大校的女兒》《不嫁則已》《中國式離婚》《新結婚時代》《成長》等;電影《小島》《走過嚴冬》;電視劇《愛你沒商量》(與人合作)《牽手》《不嫁則已》《大校的女兒》《中國式離婚》《新結婚時代》《相伴》等;話劇《洗禮》《沖出強氣流》等。電影、電視劇、話劇曾獲國家級各種大獎。長篇小說《中國?離婚》《新結婚時代》獲《當代》長篇小說年度最佳獎(讀者)。
媒體評論 理解和溝通並不難,難的是一生都理解並溝通。很普通的故事,很普通的哲理,每天都在發生,當你還愛他的時候,請牽手時用點力,才不會滑落。
——豆瓣網友
小說是一個晚上看完的,哭得唏哩嘩啦。喜歡王海鴒的作品,深刻。可是剝離生活華麗光鮮的外表,還原生活與人性本色的灰,真的讓人郁悶,真矛盾啊!
——新浪手機用戶
6、LED大屏實現「人屏」互動的方式有哪些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智慧城市等新概念的注入,互聯互通技術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和思維習慣,同時也促進了各行各業發展戰略的革新。
LED顯示與人機交互
一直以來,傳統的LED大屏都是以「單向傳播」的方式面向受眾。近年,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屏幕與人之間不再局限於「單箭頭傳播」,而是轉向「智能交互」。現階段,人機交互的方式主要有屏網聯動、觸碰互動、和其他技術(如體感技術、增強現實、人臉識別等)。
屏網聯動。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讓業內一些反應迅速的人意識到傳統媒體與新型媒體融合的發展趨勢,並適時結合技術成功牽手新型媒體。「聯網控播」就是一條LED大屏與互聯網結合的發展之路,利用手機、PC、電腦等埠,進行聯網操作,結合時下熱門的二維碼、APP等多項功能,實現LED大屏與受眾之間的聯合互動,刺激受眾興趣的增長,增強受眾的參與性。
搭載觸碰技術。當前,LED顯示屏已經可以通過搭載「觸碰技術(感應器)」實現直接「人屏互動」,如互動LED地磚屏、觸摸屏等。
其他互動技術。目前,LED大屏互動已經發展成為整個行業的趨勢,LED大屏可以通過吸納體感技術、增強現實技術、人臉識別技術等前沿科技實現互動。
人屏交互與地磚屏
LED地磚屏在互動領域表現十分突出,尤其是在舞台方面,它的表現十分搶眼。隨著舞台舞美效果的極致化追求和技術的不斷提升,LED地磚屏效果也更為清晰,色彩更絢麗。如今,LED地磚屏被廣泛應用在大型舞台演出中。
人屏交互與VR技術
LED顯示屏智能化能讓更多的用戶有更加逼真的場景體驗,在人與LED顯示屏交互的時候,營造一種情境結合的場景,更加容易把人的情緒、感情投入到顯示屏。縱觀VR市場,VR產品與LED屏是密不可分。並且,從VR產業鏈的角度出發,LED顯示屏是基礎也是重要的硬體設施,擁有更好畫質效果的LED顯示屏無疑可以顯著提升VR產品的用戶體驗。網頁鏈接
7、網路的出現對傳統報業帶來哪些威脅
網路的興起, 它與傳統報紙
媒介相比,具有很明顯的優越性:
1)廣容性。網路中的超鏈接方式可以將無限豐富的材料立體式的發布,而且其內容不受限制,所以網路可以稱得上資源最豐富的資料庫。網路還會提供一些相關的新聞鏈接,將同類新聞或當前消息的背景材料告知受眾,以方便受眾查詢。
2)及時性。網路更新速度快,不受印刷、運輸、發行、編制等因素的限制,網路信息幾乎可以做到同步發送。
3)交互性。報紙的傳播方式通常是單向的,網路卻可以做到即時的雙向互動。網路集人際傳播、群體傳播、大眾傳播於一體,網路中的傳者與受者的界限模糊,每個受者在上一秒鍾可以是傳播者。
4)多媒體傳播。網路集合了文字、聲音、圖片、視頻來傳達信息。網路藉助它們中任何一種或是幾種組合進行信息傳播,打破了傳統媒體單一的傳播方式。
5)人性化。以往,人們只是被動地閱讀、收聽、觀看他們所不討厭的內容,傳播者積極地把信息推向受眾,受眾消極地等待信息的到來。網路中,人們有了更高的主動性、個人參與性和操作性。受眾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掌握和控制媒介傳遞的信息。
6)「開放性」。網路是沒有邊界的,不受地域限制
7)「個性化」。這是互聯網媒體的一個本質的特徵,由於技術的局限,以往所有的媒體都是大眾化的,而互聯網卻可以做到面向特定的受眾,面向個人。
8)網路中自由的表達、強有力的主張、反饋的及時以及匿名性等都讓這 一新興媒體充滿了誘惑,而這些誘惑輕易地對傳統報紙素來的形式構成了威脅。盡管網路以不可阻擋的勢頭對傳統報紙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但這不能表明報紙將被網路所取代並從此消記亡。現實告訴我們,它們只是分流了報紙的讀者,報紙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眾傳播媒介之一,最終還是報紙、廣播、電視達成了平衡,形成一種共存共榮的局面。
除上述因素外,我們也應看到,作為新興媒體,網路與傳統報紙比起來,劣勢是很明顯的:
1)閱讀的便捷性有待提高。
2)消息的權威性不足。
3)閱讀習慣上的障礙。報紙的閱讀方式要優於網路,大多數人還是習慣 於面對紙質媒介,而不願 意對著屏幕閱讀。以上種網路與傳統報紙的優劣比較,說明網路取代傳統報紙是不可能的。
面對網路媒體的挑戰,報紙等傳統媒體的對策是:
1)創立電子版。電子版可與傳統報紙實現優勢互補,藉此提高母報的受 眾認知度。
2)改革報道的內容與方式,擴大影響力,增強競爭力。
3)對網路媒體的報道,積極跟進,後發制人,進行更深入、更立體、更 多元的二次立體報道。
4)藉助與官方機構組織資源共享上的優勢,強化和維護其權威性。傳統媒體與網路媒體的發展趨勢是,在優化整合中共存共榮。
2006年,浙江 日報報業集團與北大方正集團研發了數字報紙;剛剛進入
2007年,文匯新民聯 合報業集團與知名網路雜志平台Xplus合作, 隆重推出第一份合作結晶——電子 《文匯報》 。 此舉標志著中國報業集團正式牽手新媒體, 共同經營數字報紙領域。 未來傳媒的發展沒有新舊之分,誰掌握了新的技術誰就是最後的贏家。
8、無錫牽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怎麼樣?
<
9、東風雪鐵龍C3-XR的營銷事件
自由我心煥彩巴黎——2014年9月-12月,C3-XR結合多種新媒體平台如愛奇藝、螞蜂窩等開展整合娛樂營銷,牽手喬任梁和劉芸於巴黎演繹了一場「自由我心煥彩巴黎」的明星真人秀活動,節目中人氣明星喬任梁和劉雲跟隨東風雪鐵龍C3-XR穿梭於巴黎的大街小巷,品味著巴黎的美食、呼吸著這座城市的時尚氣息,欣賞著法式的浪漫之聲。
自由派站出來——2015年3-5月C3-XR攜手《奇葩說》四強選手(馬薇薇、范湉湉、肖驍、艾力)發起「自由派站出來」的活動,藉助微博的外圍傳播和愛奇藝站內自製節目進行傳播,C3-XR對「自由派」發出了為自由而行動的感召,四位明星「自由派」分別推出的各自的號召視頻,為廣大「自由派」吹響了集結號 。
自由炫彩繪之旅——2015年6-8月,與網易合作舉辦「自由炫彩繪之旅」,力邀王大可、陳星洲、鄭龍一海3位「自由派藝術家」於北京、廣州兩地發起了以「愛自由就給世界點顏色看看」為主題的「自由炫·彩繪之旅」活動。以C3-XR為畫布,選擇靈感之地,用「邊旅行邊創作」的方式進行創意,呼籲「愛自由就給世界點顏色看看」
自由盛宴——2015年6月10日,東風雪鐵龍C3-XR與土豆進行合作,在北京舉辦的土豆映像季發布會啟動儀式上展示C3-XR自由炫彩版;8月16日,由東風雪鐵龍C3-XR主冠的2015土豆映像季在上海世博公園正式拉開帷幕,此次東風雪鐵龍與土豆映像季跨界合作,共同攜手NPC發布C3-XR個性定製方案,即跨界合作的一款新概念汽車——C3-XR自由炫彩版 。
10、羅永浩六千萬牽手抖音,他為何不選擇出價八千萬的淘寶呢?
擊鼓傳“羅”一周後,羅永浩最終獨家簽約抖音,並於 4 月 1 日開啟直播帶貨首秀。
自從羅永浩在微博高調宣布將進軍電商直播以來,各路傳聞不斷。6000 萬簽約抖音,8000 萬簽約淘寶直播,快手要花 1 億追著簽約.......
假如上述傳聞為真,那相比起電商直播發展的更好,帶貨基因更好的淘寶直播和快手,羅永浩為什麼會選擇抖音呢?
老羅為什麼會最終選擇抖音?
老羅與抖音合作是有跡可循。此外二者就有一定的合作基礎,老羅的錘子科技和位元組跳動就有合作的淵源。
2018 年末,位元組跳動就收購了錘子科技,緊接著,位元組跳動陸續開始接收錘子科技的員工、辦公地、技術專利,以及 SmartisanOS 和堅果手機。
此外在去年 10 月份的堅果手機發布會現場上,吳德周以新石實驗室總裁的身份開場回應稱,除了羅永浩以外,原錘子科技的軟硬體核心團隊都加入了位元組跳動,原堅果品牌名稱和英文品牌“Smartisan”都將保留。
所以相比起,快手和淘寶直播,羅永浩與位元組跳動的聯系更為緊密。
此外,抖音更需要羅永浩。
據光大證券數據顯示,2019 年直播電商總規模預計 4400 億,其中淘寶占 2500 億,快手寬口徑統計占 1500 億,而抖音直播僅占 400 億。
這說明抖音直播帶貨的潛力很大,且亟待挖掘,而抖音與羅永浩獨家合作,有利於抖音迅速在直播帶貨打出聲量。
而與淘寶直播、快手相比,抖音還沒有誕生標桿式的帶貨人物,淘寶有李佳琦,薇婭,快手有辛巴,而羅永浩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雖然淘寶直播和快手擁有更強的變現能力,但薇婭、李佳琦、辛巴等頭部主播已經長期占據平台流量頂端,老羅去抖音佔地為王是最好的選擇。”一位直播行業人士表示,“抖音直播勢必會傾斜大量的流量以及資源,來扶持老羅,這次獨家簽約老羅,或許是抖音發力的開始。”
“自帶光環的老羅天生具有大流量,所以無論賣什麼,都會有人來關注,這對急於發力直播帶貨的抖音來說算是天降福星。”直播的行業人士如此說。
老羅能成為下個李佳琦嗎?
自帶關注度的老羅肯定不缺乏流量,但能否把流量轉化為銷量成為他第一道要跨的坎。
“前幾場直播數據肯定會非常好,但重要的是能不能一直持續下去。”一位淘寶 MCN 機構負責人對網易科技表示,對於直播帶貨來說,最後要拼的是低價,但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供應鏈的議價能力。
而擺在老羅面前這些更為專業的問題需要更為專業的團隊來支持。
媒體報道,李佳琦背後站著美 ONE 三百多人的團隊,薇婭背後也有謙尋三百多人團隊。謙尋 CEO 奧利曾在接受網易科技采訪時表示,僅客服團隊就有約百人。
反觀老羅,其抖音賬號認證信息為交個朋友科技首席推薦官。
“老羅要想走得遠,需要更為專業化的團隊。”上述 MCN 人士說。
“數碼產品、文創產品並不是直播電商的主流,根據我們的過去直播的數據顯示,買的最好的還是一些快消品,泛生活類的非標品,服裝等,數碼科技、文創產品高客單價,消費頻次低並不想前面那個品類好賣。”另一位對接品牌方和主播的廣告公司負責人表示到。
同時,她還認為,老羅的粉絲絕大多數是男性,沖動消費的意願遠低於女性,再碰上高客單的數碼產品,“按下購買鍵的頻率遠低於李佳琦薇婭他們的粉絲。”
老羅就要開啟直播帶貨首秀,到底能不能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