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網路傳播概論

新媒體網路傳播概論

發布時間:2020-09-30 19:56:01

1、2013年考北京郵電大學的傳播學研究生,但是看到有本彭蘭的《網路傳播概論》有第一版和第二版,

01
中國新聞傳播史
方寒氣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年

02
世界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歷史(第二版)陳哩擔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7

03
當代新聞理論
鄭保衛
新華出版社出版樓
2003

新聞理論教程
楊包軍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年

05 BR />通信教程
過青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年

06
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第二版)
陳哩擔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07
改變媒體 - 解析中國傳媒轉型問題
喻國明
華夏出版社

08,2005

記者采訪(第二版)
藍鴻文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0

09
新聞寫作教程
劉明華許虹,張崢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

新聞寫作要點
高鋼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11
新聞編輯學
蔡文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新聞

廣告指南(第二版)
倪寧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

13
公共關系(第3版)
熊源魏
安徽人民

14 2003

公共關系
塗光晉
國際新聞雜志社遼寧大學出版社

15,2004

中國人民大學主機

/ a>
近一年的新聞與傳播雜志16

由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近一年

/>通信專業介紹
專業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點
傳播學是研究信息傳播和媒體的法律,社會科學的操作。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是最早開展通信科研,教學單位,早在上世紀50年代,章隆垌教授寫了一篇文章在國際新聞界的引入通信。 20世紀80年代初,新聞學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正式開通通信課程,並發表了大量有影響力的教科書和科研。 1998年,新聞學院是第一個被批准為傳播學博士研究生培養的重要基地,為傳播MA。目前,新聞學院有一個關鍵的研究基礎教育,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的公共意見研究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在媒體研究所經濟研究,新聞與傳播學院,廣告部研究中心和危機傳播管理研究中心,並擁有一批全國知名的學者和導師的研究生提供了優越的學習和研究條件。
傳播學主要有四個主要研究方向:
通信理論的研究方向,包括傳播的基本理論,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理念,傳播效果,傳播體制研究,危機傳播管理研究及其他學科領域。責任教授郭青光國務院新聞學科評議組成員,是首批國家重點學科教科書「通信的教程;責任的陳哩但教授橫跨新聞學,傳播學兩大領域,在其代表性」的精神交往的結果「,」公共意見「是一個在國內傳播研究的經典之作。
2。電視傳播和攝影傳播視覺傳播研究方向,視覺傳達是一個世界新聞攝影學院的學科優勢和廣播我們的文化產業在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何塞」攝影獎得主,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優秀人才。目前,學校的重點建設項目,「211」和「985」廣播電視新聞學演播中心即將投入使用,提供一流的設備和條件,為教學和科研的視覺傳達方向博士生導師的盛西硅教授,是一個視覺傳達中國在該領域的知名學者。
自1997年以來,新聞學院新媒體的研究方向。打開網路新聞媒體的課程,成立於2000年的碩士層次的網路傳播方向。目前,新媒體研究的「大眾媒體」的概念,開展教學和研究活動,學科建設不斷適應的發展和傳播媒體技術方向的博士生導師彭蘭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獎者的形態的變化,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
4政策的傳播方向。傳播戰略的一個重要分支,近幾年興起的西方應用的通信,同時也傳播學科的國際前沿的研究興趣包括具體的學科,公共關系,廣告,營銷傳播,品牌建設方向的博士生。趙啟正學院新聞學院教授,??院長,導師是國家形象傳播專家,博士生導師倪寧教授在廣告傳播領域的知名學者
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的堅實基礎在理論和合理的知識結構,較強的動手能力和更高層次的外語畢業生的新聞宣傳,公共關系,廣告,媒體管理,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各方面的綜合媒體工作人員。
通信專業教授8人,副教授3,師資實力,年齡和專業結構合理的學術創新精神。我院與美國密蘇里大學的新聞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北卡羅萊納州大學大學東京,信息響鈴許多國際知名大學有著密切的學術合作關系,定期聘請知名學者講學,為學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機會。
碩士學位課程方法,課程

專業課程包括:新聞和通信的研究方法,分析媒體市場與媒體研究設計和論文寫作
學科基礎課程包括:新聞與傳播研究史,新聞理論研究和傳播的理論研究
專業課程包括:網路通信研究,公共關系理論與實踐,可視通信,媒體,經濟研究,發表理論和實踐的廣告理論和實踐
從全校課程選修
前提新聞與傳播理論的歷史研究新聞實踐,傳播方式,以及廣播和電視實踐。跨研究生根據自己的具體研究方向,選擇

專業的博士課程
有兩類:一類是「新聞傳播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開設講座,新聞與傳播研究研討會「,所有學科的前列需要一門選修課。
打開由導師指導課,這反映了傳播研究的方向,專業課程與教師的人格魅力。
特定開設了涉及以下三個內容:
①通信理論指導課教師學生的需要選擇特定的或特徵信息存在的各種表現形式和傳播理論課程。指導課<BR / ②通信歷史記錄。教師選擇特定的學生的需要,開設了小課程的所有方面相關的信息傳播的歷史特點。
③通信實踐指導課教師的研究選擇以適應需求的特定學生或特徵,開設了形式的媒體,廣告,公共關系及其他實際問題的小課程。
博士生選修課程選擇從學校整體課程,指導學生選擇選修課程。...... />博士的前提選修開幕六個專業傳播學方向的研究生課程。指導學生選擇大學先修課程。

bobo19871011/blog/item/fe3b4522d5aae4a34723e872.html「目標=」_blank「> http://hi.baidu.com/bobo19871011 / blog/item/fe3b4522d5aae4a34723e872.html

2、請問傳播學(網路傳播方向)和傳播學(網路與新媒體方向)的區別?請詳細說明。本人是高三畢業生,在這...

傳播學這兩個方向都是利用傳播學的基本原理去解釋一般的新媒體上的傳播現象,並且進行有效的新媒體傳播。一般的傳播學課程都是要學習的:《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教程》《中國新聞傳播史》《廣告學教程》《新媒體的應用與普及》等等。
網路與新媒體方向比網路傳播方向的涉及面更廣,新媒體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桌面視窗、移動電視、數字電視、網路、觸摸媒體等。因此,涵蓋了網路傳播。網路傳播更加傾向於研究網路這一個主體,而新媒體方向更多的是研究新媒體在網路這一領域的傳播,因為新媒體的定義也是有待商榷的,一般的新媒體指的就是網路媒體,但有的分類新媒體是新出現的媒體,一些報紙的融媒體和新技術也歸類到了新媒體,如果你以後是從事媒體行業的話,新媒體與網路傳播學的東西應該比較有用,大致的區別是這樣。
不過其實很多學校這兩種方向是不做區分的,很多學校甚至只設立一個新聞與傳播的專業,這都把新聞學和傳播學放到一起了,更不用說區分方向了。
擴展一下:
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系的學問,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簡言之,傳播學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學科。傳播學又稱傳學、傳意學等。

3、網路新媒體包括哪些?

包括網路電視、博客、播客、視頻、電子雜志等。

網路新媒體是通過計算機網路、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如今包括:網路電視、博客、播客、視頻、電子雜志等。

「新媒體」特指當下與「傳統媒體」相對應的,以數字壓縮和無線網路技術為支撐,利用其大容量、實時性和交互性,來實現全球化的媒體。

(3)新媒體網路傳播概論擴展資料:

網路新媒體的特點:

1、媒體個性化突出。由於技術的原因,以往所有的媒體幾乎都是大眾化的。而新媒體卻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細分的受眾,可以面向個人,個人可以通過新媒體定製自己需要的新聞

2、受眾選擇性增多。從技術層面上講,在新媒體那裡,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當信息發布者,用戶可以一邊看電視節目、一邊播放音樂,同時還參與對節目的投票,還可以對信息進行檢索。。

3、新媒體形式多樣,各種形式的表現過程比較豐富,可融文字、音頻、畫面為一體,做到即時地、無限地擴展內容,從而使內容變成「活物」。

4、網路和新媒體專業包括哪些

網路新媒體專業的所學課程有:
新媒體技術導論、新媒體概論、視聽語言、數字攝像、多媒體信息編輯、數字視頻編輯、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數字攝影、新媒體信息策劃、手機媒體研究、網路傳播、大眾傳播、傳播心理學、新聞學概論、新聞采訪、新聞寫作、中外新聞史等。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是基於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形態對新聞傳播行業及整個社會的的巨大推動,順應數字信息時代發展所需,順應移動互聯媒介融合的趨勢要求而產生的新聞傳播類新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致力於培養能掌握網路與新媒體信息傳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能熟練運用網路與新媒體進行信息采寫、策劃、傳播,兼具新媒體組織運營和管理能力,擁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和進取的創新精神的復合型、應用型傳媒人才。
培養要求
1,具有深厚的傳播學學科背景和的網路與新媒體的知識結構;,
2,既懂得傳播規律,也懂得市場規律,在開闊的國際化視野中,形成對當今互聯網業和數字傳媒業運營的整體性、綜合性把握,將知識轉化為創意、策劃和執行能力;
3,具有良好的自學能力、書面與口頭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
4,具有較強的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5,在專業領域內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一定的創新與整合能力;
6,掌握藉助科技手段完成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7,具有在IT、傳媒領域和相關的文化傳播行業經營管理的能力;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就業方向與就業前景:
通過系統學習畢業後能在各級黨政機關、部隊、院校、企業等從事網路新聞宣傳與媒介傳播優化等工作,在各級報社、廣播電台、電視台及其網路平台、大中型網路媒體等從事媒介內容生產與媒介經營管理等工作。

5、新媒體傳播的特點有哪些?

特點:

1、交互性較強:在新媒體時代中信息傳播渠道多元化,受眾可以自主的參與到傳播系統中,交互性較強。

2、海量化信息承載功能以及信息碎片化:新媒體憑借強大的技術手段使得海量化的信息以簡短精煉的形式得以存貯於平台上,信息傳播較為碎片化。

3、資源的可共享性:在互聯網上,例如百度文庫、優酷視頻是一種不限地域、行業、年齡等的資源共享平台,用戶可以上傳和下載互聯網資源。

4、超文本、超鏈接的應用並提供多媒體支持:新媒體支持很多文件格式而超文本與超鏈接則使得網民方便快捷的使用網路資源。

5、個性化與主動性較強:網民可以主動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搜索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內容,基本上不受時空限制,個性化極強。

6、虛擬社群化:網路社交是繼網路興起後發展起來的,是在網路上建立一個虛擬化信息的傳播環境,使用的用戶構成了虛擬的社群。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網路、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相對於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

利用數字技術和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


(5)新媒體網路傳播概論擴展資料:

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路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

媒體是具備價值的信息載體。載體具備一定的受眾,具備信息傳遞的時間,具備傳遞條件,以及具備傳遞受眾的心理反應的空間條件。這些綜合形成媒體的基本價值。這個載體本身具備其價值,加之所傳遞信息本身的價值,共同完成媒體存在的價值。

這個也就是媒體存在價值。即便理念上新形式上新科技進步也具備一定受眾,但是媒體成本遠高於受眾所帶來的商業效益,亦不能形成媒體的有效價值。

效應是在一定環境下,因素和結果而形成的一種因果現象。新媒體必須具備形成特定效應的特性。或者說新媒體必須具備形成一種更新的效應的特性。新媒體必須具備影響特定時間內特定區內的人的視覺或聽覺反映的因素,從而導致產生相應的結果。

6、網路與新媒體主要學習些什麼?

廣播電視新聞學、新聞學概論、新媒體概論、數字媒體技術應用、數字視頻編輯、攝影攝像、網路傳播、新聞傳播等。會視頻編輯會更易操作。專業課不少,要自己研究。

7、網路與新媒體概論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是基於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形態對新聞傳播行業及整個社會的的巨大推動,順應數字信息時代發展所需,順應移動互聯媒介融合的趨勢要求而產生的新聞傳播類新專業 隨著網路與新媒體技術日新月異的變革,推動著傳統新聞行業的深刻變革。定位於培養報紙、廣播、電視等專業知識的新聞傳播類傳統專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當今全媒體信息時代,媒體融合主要發生在傳統的媒體(電視、廣播、報紙)和新興媒體(網路電視、網路廣播、IPTV、手機電視)之間。在傳播形態上具體表現為:手機電視的發展迅速、網路電視、數字廣播、觸摸媒體等多種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媒介悄然興起。與此同時,「新聞傳播」越來越泛化為「信息傳播」,基於手機終端的WAP網路越來越與傳統WEB網路並駕齊驅,總之網路越來越成為新聞及信息的生產、加工、傳播、創新、流通、消費的主要平台。

8、網路與新媒體概論名詞解釋?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是基於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形態對新聞傳播行業及整個社會的的巨大推動,順應數字信息時代發展所需,順應移動互聯媒介融合的趨勢要求而產生的新聞傳播類新專業 隨著網路與新媒體技術日新月異的變革,推動著傳統新聞行業的深刻變革。

9、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主幹課程

新聞學與傳播學 
本專業文理科招生,部分學校實行「新聞傳播」和「信息技術」的「雙學位」培養模式,修業年限四年,畢業後授予雙學位,第一學位:文學學士(傳播學),第二學位:工學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專業以傳播學為基礎,以網路產品策劃和設計為核心,以數字媒體技術為特色,培養「通傳播、懂技術、精設計」的文理交叉復合型傳播人才,是未來首席信息執行官(CIO)搖籃。
因學校不同而略有差異
傳播學原理、新媒體與社會、網路傳播導論、傳播心理學、傳播統計學、新媒體用戶分析、網路與新媒體應用模式、網路策劃與編輯、網路信息管理、網路傳播功能設計、資料庫系統原理、C++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計算機網路、人機交互技術及應用、軟體工程、WEB信息框架、網頁設計、媒介經營管理等(華中科技大學)。
策劃學概論、專業通識、新媒體數據分析與應用、新媒體技術與運用、數字圖像採集與製作、視頻合成與剪輯、數字時代著作導讀、新聞采訪與寫作、媒體活動策劃、新媒體創意與策劃、新媒體產品設計與運營、網頁策劃與編輯、互動營銷、微電影創作、整合營銷傳播、電子商務、媒介經營管理概論、網路與新媒體實務、新媒體輿情監測與分析、新媒體前沿等。(浙江傳媒學院)
數字媒體概論、新聞學概論、網路傳播、多媒體新聞製作、資料庫與媒體信息處理、專業網頁製作、網路新聞編輯與發布、英語新聞采訪與寫作、國際傳播、網路中英文新聞編譯、中外傳媒史、網路媒體經營與管理等。(上海外國語大學)
網路與新媒體導論、網路與傳播、網路新聞編輯、網頁設計製作、網路廣告、網路播音主持、網路媒體經營管理、網路營銷、網路與新媒體受眾行為分析、網路與新媒體數據分析、新聞制圖、移動媒體研究、手機媒體創意坊、融媒體創意坊等。(河南工業大學)
新媒體概論、傳播學、市場營銷、廣告學概論、信息網路傳播管理、新媒體藝術概論、強化寫作訓練、網頁設計與製作、計算機網路、信息網路互動技術與應用、信息網路法規倫理、數字媒體技術、新媒體業務策劃、新媒介數據分析與應用、新媒體調查方法、新媒體內容集成、攝影攝像技術、企業形象與品牌傳播。(合肥師范學院)
新媒體技術導論、新媒體概論、視聽語言、數字攝像、多媒體信息編輯、數字視頻編輯、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數字攝影、新媒體信息策劃、手機媒體研究、網路傳播、大眾傳播、傳播心理學、新聞學概論、新聞采訪、新聞寫作、中外新聞史等。

與新媒體網路傳播概論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