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會寫作的人可以做新媒體運營嗎
並不是每個新媒體運營都是搞文學的,寫作只是其中一部分,方式方法才是新媒體運營的重點
2、我寫作能力不強,可以學新媒體專業嗎!
你的寫作能力不強,可以學新媒體專業,寫作能力可以慢慢提高的。
3、新媒體運營專業需不需要學習寫作能力?
新媒體運營專業是需要學習寫作能力的必須得有寫作能力和演講能力
4、做一個新媒體編輯需要哪些能力
我們不談理論,只講新媒體運營的硬核技能,
先說具象的能力:
A 文案功底
對於一個新媒體運營er來說,所有工作幾乎都要依賴文案去展開,壓根不會寫文案,會被招聘方直接Pass掉;文案功底差,將會混得很艱難。對於剛入行的人來說,可以不是文案大神,但是一定得寫得出來。
早期還是新媒體運營專員的時候,日常工作就是輸出內容,長短、體裁幾乎沒有限制:關於品牌的公關文章,推廣產品的產品文案,以及組織活動、和粉絲互動的話術,電子海報上的一句話文案……
一說到寫文案,大家都很怕,一開始也覺得自己不會寫不是這塊料,甚至因此想放棄這條路,但其實工作了就會發現,文案並不等於文章,高考作文的人未必能寫得好文案;而沒讀過多少書的人也有可能寫出效果好的文案。
因為文章是讓讀者欣賞讓讀者閱讀的,而文案是讓自己達成自己目標的工具。
打個比方,兩種文案
手機:精工打造,像藝術品細致動人iPod:超大容量,4G內存,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裡
前者辭藻華麗,可是你懂它是在講什麼嗎?後者都是大白話,但是用實實在在的數據把好處擺在你眼前,消費者能不心動?
就一句話,你不是作家,你的文案能讓用戶聽得懂就行。所以,千萬不要一開始就被文案嚇怕了。
文案技能怎麼get?
1. 學習別人的經驗,少走彎路,可以在網易雲課堂、騰訊公開課、喜馬拉雅這些平台去搜
2. 自己多練,聽一千節課,看一百本書都不如自己實際寫一篇文章
剛做新媒體運營時,每周原創3篇3000字+的微信推文,持續了將近一年,為我自己積累了深厚的文案功底。
B 自媒體平台的操作
新媒體運營,說到底是新媒體平台的運營,就是幫助公司管理、維護各大自媒體平台,比如微信公眾號、微博、知乎、抖音、簡書、百家號、豆瓣、搜狐號這些。
我們得掌握這些平台的後台是怎麼操作的,它們的規則是什麼、是怎麼一個玩法。拿抖音來舉例,什麼類型的視頻在抖音上更受用戶歡迎?你發布的視頻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數據標准才能被平台本身推送、曝光?
怎麼學?
平台操作部分的技能很容易get,百度一下全都有。經常上網的人都能很快學會,你可以自己注冊一個公眾號、百家號之類的,邊學邊操作。
平台運營規則這部分相對難一些,也需要時間自己去體會,在實際運營的過程中掌握。建議加一些討論交流群,多請教專業做運營的小夥伴們。
C 活動策劃
每一個互聯網公司,或多或少都會要辦活動,線上線下都有(線上偏多一些),比如,往小了說,微信公眾號留言送書活動;往大了說,公司周年慶,回饋老用戶。
而這些活動,新媒體運營必定會參與的。如果是一家小公司,恐怕一個新媒體運營會前前後後地承擔所有策劃、組織、復盤的工作;如果公司規模大,人員充足,活動規模也大的話,新媒體運營要負責的可能僅僅是一個環節,比如宣傳。
D 溝通能力
新媒體運營,工作的對象是人,人是千變萬化的,所以這個崗位不容易被機器、人工智慧取代掉,反而還能鍛煉你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說回來,這里的溝通能力,要求是如何去表達讓對方快、狠、准地理解你的意思;如何說服對方,讓他按照你的引導去進行下一步行動。
對象分兩類:
同事、老闆,這里強調的是團隊協同,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誰也不願意聽一個人說半天,卻啥也沒聽懂。
然後是用戶,除了讓用戶迅速get你的意思,你的表述還要有魅力,讓用戶跟著你思路走、按照你目的進行下一步行動的魅力。
E 數據分析能力
一個規范的互聯網公司,領導大大們是絕不會拍腦袋做決策的,一切事情都拿數據說話。
數據思維要貫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比如,你自己怎麼知道下一步該干什麼?需要數據反饋。
寫了一篇文章放到今日頭條上,閱讀數只有3K,而公司的平均數量是6K,那麼我就可以知道,我寫的這篇文章效果不好,那麼就要調整內容、或者文案類型了。
此外,還可以看看評論數量,看看大家跟你這篇文章產沒產生情感共鳴;還可以通過點贊數,看用戶對你的認可。
比如,想申請經費測試一個新項目,拿出以往類似項目得數據、加分析,你的上級大佬才會放心撥錢給你不是?
總之,新媒體運營是要根據數據反饋去做事的。
再說抽象的能力,
A 網感
網感說白了是一種感覺,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所以我覺得這種能力比較抽象。
新媒體運營的載體是互聯網,網感是很重要的。
為什麼要有網感呢?新媒體運營經常要蹭熱點去寫文案、策劃活動,我們需要知道現在市面上流行的網路用語、流行的梗、流行的創意活動,給自己參考,這些都需要網感。
而且和用戶打交道也需要網感,畢竟現在市場上的消費主力軍是年輕人,是活躍在互聯網上的一類人,你自己不混互聯網是很難和他們溝通、很難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
如何培養自己的網感?
以前的我常年在工地,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更沒有時間上網,網感為0,我是這樣培養自己的網感的。
1. 刷微博熱榜
微博熱榜上的熱點更新頻率快,消息及時,你可以第一時間知道熱門事件。
另外,知道年輕人都在關注什麼,大家的痛點是什麼,可以運用到你的文案中去。
2. 看微信公眾號推文的標題
通過這些真正運營微信公眾號的小編起的標題,你能迅速get年輕人的表達方式。
3. 玩所有時下人們的社交軟體
抖音火了,立馬去下抖音;小紅書最近勢頭很猛,即使你是漢子,也要去逛一逛。
4. 互聯網資訊網站
以下網站可以考慮經常看的,在精不在多,建議沒事的時候刷一刷,能幫你看清當下的形式:
36kr
虎嗅
B 遇見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遇見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新媒體運營崗位的核心競爭力,具備這個能力,我們無論轉崗做其他種類的運營也好,還是做管理層也好,都是一個大大的閃光點。
為什麼?因為在你工作的過程中,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各種各樣的情境、各種各樣的問題,總不可能事無巨細每個都要問你的領導吧?況且工作之後你會發現,身邊很少會有人像師父一樣帶你,全靠你自己摸爬滾打。
而你的成長你的進步就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
而get這個能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勇敢去做、勇敢去嘗試,不知道怎麼辦?先做了再說。
原地思考問題永遠不會得到解決。
5、在新媒體,自媒體時代,應該如何學習新媒體寫作
我之前做過內容編輯,文案等,嘗試過兩種方法。
第一,就是多看,多看其他大號,去總結他們寫文章、取標題的方法,然後自己琢磨;
第二,就是去學習,我當時是在 2 8 推學了新媒體運營,也包括有新媒體文案這個,CBI原則、SCQA模型等等,其實只要好好用這兩點,都還是很不錯了。
這兩種方法,其實可以同時進行,多學多看,多積累點東西總沒錯。
望採納~
6、作為新媒體人必須掌握的六個原創寫作要求分別是什麼
新媒體的底層思維
新媒體在掌握用戶閱讀心理,必須研究底層思維
啥是底層思維呀?
就是大眾百姓的思維,如果不研究透「底層思維」,你就算寫的再好,也沒有人願意看,這么說吧,你說《經濟學》你愛看嗎?但如果是牛奶+咖啡+經濟學解析,也肯定願意看了,易懂,好學,直接簡單,有興趣。
你要想在新媒體時代製造廣受用戶歡迎的爆款文章,你就要先搞明白:內容如何被傳播,內容如何被消費。
反思自己的苦逼
有的人,堅持寫了原創文章2年多了,一直在苦苦地傻傻地堅持自己的價值原創,寫的好,沒有人看得懂,沒有人有時間有耐心看,沒有興趣看……
7、如何提高新媒體寫作水平
沖動、寫稿任職要求 國際關系; 有新聞理想但不偏執幼稚; 喜歡新聞、歷史; 做標題,正直真誠、選稿、編稿、譯稿、策劃等新聞基本功扎實; 悟性高、踏實肯干、政治、社會學等專業、中文,有足夠的新聞敏感
8、我想轉行新媒體,不知道北京哪裡有比較靠譜新媒體運營培訓的機構?
如果你想轉型新媒體,那麼新媒體運營的過程中,自媒體佔有很大的比重和成分。實際上新媒體的運營或自媒體的創作過程中,更大的核心原因在於個人,也就是你本人,也就是你自己,所以在學習自媒體或者新媒體創作過程中,首先得是自我,又有學習的能力。所以我的建議如下:
古人雲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同樣的新媒體運營,實際上你只需要通過相關領域或者相關平台,了解到新媒體運營的核心和一些創作的技巧,即可以自我修行,自我進行創作,在未來在創作過程中必須要靠自我突破,才能走上更高的層次。
關於曝光引流方向的一個突破。如果單人行自己個人去創作相關新媒體,不僅會費很多的時間,而且會耗費很多的精力,這個時候就需要組團或者通過矩陣方式聯合起來,才能將自己的流量和曝光逐步增高。
新媒體運營當做商業化程序操作。不要單純的去想像新媒體運營的過程,只是新媒體和媒體連接的過程,或者只是單純的創作相關的文案或營銷推廣的過程。實際上它與傳統的營銷推廣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換了一種比較柔和的方式,更多的是注重個人興趣愛好和相關領域的進一步提升過程。
9、作為一名新媒體撰稿人,每天要寫好多文章,還要搜集素材太費時間和精力了,有AI智能寫作的平台推薦嗎?
推薦一款寫作工具:
Get智能寫作,具有自動聯想功能,可以提供文章素材、文章模板、自動取標題,而且還有錯別字識別功能,這項功能特別適合文字工作者使用,可以減少文字校對工作量
推薦一款錯別字自動識別工具
秘塔寫作貓——可以自動識別錯別字,識別率還是非常高的,而且可以對文章進行翻譯
10、新媒體運營如何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多看一些具有創意的文章,先模仿,再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