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全國新媒體藝術系主任院長論壇

全國新媒體藝術系主任院長論壇

發布時間:2020-09-28 22:32:27

1、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播音系主任是誰

魯景超,1983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任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教授。
翁佳,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新聞播音主持系副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傳播學博士

2、川美新媒體藝術系錄取

四川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系有圖片攝影和影視攝影兩個專業,專業考試放在造型大類的。錄取時在外語單科成績、文化課成績總分和專業課成績總分達到我校劃定的分數線,按綜合分排名,擇優錄取。綜合分計算方法:文化成績÷7.5×30%+專業成績÷3×70%(文化成績滿分按750分計)。專業課成績和高考文化課成績達到我校劃定的錄取控制分數線,專業課成績三科總分達到260分以上,或者高考文化課成績達到550分以上(滿分按750分計),我校將適當降低外語單科要求,優先錄取,但錄取專業根據專業成績和綜合分確定。
新媒體藝術專業:注重培養跨學科、跨媒介的復合型藝術人才,要求具有較高的文化理論素質,原則上高考文化成績不低於400分。

3、《超級演說家》 新媒體茗星學院院長是誰?

超級演說家裡面的院長,這個是確定的,只不過是它是一個扮演的角色而已,真正的院長沒有來。

4、中國美術學院老教授藝術中心是什麼機構

有四大校區,南山校區,濱江校區,象山校區,張江校區

南山校區,為總院直轄單位之一。院務委員會由總院分管領導和各系主任組成。造型學院為國家美術學重點學科所在地。

設置9個系級教學機構:中國畫系、書法系、油畫系、版畫系、雕塑系、綜合藝術系、新媒體藝術系、造型基礎部和美術史論系。

學院除國畫系、書法系和雕塑系之外,均實行低年級「寬口徑」的基礎部學習和高年級的專業特色工作室研修相結合的兩段制教學體系。

學歷層次:學士、碩士和博士
辦學規模:本科生1200人,研究生200—300人。
現任院長:許江(兼)

中國畫系
書法系
油畫系
版畫系
雕塑系
美術史論系
綜合藝術系
新媒體藝術系
造型基礎部

濱江校區,為總院直轄單位之一。
院務委員會由院分管領導和各系主任組成。
教學實行兩段制教學體系。
該院為浙江省重點學科所在地。
學院現設8個系級教學機構。

學歷層次:學士、碩士和博士
辦學規模:本科生1600-2000名,碩士研究生100-150名,博士研究生10名。
現任院長:宋建明(兼)
 副院長:范廣益(兼)、王雪青、吳海燕、趙燕、趙陽


平面設計系
工業設計系
陶瓷藝術系
染織與服裝設計系
綜合設計系
藝術設計學系
設計基礎部

象山校區,校區坐落在杭州優美的西子湖畔轉塘風景區中。這里,空氣清新、背山臨水、層林疊翠,現佔地800畝。
總院為面向21世紀高等教育發展形式,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而建立的分校區。該學院融合了傳統學科、交叉型學科、新型學科,體現了總院的新的辦學理念,著力發展應用型美術學、設計藝術學學科和新型學科,是集產、學、研於一體的新型藝術教育園區。
學院現設有繪畫、雕塑、壁畫、美術教育、室內設計、工業造型設計、裝潢藝術設計等專業方向。學院專業設置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學術精英匯萃,教學設施良好。

現有本科生2000名,研究生15名。現有教師100餘名,其中教授5名。
現任院長:楊奇瑞,副院長:黃駿、於小平

張江校區位於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內,學院所處環境清新、優美,現佔地約40畝,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

學院成立於1997年,實施董事會領導下院長負責制的辦學模式。學院秉承中國美術學院優秀的辦學傳統,充分利用上海在全國所處地理位置和社會環境優秀,以「發揚美院人文傳統,依託上海地域特點,融合國際都市優勢,突出城市設計亮點,構築設計教育高地,塑造求實創新人才」為辦學指導思想,在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在科研創新、教學管理、人才培養以及與國內外的學術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卓著的成績。

現有視覺傳達設計、建築與環境藝術設計、染織與服裝設計、工業設計和多媒體影像設計、公共藝術六個專業方向。學歷教育涉及碩士、本科兩個層次,以本科教育為主。

現有本科生1250名,研究生18名。現有教師70餘名,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26名。


現任院長:許江(兼),常務副院長:徐嘉木,副院長:范凱熹、韋天瑜

本人現在在張江校區,很多人認為這個校區不好,怎麼說呢?我讀了3年了,還有一年畢業,我覺得上海有上海的優勢,這里我就不好說了,當初杭州的校區我也考了十幾名的,我沒報,報了上海,我覺得挺好的,上海的社會環境等等都是不錯的````

5、陳燁的代表作品

音樂作品:
聲樂曲《如歌的行板》、《江城子》、《又見伊人》、《新月》等,器樂曲《創意曲》
文字作品:
一,獨著
1,《學鋼琴,對於中國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雜志《琴童》2010年,第8期;
2,《知「樂」》——雜志《琴童》2011年,第7期;
3,《貝多芬之吻》——雜志《愛樂》2011年,第7期;
4,《一個時代的結束——阿爾弗雷德·科爾托(1877~1962)》——雜志《愛樂》2011年,第11期;
5,《穿越古典——普羅科菲耶夫「第一交響曲『古典』」》——雜志《愛樂》2011年,第11期;
6,《拉威爾:「水之嬉戲」與「鏡子」》——雜志《愛樂》2011年,第12期;
7,《一部「融冰之作」——柴科夫斯基G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雜志《愛樂》2012年,第1期;
8,《李斯特交響詩「前奏曲」》——雜志《愛樂》2012年,第2期;
9,《她是天才,也是凡人——英國大提琴家傑奎琳·杜普蕾》——雜志《愛樂》2012年,第2期;
10,《一部「法典」的「輕柔」閱讀——漫談肖邦「練習曲」》——雜志《愛樂》2012年,第3期;
11,《20世紀初的理性浪漫——西貝柳斯「D大調第二交響曲」》——雜志《愛樂》2012年,第4期;
12,《庄嚴中的浪漫——喬治·博列特》——雜志《愛樂》2012年,第4期;
13,《在序曲的光芒下——羅西尼的正歌劇「威廉·退而」》——雜志《愛樂》2012年,第7期;
14,《當歌劇走出宮牆——義大利喜歌劇「女僕做夫人」》——雜志《愛樂》2012年,第8期;
15,《一生的旅途——李斯特鋼琴套曲「旅行歲月」》——雜志《愛樂》2012年,第8期;
16,《浪漫構架中的民族情結——格里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雜志《愛樂》2012年,第10期;
17,《「規范」的魅力——厄娜·伯傑專輯「莫扎特、舒伯特、巴赫作品」》——雜志《愛樂》2012年,第11期;
18,《怪誕的幽默——交響詩「骷髏之舞」》——雜志《愛樂》2012年,第12期;
19,《當「熊性」遇上「理性」——海頓「第82交響曲」——「熊」》——雜志《愛樂》2013年,第2期;
20,《當親吻成為唾棄的武器 ——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九交響曲」》——雜志《愛樂》2013年,第5期;
21,《悲情的詠嘆 ——瓦格納的聲樂套曲「威森東克歌曲集」》——雜志《愛樂》2013年,第8期;······
二,合著
1,《聽電影——看影片「摩登時代」的序曲主題與主導動機》(與中國美術學院付帆老師合作)——收於《萬物的傳媒主義——第五屆全國新媒體藝術系主任/院長論壇研究討論會論文集》
2,《社會音樂中的風格》(與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董大巍老師合作)——雜志《大眾文藝》2011年,第8期;
3,《淺析如何正確學習音樂》(與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董大巍老師合作)——雜志《音樂大觀》2011年,第5期;

6、新媒體藝術的特點

新媒體藝術的先驅羅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說:新媒體藝術最鮮明的特質為連結性與互動性。了解新媒體藝術創作需要經過五個階段:連結、融入、互動、轉化、出現。首先必須連結,並全身融入其中(而非僅僅在遠距離觀看),與系統和他人產生互動,這將導致作品與意識轉化,最後出現全新的影像、關系、思維與經驗。人們一般說的新媒體藝術,主要是指電路傳輸和結合計算機的創作。然而,這個以硅晶與電子為基礎的媒體,正與生物學系統,以及源自於分子科學與基因學的概念相融合。最新穎的新媒體藝術將是「乾性」硅晶計算機科學和「濕性」生物學的結合。這種剛剛崛起的新媒體藝術被羅伊·阿斯科特稱之為「濕媒體」(MOIST MEDIA)。
新媒體藝術的表現形式很多,但它們的共通點只有一個,那就是——使用者經由和作品之間的直接互動,參與改變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義。他們以不同的方式來引發作品的轉化——觸摸、空間移動、發聲等。不論與作品之間的介面為鍵盤、滑鼠、燈光或聲音感應器、抑或其它更復雜精密、甚至是看不見的「板機」,欣賞者與作品之間的關系主要還是互動。連結性乃是超越時空的藩籬,將全球各地的人連系在一起。在這些網路空間中,使用者可以隨時扮演各種不同的身份,搜尋遠方的資料庫、信息檔案、了解異國文化、產生新的社群。 從新媒體藝術在歐美的發展,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種藝術形式的產生,一開始就與商業利益緊密地掛在一起。所以,它更多的不是展示藝術,而是展示新技術產品,參觀這種新媒體藝術展,給人的感覺更象是參觀商品展銷會。
這些問題令人感到迷惘和困惑。專家們很少談及藝術家的藝術創造,更多的是談新媒體的技術應用和掌握問題,以及新媒體藝術的市場問題。這就給人們一種錯覺,新媒體藝術,最重要的不是藝術上的創造,而是如何引導藝術應用新技術佔領市場。當然,這也許與新媒體藝術一誕生就與商業化結下不解之緣有關。

7、要考中國戲曲學院新媒體藝術系了,可對這個系我不大了解

中國戲曲學院新媒體藝術系有繪畫技法與創作研究和戲曲動漫創作與研究兩個研究方向:這兩個方向的考試內容不一樣。參考書目你可以到國戲官網或者凱程網站上查看。另外如果你有什麼考研的問題可以咨詢一下凱程教育,這個學校辦了很多年了,有一定的可信度,應該會幫到你的。

8、肖永亮的科研成果

最近發表的成果:
1、 肖永亮、蔡璨.社交淘金你准備好了嗎[N].中國文化報(文化財富周刊),2013.06.15:3
2、 肖永亮. 中國動畫業反思[N].中國文化報(文化財富周刊),2013.04.1:3
3、 肖永亮、許飄、張義華. 數字技術語境中電影的真實性美學 [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27(2):149-154.
4、 肖永亮. 我們現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文化[A]. 中共中央宣傳部《黨建》雜志社. 力量中國-文化工作者談文化[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5、 肖永亮. 科技文化協同創新 人腦電腦交互延伸[J]. 北京文化創意, 2012.09:卷首
6、 肖永亮. 美國「藍天」的動畫之夢想[N]. 中國文化報,2012.07.01.
7、 肖永亮(主編). POP創意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03.
8、 肖永亮(主編). 平面設計配色指南[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03.
9、 肖永亮. 國際艾美獎歷史沿革帶來的啟發[J]. 中國電視,2012.03(總第313期):78-83.
10、肖永亮. 品牌意識與在線包裝[A]. 王丹彥. 星光觀察-中國電視文藝星光論文選集[M].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03.178-182.
11、肖永亮,許飄. 雲時代的網路運行模式與視控科技創新[J]. 湖湘論壇,2012.02(總第143期):46-49.
12、肖永亮、蔡璨. 數字藝術當下的電影科技發展[A]. 中國電影年鑒、中國影協電影高新科技委員會. 中國電影技術發展與電影藝術:第一界中國電影科技論壇文集[C]. 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2.01. 8-22.
13、肖永亮. 營造文化創意優越環境[J]. 北京文化創意(房山專輯), 2012.01:45
14、肖永亮. 數字特效推動3D電影質的飛躍[A]. 劉正. 萬物的傳媒主義[C]. 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2.01.34-38.
15、許飄、肖永亮. 雲時代的科技猜想[A]. 劉正. 萬物的傳媒主義[C].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2.01.253-256.
16、歐陽昌海、肖永亮. 從「寓教於樂」到「情理交融」的動畫創作觀念流變 [A]. 劉正. 萬物的傳媒主義[C].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2.01.720-724.
2011年發表的成果:
1、肖永亮. 中國動畫教育啟示錄[A]. 葉朗. 北大文化產業評論[C].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12.265-277.
2、肖永亮. 一次會展22年努力-溫哥華世界數字科學與藝術大會一鳴驚人[J].北京文化創意,2011.09:72-73.
3、肖永亮. 中國動畫教育啟示錄[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09.
4、肖永亮. 中國動畫教育現狀分析[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9(總第44期)
5、肖永亮(主編). 數碼攝影基礎[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08.
6、肖永亮(主編). 數字圖案設計-動物篇[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08.
7、肖永亮(主編). 數字圖案設計-人物篇[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08.
8、肖永亮(主編). 數字圖案設計-植物篇[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08.
9、肖永亮(主編). 數字圖案設計-風景篇[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08.
10、肖永亮(主編). 平面構成藝術[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08.
11、肖永亮(主編). 立體構成藝術[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08.
12、肖永亮(主編). 色彩構成藝術[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08.
13、肖永亮. 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市場策略[A]. 郝雨凡、熊澄宇、麥健智. 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策略與發展[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06.3-9.
14、肖永亮. 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尚需有效引導[J].北京文化創意,2011.01:53-55.
15、肖永亮,李颯. 中外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措施比較[J].中國名城,2011.07:42-45.
16、肖永亮. 中外電影特技發展歷程[J].現代電影技術,2011.04:3-8.
17、肖永亮,李颯.文化創意理念下的會館產業發展戰略[J].中國名城,2011.01:42-45.
18、肖永亮. 科技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助推內核[A].張京成. 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11上冊)[R].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03.359-364.
19、肖永亮. 用特色文化增強北京世界城市競爭力[A]. 世界城市與可持續發展文集[C]. 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11.01.211-221.
2011年以前發表的成果:
1、 肖永亮. 用信息化推進教改-把技術變成學生自主探索的工具[N]. 中國教育報,2010.08.27:8
2、 肖永亮. 以動漫教育推動產業發展[J]. 求是,2010.14:34
3、 肖永亮. 動漫產業發展需要原動力[J]. 北京動漫產業研究,2010創刊號:86-88
4、 肖永亮. 當數字技術與傳統藝術相融合[J]. 創意世界, 2010.6:58-59
5、 肖永亮. 關注網路文化環境中的教育[J]. 紅旗文稿,2010.12(180):34
6、 肖永亮. 創意城市和創意指數研究[J].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21)3:49-57
7、 肖永亮. 中國動畫大片的國際機遇[J].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5(總第28期):52-56
8、 肖永亮等譯. Final Cut Pro 7[M](美)魏南德(Weynand, D.)著.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3
9、 肖永亮. 數字藝術本體初探[J]. 藝術教育,2010.3(總第200期)
10、 肖永亮. 品牌意識與在線包裝[J].影視技術,2010.01(總第16期)
11、 肖永亮(主編). 三維游戲場景設計與製作[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01.
12、 肖永亮(主編). 3ds max動畫設計與製作[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01.
13、 肖永亮(主編). 二維動畫設計與製作[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01.
14、 肖永亮(主編). 游戲設計概論[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01.
15、 肖永亮(主編). 影視後期編輯與特效[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01.
16、 肖永亮(主編). 影視後期編輯與合成[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11.
17、 肖永亮 龐邦本. 電腦美術[M]. 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09.11
18、 肖永亮. 品牌意識與在線包裝[J].現代電視技術,2009.11(總第101期)
19、 肖永亮. 美國版權挑戰全球[J]. 版權周刊,2009.11
20、 肖永亮. 中國動畫電影的商業突破[A].龍全. 兼容·和而不同[C].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9.10. 255-260
21、 肖永亮. 數字藝術本體初探[A].龍全. 兼容·和而不同[C].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9.10. 307-310
22、 肖永亮, 江琴. 新媒體藝術批評初探[A].龍全. 兼容·和而不同[C].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9.10. 311-315
23、 黃志鵬, 肖永亮. 新興藝術語境中「音樂科技」的發展[A].龍全. 兼容·和而不同[C].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9.10. 316-322
24、 肖永亮(主編). 3ds max鏡頭與燈光的設計和製作[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10.
25、 肖永亮(主編). 影視動畫視聽語言[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10.
26、 肖永亮(主編). 影視動畫劇本創作[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09.
27、 肖永亮. 2009 SIGGRAPH大會隨感[J].影視技術,2009.9
28、 肖永亮. 文化產業園區的聚集效應[J]. 文化產業讀本,2009.5
29、 肖永亮. 新媒體藝術的審美評價[J]. 藝術評論,2009.07(總第68期)
30、 肖永亮(主編). 原畫設計[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05.
31、 肖永亮(主編). 3ds max材質與貼圖的設計和製作[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05.
32、 肖永亮(主編). 數字音頻編輯Adobe Audition 3.0 [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05.
33、 肖永亮(主編). Flash CS3二維動畫設計與製作[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05.
34、 肖永亮(主編). 漫畫繪制基礎[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05.
35、 肖永亮(主編). 影視特效製作[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05.
36、 肖永亮. 中國動畫電影的商業突破[J].廣播電視研究,2009.03(總第110期)
37、 肖永亮. 新興媒體時代的動漫舞台劇[J]. 戲劇文學, 2009.03(總310期).
38、 肖永亮. 後奧運的首都文化創意產業與「人文北京」建設 [J]. 北京社科,2009.3(總第179期).
39、 肖永亮. 提升文化創意產業[N]. 北京日報. 2009年3月9日第18版(第482期 理論周刊*特稿).
40、 肖永亮. 新媒體藝術的理論探討與教學實踐[A]. 廖祥忠. 新媒體藝術與創新教育[C].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11.
41、 肖永亮. 明確新媒體藝術學科的建設方向[A]. 廖祥忠. 新媒體藝術與創新教育[C].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11.
42、 肖永亮. 新媒體藝術學科作為獨立學科的界定和課程體系設置[A]. 廖祥忠. 新媒體藝術與創新教育[C].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11.
43、 肖永亮,劉躍軍. 2007年中國新媒體藝術與產業發展概述[A]. 王荔. 新媒體·新觀念·新生活:2008全國新媒體藝術系主任(院長)論壇[C].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8.10.
44、陳默、肖永亮. 數字媒體對CG電影的影響[A]. 王荔. 新媒體·新觀念·新生活:2008全國新媒體藝術系主任(院長)論壇[C].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8.10.
45、 洪麗娜、肖永亮. 中美動畫電影發展比較研究[A]. 王荔. 新媒體·新觀念·新生活:2008全國新媒體藝術系主任(院長)論壇[C].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8.10.
46、 郭夢冉、肖永亮. 中美二維動畫風格比較研究[A]. 王荔. 新媒體·新觀念·新生活:2008全國新媒體藝術系主任(院長)論壇[C].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8.10.
47、 蔡學亮、肖永亮. 數字時代視覺特效本質分析[A]. 王荔. 新媒體·新觀念·新生活:2008全國新媒體藝術系主任(院長)論壇[C].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8.10.
48、 肖永亮(主編). Vision: ACM SIGGRAPH中國2008優秀作品揭秘[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10
49、 肖永亮. 創意產業發展需要原動力[J]. 今日財富, 2008.9.
50、 肖永亮. 文化創意產業中的電視業態[J]. 現代傳播.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第5期(總第154期).
51、 肖永亮. 奧運時期的世界CG動畫一瞥[J]. 電視字幕 特技與動畫, 2008.9.
52、劉佳、肖永亮. 數字動畫基礎[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8.
53、 肖永亮. 文化創意和新興藝術[J]. 藝術教育2008.8(總第181期).
54、 肖永亮. 電視業態與文化創意產業[A].張同道. 電視學導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
55、 肖永亮,郭晶. 試論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整體規劃[A]. 呂學武. 文化創意產業前沿—韜略:變革的力量[M].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7.
56、 肖永亮,黃志鵬. 後奧運時期的文化創意產業[A]. 劉川生,宋貴倫. 2007-2008年北京文化發展報告[M].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6.
57、 肖永亮,甄巍. 國家「十一五」教材-數字美術基礎[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5.
58、 肖永亮,廖宏勇. 國家「十一五」教材-數字色彩設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4.
59、 肖永亮等譯. 蘋果專業培訓系列教材—FCP6非線性編輯[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2.
60、 肖永亮,郭晶.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整體規劃[N]. 文藝報2007年11月22日第3版.
61、 肖永亮, 侯琪婧. 加強實驗教學 培育創意人才[J]. 計算機教育, 2007.11(總第57期).
62、 肖永亮. 新媒體新技術新思維新學科[J]. 現代廣告·學術刊,2007.10(總145期)
63、 肖永亮. 後奧運時期首都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J]. 北京民進,2007年第5期(總225期)
64、 肖永亮,郭晶. 首都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整體規劃研究[A]. 劉川生,宋貴倫. 2006年北京文化發展報告[M].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6
65、 劉躍軍,肖永亮. 論中國影視動畫的產業化生存[J]. 中國廣播影視, 2007.4.
66、 肖永亮. 文化創意與和諧文化[J]. 北京民進,2007年第2期(總222期)
67、 肖永亮(主編). 動漫遊戲系列教材—Photoshop+3ds max 8游戲場景設計[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68、 肖永亮. 雅靜的美術館所想到的[J]. 軟實力,2007年1月(總2期)
69、 肖永亮(主編). 動漫遊戲系列教材——Flash動畫設計[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70、 肖永亮. 解析中國「動漫產業」現象[N]. 中國文化報第275期(總第4180期)2006年12月9日第2版(文化視點)。
71、 肖永亮. 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的親歷與體會[J]. 北京科協,2006年第11期。
72、 肖永亮. 創意力學[J]. 軟實力,2006年11月創刊號。
73、 Yong L. Xiao. Proction Design for Digital Storytelling: An Animated 3D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 of the Three Kingdoms. Workshop on Digital Media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useum and Heritage, Kaifeng, China, Oct. 15-17, 2006
74、 肖永亮. 中國影視教育要努力為文化創意產業培育創意階層.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影視教育專業委員會2006年年會暨第八屆影視文化與教育學術研討會主題發言·2006年9月27日長沙
75、 肖永亮. 從動畫公司對人才的需求探討美國的動畫教育[J]. 計算機教育, 2006.7.
76、 肖永亮. 美國的數字媒體學科發展[J]. 計算機教育, 2006.5.
77、 肖永亮(審校). 魔比斯環——一部CG電影的誕生[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78、 肖永亮(審校). VB多媒體編程精編16講[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79、 肖永亮(編委會主任),動畫專業系列教材叢書,清華大學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動畫概論、動畫編劇、動畫角色設計、動畫場景設計、動畫技法、三維動畫建模、三維動畫編輯、三維動畫特效合成、動畫後期非線性編輯、動畫後期數字合成共十本)
80、 肖永亮(主編). 數字媒體學院叢書——影視動畫製作藝術,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81、 肖永亮(主編). 數字媒體學院叢書——3DS Max 8完全學習手冊:材質燈光渲染篇,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82、 肖永亮(主編). 數字媒體學院叢書——3DS Max 8完全學習手冊:場景建模技術篇,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83、 肖永亮(主編). 數字媒體學院叢書——3DS Max 8完全學習手冊:基礎動畫角色篇,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84、 肖永亮(主編). 數字媒體學院叢書——Premiere Pro高級實例教程,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85、 肖永亮(主編). 數字媒體學院叢書——Maya7高級實例教程,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86、 肖永亮(主編). 游戲學院經典書叢——Maya游戲美工角色設計,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87、 肖永亮(主編). 游戲學院經典書叢——3D游戲編程,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88、 肖永亮. 數字媒體在創意產業發展中的地位[J]. 現代傳播, 2005.5.
89、 肖永亮,數字媒體與創意產業,廖祥忠主編:CGCN2005數字媒體藝術——首屆中國國際動漫節優秀論文集, 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
90、 肖永亮(作者之一).名家推薦叢書——名家推薦2004年最具欣賞價值中外影片. 北京: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5..
91、 肖永亮(主編). 游戲學院經典書叢——3DS Max7 游戲片頭製作完全攻略.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92、 肖永亮(主編).數字媒體學院叢書——Avid Xpress Pro 影視非線編輯藝術.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93、 肖永亮(主編).游戲學院經典書叢——Visual C++游戲編程基礎.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94、 肖永亮(主編).游戲學院經典書叢——計算機游戲程序設計.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95、 肖永亮.FLASH走向主流.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2004
96、 肖永亮、馬剛.國產動畫片向何處去.中國教育台藝術爭鳴.2004.12
97、 肖永亮.文化產業大趨勢:CG技術對影視藝術的推進.藝術教育.2004.10
98、 肖永亮.網路游戲全社會的應用.2004中國卡通產業論壇論文集.2004.8
99、 肖永亮.數碼藝術與文化產業.人民網強國論壇.2004.8
100、 肖永亮.多層面寬范圍系統化辦學 尋求數字藝術教育新規律.國際數字內容創作年會暨數字藝術教育論壇.2004.9
101、 肖永亮(編委).21世紀動漫遊戲專業高等教育規劃教材系列.海洋出版社.2004
102、 肖永亮.數字技術大規模生產化的管理技術要素.2003中國卡通產業論壇論文集.2003.6.
103、 肖永亮.堅持多樣特色辦學 繁榮數字媒體教育.2003中國高校數字媒體協作研討會.2003.12.
104、 肖永亮.從奧斯卡聯想到中國電影.彼岸雜志.2003.3.
105、 肖永亮.中國電影產業的新機遇.中國旅美科技協會會刊海風.2002.11.
106、 肖永亮.影視大背景下的美國動畫業與中國卡通產業的發展.首屆中國卡通產業論壇論文集.2002.9.
107、 肖永亮.數字化影視製作與傳播.全球化與信息化發展國際會議論文集.2002.10.65
108、 肖永亮.漫談奧斯卡和中國電影產業——兼談電腦動畫特技製作.中國經濟評論.2002.總第三期.13
109、 肖永亮.國際數字媒體發展概況及教育現狀.首屆中國高校數字媒體協作研討會.2002.12.
110、 肖永亮. 氣概山河是英雄—《英雄》觀後.彼岸雜志.2002.11.
111、 肖永亮. 光環下的美國CG行業[J]. CG雜志, 2002.10.
112、 肖永亮. 馬年春節真忙[J]. 神州學人, 2002.04.
113、 Y. L. Xiao and D. E. Williams..Molecular Docking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 in R. L. Wainwright, ed.  Genetic Algorithms and Optimization Track.ACM Press, New York.1994..
114、 Yong L. Xiao and Donald E. Williams.a comparison of ga and RSNR Docking in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EEE World Congres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IEEE Press, New York,.1994.Vol.2.802
115、 Yong L. Xiao and Donald E. Williams.GAME: GENETIC ALGORITHM FOR MINIMIZATION OF ENERGY AN INTERACTIVE PROGRAM FOR THREE-DIMENSIONAL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Computers Chem,, .1994.Vol. 18 No. 2.199
116、 Yong L. Xiao and Donald E. Williams.Genetic Algorithms for Docking of Actinomycin D and Deoxyguanosine Molecules with Comparison to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Actinomycin D-Deoxyguanosine Complex.J. Phys. Chem. .1994.98.7191.
117、 Williams, D.E.; Xiao, Y.L..Benzene, Naphthalene and Anthracene Dimers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Observed Crystal Structures.Acta Cryst..1993.A49.1.
118、 Xiao, Y.L.; Williams, D.E..Genetic algorithm: a new approach to the predic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molecular clusters.Chem. Phys. Let., .1993.215.17.
119、 肖永亮. CNDO方法、參數和評估[J]. 江西教育學院學刊(自然科學版), 1987.02.
120、 肖永亮. 對鮑林方法的幾點探討[J]. 江西教育學院學刊, 1986.01.
121、 肖永亮. 介紹一種化學教學的分類法[J]. 江西教育學院學刊, 1985.02.
122、 肖永亮. 控制論與化學教學[J]. 江西教育學院學刊, 1984.02.

與全國新媒體藝術系主任院長論壇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