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款短視頻應用為什麼被依法處置?
近日,針對當前一些網路短視頻格調低下、價值導向偏離和低俗惡搞、盜版侵權、「標題黨」突出等問題,國家網信辦會同工信部、公安部、文化和旅遊部、廣電總局、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等五部門,開展網路短視頻行業集中整治,依法處置一批違法違規網路短視頻平台。
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談到,根據群眾舉報和媒體報道,經調查核實,「內涵福利社」等19款網路短視頻平台,在管理部門三令五申的情況下,仍然恣意妄為,放任傳播低俗、惡搞、荒誕甚至色情、暴力等違法和不良信息,盜用篡改他人版權影視作品,炮製推薦「標題黨」內容,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給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網民造成嚴重不良影響,違規情節嚴重,社會反映強烈。
根據《網路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國家網信辦會同五部門依法關停「內涵福利社」「夜都市Hi」「發你視頻」等3款網路短視頻應用並應用商店下架;聯合約談「嗶哩嗶哩」「秒拍」「56視頻」等16款網路短視頻平台相關負責人,對其中12款平台作出應用商店下架處置,要求平台企業對網民負責、對社會負責,作出全面整改。受約談平台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完全接受處罰,承諾暫停更新相關頻道,全面落實整改,真正履行好企業主體責任。
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國家網信辦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加強正面引導和規范管理,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推動網路短視頻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同時,呼籲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共同維護網路信息傳播秩序,營造積極健康、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
2、西瓜視頻發到微信里總是提示,互聯網短視頻整治期間。如何解決?
無法解決,這是騰訊競爭導致的,騰訊自己開發了一個叫微視的短視頻軟體,行業競爭,就是不給你發其他公司的相同產品
3、互聯網短視頻整治多久才能恢復?
以後應該會越來越嚴格了
4、互聯網短視頻整治期間,平台將統一暫停直接播放。如需觀看,仍可復制網址使用瀏覽器播放。 https:
復制網址,去網頁上進行查看。現在一些短視頻在微信等平台都不能觀看。瀏覽器建議用百度的或者360的都可以。
5、「快視頻」因為什麼被暫停更新15天並下架?
在2018年國家網信辦及有關部門針對網路短視頻專項治理行動中,因為「快視頻」的短視頻內容大肆傳播低俗不良的信息內容,國家網信辦對其採取暫停更新15天和下架處理措施。
2018年中下旬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針對網路短視頻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治理行動,依法依規處理了一批違法違規網路短視頻平台及其賬號,同時,大力推動網路短視頻優質精品內容生產,開展了一系列正能量傳播活動。
繼2018年7月網信辦及有關部門開展網路短視頻集中整治,依法處置了「內涵福利社」等19個網路短視頻應用之後,國家網信辦指導督促各主要短視頻平台履行企業主體責任,加強自查自糾,共封禁違規賬號113萬余個,查刪攔截有害短視頻810萬條。
隨後,國家網信辦依法約談「快視頻」企業,對其繼續大肆傳播低俗不良信息,採取暫停更新15天和下架處理。下一步,國家網信辦將繼續檢查相關平台落實整改情況,加大巡查力度,擴大巡查范圍,堅決將「三俗」內容從網路短視頻中清理出去。
(5)互聯網短視頻整治什麼時間恢復擴展資料:
2018年2月20日,有微博網友反應在 B 站綁定的手機號碼和密碼能夠直接登陸「快視頻」;除此以外,微博眾多大V也發現自己發於微博秒拍的內容未經授權就被技術抓取到快視頻平台旗下,快視頻自動為其注冊了賬號。
快視頻回應稱,平台 「排查並發現部分快視頻賬號確實存在未經原創作者授權,私自搬用其內容,甚至冒用其頭像及 ID」 的行為,但否認存在盜內容,還盜了用戶的帳號密碼的行為。
2018年3月5日,快視頻官方發佈道歉聲明,並向廣大B站UP主們,表示誠摯的公開道歉。
參考資料:國家網信辦:要讓網路短視頻充滿正能量
6、互聯網短視頻審核工作能幹到多少歲?
短視頻人工審核的話沒有什麼門檻的。只要你精力跟的上,感到40多歲也是可以的。
7、網路短視頻存在哪些問題?
短視頻平台存在的兩大主要問題是對未成年人缺乏限制(62.8%)和內容挑戰社會倫理道德底線(60.8%),其他還有:內容低俗,甚至涉及色情暴力(53.3%),盜用他人視頻素材(44.9%),標題黨多,製造噱頭(40.8%),公然售賣假貨(28.2%)以及商業廣告普遍(23.1%)等。
北京市某高校研究生劉琪(化名)感覺,短視頻平台上某些內容火起來,大都是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和獵奇心理,「比如大冬天冷水洗頭、吃活蟲子、吃很辣的東西,還有一些女生穿著暴露等」。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短視頻目前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是版權問題。現在短視頻版權保護剛剛起步,一般都是通過打水印等方式。「按照2016年12月1日起實行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這也是必須加的,保證出現問題能夠溯源」。第二是侵害他人人格權。「很多短視頻暴露別人隱私,比如此前關於『水滴直播』的爭議,還有在街上突然闖入他人空間的惡搞視頻。短視頻中公開謾罵他人還可能侵害他人名譽權」。第三,涉黃涉暴、低俗的短視頻影響文化安全和內容安全。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