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運用新媒體來幫助餐飲店面做推廣
首先要有自己的主打產品,也就是爆款產品,然後找到適合的自媒體平台投放廣告,進行推廣,然後找到新媒體營銷方向,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快速引流,希望可以幫到你,有問題可隨時聯系
2、我們公司是在北京做餐飲的,今年准備搞一下新媒體這塊,這具體要怎麼著手啊?
可以找幾個文案、策劃、美編做一些文章、視頻、圖片放在公號、推文、微博上面發布,同時通過第三方平台進行推廣。
3、餐飲企業可以使用哪些新媒體進行廣告宣傳
你好,做企業宣傳,你需要先做好你們受眾人群定位,推廣的目的。餐飲企業很寬泛你們具體的服務優勢,產品特色都是什麼?你們的受眾人群都在使用那些新媒體。
希望對你又幫助,可以追問
4、餐飲網路好評的提升方案?
微博、微信、今日頭條、抖音、大眾點評等新媒體已成為餐飲品牌競相爭奪的戰略高地。打造品牌,佔領消費認知,新媒體的力量正日益崛起,如答案茶靠抖音營銷,不僅吸引到更多顧客,還帶來了上百家加盟店!
即便如此,重視新媒體的餐飲人依舊寥寥,更鮮有做到很好,更多人選擇埋頭苦幹!一是他們並沒有重視,二來他們或許也不知道正確的方法。今天就聊聊餐飲企業如何玩轉新媒體,借新媒體之風打造品牌!
為什麼要做品牌?對於企業來講,是開創顧客,獲得顧客的首選。對於顧客來講,是降低選擇成本,規避消費風險!
那如何去開創顧客,降低顧客的選擇成本了?讓顧客認為你的產品更好!
那如何讓顧客認為你的產品更好了?做傳播,讓顧客知道你的差異化!
歸根結底,做品牌就是做傳播,去傳播你的差異化,讓顧客知道你好在哪裡。
01
傳播大於一切
既然做傳播這么重要,那為何我們絕大多數企業嘴巴上喊著打造品牌,喊了很多年,也做了很多看起來是打造品牌的事情,但為什麼卻沒有打造出品牌了?因素有很多,但關鍵來自於以下3點:
1、沒有商業邏輯,進入品牌認知的誤區;
在中國,「品牌」這個概念是被各大廣告公司教育出來的。導致非常多的老闆還停留在做品牌就是做LOGO、做形象、做設計的階段。所以我們經常會看見所謂的品牌升級,就是換一換LOGO、換一換形象,上到國產運動品牌李寧,下到餐企標桿海底撈,這種沒有商業邏輯的品牌升級,讓人著急。
這個在餐飲行業非常普遍。所以每當看見很多老闆花很多錢給餐廳做設計,投入巨資裝修的時候,就非常心疼:你把餐飲裝修的很漂亮,但有多少顧客是因為你家裝修的漂亮而來吃飯了?如果是因為裝修來吃飯,你做的該有多失敗啊!
2、沒有傳播意識,也不知怎麼做傳播;
為是捨得在裝修上投入巨資,而不是把這些錢花在品牌傳播上了?
有些餐企具備了做傳播的意識,但往往不知道怎麼做傳播。這其實是餐企需要快速彌補的一門功課。
因為餐飲行業的從業者整天都在店裡忙活,跟產品打交道,非常欠缺跟媒體打交道的知識和經驗。
3、多業務多品牌,不知道傳播什麼;
雖然有很多企業具備了做傳播的意識,但由於多業務多品牌發展,不好取捨,也不知道該傳播什麼,說什麼最能打動顧客。
所以你會發現,但凡品牌做的比較好的餐飲企業,老闆都有一個共性: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外部思維,會做傳播。
畢竟把產品做好,頂多是一個廚師思維,廚師思維能開幾個店,但品牌戰略思維能夠做成一個企業,甚至把店鋪開遍全球。
02
當務之急:企業要完成信息化改造
把內部經營信息,轉化為顧客可感知到的認知概念,致力於實現營運營銷化。
這是什麼意思了?也就是你企業內部經營的動作,要能夠不斷的通過傳播去刺激顧客,去建立和鞏固你的認知。
如果這個經營動作不能夠去建立和鞏固你的差異化認知,那麼這個經營動作就是無效的,是巨大的成本。
畢竟為企業經營買單的是顧客,如果顧客感知不到,那麼對於它來講就是沒有價值的,就不能促進它的消費決策,你做的再好,有什麼意義了?跟自娛自樂有什麼區別?
如果我們的企業經營者都具備了這樣一個思維方式,那麼企業運營的成本將會大大降低,開創顧客的效率將會大大提高。
信息化改造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傳播,要讓你的潛在顧客知道你,知道你比別人好在哪裡。特別是對目前中國的餐飲來講,當務之急,就是要讓別人知道你。
畢竟大家都在埋頭開店做生意,就那麼幾個店鋪,輻射的范圍是非常有限的。你就算做的再好,知道你的人還是非常非常少,更何況絕大部分顧客不知道你好在哪裡,為什麼好。
對於傳播來講,有5個大家需要去思考的法則:
1、有傳播勝無傳播
你的同行都沒有做傳播,你先做了傳播,你就能夠享受做傳播的紅利。比如在90年代,你先上央視打廣告,就能快速成就品牌和銷量。其實中國的餐飲,就處於這個階段。但知道並想通的餐飲老闆,實在是太少了。
2、先傳播勝後傳播
如果大家都在做傳播,就看誰占據先發優勢,先入為主。這就涉及到一個知識:打造品牌,就是時間的藝術。
3、強媒體勝弱媒體
如果很不幸,你不是第一個做傳播的,你怎麼才能後來居上了?
登高而呼!也就是你要選擇高勢能的權威媒體。別人在發傳單、貼電線桿子牛皮蘚廣告,你上戶外廣告,打電視廣告。
所以你會發現,很多品牌說了什麼廣告內容不重要,重要的是上了CCTV,是CCTV上榜品牌。這就帶來強大的信任背書。
畢竟主流媒體才能成就主流品牌。牛皮癬貼不出品牌,因為牛皮癬的廣告都是梅毒性病、富婆求子、槍支迷葯、不孕不育。廁所里的廣告,永遠不如分眾電梯廣告。
4、有定位勝無定位
如果你的對手在強勢媒體上做傳播,那麼你該怎麼辦了?
你不能跟別人比誰的炮火更兇猛,你只能提高訴求精準度,去搶占顧客心智裡面的某一個概念,讓自己成為一個狙擊手,確保每一顆子彈都消滅一個敵人。
5、大傳播勝小傳播
如果都開始意識到要用定位,去占據心智里的某一個概念,那這個時候,就看誰的聲量大。誰的聲音大,定位概念就是誰的。所以特勞特才會說「一個好定位不如一百萬美金」。
當然,這里的傳播不等於打廣告!任何能夠傳遞企業經營信息的方式和載體,都是傳播,比如說顧客的口碑。只不過說打廣告通常更簡單粗暴、更直接一些!
但高明的廣告,往往都不是廣告,而是話題!
最好的營銷,一定是讓顧客不認為你在做營銷,這樣的話,它的接受度才會更高。比如海底撈,它就比巴奴高明很多,海底撈是通過「變態的服務」四兩撥千斤,像是跟顧客談戀愛。
03
新媒體孕育新品牌
在自媒體到來之前,餐飲行業的傳播方式主要以發傳單、做促銷活動為主,畢竟利潤太薄,不太適合也想不通要做報紙、電視這樣的主流廣告。
雖然西貝在前年春節期間上過央視,但收效讓人汗顏。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餐飲企業媒體推廣方面知識的欠缺和薄弱。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餐飲品牌進入黃金時代。
1、微博
以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的興起,誕生了所謂的互聯網餐飲。
什麼叫互聯網餐飲了?其實沒那麼高深莫測,就是一幫有互聯網工作經驗的人,藉助微博這種新媒體,來開展營銷活動的餐飲。它們具有鮮明的特徵:高調、唯恐天下不知,講情懷編故事······
客氣的講,叫營銷,不客氣的講,叫炒作。但餐飲行業以前並沒有什麼品牌去這樣做推廣,所以這些互聯網餐飲品牌快速進入心智,引發行業的地震效應。
這以黃太吉、西少爺、伏牛堂這類互聯網餐飲為典型。它們吃到了微博的紅利,快速爆發,給廣大埋頭苦乾的餐飲人上了生動的一課。它給餐飲人上了什麼課了?表面看起來是互聯網餐飲,背後來看,就是營銷推廣。它喚醒了餐飲人的營銷意識。其實後來的很多網紅店,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黃太吉的啟蒙。
在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人都迷戀這些互聯網餐飲的鼻祖,頂禮膜拜,這些創始人每到一個地方站台講課,觀眾都是黑壓壓的一片。
有什麼值得崇拜的了?它們有那麼厲害嗎?它們只是利用了競爭更激烈的互聯網行業的常識,在非常原始粗放的餐飲行業降維打擊而已,說白了,就是利用了微博這樣的新媒體做傳播,炒作。如果它們真有那麼厲害,為什麼黃太吉破產了?西少爺門可羅雀?伏牛堂半死不活?
裝神弄鬼者居多,但迷信鬼神的人更多。信徒把鬼神捧到天上,然後摔個粉身碎骨。
2、微信
微博紅利過去之後,微信興起,這個時候,又誕生了一波紅利,很多品牌通過吃到微信的紅利,而快速爆發。
互聯網餐飲的那一波人,天生擁有傳播意識,所以它們又很好的把握住了微信的紅利。事實上,目前主流的一些餐飲品牌,都不同程度的吃到了微信的紅利。
比較典型的是西貝莜麵村,企業甚至投資布局了若干個餐飲行業自媒體,由此可見其對微信這個自媒體的重視程度。
比如很久以前燒烤,企業在微信端做了大量的工作,粉絲營銷出神入化,官方微信推文,常常是瞬間10萬+,這還不包含在其它微信大號上的推文曝光;
比如樂凱撒榴槤披薩,企業在微信上的投入,簡直就是互聯網行業慣用的手法,壓倒性投入,是各個大號的超級VIP客戶;
3、今日頭條
由於微商以及各種廣告的增多,微信的公信力開始下滑,今日頭條誕生了。這個媒體打著「新聞」的外衣,干著「廣告」的事實,所以更有可信度。基於這個新媒體的紅利,又誕生了一批品牌。
但不得不說的是,今日頭條這個媒體的紅利,用的最好的不是趾高氣昂的「正規軍」,而是野蠻生長、嗜血如命、見縫插針的一些加盟品牌。很多品牌吃到了這個媒體的紅利,一年做加盟上千家店鋪。
為什麼是加盟品牌了?
我們在研究這個現象的背後,發現組織化程度高的加盟商,除了傳統的線下門店推廣和展會推廣之外,線上推廣主要是通過賣斷關鍵詞的方式在互聯網上做推廣鏈接,比如百度關鍵詞、頁面新聞等,它們天生比較敏感,就像鯊魚一樣,能夠快速聞出哪裡有「血」,所以更能夠把握住今日頭條的紅利。
這以小龍坎、小郡肝、魚你在一起等品牌最為典型。
大家都知道小郡肝超級火爆,但你知道小郡肝為什麼火爆嗎?你知道小郡肝是怎麼運作今日頭條的嗎?你知道小郡肝去年在今日頭條上投了多少錢嗎?
魚你在一起酸菜魚米飯是怎麼一年做2019家加盟店鋪的?奧秘不在設計公司,如果這個策劃設計公司有這么牛,它們為啥收費還那麼便宜了?奧秘只有一個,魏總吸取魏老香以往的加盟經驗,在酸菜魚的風口浪尖上,直接復制渝是乎,把握住了今日頭條崛起的紅利,拚命砸今日頭條······
不得不說的是,今日頭條的紅利現在依然還在,畢竟相對其它媒體來講,它顯得更像「新聞」。但自己發稿的可能性已經沒有了,你必須藉助大號的推廣。
4、抖音
一切流量皆媒體,一切媒體皆流量。
現在最火的媒體是抖音,那麼,抖音成就了什麼品牌了?
這個大家都還在探索階段,但目前在餐飲領域,並沒有表現特別突出的。原因有3點:
1)看不見,看不懂:
餐飲人特別是老一代餐飲人,整體滯後時代潮流,特別是老闆取得一定成功後,就完成了屌絲逆襲,過上了高大上的生活:出門豪車,不擠地鐵,很少跟年輕人接觸,很少跟社會底層的人接觸,不知道現在年輕人想什麼、玩什麼、流行什麼、討論什麼、關注什麼、愛好什麼、通過什麼渠道和媒介消費······
這是多麼可怕啊!溫水煮青蛙,你被時代拋棄了還渾然不知。很多品牌的老化和邊緣化,就來自於此。
2) 是不想學,學不會:
絕大部分餐飲老闆還是老一套思維,覺得餐飲的本質就是把產品做好,好吃不貴,天天玩兒那些虛的,不務正業的弄個手機在哪裡拍拍拍······
所以你會發現,你問10個餐飲老闆,至少有8個人不知道抖音具體是什麼,這10個人裡面,可能沒有1個人玩抖音。
這太可怕了,別人都在用飛機原子彈核武器了,你還在用長矛大刀,別人都進化到能夠駕馭宇宙飛船登陸月球了,你還在原始社會刀耕火種,你不吃虧誰吃虧?老字型大小怎麼沒落的,答案就在這里!
3)是玩不轉,跟不上
抖音確實很好,搞笑、好玩,充滿娛樂精神,滿足了有才的個體期望獲得關注的需求。
我印象最深的抖音,是有一個護士在醫院走道「倒車請注意」的視頻,畫面是一個護士一本正經的抱著查放記錄本,然後在前面一面退著一邊喊著倒車請注意,後來出現的卻是一個護士推著平板車,另一個護士盤腿坐在平板車上玩手機,表情之滑稽,畫面之反差,場景之矛盾,導致現在一聽到倒車請注意,我就條件反射的想起這個視頻,泯然一笑。
想說明什麼了?
抖音只能成就個性獨特的品牌,或者說充滿話題和矛盾的品牌才能通過抖音實現傳播。如果在你餐廳里,顧客都沒有拍照的慾望,都沒有炫耀裝逼的需求,你覺得它會發抖音嗎?肯定不會!
這就涉及到一個課題:你能不能把品牌做的很酷炫,很有話題感。
我們發現有些品牌以餐廳的LOGO為背景,發動自己的員工各種抖音,然後自己發朋友圈,看起來很熱鬧很高大上很與時俱進,但這個沒有用,你還是基於微信朋友圈渠道,你沒有創造新顧客。
有些企業意識到了,要請網紅來店裡吃飯發抖音,但往往又缺乏比較好的植入方式,導致男性只顧得看網紅美女,女性只顧得看網紅小鮮肉去了,「廣告」被顧客屏蔽了。
不可否認,抖音能夠一定程度上提高品牌的活躍度和曝光度,但它有一個前提:你是品牌,本身有勢,顧客能夠主動關注你。
比如海底撈的抖音視頻,其實不是海底撈自己做的,而是顧客自發的行為,因為海底撈是品牌,服務有很「變態」。變態才能引發傳播,如果甩碗酒喝了不甩碗,能夠在抖音上爆紅嗎?
5)大眾點評
關於新媒體,其實大眾點評也算一個,甚至佔有重要的份量,它往往能夠形成最直接的消費。
但遺憾的是,大眾點評流行了這么多年,依然有非常多的企業沒有把大眾點評的維護作為一個戰略工程。所以你會發現,很多品牌的顧客留言版塊,要麼沒有回復,要麼簡單粗暴的復制粘貼,全部一個樣。
九鍋一堂在發展早期,在大眾點評的維護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吃到了大眾點評的大量紅利,在此不一一贅述。
04
媒體進化的方向:由文字到短視頻
隨著網路的技術突破和WIFI的覆蓋普及,媒體進化的方向一定是由文字到視頻,或者是音頻,因為現在的信息量太大了,眼睛完全受不了。
這意味著,企業的品牌傳播要順應時代的趨勢,盡快完成信息化改造,盡快視頻化、娛樂化,否則就很難把握住趨勢紅利······
5、餐飲老闆關注的新媒體都有哪些
平台的話就是:微博、公眾號、今日頭條、搜狐公眾號、別的就是食品安全
菜品及做法新方法,對手的動態,新樣品,以及活動策略
6、餐飲結合新媒體應該怎麼做?
簡單回答:
餐飲與新媒體,很不錯的想法,但線下與線上結合之前,先讓你做一件事,那就是先打造自己的一個品牌:一道菜,一個招牌或者是一個美麗的廚師等等,只要有都可以,這是你們的切入點。
然後以此為切入點到各種平台去炒作,文案也好,視頻也行,這是最快的方法,但是炒作的項目必須是正能量的那種。
7、打算開一家炸串店,新媒體宣傳這邊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公眾號是關鍵,裡面本地人多。新聞網站面太廣
8、新媒體平台能給餐飲企業帶來什麼?
一)善於製造話題,引發受眾關注
餐飲企業不能簡單地將「互聯網+」
等同於用互聯網賣東西,而是要將互聯網思維融入餐飲行業的各方面。黃升民教授認為,互聯網思維的特質包括:在資源上以豐裕替代稀缺,在傳播行為上以互動替代單向,在傳播渠道上以平台替代管道。②對於餐飲企業來說,傳統的老字型大小對於年輕的消費群體並不具備特別的吸引力,而他們對於網路上的熱門話題關注度和參與度較高,樂於分享自己的見聞。餐飲企業在進行新媒體營銷時正是抓住了這一點。2014年9月,泰國皇室公主詩琳通因喜歡吃川菜,在六十歲生日時宴請賓客,指定眉州東坡作為唯一的餐飲服務商,這也是中國餐飲企業第一次走出國門,眉州東坡成為了製作外國國宴的首家老字型大小品牌。此後,眉州東坡意識到了其中的商機,火速結合微信媒體開展了廣告營銷活動。雕爺牛腩憑借著周星馳的電影《食神》原型的故事背景,開業預熱時邀請微博大V、明星、媒體等到店免費品嘗,並邀請話題人物蒼井空到現場助威,成功為品牌打開了知名度
(二)與客戶互動頻繁,社交傳播效果強
黃太吉煎餅在新浪微博擁有14萬粉絲,重視與粉絲之間的交流,對於粉絲的評論和@都盡量回復,並經常開展很多線下活動,通過講座與粉絲加強交流。望湘園僅在微信「搖一搖」活動中就保持了用戶的持續性關注。在2015年羊年春晚,微信搖紅包成為熱門話題時,望湘園推出了洋洋得意系列卡券,二十張卡券都以望湘園冬季主推的菜品為基礎,給予折扣或贈品優惠。由於春節期間是餐飲業的旺季,客戶在門店消費時參與積極性也高,微信「搖一搖」增加了品牌與用戶的互動頻次。在這之後,望湘園發起「為愛吃狂」活動,並聯合「掌上北京」「北京吃貨」「北京北京」等知名微信公眾號宣傳,發出新菜50元專享券。卡券必須通過門店「搖一搖」或者社交媒體轉發才能獲得,無形中強化了用戶自發的社交傳播
(三)促銷形式新穎有趣,銷售轉化率高
餐飲企業進行新媒體營銷過程中,當擁有了一定的話題熱度後,讓促銷能夠產生實際收益是進行新媒體營銷的重要內容。眉州東坡結合話題營銷同時開展促銷,當客戶
來到眉州東坡門店時,
開啟微信「搖一搖」即可獲得一張卡券,免費兌換一根價值12元的泰國公主國宴上的同款香腸。在開啟微信「搖一搖」活動的二十多天里,活動共發出了近8萬張微信卡券,最終兌換超過6萬張,卡券核銷率達到80%。北京的局氣餐廳也在促銷方式上玩出了新花樣,在微信「搖一搖」活動中,設置了很多趣味卡券,比如「加塞兒券」「京味十足」「如魚得水」「比逼格更逼格」等,設計得新穎有趣,吸引了消費者參與到營銷活動中來。
(四)特色化的服務和產品
在餐飲企業的最終消費環節中,
門店的裝修和服務會直接影響顧客購買行為的完成,因此特色化的服務和產品成為留住顧客的關鍵點,有助於製造社交媒體討論和分享的話題。黃太吉煎餅每家門店大約10平米左右,在店內裝潢上結合港式茶餐廳的格調,店面陳設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新奇玩意兒,比如來自華盛頓國家天文博物館的阿波羅登月杯,來自日本的招財貓,來自紐約的愛因斯坦玩偶,增加了門店的趣味性。店內服務員會在兒童節當天扮演動畫片中的人物送餐,顧客戴紅領巾入店可以免費獲得煎餅果子。雕爺牛腩主打「輕奢餐」品牌,主營新中式創意料理,店內服務員均以黑紗蒙面,添加了就餐時的神秘氣氛。顧客上座之後,店員會端來四杯好茶,依次是西湖龍井、凍頂烏龍、茉莉香片、雲南普洱,並提醒客人從左往右依次品嘗。除了提供優質的服務以外,餐飲企業的產品也各具特色。局氣餐廳著名的局氣炒飯,原材料是黑米,但卻做成蜂窩煤的形狀,服務員將其端上桌後會澆黃酒點火,在跳躍的火焰旁說祝福語「祝大家紅紅火火」,形式新穎獨特,吸引了顧客在社交媒體發布、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