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網紅到網紅經濟的跨越需要具備哪些因素
從網紅到網紅經濟的跨越需要的主要的一個因素是背後要有平台扶持。
papi醬的火爆,尤其幾個小時敲定1200萬元融資的消息,讓網紅經濟變成一個更大眾的話題。「其實今年最大的贏家,應該是電競女主播Miss。」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Miss與虎牙直播簽約,年薪3000萬,一簽就簽3年。而虎牙直播在歡聚時代旗下,雷軍就是歡聚時代的股東和董事長,對於這筆近億元的生意,雷軍在微博上公開「站台」。在電競直播平台中,騰訊領投斗魚,王思聰力捧熊貓tv,一系列直播平台的興起,電競女主播的年薪也一路水漲船高,從幾萬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現在各個平台都在搶網紅,比如,合一集團與阿里百川聯合發布的「合一百川創業加速計劃」,微博聯合秒拍、微信和騰訊視頻,還有垂直類的美拍、映客等等,都加入了對網紅達人的支持。一業內人士說:現在競爭非常激烈,從老牌視頻網站,到電商、社交平台,以及垂直的短視頻平台,都成為網紅經濟中的參與者和玩家,這直接讓網紅的身價水漲船高,甚至直接變成IP,圍繞這個IP進行全方位開發。有研究分析稱,網紅經濟市場規模過千億,電商、廣告、打賞、付費服務、線下活動是目前網紅主要的變現方式。
從快手到抖音,可謂一脈相承。相對來說,抖音做得很好。抖音的爆紅,基於短視頻。有一句話說得特好,叫「成於設定,毀於設定」,抖音的極簡視頻,讓用戶接受起來很輕松,也就是傳說中的「殺時間」。10到15秒的短視頻在不知不覺間吃掉了圍觀者一生中最珍貴的時間。一不小心就會浪費到1-3小時。當然,還有更多重度患者是成天成天地死躺在床上。所以,有人說抖音是新一代的精神鴉片,但,不管怎麼說,抖音具備精神鴉片的潛質。
在快手沒出現以前年輕人喜歡逛QQ空間,追電視劇深受著娛樂明星的影響。而現在快手改變了這種狀況。年輕人每天談話的內容幾乎句句不離快手二字。連吃飯都要把手機擺在眼前劃來劃去。整天沉迷在別人的世界裡,只要幾個人坐在一起就會相互報道起昨晚哪個網紅漲粉多少,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直播收了多少禮物。完全忘記了自己還要努力和學習!
現在的人,他們的行為風格和說話都模仿者某些網紅。更坦言網紅是神聖的和自己最嚮往的職業時。我忍不住插了一句「你們實在太把網紅看的高貴了!」他們立馬否決我說「網紅不高貴還有誰能稱為高貴?」我頓時啞口無言!
由此可見,這類軟體對於人們的生活和學習來說,影響還是非常大的,人總是會喜歡自己擅長領域的東西,那是因為你有足夠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但人,還是要學習著,並嘗試會去消化那些你所不擅長且天生笨拙的領域。生活不是催眠,對你個人而言,做人要掌握迎難而上的耐力;而對於父母,我們所希望的,無非是你能擁有一個完整的世界,包括你擅長的,你喜歡的,以及,你最初逃避的,你需要特別艱辛才能在笨拙中通過刻苦訓練才能一點點掌握的。
你所擅長的知識,會讓你有立身之本,而你所不擅長的知識,不要拋棄它,更不要逃避它,因為它們會讓你看世界的角度更全面。
3、抖音網紅都是怎麼用短視頻變現的?
抖音網紅本身就存在一定知名度了,粉絲就是他們變現比較快捷的辦法。不過即使是網紅太明顯的籠錢粉絲也會反感,建議聽一下網紅培訓師董子齊的課,她會教你如何在收攏粉絲的同時又獲得收益。
4、網紅經濟背景,你如何看待薇婭、李佳琦等網紅效應,這是創業么?
當然算了,雖然他們都已經成為快手或者淘寶的簽約網紅,但不管哪種方式,只要是通過他們自己努力,而獲得遠超平常的收入,就是創業,更何況像薇婭和李佳琦他們的年收入已經是超億元的了。
如今,薇婭和李佳琦都可以稱之為網紅帶貨界的一姐和一哥。
雖然,現在羅永浩也加入了抖音,成為抖音簽約的「官方帶貨」網紅,而作為初代網紅的羅永浩可謂也是自帶流量的,在4月1日的直播首秀以支付交易總額超1.1億元、累計觀看人數超4800萬人的成績收官。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網紅經濟帶貨的格局,就形成了「三局鼎立」的局面,以李佳琦為代表的快手,以薇婭代表的淘寶,以及現在以羅永浩為代表的抖音。
其實,現在的網紅經濟,直播帶貨等,就是以前電視購物的2.0版,只不過是從電視上轉移到手機上來了,而且把之融入到了社交軟體裡面來了,先捧紅主播,再讓主播帶貨,這樣就形成了我們所謂的「網紅經濟」圈了。
而以前的電視購物,則是以知名的電視平台為基礎,進行主播的解說來向觀眾推薦,很大程度上來說,沒有「網紅」這種名人效應,不信你換個知名的主持人看看,我相信帶貨的能力比之薇婭、李佳琦、羅永浩等也不遜色。
從長遠的來看,小編覺得羅永浩畢竟是老一輩人物,在人物面孔接受及推銷方式、技巧上面,可能會因為網友的喜好程度而逐漸失去熱度,雖然薇婭和李佳琦以後肯定也會被新的「網紅」所取代,但他們三人努力的去創造更大的「網紅經濟」效益,誰又能否認他們的努力呢?
5、如何看待現在的網紅經濟?
網紅產業也正在面臨洗牌,UGC短視頻代表著變現空間更大、速度發展更快的模式,但會很快走向寡頭壟斷。直播對傳統娛樂內容以錄播為主的生產方式的顛覆,會帶來新的產業發展機會。
6、2019年網紅經濟發展趨勢如何?
網紅人數及粉絲規模均大幅增長,文娛內容占內容主導
2018年,粉絲規模在10萬人以上的網路紅人數量持續增長,較去年增長51%。其中粉絲規模超過100萬人的頭部網紅增長達到了23%。而網紅數量增長的一大原因是粉絲數量的增長,截止2018年4月,中國網紅粉絲總人數保持了之前不斷增長的勢頭,達到5.88億人,同比增長25%。
在網紅人數與粉絲規模持續雙增長的加持下,網紅經濟市場規模以及變現能力也隨之增強;網紅人數和粉絲規模的雙增長亦為其產業鏈的發展及完善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伴隨著網紅數量的大幅增加,其涉及的領域也在不斷擴大,從早期的娛樂內容作品創作以及美妝到接下來的知識科普、信息分享,再到現在的美食、財經等亟待挖掘的新興垂直領域,都在不斷發展成為孕育新生代網紅的土壤。
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傳統的文娛領域依舊占據網紅所在領域的主導位置,其中搞笑幽默佔比相對最高;時尚、美女帥哥、娛樂明星等領域佔比均在6%以上。
網紅產業迎千億產業規模,職業化、多平台化成趨勢
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網紅經濟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網紅產業規模近528億元人民幣,2018年有望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2015-2018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3.7%。
前瞻認為,鑒於當前的網紅的行為動向,一段時間內網紅經濟的發展呈現如下趨勢。
網紅內容方向逐漸增加。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用戶對新奇事物的不斷渴求,粉絲們逐漸把注意力從真實存在的人轉移到了虛擬創造的「人」和形象上,而這些新的形象,也在逐漸崛起為新一代的網紅。相比於現實人物,虛擬人物以其特有的可塑性和趣味性大大增加了自身的傳播速度和認知程度;而其自身形式和內容的多樣性也賦予了其強大的營銷能力,博得了廣大廣告主的青睞。
網紅職業化趨勢加大。伴隨著網紅經濟的逐步專業化以及MCN機構產業的完善化,網紅與MCN機構簽約成為專職網紅成為了一種新趨勢。相比2017年,今年頭部網紅與MCN機構簽約佔比仍有所提升,達到93%。簽約MCN機構的網紅人數逐漸增加,意味著越來越多的用戶會把網紅當成自己的正式職業和工作;而MCN機構也在為網紅帶來諸多裨益的同時,通過更精準的流量引導以及更多元的分發渠道,將更有效、更豐富的商業變現方式賦予網紅。
多平台化成為主流。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不同的內容領域衍生出了眾多的平台,也因此導致了曾經紮根於單一平台的走紅方式無法跟上市場的節奏,在適合自身優勢及內容的多個平台同時上傳作品,以吸引不同使用習慣的粉絲成為了如今網紅們提升自身知名度及吸引流量的新方式。
7、「網紅經濟」的弊端我們該如何規避?
一則消費者應加強防範。
網紅產品雖令人眼饞,但對於消費者,一方面要科學理智消費、按需消費,切莫被商家的宣傳忽悠住;另一方面應該加強對網紅產品的甄別,比如,店家的資質、商品的質量等多加核實;再者,對於網購迷們而言,網路上的網紅產品應謹慎一鍵轉發,謹防自己成為不法商家的廣告推手。
二則以監管促規范。
網紅經濟成為一時爆款,但是相應的監管不能紋絲不動。比如,加強監督管理體系的建設勢在必行,通過完善相關市場規則,促使「網紅產品」市場規范;還如,建立誠信追溯機制,或者「黑名單」機制,通過對不誠信網紅店的依法打擊,以確保網紅經濟的「坑」越來越少。
三則商家的良好自律。
網紅經濟,於個體商家而言也是自己做出來的。虛構的網紅雖然能夠一時吸睛吸金,但終歸是一種短視行為。因此,於商家無論自身是否為網紅,踏踏實實、依法文明誠信做生意最重要,即便有一日成為了網紅,如此也會有持久紅的根基。畢竟,法規再完備、監管措施再齊全,也抵不過商家自身的良好自律。
(7)淺談抖音短視頻引起的網紅經濟效應擴展資料
網紅經濟的弊端:
1、網紅行業不規范
現在在一些城市走在大街上,網紅隨處可見,例如在著名的網紅城市成都、重慶。數據顯示,從事網紅行業的人數已經是10W+了,網紅數量的激增,網紅行業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例如同類網紅直播博主的惡性競爭,直播形式、直播內容、直播平台等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這讓這個行業顯得有些混亂。
2、網紅職業道德缺失
因為網紅數量激增,眾多網紅為了能「紅」起來,都是擠破頭顱地往前擠,都想成為某網、某直播平台的「一哥一姐」,有一些網紅在直播時甚至拋開自己的道德底線,例如:直播信息造假,給粉絲介紹一些「三無」產品,在直播時傳播一些違法的信息。這除了給受眾產生了不好的影響之外,還給網路監管人員增加了工作量和監管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