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博營銷前期策劃應該考慮哪些方面?
在微博中引流方式有很多種,例如:
1.官方自有廣告渠道
2.粉絲矩陣賬號互推
3.第三方渠道資源
那麼既然這么多方法為什麼很難有人真的說清楚?今天給大家深度分享以下:
1、官方自有廣告位包括:(超級粉絲通,開機報頭,通欄廣告,博文櫥窗廣告,話題熱位廣告等等)都是經常看到的。
其中初始投放價格最低的是超級粉絲通,5000起投,35/cpm。意思就是每1000人刷到你的廣告消耗35元。然後廣告主可以隨時控制費用的流出。算是對於小本經濟最好的官方廣告方式。
優點:門檻低,價格數據好監控,效果相對好
缺點:需要高強的文案,圖片。以及足夠了解粉絲通用戶定位。不然多少錢都是白扔。
剩下的開機報頭什麼,通欄廣告,話題熱位廣告就不說了,基本都是最低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一般除了企事業單位,大型公司外,很少有人選擇。
2、粉絲矩陣互推,這個屬於人際資源問題,前提是你需要認識一些行業對口,或是大V。當然這些大V也是可以進行博文投放廣告的。售價也不便宜。
3、第三方渠道資源廣告位,眾所周知只要有搜索欄就涉及到SEO優化問題。早期的百度根深蒂固的植入互聯網用戶心中。基本打開網頁查找資料都會使用百度。這點毋庸置疑。
當然新浪中也是有搜索位的。搜索關鍵字會出現用戶下拉,搜索內容下拉,這些都是曝光引流方式之一。而且這種資源位不受官方資源限制。只要你懂機制演算法,輕輕鬆鬆上熱門。
微博信息流必然是用戶第一體驗,但是網民的八卦之血自然也會用到搜索欄,屆時目標客戶群體只要搜,自然出現的就是你所優化的文欄位落。而且是沒有價值成本的。
當然這點也是最難的,因為它不是用錢那麼好買的,所以很多機制演算法還是找相對了解的人。
微博引流的三個方法:
(1)使用微博粉絲關注量來吸粉
微博加大量的僵屍粉絲有什麼用呢?
我先打個比方:我們去買東西,是不是都願意去人多的地方買,兩家超市,一家服務員比顧客多,一家服務員都忙不過來,你會選擇哪家呢,肯定會選擇人多的去;
我們潛意識里我們會認為,人氣多的東西更好,不然為什麼會這么受顧客歡迎呢?同理,你想想看,在微博上,任何人都是可以看你的粉絲量的,如果你給自己定位的是什麼導師或者什麼創始人,結果粉絲數少得可憐,只有幾個,你覺得,別人會相信你嗎?相反的,如果你的粉絲有幾千或者更多,別人是不是更願意關注你了呢?因為你有這么多粉絲,別人肯定會覺得你很有實力呀;還有另一個原因,你粉絲越多,微博就越會推薦你的微博,讓更多的人看到你,從而吸引更多粉絲,這樣粉絲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越來越有質量。
(2)每天至少發5條博文,贈熱點、贈名人
(3)私信互粉關注
你關注到什麼樣的人,決定你將看到什麼樣的世界!
怎麼去找到這些人呢?很簡單,就是在微博裡面直接搜索含有相關關鍵詞的人;所以說在定位,確定微博昵稱的時候,要盡量包含自己產品或者服務的核心關鍵詞,這樣就有很多搜索的相關關鍵詞流量來關注你。
好了,以上就是我給你分享的三個微博引流吸粉的方法;第一種,不精準,但是用處很大;第二種,質量很高,但是需要你用心去做;第三種,則需要你有超強的執行力,堅持下去。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堅持做!日積月累,你就能與眾不同!
每個玩微博的人都有自己的初衷,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大類:
1. 找到認同自己的圈子;
2. 推廣品牌、產品,做營銷;
3. 科普常識。
4. 明星的宣傳溝通渠道。
除了第四類,相對不那麼愁粉絲外,其他的三大類一開始還是需要一些套路來累積自己的粉絲。那麼累積粉絲的方式是什麼呢?具體的如下:
2. 蹭熱點 :在熱門話題上發言,或在明星的微博的說一些粉絲愛聽的話,就比較容易吸引粉絲對你的關注。
3. 微博內容: 高質量的內容都是被人期待和喜歡的。如果你的微博內容質量高,也更容易留住粉絲。而且,保持微博內容的原創,經過一段時間就會升為實時號。實時號的曝光度更高。這個下次我們單獨拿出來說。
4. 微博官方有個「粉絲通」的通道,也可以利用 。這個主要是針對企業用戶,有明確的目標客戶群體,便於推廣產品,品牌。
5. 買粉絲 :這個是最簡單的方法,如果你對自己的粉絲沒有任何要求,只需要數量上漲的話,這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最後,粉絲只是一個反饋,真正重要的還是我們的內容。微博的平台對於原創的優質內容,會給予更多的權重,對於你的微博號後期養成實時號也是關鍵的因素。
微博引流可以在知乎上進行營銷,知識為知乎的商業化提供了動力和推力,也讓知識營銷的玩法充滿變化。新浪可以與知乎攜手打造基於線上的深度交互、線上線下的打通融合有新意的營銷案例。
2、為什麼我的微博瀏覽量要刷屏才會漲?
教你:
1.加定位發的微博閱讀量大些
2.發九張圖的微博閱讀量大些
3.微博內容中帶最近熱門話題的,eg:#尼泊爾地震#、#雲商未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等...
4.微博被轉發!
3、應運而生的微博粉絲通,到底有什麼用途?
「微博粉絲通」是基於新浪微博海量的用戶,把企業信息廣泛傳送給粉絲和潛在粉絲的營銷產品,它會根據用戶屬性和社交關系將信息精準的投放給目標人群,同時微博「粉絲通」也具有普通微博的全部功能,如轉發、評論、收藏、贊等。是微博營銷的實用工具。
展現位置:
微博「淘寶粉絲通」會出現在微博信息流的頂部或信息流靠近頂部的位置。
微博精準廣告投放引擎會根據社交關系、相關性、熱門程度等條件,來決定微博「粉絲通」不同的展現位置。
(3)微博信息流機制擴展資料:
「微博粉絲通」展現機制:
- 微博「淘寶粉絲通」會出現在微博信息流的頂部或微博信息流靠近頂部的位置(包括PC和微博官方客戶端);
- 微博精準廣告投放引擎會根據微博的社交關系、相關性、熱門程度等條件,來決定微博「粉絲通」不同的展現位置;
- 同一條推廣信息只會對用戶展現一次,並隨信息流刷新而正常滾動;- 微博精準廣告投放引擎會控制用戶每天看到微博「粉絲通」的次數和頻率。
4、今日頭條的內容分發機制是什麼?並簡單介紹一下原理吧。
頭條的廣告推薦形式: 1.今日頭條廣告位置:應用啟動全屏廣告、信息流大圖廣告、信息流小圖廣告。 2.今日頭條的兩種廣告形式:「信息流廣告」和「詳情頁廣告」。 (1)信息流廣告:信息流廣告和新聞資訊長得一模一樣,當用戶習慣性閱讀新聞標題時,你的slogan或活動信息就會自然地融入其中,被用戶接受。在推薦信息流中,所有涉及圖片的新聞都以小圖呈現,是今日頭條的一種原生廣告產品;大圖模式可以讓用戶在一整屏信息中率先看到你。 (2)詳情頁廣告:在資訊詳情頁中出現的廣告,位於資訊全文結尾的下方。廣告展現形式有三種:一句簡單文字介紹;或一張小圖+一個標題+一句簡單的介紹,或放置一張圖片banner。通過點擊這些圖示,可直接跳轉至廣告頁面。 3.今日頭條依據個性化推薦機制精準的將廣告分發給用戶(如下圖的用戶內容推薦流程) 通過以上我們已經可以簡單了解了與其他資訊類平台相比,今日頭條無可比擬的優勢。就如我們都知道的移動端的屏幕很小,沒有足夠的內容展示空間,沒辦法像PC端那樣提供足夠的廣告位,這是很多平台所面臨的一個巨大困惑,尤其對新聞資訊客戶端這樣的內容平台來說。這讓很多資訊類平台空有大量的用戶和流量,但效率卻很低,而今日頭條依據個性化推薦將信息更加精準的推薦給用戶,在用戶可感知可接受的范圍內,同時採用信息流模式,使用戶只要刷新就不斷會有新的內容產生,這就解決了內容展示空間不足和廣告位有限的問題。
5、新浪微博信息流廣告怎麼影響用戶的消費
微博「粉絲通」是基於微博海量的用戶,把企業信息廣泛傳遞給粉絲內和潛在粉絲的營銷產品。它會容根據用戶屬性和社交關系將信息精準的投放給目標人群,也就是俗稱的一萬個人眼中有一萬種微博頁面。同時微博「粉絲通」也具有普通微博的全部功能,如轉發、評論、收藏、贊,點擊鏈接等。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6、什麼是信息流?
、聯接功能。
流通過程是作為一個整體的運動,即體系的運動來實現的。流通體系又是各種要素的集合,不同的要素之所以能形成集合,是靠信息把它們聯接在一起的。在流通體系申不同主體之間的關系,從本質上講是交換關系。買賣雙方是通過信息的交流了解對方的意願,連結在一起。沒有信息交流,買和賣永遠不會結合起來。買賣交易的實現,流通過程的順利進行,仍然要依靠信息流把一個個孤立的環節,連結成為連續不斷的有序活動。我們在上一節已經說明,流通信息產生於流通過程,是流通活動的客觀反映。每一個主體都是依據它所接收到的信息從事活動,它所進行的活動又表現為一定的信息傳遞出去,被其他主體接收,成為其他主體活動的依據。如此循環往復,形成了流通體系的有機聯系和運動。
信息流不僅具有連結流通體系的功能,而且具有溝通流通體系與外部系統和環境的功能。流通體系不是孤立的系統,它處在社會經濟的大系統之中,是大系統的組戊部分。其它系統構成流通體系的外部系統和外部環境,影響著流通體系的運動。流通體系反過來也影響其它系統的運動。不同系統之間的相互影響和聯系,同樣是靠信息來聯接的。
2、調控功能。
信息流的調控功能產生於聯接功能。我們在前面已經指出,流通信息是能夠被人類理解、接收和利用的信息,是經過一定程度處理的信息。因此,信息在聯接要素的時候,所反映的客觀內容就是流通當事人行為的狀態和結果。這樣,在當事人之間就產生了一個過程,每一個當事人都取得其他當事人的信息,這些信息會影響他的行動和後果,而他的信息同時也影響相互聯系的其他當事人行為,信息的變化將會使當事人行為發生變化,這就是信息流的調控功能。
經濟學的常識告訴我們,價格機制、競爭機制、金融政策、財政政策等是市場經濟的調節機制。這些調節機制本身就是信息,是通過信息的傳遞調節經濟活動。現代市場經濟的特徵是買方市場,我國也在向買方市場轉變。由於市場問題日益突出,流通在社會再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成為經濟生活的主角和社會再生產的中樞,發揮著對整個社會經濟運行的組織和調控的功能。具體來說,流通信息把市場狀況傳遞和反饋給生產者和消費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門。從而引導著產業結構的變動和生產力布局的優化;調節著生產規模和資源配置;調整著商品結構,促使供求平衡。從實際的流通過程來看,各種指令、計劃、合同、數據、報表、憑證、廣告、商情等信息流,是流通當事人活
7、信息流優化計劃是微博的整體策略,所有用戶都會受此策略影響怎麼辦?
同 Facebook 一樣,News Feed、Timeline、Graph Search 也是微博產品的三大支柱,一切的商業化想像力也基本蘊藏在這三大功能當中。最近微博一些列對產品功能的優化改進正是基於此原因,上個月推出的點評功能,表面上是格式化信息發布形式,其實是為 Graph Search 的結果做優化。同樣的,16 日微博宣布對微博信息流,即 News Feed 做優化,也不是簡簡單單的功能完善。
我以個人角度談談我的看法。
過濾的多重意義
為什麼要優化
因為用戶信息流中有著太多低質和重復的信息,舉個例子,昨天你的微博信息流很可能被朴樹的《平凡之路》刷屏了,但你顯然被感動一次兩次就足夠了,多了會令人作嘔。所謂信息流優化,就是利用」大數據+人工「的方式在數量和質量上控制展現在用戶眼前的信息,用兩個字概括就是」過濾「。那過濾的意義何在呢?
抵制惡意營銷和無聊刷屏
如果你關注的帳號很多(不管是朋友還是段子手),那麼你很容易被惡意營銷以及無聊刷屏(比如昨天對朴樹新曲的全民感動轉發)。如果再按照自然法則任意允許這些信息按照時間排序呈現在用戶的信息流中,那麼這種思維的懶惰就是對粉絲、對微博、對賬號所有者本身的不負責,這具體表現為文案質量的隨意性、對熱點轉發的隨意性。而過濾可以很好解決這個問題,不展示這些低質和重復的信息,使得信息發布者更重視其發布的每一條信息,而用戶能獲得更好的用戶體驗。
鼓勵個性化的信息發布
微博對信息流的優化從另一個角度看,鼓勵了發布個性化信息的用戶。這包括高質量的原創者、有見解的轉發者、有創意的營銷者等等,如果用戶原創及轉發的用心程度與展示機會成正比,那麼用戶對信息的用心度一定會提高,不僅會改變一部分信息發布者的發布方式,還會激發一部分只看不發或者少看少發的用戶參與到信息的原創中來,這對微博整個信息生態的健康可持續是大有裨益的。
優質信息眾包分發的良性循環
基於上面兩點,那麼微博就會呈現出一個健康的信息生態系統。不管是大 V、段子手(營銷號)、達人、普通用戶,為了避免其發布的信息被過濾,於是在內容生產上會更加用心,展現在用戶信息流中的內容質量就更高,那麼用戶參與(轉、評、贊)也就更熱情。由於微博強烈的媒體屬性,不管是 UGC 內容,還是專業的 PGC 內容(大 V 及達人的長微博),基本上涵蓋了社會各行各業的專業知識及即時新聞,於是這種眾包的信息再分發的過程才賦予了微博真正的意義,即 SNS 對搜索的顛覆意義。
引爆自媒體人創作熱情
先談個題外話,微博目前開發的商業價值只局限在 News feed 中,而 Graph Search 則是下一個金礦。搜索的前提是什麼?是充分可索引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其實是由一個個自媒體人創造。百度的搜索結果來自於知道、百科、貼吧、書影音的豆瓣、吃喝玩樂的大眾點評、以及各大中小網站信息,而這些信息絕大部分由個人生成,換個角度看,就是自媒體人。
而微博正是提供了一個全民自媒體人的平台。在微博上,人人都是自媒體人,大 V 是,達人是,普通用戶也是;科技圈是,美食圈、時尚圈、旅遊圈也是。一旦引爆微博自媒體人的創造力,那麼即時性更強的 Graph Search 將重新詮釋搜索的意義。此次微博信息流優化,看似與自媒體人關系不大,但其實是扶持自媒體人的重要舉措。結合先前微博的一些列動作,不管從產品上,還是配套的服務上,微博對自媒體人的支持有目共睹。具體表現為:1,提供長微博工具,降低發布門檻,提供成長平台;2,全方位推廣,包括微博信息流的優化,找人頁的優化,與 UC、360 的曝光合作等;3,推出微博支付、廣告分成等變現計劃。
可以換個角度理解,微博上自媒體人涵義更廣泛,其是一切互聯網內容生產者的簡稱,而這些自媒體人與微博共同分享的是類搜索的廣告價值,而非類門戶的展示廣告價值,這樣自媒體人的價值能得到最大程度釋放。
微博自媒體平台的成型
上周微博與 360、UC 的合作是微博通過需求外部合作構建自媒體平台,而這次的信息流優化則從內部產品出發支持自媒體內容展現。這一內一外基本宣告微博自媒體平台成型。除了本身擁有的各行各業的達人資源,以及本就在微博活躍的自媒體人,微博自媒體平台的內容生產不是問題,而渠道則有國內最大的社交媒體(微博)、最大的移動門戶(UC)、最大的網站導航(360 導航)、第二大的搜索引擎(360 搜索)、第二大的移動搜索(神馬),所以渠道更不是問題。
這次微博信息流優化應該只是整個 News Feed 優化的一部分,相信微博會有更多舉動支持微博自媒體平台的發展。自此,國內自媒體平台已經湧入了微博(360&UC)、微信、百家、搜狐、今日頭條在內的一眾玩家,在一個人人皆是自媒體、信息壟斷被打碎的新時代,哪個平台適合自媒體的發展,哪個平台就會有曝光度,而用戶與廣告主也會隨之而來。這是一個注意力經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