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學新媒體運營大家有沒有推薦的公眾號或者網站?
135編輯器的新媒體學院。我就在這里,每周都有學運營技能。來唄~
2、新媒體人可以關注哪些公眾號來了解資訊和學習?
1,插座學院
經常有實用的干貨關於新媒體排版,如何寫好文章等的。也提供運營思路,它們家課程體系也比較全面。
2,新榜
他們家有最新的關於新媒體趨勢的新聞,以及分析。
3,新媒體課堂
更多的是側重新媒體工作相關的工具,比較實用。腦洞運營類似這個。
4,微互動
關於選題,標題,運營,等細分的,他們家都有相關文章可以閱讀參考。
5,姑婆那些事
有詳細的關於用戶運營,活動策劃等方面的文章推送,結合案例說明。
6,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別看到名字就以為只是講產品經理,其實很多時候,思路是相同的。
3、新媒體真的等於公眾號運營嗎
看你的意思是覺得新媒體如果是公眾號運營的話,你覺得會很簡單嗎?
公眾號運營,相當於你再線上經營你的公司,統籌各方面的需求,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工作,當然如果不願意話費很大的精力去做的話,那麼新媒體運營就成了每天抄文章,寫文章了。
做好新媒體運營首先你就要具備能夠寫好軟文的功底,有人說軟文誰不會寫,是啊,都會寫,但是能寫出一篇軟文價值幾萬的人又有幾何?
你還要不定時的做公司活動策劃,這是一個如果不具備領導和統籌能的人就做不到的工作。
每天你要進行數據分析。
總結來說不管是什麼運營,只要和運營有關系,那麼這個工作絕對是領導性質的工作,做好它,就相當於開好了一家公司。
4、新媒體是指什麼?為什麼需要新媒體?怎麼運營新媒體? 有什麼微信公眾號推薦嗎?
寫的認真,有點長,你仔細看。
先說新媒體的概念,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一個新的傳播方式。傳統媒體包括:電視,報紙,地面廣告,收音機等等這一類似的。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被動,發布信息以後無法及時取得受眾的回復。新媒體就是相對以上傳播途徑的新形式,比如微信、微博、直播平台,視頻網站等,特點是:直接,高效,互動性好。
新媒體以受眾為中心,跟傳統媒體的被動方式剛好相反。那麼受眾的興趣,需求就是工作的中心,受眾需要什麼就做什麼。
微信號做的好的很多,建議你去看看行業內的大V,我不推薦,免廣告嫌疑。
PS本人運營新媒體負責人。
友情建議,你的基礎感念都很缺乏,說運營尚早,建議多看些基礎理論的書,多看看行業內的小夥伴是怎麼做的再上手。
好好學, 祝成功。
5、新媒體運營就是寫公眾號文章嗎?
傳智播客的課程涉及到各種渠道,公眾號只是其中一種,學員學完之後不僅可以運營公眾號,還能掌握互聯網公司運營思維。做的了內容,搞的了用戶,辦的了活動,數據,產品運營也都能做。您的採納是對我成長的鞭策
6、新媒體與自媒體到底有什麼區別???
一、什麼是新媒體
所謂的新媒體就是相對於傳統媒體(報刊、廣播、電視等)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新媒體概念比較寬泛,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等終端,為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
二、什麼是自媒體
自媒體(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為個體提供信息生產、積累、共享、傳播內容兼具私密性和公開性的信息傳播方式,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貼吧等網路平台。
自媒體的技術是互聯網時代必不可少的技術。互聯網+最重要的就是互聯網思維,互聯網上缺的不是產品,而是銷產品的人。如果你要把自己的產品在互聯網上銷售,就必須用到營銷這種技術,可以給你的產品帶來大量的精準流量。我聯合互聯網上的一些網路營銷大牛,組建了這個群,前面是1 5 3中間是六 五 九,後面是 九 三 4,把他們串聯起來就可以了。如果不是想學習最前沿的網路營銷,不要加。不是真心想進步的,不要加。如果你希望玩轉互聯網+,成為營銷大神,那麼歡迎。
三、新媒體和自媒體的區別
1、被動與主動:同樣依賴網路Web2.0的支持,自媒體幾乎完成了新媒體能完成的所有任務。用戶由被動地接收互聯網信息向主動創造互聯網信息發展,從而更加人性化。
2、自主權:自媒體與同樣以網路為依存的新媒體相比,它擁有了更大的話語空間與自主權,使用者可以自由的構建自己的社交網路等。自媒體成為了草根平民大眾張揚個性、表現自我的最佳場所。所以從中文的字面意思來講,自媒體的"自"還可以理解成"自由度"較之過去的"新媒體"有了明顯的改善。
另外,有人會問 自媒體屬於新媒體嗎 ?小編覺得自媒體繼承了新媒體的傳播特點,是對新媒體的升華,也在新媒體的范疇之內。
7、新媒體小白編輯,怎麼樣能更好的運營公眾號?
微信從很久開始通過廣點通扶持,原創表示,贊賞功能,打擊抄襲,原創文章權重提升這幾方面來就加大鼓勵微信公眾號原創,但是創文章固然是最好的,但是要做到天天都有新內容,月月都有新話題,是很難有人能都夠持續做到要求的,每篇推送文章都是原創的。推送自己原創文章是最直接,效果最好的方法,每篇文章都突出自己品牌或者是能夠完全契合運營者想要推送的內容,想要讓推送出去的文章打到什麼樣的效果,同時,也能從粉絲閱讀和留言上面掌握粉絲興趣等等,能夠讓運營人員及時得到粉絲反饋。這是公眾號與粉絲拉近距離的最好方法,
當然,就難度上來說,寫原創文章的要求很高,要時刻掌握粉絲興趣,時事熱點,時刻能做到位自己寫的原創文章增加新奇度,當然這就要求寫文章者的文筆要非常好。如果運營者前期沒有大量的寫作,那長時間寫原創很有很大困難的,製造營銷話題,一個好的營銷話題可以正價粉絲的活躍度,拉近粉絲和公眾號的距離。也能使得運營公眾號的成本大大降低。因為話題是最能吸引粉絲的活躍,讓粉絲自主產生內容。,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興趣話題,比如星座啊,化妝品啊,明星啊。這類話題是提升粉絲的活躍的。能為公眾號帶來很多的互動
建立各種各樣的社交群,例如微信群,QQ群這種社交群體,這類社交群里,一般都是專業性性比較強,裡面的專業人員和非專業人員都有,進入社交群里的人員大都是目的性很強的。社交群里一般都是有管理者來管理時序的,有專業的運營發起話題,然後經由成員的參與,擴散,轉發,最終都會聚集一些粉絲的。有利於公眾號的運營。
積累大量的專業內容,任何行業都有大量的內容可以編輯,這就要求運營者要積累大量的行業知識,大量內容的積累能夠讓運營者提取很多的寫作素材。深刻了解公眾號的行業內容,會讓運營者面對後台粉絲留言時不閑的那麼倉促,也能解決粉絲各種各樣的提問。
跟住熱點,熟悉營銷日歷。現在網路發達之後,熱點產生速度非常快,基本每隔一點時間就會有好多熱點,有很多很多IP可以綁定的,熱點能夠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的用戶、話題等,運營者只需要及時發現和相應熱點,就能時刻做好文章的推送,一般來講粉絲喜歡看到的就是熱點內容,以及關聯的東西了,提一點建議是政治性熱點,爭議性熱點盡量不要追。和自己公眾號所屬行業關聯不大的熱點不要關聯。
做一些活動,公眾號運營可以通過做活動的形式來拉近和粉絲的距離,活動一定的做好,一場做不好的活動,或損失公眾號最忠實的粉絲,然後做過活動一定要做好總結回顧,方便今後在沒有內容的時候,推送給粉絲。讓粉絲眾號了解更多。
8、新媒體平台這么多,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產品的平台?
在我做新媒體的五年職業生涯中,曾有兩年多的時間是在做音頻,對音頻新媒體平台的選擇,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我以為,做音頻新媒體,還是要把微信公眾號作為大本營,同時用小密圈、小鵝通一類的應用來輔助社群運營,這之後盡可能地去佔領各大小音頻平台,在各音頻平台上做專題運營,謀求推薦位,頭條號一類的以圖文和短視頻為主的媒體平台盡量不要碰了,浪費時間。
①微信公眾號。
微信把在設計公眾號這款產品的時候,就秉承著不做流量分發的原則,所以只為公眾號搭建各種基礎設施,幾乎不幹預公眾號上流量的正常來去。因此,新媒體人在做公眾號的時候,就得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自己能夠調動的各種資源與能量,想盡辦法獲取流量(粉絲),在獲取流量後盡全力提高流量的利用率,或者是維護品牌(公關),或者是變現。
公眾號上的流量(粉絲)都是我們找來的,因此流量的效果可預期並且可持續。這就是我們所有新媒體人,無論是做文字、做圖片,還是做視頻或音頻,都把公眾號當成大本營的主要原因。
微信公眾號對音頻的支持相比其他媒體形式的確弱了一點,但幾乎不比音頻平台差。目前已經能夠實現暫停、拖拽、連播等功能,我個人預計,未來還會加大對音頻的支持力度,實現音頻轉文字等功能,當然,音頻轉文字這樣的功能需要很強的技術實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沒實現音頻轉文字的功能時,我們可以手動地把文字版精編在微信公眾號後台,搭配合適的圖片,弄得賞心悅目的,提升用戶使用音頻產品時候的體驗。
②蜻蜓FM、喜馬拉雅FM、、荔枝FM、企鵝FM。
我個人建議重點經營這四個音頻平台。
前三家的用戶量相對大一些,也就是說,總流量會更多,第四家是騰訊自己推出電台,雖然用戶量相對較少,但因為其可以接入QQ音樂、QQ空間等騰訊系其他平台,所以一旦我們能夠獲得平台的推薦,還是能夠獲得很大的流量。
這四家中,我覺得蜻蜓的流量分配機制相對公平,凡是內容好的,都有機會脫穎而出,而其他幾家,平台對流量的干預相對比較多,所以做其他幾家的話,一定要跟平台搞好關系,最好是跟平台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這樣平台會有專門的人與我們對接,輔助我們的運營,我們可以適當地根據平台的要求生產內容以獲取更多的推薦機會,我們可以經常性地以專題的形式做內容運營,尤其是逢節假日或突發熱點,這就要求我們有強大的內容生產能力了,當然,如果我們內容生產能力不怎麼樣,我們也沒必要去做音頻了。
在這些音頻平台上做內容,我以為就是兩個目的,第一就是擴大品牌影響力,順帶腳來一點變現,之所以說是順帶腳,是因為這些平台也沒有很好地培養用戶付費習慣;第二就是把流量導出,導入我們的大本營中,所以我們在做內容的時候,一定要經常性地似有意似無意地提醒用戶訂閱我們的公眾帳號,給用戶一個從音頻平台轉到我們公眾號的充足理由,就可以了。
除了以上四家平台以外,在有餘力的狀態下,一說、百度樂播、考拉FM等相對比較小的音頻平台也可以嘗試,如果做的是音樂類的音頻,QQ音樂的音樂號、網易雲音樂等音樂平台也要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