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廣告公司的新媒體有發展

廣告公司的新媒體有發展

發布時間:2020-09-23 02:05:17

1、新媒體廣告公司如何發展

你好,首先我對你的膽量和激情表示敬佩;很巧我也是做高校廣告的,04年就在上海開始做廣告了,做的是上海所有高校餐廳牆面的廣告;那適合市場還可以,廣告客戶覺得這個媒體新穎,也願意投放。

如果你真的想做高校廣告的話我建議你還是做餐廳或者在學校裡面樹立戶外廣告牌,因為開水房的人流量很小,廣告做了就是讓人看嘛!而且廣告客戶喜歡他的廣告畫面大、另一個就是對廣告發布環境很在意,如果你在開水房的廣告的話,人家會覺得發布環境太糟糕的。 我目前還在做上海的高校媒體和公關活動,如何有什麼需要了解的可以給我留言或發消息;大家互相學習。希望能幫到你。

2、廣告業的發展前景

廣告的 作用是宣傳/美化/包裝,有硬體及軟體,軟體包含的是網路宣傳,移動通訊(手機,電腦),未來的主流還是會以互聯網為主,原來的小廣告店必然淘汰,他們適應不了互聯帶來的沖擊,互聯給消費者帶來的是福利,但對以硬體存活的廣告店來說卻是致命的,他們被迫捲入價格戰。所以轉型勢在必行,將來做美工淘寶,攝影拍攝,光學影印,環保廣告的會越來越多,廣告無處不在,但表現形式更多的是以光學影印的形式出現。廣告之家.傳媒天下,我們願為廣告行業貢獻一份微薄之力--深圳市多邊形廣告公司。

3、廣告公司的媒介專員發展前途怎樣?

這個要看行業的發展前景和你本身的發展潛力,如果沒有韌性和毅力最好不要進入廣告行業,從事廣告行業的人要比從商的人更精明才行!而且要看你的這個廣告公司所依託的媒體是什麼?現在傳統媒體仍然占市場主要地位,但是一個下滑時期,而新媒體的市場接受程度要看你所在城市的大小而定!並且新煤體不穩定屬於行業洗牌期,此時進入需要更多的精力投入!另外房產公司廣告的投入也要分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發達地區的房產受政策影響較大相對你的目標客戶就不穩定,不發達地區或者中小型城市的房產會好點!說明:傳統煤體包括電視\報紙\廣播\戶外\車體\DM直投\雜志等新媒體包括手機(小區簡訊已經全面封殺,行業洗牌新的行業規則沒有出台)網路媒體(市場認知度低但形式多樣客戶選擇度大競爭激烈.
總之一句話,慎入!!!
我也是從業人員,如果成長起來了收入也是不錯的.而且時間自由,人脈也廣,對以後有很大好處.畢竟人脈就是錢圖!!!

4、廣告公司的媒體形式都有哪些

媒體(media)一詞來源於拉丁語「Medius」,音譯為媒介,意為兩者之間。媒體是指傳播信息的媒介。它是指人藉助用來傳遞信息與獲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載體、中介物或技術手段。
傳統媒體包括:電視、廣播、報紙、周刊(雜志),此外,還應有戶外媒體、樓宇廣告,如廣告塔、候車廳、LED大屏、電梯燈箱等。
新媒體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新媒體包括:網路媒體、移動終端、手機app、IPTV、電子雜志等,他們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但與傳統媒體又有著質的區別。

5、新媒體行業將會如何發展?

現在的媒體到了百花齊放的場景,只要有才,人人都可以是媒體,新媒體的發展將會朝著自媒體發展。

6、未來廣告業的發展趨勢

中國廣告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一、宏觀廣告市場的發展狀況與存在的問題

從2000年經濟回升開始,中國經濟進入了新一輪發展周期。到2008年,中國經濟連續8年快速平穩運行。國民經濟保持良好較快的發展態勢,為廣告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經濟保障。德國廣告中央協會2008年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廣告業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①2007年中國廣告業全年營業額為1471億元,佔到GDP的0.706%。②廣告業在國民經濟中已初具規模。作為一個經濟依附性產業,中國廣告業受宏觀經濟持續增長的推動,營業額保持了每年兩位數的增長幅度。2000年—2007年平均年增幅為13.75%,高於GDP9.24%的平均增長率。③2007年廣告業全年總營業額增長率為10.68%。④考慮到宏觀經濟平穩增長的態勢以及奧運經濟的推動,預計2008年中國廣告業的增長將比2007年更為樂觀。受數字革命和新媒體技術的推動,中國媒體廣告市場經歷了激烈的變局。傳統媒體仍然是廣告市場的主體,但增幅逐年放緩;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廣告份額不斷攀升,已超過雜志和廣播所佔的份額。2007年全媒介廣告市場,電視以74.1%的份額排在首位,
報紙和戶外媒體分別以13.5%和3.7%的份額排在第二和第三位,互聯網和商務樓宇LCD分別以3.5%和2.3%的份額排在第四和第五位,超越了雜志和電台所佔的份額。⑤總體來看,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的恢復期和90年代的高速發展的成長期,2000年以來中國廣告業進入了「高度成長」的新時期。⑥我國廣告業的發展由低起點高速度向高起點低速度邁進,增長速度趨於平穩,行業的平均利潤趨向穩定。然而,中國廣告業存在的根本問題依然沒有解決,中國廣告業的增長方式及產業結構不合理依然是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從中國廣告業近幾年的增長看,增長方式仍然是靠數量增長拉動的粗放型增長,沒有質的飛躍。廣告經營單位的增長幅度遠遠高於廣告營業額的增幅。以2007年為例,2007年中國廣告經營單位增長率為20.6%,比總營業額10.68%的增長率高了近10個百分點。⑦從產業結構看,中國廣告業集中度低,中小廣告公司占總體的絕大多數,並呈高度分散、高度弱小的局面。2006年,排在中國廣告經營單位100強以外的大量中小廣告公司,在總營業額中僅佔有23%的份額,與其數量佔比嚴重不匹配。另外,廣告市場主體即媒體、廣告主、廣告公司三者間的關系極不平衡,「強媒體、弱公司」的格局依舊沒有改變。從2007年廣告業統計數據看,四大傳統媒體廣告經營額占總經營額的49.1%,專業廣告公司的廣告經營額佔39.55%。⑧中國廣告產業的這種結構性失衡直接導致廣告公司在市場主體三方的博弈中居於弱勢地位。

二、微觀廣告市場呈現的新變化

1、媒介環境更加復雜,媒體競爭日趨激烈

新世紀以來,媒體的裂變與分化日趨嚴重,媒體環境更加復雜。新媒體層出不窮,傳統媒體逐漸式微;媒介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發展迅猛;以樓宇電視、賣場電視、公交移動電視等為代表的分眾媒體從2004年開始迅速發展;以手機為代表的無線媒體2006年開始也成為一個新的增長點。受到新媒體的沖擊和擠壓,傳統媒體逐漸式微。電視、報紙、雜志、廣播、戶外等傳統媒體廣告市場增長放緩,廣告主對傳統廣告媒體的投入逐年減少。在2007 年的廣告市場,四大媒體電視、報紙、廣播和雜志廣告營業額總計為 854.43 億元,比 2006 年增長7.1%,相比較 2006 年 18.2%的增長率,增幅減少了11.1 個點,並低於廣告業整體 10.68%的增長率。⑨雖然目前傳統媒體仍處於主流地位,從新媒體的發展態勢來看,新媒體的發展已呈現取代傳統媒體主流地位的趨勢。面對新的媒介格局,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為應對競爭紛紛加快步伐。傳統四大媒體謀求向新媒體轉型,提前部署數字電視、手機電視、網路電視、數字廣播、電子雜志等領域的發展,與新媒體的融合進一步加快。傳統戶外媒體經過了2002年「戶外媒體收購整合的一年」後,近幾年仍在加大整合力度,通過整合傳統戶外廣告資源實現規模經營,以提高競爭力。而新媒體則借力資本搶占資源,跑馬圈地,加緊擴張。分眾傳媒展開了大量的收購活動,搶占行業未來發展的制高點,繼2006年初收購框架媒介、聚眾傳媒後,2007年收購好耶廣告,進軍互聯網廣告市場;2007年年末,航美傳媒、華視傳媒、世通華納等一系列分眾戶外媒體上市融資;2007年,大量互聯網視頻網站、網路游戲、移動互聯網等新型的互動營銷媒體憑借自身資源和商業模式贏得了發展的資本。

2、廣告主更加理性,追求實效、精準傳播

經過了「一個廣告救活一個企業」和打廣告就能賺錢的時代,廣告主在廣告媒體投放上日趨成熟理性,注重使用媒體組合戰略。近幾年,廣告主更加追求傳播效率和廣告投資回報率,強調「精準投放」與「有效到達」。按效果付費類廣告應運而生。2005年1月,「窄告網」正式宣布推出「不點擊不收費」的廣告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了經濟適用的營銷手段。基於互聯網、手機等的精準營銷形態,包括搜索引擎、富媒體廣告、網路分類廣告、博客、移動互聯網等,開始受到廣告主的重點關注。由於傳統大眾媒體廣告效果的下降,廣告主開始運用多種新興的分眾和小眾媒體作為傳統大眾媒體的補充。分眾媒體、直郵函件(簡稱DM)等憑借針對性強、成本低的優勢日益受到廣告主的重視。隨著互聯網、手機等新興電子媒體的迅速崛起,廣告主從關注和看好新媒體到開始嘗試使用新媒體,逐步加大對新媒體的投入。根據CTR市場研究公布的數據,2007年廣告主在主要新媒體上的廣告花費已佔到整個預算的21% 。2007年互聯網廣告花費實現48%的增長,⑩除了網頁廣告,即時通訊、搜索引擎、網路游戲、WEB2.0等都是主要的網路廣告形式。以手機為代表的無線媒體2006年也受到了廣告主的關注。2006年,寶馬通過分眾無線在新浪、空中網、樂訊、TOM等多個知名WAP站點同時投放了手機廣告。在新的市場環境和傳播環境下,廣告主的營銷傳播需求也隨之發生變化。為了在日益復雜的傳播環境中與消費者進行更加有效的溝通,廣告主迫切需要整合更加多樣化、更加創新的的傳播手段和營銷方式。店頭、商場POP、展銷會等線下廣告形式作為線上廣告的補充備受廣告主的重視。除了新的網路廣告形式以外,在廣告信任度下降、消費者對常規廣告產生厭煩的背景下,將廣告置入電視、電影甚至網路中的置入式廣告作為一種新的廣告形式在2005年開始受到廣告主的青睞。網路互動營銷、活動營銷、體驗營銷、娛樂營銷、游擊營銷、置入性營銷等多種營銷方式也被廣告主所採用和嘗試。

3、跨國廣告公司全面提速,本土公司積極應對

跨國廣告集團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部署在中國的擴張。2005年12月,中國廣告業完全對外開放後,跨國廣告集團在中國的擴張全面提速。主要表現為跨國廣告公司加大對本土廣告公司的並購,通過並購實現資源整合、業務互補,建立全面化的本土網路。2002年美國WPP集團入股上海廣告公司標志著跨國廣告公司拉開了收購本土廣告公司的序幕。據統計,截至2006年5月,全球五大廣告集團在華有合資公司38家,其中WPP集團19家、奧姆尼康集團5家、IPG集團6家、陽獅集團5家、電通集團3家。一方面,跨國廣告集團通過對本土優質廣告公司的並購或結盟,加大在中國的擴張和滲透,擴展業務范圍,以爭奪市場份額。另一方面,面對日益增長的互動行銷業務和互聯網廣告市場,跨國廣告公司或者建立獨立的互動行銷部門或分公司,或者通過並購小型互動行銷公司的方式來創新服務。2006年5月,WPP集團收購中國最大的網路廣告代理公司之一的北京華揚聯眾廣告公司。2007年7月,陽獅集團收購中國最大的互動營銷公司CCG(廣迅先趨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另外,跨國媒體購買公司也在加大整合力度,通過整合降低購買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2000年,WPP集團將旗下媒體品牌傳立、邁勢、尚揚等並入群邑,成立控股公司;2006年6月,陽獅集團通過整合旗下實力傳播、星傳媒體成立博睿傳播;博睿傳播從此成為中國最大的媒體購買代理機構。面對跨國廣告公司的威脅,本土廣告公司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力圖尋找新的出路。本土大型綜合廣告公司主要從自身優勢出發,憑借對本土市場的深入理解,提升與跨國廣告公司相比的策劃與創意優勢。本土媒體代理型廣告公司(包括戶外廣告代理)加緊搶占資源,跑馬圈地,發展速度較快。2007年廣告經營單位前10強中,媒體加戶外廣告公司佔了一半,其中包括了一大批本土公司。一些本土中小廣告公司則選擇了專業化發展方向,專注於提供某項業務,或在某個行業精耕細作、提高競爭力。在白酒、保健品、房地產等領域已涌現出一大批業務精湛的本土廣告代理公司。新概念分眾媒體和數字化媒體代理公司則通過資本運作尋求生存空間。2006年,健康傳媒、好耶廣告、分時傳媒等新媒體廣告公司相繼成功融資;2007年,大量互聯網視頻、網路游戲、移動互聯網公司獲得風險資金。

三、我國廣告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1、廣告與營銷傳播一體化

由於新媒體不斷出現,傳播環境空前復雜;而產品競爭更加激烈,市場環境復雜多變;單一的廣告已無法有效地到達消費者了。在這樣的背景下,廣告主急需採取新的傳播模式、整合各種營銷傳播工具來到達消費者,以實現品牌傳播的需求。廣告因此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生存空間受到新的營銷工具的擠壓。為了拓展生存空間,也為了在新的營銷傳播環境下幫助廣告主更加有效地與消費者溝通,廣告公司不僅要能夠提供傳統的廣告服務,還需要整合公關、促銷、直銷、互動行銷等多種傳播工具,以實現傳播效果的最大化。目前,一些跨國及本土廣告公司和媒介購買公司均已意識到廣告主的整合傳播需求,開始由專業廣告代理或媒介購買向整合營銷傳播代理轉型。事實上,中國廣告公司的這種業務轉型並非首創,而是順應全球范圍內廣告公司戰略轉型的大趨勢。上世紀90年代在全球營銷傳播環境發生重大轉變的背景下,隨著「整合營銷傳播」觀念的提出,美國廣告專業代理公司率先向整合營銷傳播代理轉型。一批整合營銷代理公司應運而生,有實力的廣告公司也逐漸整合為規模巨大的營銷服務集團。因此,在新的營銷傳播環境下廣告公司和媒介購買公司的業務轉型將突破傳統的廣告概念,廣告與營銷傳播將逐步融為一體。媒體形式的演變帶來了廣告形式的改變,依託於新數字媒體的廣告形式因具有一對一、互動性強的特點而承擔著廣告與行銷的雙重功能。依託互聯網、手機等數字新媒體的廣告形式,最大的特點是一對一、互動性強,適合與消費者進行一對一的溝通和直接銷售,因此成為精準營銷形態的一部分。依託互聯網、手機的搜索搜索引擎廣告、富媒體廣告、網路分類廣告、博客廣告、移動互聯網廣告等都是基於消費者特徵數據基礎上的個性化、精準化營銷模式。因此,媒體形式的演變意味著以媒體為載體的廣告形式外延和功能的擴大。新媒體環境下,廣告外延和功能的擴大也將加快廣告與營銷傳播一體化的進程。

2、廣告公司走集團化與專業化之路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國廣告集團的經營重心隨其全球客戶的戰略轉移而向中國傾斜。近年來在中國的一系列並購行為,表明跨國廣告集團在中國的擴張和滲透力度在逐年加大。面對跨國廣告集團的大舉進攻,本土廣告公司急需改變力量分散、各自為戰的現狀。集團化是中國廣告業進一步發展的必然選擇。目前中國本土廣告公司高度分散、高度弱小,缺乏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廣告服務水平整體不高。通過建立廣告集團,可以實現規模化經營,降低經營成本,提高本土廣告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提升廣告業的整體服務水平。新世紀以來,面對跨國廣告集團對本土廣告市場的激烈爭奪,本土廣告公司已經開始出現集團化的趨勢。有研究者認為中國廣告業的集團化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廣告公司跑馬圈地、搶占廣告媒體;二是廣告公司自主經營、逐步擴張;三是強勢媒體向廣告延伸。第一種模式主要表現在戶外廣告領域,某些戶外廣告公司通過對戶外廣告媒體的壟斷形成網路和集團,白馬廣告集團和TOM.COM是最典型的代表;第二種模式主要是廣告公司依靠自身力量進行投資和資源整合,形成傳播集團;第三種模式是強勢媒體依託媒體優勢組建廣告公司、公關公司、直銷公司等形成傳播集團。分眾傳媒跨專業、跨領域的一系列並購已初步顯示出其打造中國本土傳播集團的戰略目標。無論如何,集團化已成為中國廣告業發展的主流,是未來中國廣告業發展的大趨勢。
本土廣告公司要應對競爭,除了依靠組建廣告集團提高綜合實力以外,走專業化的道路也是出路之一。目前廣告行業的內部分工已經高度細分化,市場調查、廣告策劃創意、設計製作、媒體發布等已有專門的分工,但各領域的專業化程度不高,還處於粗放式的發展階段。要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取勝,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只有以專業取勝,通過充分的專業化贏得客戶的信任。目前不少中小廣告公司為了在更加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去已經開始尋求業務轉型、改變經營戰略,以某一專業服務見長,或專注於某些行業,為客戶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來提高競爭力。

四、結語

新世紀以來,中國廣告業正處於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傳播環境和市場環境空前復雜,新的變革在醞釀當中,新趨勢已初見端倪。未來廣告業的格局究竟如何無法預測,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廣告業將在風雲變幻中繼續前行。

7、新媒體營銷的發展前景怎麼樣,新媒體未來的發展趨勢?

新媒體未來的發展必然緊跟5G技術、智能穿戴技術、虛擬現實(VR)等技術進步,同時也會朝著創造性、開放性、交互性等幾個維度進行變革。單獨看大數據和新媒體產業,它們都是互聯網行業的熱點風口,如果雙劍合壁,那麼將可能發揮出1+1>2的功效。因為大數據的挖掘能力能為新媒體的內容生產、傳播受眾帶來更精準的指導,從而提升新媒體的精準定位、並不斷優化改進,為受眾帶來更個性化和他們想要的定製優化媒體服務;同樣的,新媒體的營銷變現能力則能為大數據挖掘打開變現渠道,從而賦予大數據更多的額外價值。"新媒體運營"是任何互聯網企業不可或缺的職位,薪資和發展前景也是眾多人轉型、入行的動力。新媒體運營崗位全國平均薪資在6K-8K,北京市更高達7460/月。並且,根據智聯招聘等網站薪資我們可以看出,新媒體行業人員晉升較快,2-3年後薪資普遍達到10K-12K,3-5年後可到15K-20K!現在轉行,還來得及。建議你去傳智黑馬官網上看看,它們會給你些運營的免費視頻,你可以先了解了解。有不明白的可以再問我

8、廣告業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1、從競爭的角度看,廣告業未來發展前景還是不錯的,現在企業對廣告宣傳特別重視,選擇的媒體也從單一走向多元。這也是企業之間競爭帶來的一種附加效應。
2、從行業角度看,在中國,廣告行業的發展非常快,行業細分的趨勢,企業原來都有自己的廣告部,但是從管理和專業性都跟不上時代發展及市場要求,因此,他們必須找更專業的公司去做好廣告設計。
3、從經濟發展看,在國外,廣告公司的生存空間是非常大的,特別是一些創意能力強的廣告公司。中國的市場經濟相對落後一點,所以,通過發達國家可以看到發展中國家未來的趨勢,廣告行業確實有廣泛的發展空間。
做好廣告有三個方向可以給你去發展:
1、專業發展方向,一個好廣告包含的技術有
a、文案即創意思路及文字
b、平面設計即根據文案進行繪圖
2、管理發展方向,即美術指導,廣告畫設計怎樣、文案精不精彩,都要靠美術指導去評選
3、公關發展方向,即客戶服務,廣告合作、客戶維護及客戶意見反饋
三個方向的發展都非常重要,但是,作為打工來說,第1點是比較容易達到的。第2 3點需要有豐富的經驗累積。初入行,學平面設計、學寫好文章是比較容易受到企業的歡迎的。

與廣告公司的新媒體有發展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