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南京理工大學就讀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不知不覺來南理工上大學已經3年了,作為一個東北人,在南理工上學的感覺實在是太棒了!那麼接下來,我就講一講在南理工上學的感覺。
南理工坐落在南京的玄武區中山陵腳下,又稱——孝陵衛皇家理工大學,聽起來是不是逼格滿滿呢,進入南理工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個字大啊!我們可是跨越了兩個區的學校呢。然後走在校園的路上,會有一種愜意,悠閑的感覺,因為路邊種滿了法國梧桐,走在路上,你能感覺到蔣介石對宋美齡滿滿的愛,碩大的法國梧桐在你的頭上,彷彿它在擁抱你。
在南理工生活最重要的當然是吃啦,畢竟我是一個24k的吃貨。我是黑龍江人嘛,我們那裡的飯菜都比較單一,一般都是一鍋燉,亂燉。來到了南理工之後,我真的是愛上了這里的飯菜!我們學校有4個食堂,名苑,二三食堂,南區食堂,以及研究生食堂。接下來我將給你推薦超級無敵好吃的新疆手抓飯,在二三食堂的二樓的清真食堂,還有每周四晚上的烤包子,真是百吃不膩啊!手抓飯周一到周五的中午,如果你來南理工一定要嘗試,你一定會愛上它!
再來說一說南理工的學風,圖書館每天爆滿,教室里自習的人也比比皆是,而且我們海有一工的通宵教室,每天晚上都有很多學習的人,講真的,在南理工你如果不好好學習,你會不好意思的。當然了,南理工也有許多文化活動,比如揚名萬里的二月蘭,在二月蘭盛開的時候,學校就像旅遊景點一樣,很多人都慕名而來。
所以說,在南理工讀書的體驗簡直是棒極了,這絕對是你來了就會愛上的學校!
2、南京理工大學專業有哪些
化工與制葯類(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化工與制葯類(安全工程專業)化工與制葯類(材料化學專業)化工與制葯類(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特種能源技術與工程專業化工與制葯類(應用化學專業)化工與制葯類(制葯工程專業)
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 自動化專業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
南京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英語專業日語專業
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材料類(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材料類(材料物理專業)材料類(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
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武器發射工程專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
3、關於南京理工大學的新聞傳播學
我是13年考研的,南理工傳播學,書已經買到了,在當當和淘寶買的,正在找專業課真題~求經驗~~~~~~~
4、南京理工大學有哪些專業
60多個:
統計學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日 語
納米材料與技術
材料物理專業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專業
真空電子技術專業
信息對抗技術專業
微電子學專業
通信工程專業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專業
光電信息工程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制葯工程專業
應用化學專業
特種能源工程與煙火技術專業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專業
材料化學專業
安全工程專業
生物工程專業
環境工程專業
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專業
武器系統工程專業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
工業工程專業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
車輛工程專業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網路工程專業
軟體工程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專業
市場營銷專業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經濟學專業
金融學專業
會計學專業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工商管理專業
電子商務專業
財務管理專業
應用物理學專業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土木工程專業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工程力學專業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
武器系統與發射工程專業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
社會工作專業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5、南京理工大學到底怎麼樣
很好是國家211、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學校由創建於1953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分建而成,經歷了炮兵工程學院、華東工程學院、華東工學院等發展階段,1993年更名為南京理工大學。
截至2019年4月,學校佔地3118畝,校舍建築面積108萬平方米;設有20個學院,合作創辦了兩個獨立學院;館藏中外文圖書文獻250餘萬冊;有各類在校生30000餘名,留學生1000餘名;有教職工3200餘人,專任教師1900餘人。
(5)南京理工大學新媒體擴展資料: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4月,南京理工大學有教職工3200餘人,專任教師1900餘人,教授、副教授1200餘人,其中,兩院院士17人,外國院士3人,「長江學者」18人,「萬人計劃」專家2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人,「國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基金」獲得者4人。
「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3人,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5人(其中召集人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4人,國家級、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4人。
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江蘇雙創計劃」「江蘇特聘教授」等省部級以上人才計劃400餘人。擁有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5個、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工信部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3個。
國防科技創新團隊9個、江蘇省創新團隊26個。學校具有教授任職資格整體審定權和博士生指導教師資格審批權。學校先後入選「江蘇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6、南京理工大學是211嗎?
是的,並且是老牌211,南京211大學有8所:南農,南理工,南航,南大,東大,河海,南師,中國葯科。
記得採納哦
7、南京理工大學最好的專業是什麼?
南京理工大學的兵器科學與技術在國內學科評估中第一,光學工程第8,化學工程第10,控制科學、儀器科學和電子科技、力學國內前20,材料、機械、計算機科技國內前40位。
南京理工大學位於古都南京,北依紫金山,西臨明城牆,是一所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並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與江蘇省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
學校由創建於1953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分建而成,經歷了炮兵工程學院、華東工程學院、華東工學院等發展階段,1993年更名為南京理工大學。
(7)南京理工大學新媒體擴展資料:
校風文化:
1、校訓:進德修業,志道鼎新
「進德修業」出處《周易·乾》:「君子進德修業。」「德謂德行,業謂功業。九三所以終日乾乾者,欲進益道德,修營功業,故終日乾乾匪懈也。」
「志道」語出《論語·里仁》,謂「有志於道」者,守志不渝;「鼎新」語出《易·雜卦傳》,「鼎,去新也」,「鼎新」既是取新之意,同前半句「革,去故也」一同表達了創新的推動進步的源動力,也是學校孜孜以求的治學目標。
2、校徽:底色為紫色,校徽邊框為同心圓,圖案中心由盾牌、橄欖葉、校門縮影構成;盾牌是學校常用的代表圖形,寓意守護正義、捍衛知識、勇於戰斗,橄欖枝體現了學校樂於與各國各校合作的辦校心境,也體現了學校對於和平的期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京理工大學
8、南京理工大學有哪些特色專業?
南京理工大學特色專業有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截至2019年4月,學校有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4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領域全球排名前1%。
學校由創建於1953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分建而成,經歷了炮兵工程學院、華東工程學院、華東工學院等發展階段,1993年更名為南京理工大學。
(8)南京理工大學新媒體擴展資料
南京理工大學的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4月,南京理工大學有教職工3200餘人,專任教師1900餘人,教授、副教授1200餘人,其中,兩院院士17人,外國院士3人,「長江學者」18人,「萬人計劃」專家2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人。
「國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3人,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5人(其中召集人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4人。
國家級、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4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江蘇雙創計劃」「江蘇特聘教授」等省部級以上人才計劃400餘人。
9、南京理工大學和河海大學的新聞傳播學哪個好考些啊???
兩個都是以工科見長的學校。我記得河海的傳媒專業前幾年才開,所以會好靠一點吧。
10、南京理工大學是一本還是二本
南京理工大學是一本院校,且是國家首批「211工程」中點建設高校。
【南京理工大學簡介】:
南京理工大學是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全國重點大學,坐落在鍾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學校由創建於1953年的新中國軍工科技最高學府——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分建而成,經歷了炮兵工程學院、華東工程學院、華東工學院等發展階段,1993年更為現名,1998年9月,江澤民同志為學校題寫了校名。1995年,學校成為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0年,獲教育部批准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獲批建設「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厚德博學」的辦學理念,以「進德修業,志道鼎新」為校訓,以「團結、獻身、求是、創新」為校風,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推動社會進步為使命,致力於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學校北依紫金山,西臨明城牆,校園佔地3118畝。校園內曲塘瀲灧,佳木蔥蘢,碧草如茵,景色宜人,與中山陵風景區渾然一體,是修身治學的理想園地。校舍建築總面積8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31億元,各類基礎設施齊全,後勤服務系統完善。現有實驗室59個,各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12.3億元;圖書館藏有中外文圖書文獻250餘萬冊。
學校設有機械工程學院、化工學院、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理學院、外國語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設計藝術與傳媒學院、知識產權學院(國內首個部省共建的二級學院)等14個專業學院,建有研究生院、教育實驗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並與合作方聯合創辦了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和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兩個獨立學院。
學校現有國家重點學科9個,江蘇省優勢學科6個,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7個,工信部重點學科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3個,江蘇省重點專業類12個(覆蓋38個本科專業);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16個,博士學位點49個,碩士學位點116個;具有12個專業學位授予點,其中工程碩士涵蓋27個工程領域,並具有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授予權;此外還具有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博士、碩士學位的授予權以及外國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的招生權。學校現有各類在籍生3萬餘人。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孝陵衛200號
【郵編】:21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