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人電影專欄作家

新媒體人電影專欄作家

發布時間:2020-09-21 16:40:10

1、著名專欄作家哈理斯是誰

悉尼J.哈理斯 Sydney J. Harris(1917年9月14日 - 1986年12月8日)是美國芝加哥每日新聞的記者和後來的芝加哥太陽時報。他的專欄,「嚴格的個人」,被許多報紙辛迪加在美國和加拿大各地。
哈理斯出生於倫敦,但在芝加哥長大。他在1941年成為芝加哥每日新聞編輯人員的成員,並在1944年開始他的專欄。
他也是一個戲劇評論家,教師,講師,他在他的職業生涯獲得無數的榮譽博士學位。在1980-1982年,他在在勒努瓦-萊恩在北卡羅萊納州學院的訪問學者。多年來,他是美國傳統詞典的用法專題小組的成員。在以後的幾年中,他劃分了他的芝加哥和魚溪,威斯康星州之間的時間。哈里斯結過兩次婚,和他的五個孩子的父親。

2、現在比較有名的專欄作家有哪些

陳思進
鍾 林
曹仁超

3、南方周末的專欄作家都有誰?

今年發文比較多的有香港梁文道、劍橋的劉瑜、旅美的陳丹青等。龍應台、秋風、摩羅等人也偶爾發表文章。
時評、雜文產量大的有笑蜀、令狐補充等人。

原來的專欄作家有連岳、鄢烈山等雜文家,現在他們可能在南方都市報發的多一些了。

4、中國的專欄作家都有哪些

  1.沈宏非,男,1962年出生於上海,1980年就讀於暨南大學新聞系。1984至2000在廣州、北京、香港等地從事媒體工作。現為自由撰稿人,電視節目策劃人,製片人。《南方周末》、《新民晚報》等報刊的專欄作家。2003年獲選《南方周末》「年度中國傑出專欄作家」。著有《寫食主義》、《發現廣州餐廳》、《食相報告》、《思想工作》、《飲食男女》、《大熊貓看小電影》等。

2.趙浩生1920年11月29日出生於中國河南省息縣。按族譜推算,應是大宋皇帝趙匡胤的後代。他念小學的時候,發生了「九一八」事變,和許多少年一樣,他幼小的心靈開始感受到祖國的屈辱和國難的沉重。從事寫作,投身新聞事業,是趙浩生早就有之的願望。還是在四川萬縣金陵中學念書期間,他就開始給萬縣《萬州日報》副刊投稿。到蘭州後,他又在《西北日報》副刊上發表了不少考證中國古典詩詞中有關西北的研究文章,還給其它報刊寫時事、劇評、翻譯、雜文、散文、通訊等。抗戰勝利後,他到了重慶,在國民黨的《中央日報》任記者。他在《中央日報》發表的第一篇報道是有關國民黨黨史展覽會的長篇連載特寫。在尼克松總統訪華、中國成功展開「乒乓外交」之後,趙浩生積蓄了27年的思鄉懷故之情猶如長江、黃河般洶涌澎湃。1973年5月8日,52歲的他和太太今泉從香港羅湖入境,首次回祖國進行了52天的還鄉之行。在抵達北京的當晚,他就應周恩來總理之邀,出席了歡迎越南黨政領導人黎筍、範文同的國宴。從1973年以來,趙浩生已經回國80餘次。

3.宋趙來,中國學術論壇當代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比較國際政治經濟研究所和美國卡特總統研究中心專欄作家.博客中國專欄作家。
作為一個比2006年西山會議方略提前5到7年預見者,作為中國民間評論家、國情戰略分析家和民間思想家,文章先後發表在 日本華僑報、新家坡聯合早報網、香港中國評論、三農中國、中國改革論壇、新華社、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網站等國內外多家媒體上。

4.周黎明 《綜藝》周刊 顧問
《看電影》雜志專欄作家
《綜藝》中文版出版顧問
《中國日報》高級專欄作家
廣州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他曾出版兩部影評集、一部研究美國電影業的專著《好萊塢啟示錄》,以及以《碟中碟》命名的三部大型電影指南,共收錄5500部中外影片。他每年撰寫大量電影類文章,發表在各種主流刊物。1997年,他製作並導演了中國舞台上第一部大型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之聲》,之後參與導演和製作了一些電視節目,包括最近央視六套播放的「斯匹爾伯格和張藝謀的電視對話」。周黎明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院,獲MBA學位。他曾獲多種國際新聞獎。

5.枚庸 真名賀強
1987年生人 出生於江西贛州崇義縣 祖籍江西永新

現為:中國作家網會員、中國網路作家協會會員
小小說作家網散文版、江西版版主
新浪作家、小說網專欄作家、Govoo等文學網站駐站作家

代表作品有:《永新往事》《漂泊的清風》《夢里風起花落夕陽斜》等
出版有散文集《又是一季花開時》

枚庸簡介:畢業於江西省重點中學崇義中學,現就讀於南昌工程學院水利工程系
曾擔任高中團委學生會主席兼任文學社社長、社刊主編等,2005年江西省優秀學生幹部
第一年高考失利,復讀補習一年,曾兩年獲得高考作文滿分
2000年開始創辦自己的網站「孤帆網路系列」並成立苦難人生工作室
喜歡文藝創作,擅長攝影、水粉畫、書法等
所寫文章以散文為主,兼寫詩歌、評論和小說

枚庸百度空間 http://hi.baidu.com/jxhq/
枚庸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jxmeiyong/
百度枚庸貼吧 http://post.baidu.com/f?kw=%C3%B6%D3%B9

6.曹仁超
原名曹志明, 香港財經專欄作家,股評人。曹仁超曾任職《明報》資料室,一九七三年與林山木創辦《信報財經新聞》。現為《信報》董事及專欄作家,每周六天在《信報》撰寫《投資者日記》專欄,以輕松有趣的筆觸,分析香港股市以至政經形勢。

7.林正大
Smart Leader Group 首席顧問,亞太地區企業家協會高級顧問,《中外管理》、《中國企業家》雜志專欄作家,《中國經營報》企業戰略與管理版專欄作者,北大EMBA客座教授,曾為世界500強中的50 多家企業進行過咨詢與培訓服務。

8.胡忠信
資深時事評論員。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班深造,專攻西洋政治史。旅美十五年期間曾任專欄作家、報社總編輯、電視公司總經理。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回台擔任報社專欄作家、主筆。

5、如何成為專欄作家?麻煩告訴我

中國散文網——全球華語散文新天地正在舉行專欄作家的招募活動,樓主可以去看看,普通人也可以晉升到專欄作家一樣,就跟網游一樣,接受任務,一個一個完成,最後就可以成為他們的作家了!!最近不曉得為什麼火的要命。。]

6、如何成為專欄作家

「成為專欄作者」是個門檻很低的事,負責專欄版面的編輯大多都很愁稿源,我指高質量的,寫出一兩篇他們感興趣的不難,長期合作才是最考驗你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找個你喜歡的專欄作者,分析他的專欄文章,水平參差反復很常見。你作為對其有點小崇拜的讀者看了都不甚喜歡的文章,作者肯定也是不滿意的,可還是要登出來,設身處地想一想就知道不怎麼舒服了。專欄寫作不是一種應激行為,更像是小學生被逼著寫周記,如何保持水準是最大的問題,才思敏捷的作者也難逃此列,故而優秀稿件常見而可稱為「稿源」的作者頗少。

7、請問那些專欄作家媒體人很賺錢嗎??

關鍵是能夠上電視的評論員,本身都要麼有權,要麼有錢。專欄收入並非主要收入來源,書費?沒聽說過,版稅也不是很高。
對於專業作家來說,出書還是擴大影響力,並非是斂財。
但是,如果你的某個課題符合某種要求,有公、私投資的話,相關預算就很多很多了。
您能理解么?

8、專欄作家是什麼意思啊?

作家的專屬寫作基地,專門為作家開辟,作家可以在專欄里發表自己的作品,並且和讀者交流。

9、專欄作家

你可以先寫一些東西往雜志投稿,如果能上,自然可以增加自身價碼。
一般雜志上都會留有板塊編輯的電子郵箱,你可以發郵件去交流。
不過要成為專欄作家是很困難的,一般要在某一領域很有名氣或是有一定權威,如果喜歡寫作,可以多投稿試試,成為專欄作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積累自己的功力和名氣。
雜志給你開專欄就像連載長篇小說一樣,需要承擔較大的風險,如果你沒有一定資本,別人是不願為你承擔風險的。

10、如何成為專欄作家?

要看什麼專欄,報紙雜志的專欄要求就比較高,網路媒體像新浪網易一般也要有點身份的。低端點的都沒啥要求,這要你還能寫出一篇看起來不是很胡扯的文章就行。

與新媒體人電影專欄作家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