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2014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

2014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

發布時間:2020-09-21 05:27:42

1、《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0)》?拜託各位了 3Q

2010年7月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北京聯合發布了國內第一本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0)》。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慎明,中宣部1106小組組長、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張虎生出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漢王科技108.30+7.287.21% 席發布會並講話。李慎明、張虎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尹韻公、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輯鄒東濤共同對《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0)》進行揭幕。《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0)》執行主編劉瑞生作主題報告,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媒體研究所所長董年初、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崔保國、上海大學文科發展研究院院長吳信訓、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副院長鍾瑛等分別致辭,漢王科技市場總監游文靜介紹了漢王電子書的新媒體發展戰略。中宣部輿情局、國務院新聞辦互聯網研究中心、中國少先隊事業發展中心新媒體事業中心等部門有關負責人以及新媒體領域相關專家學者,人民網、新華網、國際在線、新浪網、中國廣播網等新媒體代表參加了發布會,並就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新媒體發展之路進行了研討。 《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0)》是國內首本關於新媒體發展的年度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主持編撰,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 上海大學文化繁榮與新媒體發展研究基地協編,並由專業的數據公司提供調查支持。該書在當前新媒體大發展的背景下,從廣闊的網路文化、全球視野和中國特色的視角縱論新媒體發展態勢和社會影響,描述了2009年新聞網站、網路論壇社區、博客、社交網站、網路即時通信、新媒體視頻、手機報、手機電視、中國IPTV與數字電視、數字報紙、電子紙等主要新媒體的發展態勢及網路傳播法規的發展狀況,並探討了重大事件的網路媒體新聞傳播、3G發展現狀與3G網路傳播、我國網路意見領袖發展狀況與特徵、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內容發展與管理、網路暴力游戲的發展及其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中國民族動漫產業的發展現狀與問題、「谷歌事件」等前沿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慎明在講話中指出,以互聯網、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是二十世紀的重大科技發明,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創造之一。近年來新媒體不僅極大豐富了傳媒形態,改變了傳媒格局,還對全球尤其是中國社會發展產生了全方位的革命性的深刻影響。當前無處不在、「火熱」的新媒體已經深深根植於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等諸多領域,成為經濟全球化、信息網路化浪潮中與國家前途、民族命運息息相關的「命門」。誰掌握新媒體,誰就將掌控世界,新媒體的發展可謂主宰著一個國家的未來。在新聞傳播領域,依託於網路信息技術而勃興的新媒體,在傳播理念、傳播方式、傳播內容上具有嶄新的特徵,在發展規模、傳播功能等方面後來居上,呈現出融合和超越傳統媒體之勢,並且拓展了新聞學、傳播學研究的視野和方法,帶來了學科建設的重大突破。 李慎明還指出,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我們對於新媒體的未知遠大於已知,新媒體的挑戰與機遇共存,從這個角度講,新媒體也是當前和未來最值得重視的問題之一。因此,這也就需要社會各界共同關注新媒體的發展,一起探討研究新媒體的諸多問題,這樣,國內第一本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0)》的出版就顯得非常有意義。 在新媒體研究方面,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起步較早,1999年即成立網路與數字傳媒研究室,2009年更名為網路學研究室。10餘年中,新聞所重視新媒體領域的前沿問題和重大問題研究,完成了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社科院重大重點課題和相關部門委託交辦的任務。每年都有多項成果得到中央領導及相關部委的重要批示,在互聯網等新媒體研究領域發揮了重要的中央和相關部門的思想庫、智囊團的作用。 《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0)》反映了我國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全面發展狀況,對諸多前沿問題進行了深度調研和分析,不僅對新媒體的未來趨勢做出預測,還提出了不少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該書有較強的學術性、前瞻性和現實意義,對於相關部門決策亦有一定參考價值。本書將成為政府、業界、學界和公眾了解我國新媒體發展前沿的重要讀物

希望採納

2、中國新媒體融合發展報告 每年什麼時間出

好像是11月份,最新的還沒出來,新媒體融合方向可以先看看可視雲技術的報告,紅雲還是比較走在前列的。

3、談談你對視聽新媒體的變革前沿的新形態和新業態的認識

隨著技術的進步,視聽新媒體發展日新月異,媒介形態、業務模式和內容供應都會日益豐富多樣,視聽新媒體發展將呈現三大趨勢:
網路環境將不斷優化。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與網路的優化,互聯網的帶寬將得到大幅度提高,視聽新媒體業務發展面臨的帶寬瓶頸將得到明顯緩解。
產業規模將不斷擴大。視聽新媒體的產業規模即將步入高速發展期。據預測,2011年中國網路視頻的收入將達到30億元,比2010年增長50%。2012年公共視聽載體收入將超過100億元,年均增長20%左右。而且,三網融合試點全面啟動後,IP電視的用戶規模將穩步擴大,手機電視用戶規模將快速增長,互聯網電視市場將形成規模,盈利模式也更加多樣。
發展環境將更加完善。視聽新媒體作為新生事物、新興產業,其發展環境將日益完善。「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實現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網融合」,構建寬頻、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這些都將為視聽新媒體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作為主管視聽新媒體業務的行政部門,廣電總局已成立網路視聽節目管理司,專門負責視聽新媒體業務的規劃發展和行業管理,視聽新媒體發展的政策環境將進一步完善。在視聽新媒體產業內部,產業合作將更加廣泛深入,共同推動產業發展邁上新台階,走向新繁榮。

4、視聽新媒體的產業鏈分析?

《2014-2018年中國視聽新媒體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對視聽新媒體行業的產業鏈做了一些分析,分析了視聽新媒體行業關聯產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5、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5在哪有

我已經在百度文庫里看到了 不過需要點券才能下載 要不我就給你上傳一份了

人民網北京6月24日電(記者 趙光霞)以「國家新戰略 媒體新機遇」為主題的《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5)》發布暨新媒體發展研討會今日在京舉行,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舉辦,這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自2010年來連續第6年發布《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李培林表示,本次發布會和研討會的主題「國家新戰略,媒體新機遇」較為准確地概括了當前新媒體在我國發展的基本態勢,促進新媒體的發展已經成為黨中央和國務院治國理政的新的國家戰略,在新媒體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和國家的強力推動下,我國新媒體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我國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新媒體大國,並誕生了一批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李培林還強調,新媒體作為一種正在引發人類社會革命性變化的全新事物,在發展過程中也催生了大量極具挑戰性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6、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014 第9期

是需要這期的目錄么?
2014年 09期
目次

走一體化的融合發展之路
董年初1
新聞宣傳要力戒形式主義
張秋艷8
互聯網和電視是對決還是相擁
馬戰英8
聯網.融合.跨越——中國廣播電視與互聯網融合發展20年
呂岩梅 彭錦10-12
中國互聯網產業20年發展軌跡研究
宋紅梅 楊行 夏吟 陰健13-15
互聯網進入中國20年與電視的競合博弈分析
陳鵬16-19
視頻網站和電視台網站的未來發展路徑探析
申玲玲 張慧20-22
城市台網路新媒體的發展歷程與探索
林小勇23-25
國際在線:從網路化走向融合發展
范建平28-30
北京電視台的新媒體發展之路
秦新春31-33
百集廣播評書《花果山傳奇》在中央電台開播
33
廣播電視產業多元化跨界發展的戰略布局
王建軍34-37
央視全面總結世界盃報道
37
加強資源有機整合 推動媒體深度融合
嚴克勤38-39
積極發揮中西部地方電視台的優勢
翟雅賓40-42
我國廣播影視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趨勢
楊明品42-45
論「新聞立台」的本體意義
雷躍捷 薛寶琴46-48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黨建電視欄目的傳播創新
吳斌48-50
融合語境下的民生新聞轉型與提升
石長順 曹霞51-53
河北電台「走轉改」報道活動總結座談會召開
53
主流價值觀成就新時代民生新聞
陳瑛 徐玉震54-55
熒屏導視優秀作品探析與思考
黃京紅62-64
論家族題材電視劇的史詩風格
楊洪濤65-67
中國當代敘事性電視作品的藝術假定形式及運用——以電視劇《我家的春秋冬夏》為例
葉暉68-69
蒙太奇在電視劇《大河兒女》中的運用
姬建鋼70-72
試論動畫片的審美表達
姚桂萍72-74
中國動畫短片的創意與傳播
張思津 葉阿萍75-76
試論對農電視節目的開發創新
於衛民77-78
電視對農牧區的政策傳播及影響——以內蒙古准特花村為例
烏日吉木斯79-80
關於地市級廣播電視台做好農業節目的思考
蒲麗紅81-82
對農村電視與地方演藝跨界融合的思考
周立華 張春朗83-85
《舌尖上的中國》敘事策略變化芻議
方毅華 趙斌藝85-88
傳播學視閾下的《舌尖上的中國》解讀
賈圓 孫衛華88-90
視覺傳達:紀錄片的第一要素
吳學倫91-93
加強輿論導向管理 確保廣播電視宣傳的正確導向
陳富清94-97
新形勢下省級影視頻道的現狀及創新實踐
彭紅霞98-99+109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新聞信息傳播比較
李明宇100-101
西部省區打造本土影視劇精品之我見
黃向群104-105
打造城市流動音樂廳——以寧波音樂廣播的大型活動報道為例
馬莎108-109
新聞出版廣電支持魯甸抗震救災等8條
110-111
中國電視新媒體發展迅速等17條
111-112

7、《中國新媒體藍皮書發展報告(2017)》的主編是誰

唐緒軍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1]牋,研究員,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主任,博士生導師,系學位評定委員會主任,院教授委員會委員。任中國報業協會會刊《中國報業》雜志執行主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報業專家顧問團顧問,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團成員。曾獲第四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獎。主要研究領域:新聞業務,傳媒經營管理。

8、北京電影學院視聽新媒體創作考研考研參考書有哪些?

北京電影學院視聽新媒體創作考研的參研書有哪些?這個你可以去北京學院的那個圖書館去進行咨詢,經查詢就有。

與2014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