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使用情況通知

新媒體使用情況通知

發布時間:2020-09-20 23:24:00

1、去面試新媒體運營,被告知沒有經驗,可以從行政開始做起,怎麼辦

這個信息明確告訴你工作經驗的重要性。如果自身經濟壓力不大,不妨問一下僱主是否可以低成本招收,實習試用增加實戰和履歷。如果經濟需求迫切,那換下一家吧。 來自職Q用戶:何先生
那就換一家,答應做行政也不會給你轉到新媒體 來自職Q用戶:匿名用戶

2、中央廣電總台新媒體招聘面試通知出了嗎?筆試成績可以查嗎?被拒了有通知嗎?

筆試成績查不到,被拒了沒有通知。被拒了也別灰心,想做央視媒體你可以找央視的外包欄目組試試。可能賺的比你在總台要豐厚。

3、無意間看到過金晨出鏡CheeseFashion新媒體拍攝時鞋子看著很上檔次啊,就是不認識牌子?求告知

我看過這組大片,上身格紋襯衫,下身穿一條深藍色緊身牛仔褲,搭配一雙白色短靴,這種穿法特別顯腿長,而且還提升氣質。據我了解鞋子穿的是STELLA LUNA-FW19 STELLAR SLIP-ON BOOTIE,鞋款是運動大底與高跟鞋型的結合,比較特別,走起路來特別穩,我上班就在穿,也不覺得累腳。

4、剛接到新媒體編輯的面試,但是通知我上午九點去的是個居民樓?

簡答
據你說的這樣是坑了,新媒體行業是當下最火的不用說,但是四五十萬的粉絲一個月就那麼點,這個單位的整理運營能力是不高的。
編輯最主要的應該是發文跟文案了,都是新人的活,不建議你去。

5、政務新媒體有何新變化,內容針對性更強了嗎

政務新媒體,有何新變化
發布熱點資訊、披露突發事件處置調查進展、傳遞黨政重要決策……近年來,政務新媒體在政務公開中日益成為重要渠道。
2016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全面推進各級行政機關政務公開工作。8月,國辦下發《關於在政務公開工作中進一步做好政務輿情回應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11月,國辦印發《〈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在三文件密集出台背景下,2016年,政務新媒體發展如何?
發布速度
輿情回應有提速,僵屍賬號也不少
記者從新浪微博了解到,截至2016年12月31日,新浪微博平台認證的政務微博已達到164522個,實現了級別、地區、部門的全覆蓋。
人民網新媒體智庫分析顯示,2016年1月—11月的600多起輿情案例中,政府回應率達到87%,有57%以上的事件政府首次響應在事發24小時之內,有73%的事件政府部門首次回應在48小時之內(含24小時)。其中,41%的事件通過政務新媒體作出回應(右圖)。
《意見》指出,加強突發事件、公共安全、重大疫情等信息發布,要快速反應、及時發聲,根據處置進展動態發布信息。《通知》指出,對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最遲應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其他政務輿情應在48小時內予以回應。《實施細則》進一步提出對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最遲要在5小時內發布權威信息,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並根據工作進展情況,持續發布信息。
但記者也發現,在一些地方,政務新媒體仍然存在更新太慢、自說自話、敷衍了事的情況。記者隨機搜索西南某省各州市微信公眾號,發現頭條文章閱讀量常停留在三位數,「僵屍微博」例行發布的每條閱讀、轉發量都在十位數甚至個位數。
內容力度
互動服務有改善,水平參差不齊
說得不充分,群眾看不明白;說得不恰當,又會引起新的風波。在人民網主辦的2016年政務輿情回應座談會上,有專家提到,回應輿情不僅在於速度,更在於有效、有針對性。
怎樣提升回應的針對性?三文件分別給出了路徑。在發布內容的形式上,《意見》提出,「注重運用數字化、圖表圖解、音頻視頻等方式」「通過新聞發布、政策吹風、接受訪談、發表文章等方式做好解讀」。《通知》指出,回應內容應圍繞輿論關注的焦點、熱點和關鍵問題,實事求是、言之有據、有的放矢,避免自說自話,力求表達准確、親切、自然。《實施細則》則更具體地指出,「多舉實例,多講故事」。
2016年上海出台老年綜合津貼制度,當天「上海發布」在政策發布時還提供了圖片解讀。上海市政府辦公廳上海發布辦公室主任丁利民介紹,這條微信公眾號文章的當日閱讀量達到140多萬。隨後「上海發布」繼續跟進新敬老卡換領時間、換領條件、換領程序等,微信閱讀量也達50萬。
但也有一些賬號因爆出雷博雷語而令人側目。比如,雲南某地州一政務微博以「公主」自稱,稱面對「鄉下的農民,趕緊溜回辦公室」,令輿論嘩然;陝西某縣公安局官微面對網友質疑警車私用,卻回復「家裡人又違法了吧?找公安的茬」。盡管這些微博最終都向網友道了歉,但帶來的不良影響短期仍然難以消除。
可見,政務新媒體整體水平仍參差不齊,提高水平仍然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管理機制
投入有差別,管理還需更科學
政務新媒體「量」「質」參差不齊,背後是投入與重視上的差異。記者調查發現,西南某省一些市縣至今沒開通政務新媒體,主要原因是「當地主要領導不同意開」;而開通後長期不更新的「僵屍賬號」,是因為「有的只為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有的是真缺人手。」當地一位宣傳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開通後沒人過問、沒人考核,自然就放著了。」有位官員向記者「吐槽」,有縣市居然讓個人主辦的自媒體承擔起政務新聞發布工作。
「上海發布」負責人認為,解決技術、創意難題,歸根究底還得靠人。「我們團隊成員以內容生產、運營為主,多是傳統媒體人、公務員,很少有技術人才。但隨著新媒體發展,現在對技術拓展的要求越來越高。」該負責人說。
「枝江發布」是湖北省枝江市的官方政務微信公號,長年穩居湖北省政務微信周排行前十、多次拿過第一。他們通過整合政府網站、廣電等平台的人員,融合發展新媒體,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人才問題。「枝江發布」負責人姚紅介紹,為了長遠發展,他們正在加強培訓,提高把關能力。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認為,對於政務新媒體的運營者來說,不僅有編制問題,還有職級認定和上升通道問題。「有平台無運營」「有人員無編制」「有人力無能力」「代發布無保障」……種種問題折射出政務新媒體需要整體設計。
對此,在人員培訓上,《意見》要求「力爭3年內將全國從事政務公開工作人員輪訓一遍」。《實施細則》指出,「推進網站集約化建設,將沒有人力、財力保障的基層網站遷移到上級政府網站技術平台統一運營或向安全可控雲服務平台遷移」。
政務新媒體水平在未來要再上新台階,期待進一步努力。

與新媒體使用情況通知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