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的發展歷程經過哪幾個時代?
新媒體發展時代是相對於傳統媒體發展而言的,「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在今天網路基礎上又有延伸,無線移動的問題,還有出現其他新的媒體形態,跟計算機相關的。這都可以說是新媒體。」
媒體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精英媒體、大眾媒體和個人媒體。這三個階段分別代表著傳播發展的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和信息時代。
2、中國百年間傳媒變遷
傳統的四大媒體分別為:
1、電視;
2、廣播;
3、報紙;
4、網站;
此外,還應有戶外媒體,如路牌燈箱的廣告位等。通訊社、報紙、雜志、書籍、廣播、電視、電影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逐漸衍生除新的媒體,例如:IPTV、電子雜志等,他們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但與傳統媒體又有著質的區別。
從出現的先後順序來劃分:
1、報紙刊物應為第一媒體;
2、廣播應為第二媒體;
3、電視應為第三媒體;
4、互聯網則應被稱為第四媒體;
5、移動網路應為第五媒體。
其中4、5屬於新媒體范疇。
中國傳媒產業的發展
回顧中國傳媒產業近兩年的發展之路,產業內部各行業的產值規模、增幅以及組成結構都發生著迅速變化。同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的迅速成長為中國傳媒產業結構帶來了新的變化。從傳媒產業內部各行業的增幅來看,除報紙發行和期刊發行兩個行業外,其他各行業的產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2007年中國傳媒產業的總產值為4811億元,比2006年增長13.6%。
在中國,傳媒產業發展環境逐步優化,平面媒體政策相對寬松、廣電媒體市場准入大門漸啟、市場拓新先機開始顯現、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傳媒業正呈現出強勁的產業化發展趨勢,傳媒產業雛形已經形成,並且傳媒業的快速發展帶動或促進了相關行業的發展。從傳媒資本的角度看,中國傳媒的市場化改革的進程在明顯加快,而且國家的有關政策也開始松動,由原來的嚴格控制到現在的限制性進入。
中國電視、互聯網、手機用戶、網民數量已經是全球第一,廣告收入增長迅猛,媒體是增長最快的消費品。但人均廣告支出只有美國的2%到3%,前景看好。中國新媒體用戶大多小於三十歲,其中四分之一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新媒體上市公司是傳統媒體的二到三倍。2007年中國網路廣告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年度增幅更是達到75%。中國網路廣告市場展示出令人期待的高速增長勢頭。未來的三到五年,是中國新媒體迅猛發展時期。
2008年金融危機蔓延到中國以來,傳媒行業已經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同類型的傳統媒體受到的沖擊程度不同,但總體來說,中國的經濟還是向正面發展的。相對於傳統媒體,新媒體有很多投資機會。金融危機對傳媒業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對傳媒業造成了沖擊,另一方面是對傳媒業重新洗牌,優化升級的過程,是投資整合的好時機。
ps已經很精簡了,百年來,算短了。
3、電視新媒體的發展歷史是什麼樣的?
從岩畫和巫會的模擬傳播,到詩歌和戲劇的口語傳播,到造紙術和印刷術發明之後的文字傳播,到無線電發明之後的電子傳播,回顧人類的大眾傳播史我們可以發現,傳播的媒介形態日趨豐富,而傳播行為日趨自由。
印刷品傳播和電子傳播的形態、通道是固定的,其傳播的專業要求和邊際成本都很高,傳播者具有較強的壟斷性和控制權,而數字化必然帶來的網路化,以及網路化必然導致的交互性,使傳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轉換極其容易。如今,一個人通過發送手機簡訊、撰寫博客日誌、發起網路群聊,就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對任何人」進行大眾傳播,突破傳統主流媒體的話語權壁壘。
4、中國新媒體發展有什麼傳統文化的特色
1.新媒體時代對傳統文化傳播方式的影響
新媒體時代,改變了人際傳播和文化傳播方式,當今人們更多的是被數字化產品包圍,直接從手機、PAD等網路移動終端獲取信息,依靠報刊、書籍等媒體為主要載體的傳統文化傳播受到了新媒體文化的直面沖擊。新媒體時代的年輕人,更多的是通過網路交流、閱覽電子書籍,生活中經常可見飯桌上的手機「低頭族」和公交車上瀏覽電子書的人。對於傳統文化傳播而言,更多的應是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交談中的言語激勵,更多的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維系,而這種取代的背後隱藏的是傳統文化和新媒體的大眾文化之間的矛盾。
2.傳統文化本身與新媒體的沖突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民族精神的根基和中華文明的歷史沉澱,也是實現中國夢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根源,儒家正統的意識形態長期占據文化主流,影響人們的行為意識形態和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新媒體應用Internet實現了信息全球化發展,拓寬了世界上不同國家、地區和民族之間文化交流的渠道,在成功輸出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受到新媒體環境帶來的外來文化的侵蝕。面對新媒體的迅速發展沖擊,傳統文化需要一定的時間適應周期。
3.新媒體的特點對傳統文化的沖擊
新媒體產業為了促進發展,以滿足受眾的需求為目標,因此傳統文化在通過新媒體技術傳播時就不可避免的加入了娛樂性因素,這對傳統文化的原有價值觀及文化精髓都是一種破壞,在傳播過程中,傳統文化並沒有達到真正的文化傳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