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新媒體運營門檻高么?
一、現在做微信公眾號,晚嗎?
首先業內的一個基本共識是:微信公眾號的流量紅利期已經過去了,但專業內容的紅利期正在發生。流量紅利期的結束,意味著以微信公眾號為代表的新媒體進入成熟期,這個時期,更考驗運營者絕對實力,而不僅僅是「網感」與「小聰明」。
具體有以下三個維度的變化:
首先,不論是 C 端讀者,還是 B 端企業主,對「以公眾號為代表的新媒體」早已不再陌生,這意味著用戶教育成本大大降低。
其次,能夠抓住新的專業紅利的,往往在某一領域內有深厚積累的人。他們站在整個產業的最前端,哪兒能掙錢,哪兒有風險,看得非常清楚,既有積累又有眼界,普通新人想在這方面分一杯羹非常難。
第三,新媒體主要是在工具端的創新,而其承載的內核還是知識、洞見、觀察或者說是用戶服務。新媒體工具的普及,使其他行業的老手、專家用較低的成本,來到新媒體這塊土地上耕耘和收獲。
所以,如果你在某一個領域內有很深厚的積累目前想轉型做新媒體,依然有很多機會。另外,千萬不要因為自己文筆不好,或者非新聞傳播專業出身,就覺得做不了新媒體,新媒體最關鍵的,還是基於某一個細分領域,為用戶提供持續的、穩定的、可預期的用戶價值。
二、你是真的喜歡,還是覺得門檻低?
坦誠面對自己,這個問題很重要。如果你喜歡做新媒體運營,希望你清楚:那些從業者熱衷討論的點贊、轉發、10W+ 的背後,往往是長期熬夜、不固定加班、反復改稿。其中,重點不是熬夜、加班、改稿,而是長期、不固定與反復…
新媒體說到底,是直面用戶的,這份工作,非常考驗一個人的用戶理解能力與產品體驗能力。所以,這是一份細活兒,粗人幹不了。
如果是因為「門檻低——畢竟誰都可以注冊一個微信公眾號」的原因,那我建議你千萬慎重。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幾乎所有外行都說新媒體的門檻低,但實際上呢?它的「進入門檻」確實低。
但實際上,新媒體的「競爭門檻」非常高。目前已經開通的微信公眾號有2000萬,但你每天都在看的有幾個?
一點建議,不管多麼喜歡,或者多麼想做,都希望你能管理好自己的預期。
三、轉行成本有多高,你考慮清楚了嗎?
假如我現在是某個服裝線下門店的銷售,那我轉行做金融行業的新媒體,難么?難。轉行做新媒體是個籠統的說法,而給我發薪水的新媒體崗位,肯定設立在某個具體領域,甚至只依託於某一個產品的運營與銷售上。
這個時候,如果做不到一往無前殺進行業,那就抽三天時間想想,勝任這份工作需要花費多少時間、精力、財力。一天想清楚一點,就挺好,如果能列出來,寫在紙上,更好。
除了上述有工作經歷的,還有一種就是像我這種,畢業第一份工作就是新媒體編輯——白紙一張入行。聽起來不錯,充滿無限可能性而且不存在轉行成本。
但實際上,這註定就是弱勢,即使投入再多時間、精力來打磨自己的實操技術,充其量只是新媒體這個工具用得熟練,是「術」的層面;而公司要的是你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對產品價值的熟知、對用戶需求的感知,這些都是「道」的層面,需要花大量的時間積累。
相較於新媒體運營這個崗位,選擇哪個行業進入更為關鍵。做服裝還是做金融?慎重選擇,量力而行;一旦決定,也就不要反反復復,紮根到行業里去。
四、轉行做新媒體後,有沒有偏離你的職業規劃?
通常在一個職業上深耕細作,方向大概兩種:一、專業崗。成為自己所在領域的專家,本質上算是個靠手藝過活兒。二、管理崗。在專業崗的基礎上,不斷強化領導力,最終成為管理層。
那你呢?以後想做什麼?想通過這份工作獲得什麼?是想精通某一項技能,還是目標成為管理者,前者對專業能力要求高,後者更要求綜合能力。
五、想清楚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在我工作半年的時候,有家公司月薪 10K 挖我,我幾乎沒有猶豫就拒絕了,雖然當時我的工資是 4K。
為什麼?心虛。
去了之後,我能幹什麼?我牛逼在哪兒?是我文案寫得好,還是排版做得漂亮,亦或是選題對用戶口味?我能獨擋一面嗎?
這么一想,心裡很是惶恐。因為突然發現自己沒有一項不可替代的能力。好像什麼都會做一點,懂一點,但是哪一塊的積累都不足以達到行業頂尖水平。
總得來說,花架子多,底子不實。
所以,我們要想清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麼,自己最擅長什麼,我們要將全部的注意力都用到自身的成長上來,即使換個「木桶」,我們也是那塊最長的木板。
六、你能做到隨時隨地進入工作狀態嗎?
為什麼叫「新媒體運營」,關鍵就在於,你要保持一顆時刻對用戶敏感的心,或者隨時隨地進入工作狀態。所以,一個避不開的話題,就是加班,這個加班不是公司需要,而是你必須拿出大量的時間精力,進行完成職業能力上的積累。
坦白講,做了一年,幾乎每天都是工程師給我微笑說再見。
自從負責公司公眾號以來,最大的感觸之一就是——時間不夠用。這一點貫穿於找選題、排版、起標題、配圖到保存發送的整個操作過程。
究其根本原因,還是積累不夠。
改變的方法也無他,只能靠時間去填補經驗和認知上的不足。
別人每天工作 8 個小時,你可能額外需要 4 小時用在想選題、回答用戶提問、評論讀者留言。這還不算私下給自己充電的讀書時間。
七、是不是必須文筆好才能幹?
真正文筆好的,特別愛寫字兒的,應該去當作家。
對於新媒體運營來說,把字兒寫對,語句通順,用戶看得懂,就夠了。寫得多了,文字功力也會日漸深厚。
真正支撐新媒體在百萬千萬用戶面前風生水起的,不是討喜的文字和搞笑的動圖,而是內容背後的用戶需求和商業邏輯。
這就要求,你知道你接下來要進的公司是賣啥的,是賣燈泡還是賣保險,是賣產品還是賣服務。
你得清楚老闆的需求,其他部門的壓力,抓緊時間摸清楚新媒體部門在公司整個流程中處於什麼環節,扮演什麼角色。
說到底,這是商業理解能力,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本質上也是在運營一家公司。
八、每天都要接受用戶的考核
曾經在快工作滿一年的時候,寫過一篇 7500 字干貨心得,開篇提了一句:我認為新媒體是個很光明的行業……
這個光明除了對整個新媒體行業充滿信心,更是對這份工作本身的現實描繪。
每一篇推送的稿子,其背後的數據都是即時可見的,閱讀量、轉發量、收藏量、轉化率。
每次推送結束後,所有數據和內容本身,都會赤裸裸的擺在那裡,接受用戶的評價、老闆的挑剔、同事的建議以及同行的攀比。
這句話的重點是每次。
特別是日更的同行,幾乎每天都飽受著閱讀量的摧殘,不是說老闆萬事以閱讀量來衡量 KPI,而是你一偷懶,內容質量的下降就會非常明顯,這個藏不住。
也許會有人想到刷刷閱讀量、用戶什麼的,但是用戶和老闆又不傻,內容的好壞,怎麼可能讀不出來?
千萬別傻呵呵的以為自己比用戶聰明。我很克制地輸出內容,也是怕這個,擔心自己積累的太少,所謂的見識可能特別淺薄。
再者說,刷閱讀量這種作弊的事兒,你的競爭對手看得最清楚,他們巴不得抓住你把柄。競爭對手比你更在意你的數據。
為什麼老闆經常和我強調:新媒體這行很鍛煉人。
因為你得要臉,所以每一步都扛著壓力,老老實實地往前走。
九、新媒體是個大概念,你要做哪一類?
不是做哪一個行業,而是做哪一種類型,我簡單梳理一下,大致分成兩大類,供參考:
1、企業新媒體,還是得重形象
企業新媒體,本質上就是塑造企業的品牌形象,進而提升用戶口碑或者推動銷售轉化。前者是硬性要求,後者是錦上添花。
2、自媒體,要想好變現方式
自媒體有小部分是有情懷的,但是大部分是需要活下去的,因此,商業變現無可厚非。
常見的有兩種變現方式:其一,是比較火的內容變現;其二,直接走電商,比如賣衣服。前者更偏文人,後者更篇商人,有點兒直接和間接的區別。這個想清楚更喜歡哪個就好,最終都是要賣的。
十、做新媒體,到底能掙多少錢?
上面提到的那句做公眾號的小老闆能少奮斗 10 年,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其實就像淘寶一樣,早期堅持下來兩三年的賣家,年收入千萬也很正常。如果是做個體戶的新媒體電商,還沒有值得參考的薪酬數據。
如果你是准備入職企業新媒體運營,這有一些拉勾網在8月初提供了薪酬數據:運營崗的薪酬數據,現在運營崗的行業均酬在 8K 左右,相信看到這個數字的人,都心頭一揪,有這么高嗎?其實回過頭想想自己入行的時間,也就釋然了。
應屆是 4.69K;1-3 年是 7.32K;3-5 年是 12.33K
新媒體助理 5-8K
新媒體編輯 10-15K
新媒體主編 20-25K
新媒體總監 30-50K
是不是在想,嚯,能有這么高?
可能有這個想法的大多和我一樣,處於助理或編輯的階段,做得時間不超過 2 年。但實際上,真得在這個行業里摸爬滾打 3 年以上,那老闆自然看得到你的價值。
如果看不到,也可以換老闆。
2、新媒體運營和營銷策劃的區別 知乎
自媒體屬於新媒體的一種,也就是移動媒體,比如:
1、微博、微信等聊天社交工具都屬於自媒體
2、新媒體包括:社媒體,自媒體、移動媒體、新聞媒體等
總結:運營的區別就是在不同的平台,運營規則不同
3、新媒體運營是什麼 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新媒體運營其實就是網路推廣,主要工作就是現在的QQ群,網路貼吧,知道,以及各種平台,像知乎,天涯論壇,今日頭條等等。。
4、新媒體運營的渠道有哪些?
首先新媒體是相對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戶外)而言的,藉助互聯網,狹義的新媒體指微博、微信、公眾號、簡訊、郵件,這也是目前企業常用的;廣義的新媒體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
新媒體運營:
1、微博每天發文,漲粉,促活躍(評論、轉發);
2、微信公眾號發文,漲粉,促活躍(閱讀、評論、轉發);
3、簡訊營銷、EDM營銷
4、與其他新媒體合作,平台互推、大號轉發
5、軟文投放、熱點營銷、事件營銷等
現在很火的直播、小視頻也可以算作新媒體
5、#新媒體#新媒體,還適合做下去嗎
新媒體這行,外面的人想進來,進來的人想出去,成熟公司運營好新媒體是需要一個團隊的,一般公司想只招一個新媒體運營,包攬所有的事兒,真以為文筆好腦洞大有資源有經驗就能把公司打造成行業大牛?這是不現實的。我最近面試很多家公司,發現一個問題,好多創業公司是做乙方的,靠幫別人運營新媒體賺錢,自己都沒運營好,怎麼幫甲方賺錢呢?而好多甲方公司又覺得乙方沒達到自己預期,想招個新媒體自己運營,進去就是個坑。而且現在新媒體越來越難做,閱讀率非常低,拉粉成本高,轉化率更低……總之,已過了新媒體紅利期。 來自職Q用戶:匿名用戶
6、新媒體運營都需要做哪些工作內容知乎
內容很多,只要是符合公司業務需要的,能抓住粉粉絲的都是工作內容。
7、新媒體運營的崗位職責是什麼?
新媒體運營的崗位職責有以下幾條:
1、負責移動互聯網自媒體平台的日常運營及推廣工作;
2、負責能夠獨立運營微信公眾號,為粉絲策劃與提供優質、有高度傳播性的內容;
3、負責策劃並執行微信營銷線日常活動及跟蹤維護,根據項目發送各種微信內容;
4、充分了解用戶需求,收集用戶反饋,分析用戶行為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