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成立的融媒體從業人員

新成立的融媒體從業人員

發布時間:2020-09-20 02:52:41

1、"融媒體"和"全媒體"新媒體是一樣的嗎

怎麼說的都有。
傳統媒體愛說融媒體傳播,把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結合起來,使單一媒體的競爭力變為多媒體共同的競爭力,更多是理念性的,從字面上理解:融合兩上以上媒體,就可以叫融媒體傳播。
全媒體至今在學界沒有正式提出,它來自於傳媒界的應用層面。全媒體是人類現在掌握的信息流手段的最大化的集成者。一般說全媒體,更多是指媒體平台多、覆蓋面廣,從字面上理解,就像人和眾,怎麼也得三個以上吧,只兩個媒體平台怎麼好意思說全媒體?
個人理解,僅供參考,其實我也想搞清楚。

2、融媒體時代怎麼做記者

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不斷融合的趨勢下,記者在采訪報道重大會議和事件時應當有哪些新思路,需要學習哪些新技能,這不僅是兩會報道引發的思考,更是每個新聞從業人員面對未來多變的媒體生態應當考慮的問題。
高科技運用在報道中,是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科技轉化」最生動的註解。此前有專家提出用融媒體代替全媒體的概念,即除了包含媒體要「全」的意思外,「融媒體」還注重各個介質之間的「融」,即打通介質、平台,再造新聞生產與傳播各個環節的流程,熟稔各類采編技能等。文字記者用相機、手機拍照後,即時發送至微博、微信、網站,並綜合運用小視頻、秒拍等載體,可以第一時間傳播多媒體信息,這在兩會上運用得比較充分,這也是新聞媒體在拼搶新聞中值得思考與提升的重要一環。

3、融媒體將會對媒體行業帶來怎麼的變革?面臨哪些挑戰?

在新媒體環境下,傳媒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以深度融合、整體轉型為目標的媒體改革在理念思路、內容形式、業務形態、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方面進行艱辛的探索和創新實踐,雖然有突破,取得一些成績,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自2018年,中宣部提出要在2020年底基本實現縣級融媒體中心全國全覆蓋的背景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在沒有成熟經驗可循的情況下,如何變革,又會遇見哪些挑戰,都是值得討論的問題。

目前,融媒體行業在內容生產、體制機制、行業理念等方面,正發生著一系列的變革。

  其一、內容的深度開發 

融媒體的發展實現了採集一體化,由一個團隊共同完成,採集的內容全方位、多角度,能夠完全滿足各類媒體的編輯需求,再由二次加工處理深度開發,形成規模聲勢,不僅可以增強內容的權威、真實、全面客觀性,同時提高傳媒業信息產品的品位和檔次,並引進新的技術,實現了傳播效果最大化。

其二,體制重構及資源整合的變革

融媒體中心整合了傳統媒體和新型媒體的人力物力資源,變各自服務為共同服務。同時,融媒體重構了管理體制與事業體制,將原來由廣電行政部門設立的廣播電視台、縣委宣傳部設立的內部報刊、縣政府設立的政府網站整合起來,設立統一法人機構——縣融媒體中心,並採取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方式。

其三,媒體行業理念、媒體手段的創新

媒體融合是我們在信息傳播過程中追求信息傳播的優化過程,它正改變著信息的採集、合成、傳播、獲取、經營管理等方面各個環節的運行方式。面對市場需要,媒體需要向融合轉型,這是媒體經營理念的創新,也是媒體方式方法手段的創新。

參考中科院系科技企業中科聞歌提出的融媒體中心建設思路,我們可以發現,媒體融合,在五個方面大有可為,即技術業務的融合;內容渠道的融合,發聲渠道的融合,媒體資源的融合,多級媒體的融通。

中科聞歌融媒體建設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縣級媒體建設不僅要把握好媒體融合轉型的歷史性機遇,也應注意建設過程中,面臨著的差異化服務提供、新技術影響、信息監管等方面的挑戰。

 其一,融媒體面臨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的功能服務的挑戰。在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的同時,也需要開拓互聯網思維化,增強用戶思維,為用戶提供具有差異性的產品與服務。

 其二,融媒體要面對新技術融合的挑戰,例如:5G的來臨,除了速度的提升外,對以往任何一代通信技術都有顛覆性的影響。推動媒體深度融合,必須以先進技術為支撐,用最好、最新的技術提升采編能力,拓寬傳播領域。

 其三,在融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過程和傳播者上傳的信息缺乏完善的監管,其真實度難以保證,再加上良莠不齊的信息發布、原創資訊不足、轉發較多、新聞權威性不強、信息價值不足等,都給融媒體帶來了嚴重的挑戰,個人隱私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相繼出現,給社會造成負面影響,融媒體開辟了廣闊的發展前景,與此同時,也應規避因資訊質量、信息安全產生的一系列問題。

4、在當前媒體的融合的形式下,新聞從業人員的業務方面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首先,傳統媒體復的入口制價值在快速削弱。當前,在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巨大沖擊下,用戶尤其是年輕用戶正在迅速拋棄報紙和電視等傳統媒體。用戶流失,廣告主放棄,傳統媒體「二次銷售」的商業模式快速坍塌,隨之而來的就是收入、利潤大幅度縮水乃至虧損,尤其是傳統媒體辛辛苦苦培養的骨幹人才開始大量流失到互聯網企業和民營文化企業。毋庸置疑的是,傳統媒體發展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大量流失無疑於釜底抽薪。

5、融媒體是什麼?誰能舉例說一下?謝謝!

「融媒體」為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廣播、電視、報紙等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

「融媒體」對外為一個單位,一個聲音,一個價格。廣播、電視、網路同時變為共同為一個項目活動服務的三種形式、手段和方法,價格上也會比任何一個單媒體要高得多,客戶對這種活動的認可度也大大提高。

以前,在電視節目中插播的廣告,上網時都要進行重新編排,拿掉廣告部分。現在,不少客戶上門談廣告時,都主動要求,和「融媒體」價錢一起商談,網上也予保留。「融媒體」成為利益上的「共同體」。



(5)新成立的融媒體從業人員擴展資料

融媒體時代的創新,除了理念上的創新之外,還有一系列的模式創新。融媒體帶來的最重要的一個後果即「媒介之間的邊界由清晰變得模糊」。因此,「打通」是融媒體時代模式創新的關鍵。

資料庫模式,是基於「打通」理念下「共融」模式的第一類。一些紙媒網站將珍貴聲像、圖片、文字資料進行資料庫處理,建立特色「媒資庫」,重新整合利用,從而實現通過媒資庫向用戶收取費用的獲利方式。資料庫模式的另一種方式是建立用戶智能資料庫,進行「資料庫營銷」。

6、融媒體屏幕要求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迅速普及,「大屏幕觀看+小屏幕互動」逐漸成為用戶視頻觀看的延伸性體驗,跨屏傳播業態悄然形成。根據2016年艾瑞咨詢《中國網路新媒體用戶研究報告》顯示,68.5%的新媒體用戶在觀看視頻的同時「玩手機」,38.5%的新媒體用戶選擇同時使用筆記本電腦或者台式電腦。看電視時「多任務」現象普遍存在,在觀看視頻的同時,互聯網用戶會用其他設備進行社交網路交流等行為[1]。跨屏互動與融合通過連接不同形態的屏幕,賦於用戶更多選擇的同時,也為視頻內容製作者和廣告營銷推廣人員提供了更多機遇與挑戰。處於傳播產業鏈條各環節的媒體從業者,需要從跨屏互動與融合的熱現象出發,把握其興起的原因與本質,樹立用戶意識與產品思維,從而加速自身轉型,以應對市場需要。

7、融媒體的概念是什麼?

融媒體」能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廣播、電視、報紙等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

8、融媒體和新媒體的區別

1、定位不同

「融媒體」是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廣播、電視、報紙等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

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通過計算機網路、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

2、理念不同

「融媒體」首先是個理念。這個理念以發展為前提,以揚優為手段,把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使單一媒體的競爭力變為多媒體共同的競爭力,從而為「我」所用,為「我」服務。

從空間上來看,「新媒體」特指當下與「傳統媒體」相對應的,以數字壓縮和無線網路技術為支撐,利用其大容量、實時性和交互性,可以跨越地理界線最終得以實現全球化的媒體。

3、目的不同

「融媒體」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媒體,而是一個把廣播、電視、互聯網的優勢互為整合,互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價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種運作模式,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科學方法,是在辦台實踐中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行為。

新媒體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媒體,其最大特點是打破了媒介之間的壁壘,消融了媒體介質之間,地域、行政之間,甚至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的邊界。

與新成立的融媒體從業人員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