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網路與新媒體方向考研的學校有哪些
中國傳媒大學、暨南大學、深圳大學、安徽大學、雲南大學等。
1、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學校位於北京城東古運河畔,校是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被譽為「海底撈大學」和「信息傳播領域最高學府」。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排名全國第一。
學校致力於網路、廣播、電視、電影、出版、廣告、新媒體等信息傳播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以信息傳播為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近年,新聞傳播學、信息與通信工程(數字媒體、廣播電視領域)、戲劇與影視學等一級學科穩居全國第一。
2、暨南大學
暨南大學(Jinan University),簡稱暨大(JNU),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是中國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學府,是中央部屬高校。主要院系有新聞與傳播學院,管理學院,國際學院,華文學院等。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排名全國第二。
3、深圳大學
深圳大學(Shenzhen University),簡稱深大,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南海大道3688號,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創辦。學校辦學層次由學士、碩士到博士教育,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主要院系有法學院、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傳播學院、經濟學院等。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排名全國第三。
4、安徽大學
安徽大學(Anhui University),簡稱安大,坐落於安徽省會合肥 ,學校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主要院系有新聞傳播學院、經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等。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排名全國第六。
5、雲南大學
雲南大學(Yunnan University),簡稱雲大,原名私立東陸大學,始建於1922年12月,1934年更名為省立雲南大學。主要院系有文學院、經濟學院、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等。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排名全國第九。
2、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主幹課程
新聞學與傳播學
本專業文理科招生,部分學校實行「新聞傳播」和「信息技術」的「雙學位」培養模式,修業年限四年,畢業後授予雙學位,第一學位:文學學士(傳播學),第二學位:工學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專業以傳播學為基礎,以網路產品策劃和設計為核心,以數字媒體技術為特色,培養「通傳播、懂技術、精設計」的文理交叉復合型傳播人才,是未來首席信息執行官(CIO)搖籃。
因學校不同而略有差異
傳播學原理、新媒體與社會、網路傳播導論、傳播心理學、傳播統計學、新媒體用戶分析、網路與新媒體應用模式、網路策劃與編輯、網路信息管理、網路傳播功能設計、資料庫系統原理、C++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計算機網路、人機交互技術及應用、軟體工程、WEB信息框架、網頁設計、媒介經營管理等(華中科技大學)。
策劃學概論、專業通識、新媒體數據分析與應用、新媒體技術與運用、數字圖像採集與製作、視頻合成與剪輯、數字時代著作導讀、新聞采訪與寫作、媒體活動策劃、新媒體創意與策劃、新媒體產品設計與運營、網頁策劃與編輯、互動營銷、微電影創作、整合營銷傳播、電子商務、媒介經營管理概論、網路與新媒體實務、新媒體輿情監測與分析、新媒體前沿等。(浙江傳媒學院)
數字媒體概論、新聞學概論、網路傳播、多媒體新聞製作、資料庫與媒體信息處理、專業網頁製作、網路新聞編輯與發布、英語新聞采訪與寫作、國際傳播、網路中英文新聞編譯、中外傳媒史、網路媒體經營與管理等。(上海外國語大學)
網路與新媒體導論、網路與傳播、網路新聞編輯、網頁設計製作、網路廣告、網路播音主持、網路媒體經營管理、網路營銷、網路與新媒體受眾行為分析、網路與新媒體數據分析、新聞制圖、移動媒體研究、手機媒體創意坊、融媒體創意坊等。(河南工業大學)
新媒體概論、傳播學、市場營銷、廣告學概論、信息網路傳播管理、新媒體藝術概論、強化寫作訓練、網頁設計與製作、計算機網路、信息網路互動技術與應用、信息網路法規倫理、數字媒體技術、新媒體業務策劃、新媒介數據分析與應用、新媒體調查方法、新媒體內容集成、攝影攝像技術、企業形象與品牌傳播。(合肥師范學院)
新媒體技術導論、新媒體概論、視聽語言、數字攝像、多媒體信息編輯、數字視頻編輯、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數字攝影、新媒體信息策劃、手機媒體研究、網路傳播、大眾傳播、傳播心理學、新聞學概論、新聞采訪、新聞寫作、中外新聞史等。
3、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用的都是什麼的教科書?
如果這樣的教育結果是正規的話,您就是他們要政府又背了,有資質,那麼他們的教育材料是應該國家政府認可的,所以穩當的政府,他們的網站應該有
4、想要《網路與新媒體概論》、《新媒體導論》、《網路新聞導論》的PDF掃描版,萬分感謝!
2
5、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有哪些必讀書籍
1. 《失控》凱文.凱利——主要介紹的是碎片化思維和生態系統
2. 《長尾理論》克里斯·安德森——「垂直」產品佔到的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大《游戲改變世界》簡·麥戈尼格爾——游戲的4大決定性特徵:目標、規則、反饋、自願
3. 《認知盈餘》克萊·舍基——每個人的自由時間看成一個集合體,一種認知盈餘,那麼,這種盈餘會有多大
4.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古斯塔夫·勒龐——展示了大眾非理性的充滿變數的心理世界
5. 《激盪三十年》吳曉波 ——社會以不可逆轉的姿態向商業社會轉軌
6. 《從0到1》彼得.蒂爾——詳細闡述了作者自己的創業歷程與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競爭、如何進行壟斷、如何發現新的市場
7. 《精益創業實戰》Ash Maurya——一個系統的流程來快速檢查各種產品理念,提高做事成功率
8.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魯克——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決定組織工作成效的最關鍵因素
9. 《結網-第二版》王堅 ——總結了產品經理知識體系
10. 《瞬間之美》Robert Hoekman.Jr——針對Web應用中幾乎所有相關元素提出了值得借鑒的解決方案
11. 《Don』t make me think》克魯格——特別適合為如何留住訪問者苦惱的網站/網頁設計人員閱讀
12. 《交互設計精髓》庫伯——全面系統地講述交互設計
13. 《用戶體驗度量》特里斯——如何量化用戶體驗對有效提高產品的可用性而言至關重要
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蘇傑 ——寫給「-1到3歲的產品經理」的書,涉及到:用戶、需求、項目、團隊、戰略、修養
15. 《設計心理學》諾曼——不是你沒有設計好,只因為你沒有了解用戶的使用心理 《引爆點》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流行的趨勢需要一個發展的溫床
16. 《異類》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指出了成功之路的方向,但怎樣把握這份機遇,每個人都需要仔細思考
17. 《流量的秘密》Brian Clifton——花出去的錢到底是帶來了收益,還是看不見的損失
18. 《一個廣告人的自白》大衛·奧格威——詳解能夠使一家廣告公司獲得成功的方法
19. 《眨眼之間》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我們在一眨眼之間作出的決定,比三思而後行,或許更具大師級的水準
20. 《定位》艾.里斯——深入闡述了定位理論和操作方法,並配有豐富的實戰案例解析
希望對你有些幫助!謝謝
6、網路與新媒體概論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是基於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形態對新聞傳播行業及整個社會的的巨大推動,順應數字信息時代發展所需,順應移動互聯媒介融合的趨勢要求而產生的新聞傳播類新專業 隨著網路與新媒體技術日新月異的變革,推動著傳統新聞行業的深刻變革。定位於培養報紙、廣播、電視等專業知識的新聞傳播類傳統專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當今全媒體信息時代,媒體融合主要發生在傳統的媒體(電視、廣播、報紙)和新興媒體(網路電視、網路廣播、IPTV、手機電視)之間。在傳播形態上具體表現為:手機電視的發展迅速、網路電視、數字廣播、觸摸媒體等多種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媒介悄然興起。與此同時,「新聞傳播」越來越泛化為「信息傳播」,基於手機終端的WAP網路越來越與傳統WEB網路並駕齊驅,總之網路越來越成為新聞及信息的生產、加工、傳播、創新、流通、消費的主要平台。
7、大學里的網路與新媒體專業 和 新聞傳播學類(含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有什麼區別???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傳播模式的變化。事實上,新媒體對傳統媒體最大的變革在於傳播方式的改變。區別如下: 1、傳統媒體的傳播模式及新環境下的悖論。傳統媒體的傳播模式是「傳者——內容、渠道——受眾」的經典模式。在這個模式里,傳者是清晰、居於控制者地位的,內容由傳者生產;而受眾是被動的,是基於統計學的、大量的、相對統一的,模糊的、難以辨認的群體。 2、在工業社會,大眾媒介的興起,使得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在現在的新環境下,面對新媒體的發展,傳統媒體的模式產生了悖論:為了在信息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囊括更多的受眾,媒體只能加大內容和渠道的投入;而越發增多的內容和渠道反而使得信息越來越難以影響受眾,信息價值降低,成為冗餘的信息。基於工業社會價值觀的傳播模式必將有不可以自身解決的悖論。在中國,傳者很少消失或減少,信息正處於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 3、新媒體的傳播模式與特點。與傳統媒體的傳者中心不同,新媒體傳播模式下,傳者逐漸隱去身份,成為一個平台。大量的組織、圈層形成一個個內容聚集地,在這個聚集地里,受眾自己生產內容。受眾在一個個圈子內交往,可以不通過傳者,直接傳播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傳者要贏得受眾,必須要成為受眾生產內容的編輯者。
8、傳播學(網路傳播方向)和傳播學(網路與新媒體方向)的區別?
網路與新媒體方向比網路傳播方向的涉及面更廣,新媒體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桌面視窗、移動電視、數字電視、網路、觸摸媒體等。因此,涵蓋了網路傳播。
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系的學問,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簡言之,傳播學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學科。傳播學又稱傳學、傳意學等。
新聞傳播學下屬的二級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