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撬動

新媒體撬動

發布時間:2020-07-29 16:23:17

1、新媒體環境下,如何去撬動更多的曝光度傳播度是一方面

通過微信、微博、微站來擴大品牌知名度以及提高品牌影響力去撬動更多曝光量。
一、內容是第一競爭力
適合品牌自己的東西才是最好的東西,在內容製作上最大程度保持原創,提升品牌辨識度,我們不是農夫山泉,所以我們不做大自然的搬運工。只有真正的做好了原創,在長期的向用戶推送之後,才能更好地做到提高品牌的影響力。
二、標題是最佳吸引力
兩個相同實力的人去應聘,長得好看的肯定會被默默加分;
兩篇內容相同的文章,標題出眾的肯定閱覽量高,閱覽量高的知名度順手就做出去了。
三、一個好的品牌單靠品牌本身發聲也是不能打響名聲的,更重要的是提高用戶粘度。建立社區是最理想的,但一個新的品牌想做到這一點,需要一步步扎實的走下去。
A.建立粉絲群、用戶群組之類,提高用戶凝聚力和活躍度
B.可對每期文章設置小小的投票環節,看用戶是否喜歡文章,提高用戶參與程度的同時又能統計有效閱讀,明確用戶喜好;
C.原創內容由用戶決定,品牌形象代表由用戶決定,提升用戶歸屬感和參與感,通過投票的方式進而擴大品牌知名度。

2、做好這幾點,你才真正懂新媒體運營

一個合格的新媒體運營往往要做好5個關鍵:
1. 競品分析、用戶調查
了解競品的發展模式,用戶為什麼要關注他們,再對照自己的情況去設定明確的目標。
用戶調查即做用戶畫像,了解用戶年齡段、收入情況、群體喜好等,通過信息反饋了解到用戶需求,指導內容創作。
2. 優質內容生產
在充分了解用戶的情況下,撬動用戶需求,把用戶感興趣的話以及想說的話說出來,引起共鳴。內容不需要太多,保證質量就行。
3. 投放渠道
現在的內容分發渠道有很多,比如微信、微博、自媒體平台、社區論壇等等,多的讓很多新媒體運營人員忙不過來。
好的內容需要渠道去投放,但是並不是每個渠道都是合適的。
比如:小清新風格的顯然不適合知乎、鈦媒體、36kr這種科技屬性的媒體,簡書、豆瓣反而更適合。
好的運營人員會對各個平台的風格屬性瞭然於心,投放符合自家產品內容調性的渠道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數據反饋
做過用戶調查,也難以保證產出的內容就一定能帶來理想的效果。
優秀的新媒體人會巧妙地利用數據反饋及時調整運營策略,總結分析哪些內容,哪些類型,哪些渠道甚至是哪些時段更受目標用戶的關注,從而趨利避害。
5. 調整優化
好的運營會通過各種方式快速試錯,然後找到最合適的方式對各項運營指標進行優化調整以期達到最佳的引流、轉化效果,來實現內容價值的最大化。

總體來說,做好這五點,基本的新媒體運營就不成什麼大問題,但是如果要做到優秀、出眾,則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磨礪。

3、新媒體文案在吸引客戶注意力時會用到滿足好奇,一般有哪幾種好奇?

滿足好奇,其實就是吸引用戶的注意,撬動用戶。一般有以下幾種方式:
1.物質激勵;簡單粗暴,以直接物質獎勵刺激用戶參與某個行動的意願。
舉例,某社區產品剛剛上線,只要注冊就送代幣key。

2.概率性事件;人似乎喜歡命運的裁決,然而人也總是憧憬自己會有不錯的運氣。
兩者累加在一起,決定了大部分人在「抽獎」這樣結果不太確定的概率性事件時,總是願意去嘗試一下的。畢竟結果不好,也沒啥損失,要是結果良好,不就是意外驚喜。
舉例,h5頁面的大轉盤抽獎,但是嘗試過後會發生什麼就不太好說,假如你抽中了20元的手機代金劵,你會不會就真的考慮買一部手機。
3.營造稀缺性;用戶對於充裕的東西天然無感,但是具備稀缺性的東西卻往往能帶給用戶更強烈的刺激。所以,當你發現一個東西對於用戶的吸引力有限,潛在的一個思路:可以試著給他添加一些邊界,通過讓他變得更加稀缺來帶給用戶更強的行動動機。
舉例:1>**新書正式上市了,快來買吧!
2>**新書正式上市了,限時兩天搶購八折,兩天後立即恢復原價
3>**新書首批精裝版搶先上市,僅300本!參與**活動立即獲得,錯過本次,再等3個月
4.激發競爭意識;假如你想讓用戶參與某件事的動機更加強烈,不妨在其本身的基礎上為它賦予一點競爭的意味。
舉例:微信運動排行榜。
5.賦予用戶某種炫耀、獵奇的可能性。
比如參加某個活動願意把高大上的海報發在自己的朋友圈。想要讓用戶基於自己的社交媒體形成傳播,「炫耀+獵奇」,永遠是不變的真理。
6.營造強烈情緒;激發用戶參與動機的另外一個思路,就是可以依靠細節的刻畫和理念的傳遞,贏得用戶的認可,或是激發他們的某種強烈的情緒。
7.賦予尊崇感和被重視感;
舉例,有人邀請我去參加活動,私下專門發給我高逼格的邀請函。即使我沒法去成,也願意發朋友圈表示感謝和幫他擴散。
8.通過對比營造超值感;這一方法的核心邏輯在於:通過一系列對比,突出某個產品或者服務的超值感,進而給予你一個進行決策的理由。

4、什麼是新媒體?新媒體如何運營?

一、新媒體是數字化的媒體形式。

包括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網路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刊雜志等。

二、新媒體運營方式

通過現代化移動互聯網手段,通過利用微信、微博、貼吧等新興媒體平台工具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產品營銷的一系列運營手段。通過策劃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消息,提高參與度,提高知名度,從而充分利用粉絲經濟,達到相應營銷目的。

(4)新媒體撬動擴展資料

新媒體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吸收大量讀者,跟它草根的特性遠遠分不開,使「人人都是新聞傳播者」成為現實。

正是因為這種特性,讓新媒體漸漸地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甚至是生活方式。這種新的方式開啟了社會新的領域,激發了一直「保持沉默」的草根群體,喚醒了他們都能親自參與社會進程的訴求慾望和權利慾望。這也是新媒體能夠迅速崛起,推動社會進步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力量。

5、做運營在沒資源的情況下如何撬動杠桿?

我當時做了一個活動,首先我們先找了一個人,這個騰訊大講堂,這個人呢他有他的需求,他每年都需要跟別人合辦一些活動,創始人名頭很大,但是他的這個公司的品牌資源非常非常弱,他同時也希望刷下存在感的很多都是對著他的業績,那我們就可以跟他合作,我說我們來幫你一起來辦一個很大的活動,把這個搞搞。

然後我們請老師我們群組織我們去策劃,我們去招人,你只要把品牌授權給我們,就可以拉人算你的業績,對於他來說,他是第一個參與我和我們撬動的第一個人,他那有了騰訊大講堂這個名頭,我們就可以去請個方面厲害的人了

那段時間比較火的是新媒體運營,所以我們就做了一個新媒體運營為主題的這個活動,該去細心聆聽,邀請了4個人,然後還請了一個騰訊的,騰訊游戲策劃廣告部門的一個人了,剩下的就是策劃了。

我們用的場地是騰訊,大家。最大的會議室,人家講堂,那就是騰訊的這個裡面講課多少還是有些榮譽的,還有些老師花了一些錢,大部分老師都不花錢,好,老師搞定了,讓他這時候我們就可以贊助方,我們原來的活動那個充分利用它的這個流量價值吧,能去找贊助商那贊助商贊助禮品,送頭盔呀,送化妝品,桉樹課程那種找了一大堆這個戰術方法,一排這活動就特來送手機了,反正就一整場下來感覺這活動特別超值,就是活動,特別特別支持這個老師很厲害,獎品豐富。

然後最後呢我們程序開發做了一個裂變的活動,就是他要找50個人賣票,轉發送票,這一下子就漲了一萬多粉絲,那就票很快就搶光了,就是這樣一個活動,屏幕場地費都沒出,這是騰訊出的嗎,品牌是騰訊出的,講師是個基本沒花什麼錢,都不用去找流量去了,這本身就是一個整合。

6、校園經濟的校園經濟成為新媒體網路的競相掘金焦點

幾年來,蓬勃發展的教育事業帶來了巨大的校園經濟,龐大的大學生數量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依據教育部統計數據,截至2006年底,中國高校大學生總數高達2500萬,比上一年度增長8%;據預測,到2010年中國高校人數將達到3000萬。按照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2006年底的調查結果,大學生平均每人每年支出達15850元,其中非學費、非食宿消費支出佔50%,達8000元。按照這個數字估計,全國2500萬大學生消費市場總額幾乎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可以說,大學生群體有著巨大的現實消費能力。因此,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把目光鎖定這一市場,從服裝到飲料,從電腦到手機,還有MP3等各種數碼產品……大學校園已成為了眾商家的必爭之地。如此龐大的市場,無論是對於傳統行業,還是互聯網新興產業都是一個商機,那麼企業應該如何找尋商業價值、如何能夠撬動2000億市場、掀起新媒體網路時代下的「校園經濟」等一系列問題,的確值得人們思考。 在新媒體網路時代下,用戶對內容互動性的需求越來越高,以社區為代表的人際交互需求將成為用戶對互聯網服務更核心的需求。人際互動,不僅能夠深化原創內容的挖掘、開拓互聯網的信息來源,並且更加密切了用戶之間的聯系,由此形成的線上互聯網服務社區化以及新的線下服務模式,將成為各種服務創造新商業模式的關鍵要素。同時,以寬頻為基礎的互聯網服務將獲得高速發展,互聯網服務不僅承載了互聯網本身孵化出的數字產品,以及傳統產品在數字化後的銷售和服務的功能,而且正在成為營銷終端主要的實現方式,從而提供成本更低、方式更靈活的渠道,以及和商家、消費者、廠家之間溝通的解決方案。
從互聯網網民的職業分布來看,使用互聯網的人群中27%是學生。2500萬大學生是其中的主體。大學生由於上網普及率最高、規模龐大,且最活躍,成為了最有價值的客戶群體,也是推廣互聯網業務應用的最佳群體。
專家指出,基於互聯網的增值業務是必然的產業方向。以通信、媒體、互聯網產業融合成為了數字新媒體(TMT)產業。互聯網技術和業務發展模式在向寬頻、IPv6、Web2.0/3.0及多媒體方向發展。因此,結合當前的校園經濟發展潛力,以互聯網新媒體為基礎,建立起全國性、具備新一代校園門戶和校園渠道的增值服務平台,是完全符合產業趨勢和服務需求的。 校園經濟日益活躍,校園學生群體成為社會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已經成為知名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橋頭堡。同時,校園師生的購買力日益增強。以IT產品為例,電腦普及率是70%,手機普及率為90%。這正是我們觸手可及的價值客戶群體,也是社會上ASP(服務提供商)及電子商務覬覦的市場。
據賽爾新概念公司CEO匡鵬分析,當前高校師生群體的消費習慣具有以下特點:第一,高校師生人數眾多,相對集中。大學生的上網普及率最高,他們對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需求特別強烈。這使得起到溝通作用和具有社區化效應的互聯網服務尤其受大學生群體的喜歡。第二,高校師生擁有一定的即期購買力。由於大學生已步入獨生子女時代,加上居民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也大為上升。據中國高等教育網大學生消費調查表明,2007年,大學生的月平均消費更是上升到了1071元,是消費者行列里的「新貴」。第三,高校學生群體容易建立品牌的長期效應。正是因為高校學生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幾年後,他們都將成為社會的主流人群。如果能夠擁有這一人群市場,也就擁有了未來競爭優勢。第四,大學生受購買能力限制。大學生群體受到現有購買能力的限制,因此價格是一個非常敏感的營銷工具;大學生群體對新事物的接受度高,購買行為易受廣告影響;注重追求潮流時尚以及重視購買的便利性。
可以說,如果一個企業的品牌能讓學生普遍接受,那麼不僅會佔領現實的校園市場,對企業未來發展也同樣具有深遠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講,誰掌握了校園市場,誰就掌握了中國未來的中高端消費市場。 據艾瑞市場調查監測數據顯示,2006年底,全國網路廣告經營額達46.6億元,比上年增長15億元,增長率達48.9%。DCCI預計,2007年中國網路廣告市場整體規模(不包含搜索引擎)達76.23億元,較2006年增長53.07%。到2008年,網路廣告市場的營收規模將達到125億元左右,2009年達到170億元。
當前,高校師生市場越來越多受到廠商的關注,廠商們十分願意在高校市場投放廣告、進行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由於高校市場的受眾集中、網路信息到達率高,廣告效果比較好的原因,與在拓展這一細分市場廠商的期望值保持了高度一致。例如作為中國最大的校園門戶和校園渠道——校園夢網,其業務就是通過向2500萬高校師生提供互聯網增值服務。特別是其四大核心業務之一的夢網觀察,就是服務於校園夢網的市場營銷和廣告客戶,通過主動對用戶行為進行分析,並以此為依據提高流量的針對性,逐漸實現營銷的個性化,提高營銷服務的效率。夢網觀察向客戶提供實時的觀察,幫助客戶發現、定義和跟蹤學生群體的行為,從而有效地將學生群體需要的產品和信息傳達到需要這些信息和產品的客戶手中,有效提高了廣告和市場宣傳的准確性和有效性。
其實,新媒體網路校園平台的目標廣告主可以是IT、數碼產品、通信服務、快速消費品、時尚、食品飲料、培訓、體育健身類、汽車房產企業以及金融業等等。專家舉例表明,以IT及數碼行業市場為例,高校大學生對IT及數碼產品的消費能力很高。在高校的2500萬大學生中,有50%的學生新購置了電腦,如果按照每台電腦4000元的平均每人消費標准,那麼就產生了大約500億元的大學生消費市場。而像Mp3、MP4、數碼相機等,在高校2500萬大學生中,除了少數貧困學生人均一台來計算,按綜合600元標准,這也會產生45億元的消費市場。再以通訊行業高校市場為例,高校2500萬學生的90%擁有手機,以1000元/人為標准,高校大學生市場就有225億元的消費市場,而通話費按每人每月50元為標准,每年將有135億的消費市場。
大學生,在社會上具有較強的影響力,他們有形或者無形中影響著周邊的消費者,是新時尚和新品牌的傳播者。畢業後,他們將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是未來市場的主力消費群。在校期間,大學生形成的消費觀、品牌觀都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以後的人生。今天的大學生是中國明天的希望。「校園經濟」的背後不僅承載了中國的未來,更是中國經濟騰飛的翅膀和助推器。
校園經濟如何辦成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勞動實踐基地
「如何將校園經濟辦成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勞動實踐基地,」這是擺在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的科研課題。校園經濟作為學校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陣地,已經被教育工作者所認識。無數實踐證明,只有抓好校園經濟這個既能創收,又能育人的陣地,我們的素質教育才能腳踏實地地走下去。

7、怎樣才能做一個合格的新媒體運營

一個合格的新媒體運營往往要做好5個關鍵:
1. 競品分析、用戶調查
了解競品的發展模式,用戶為什麼要關注他們,再對照自己的情況去設定明確的目標。
用戶調查即做用戶畫像,了解用戶年齡段、收入情況、群體喜好等,通過信息反饋了解到用戶需求,指導內容創作。
2. 優質內容生產
在充分了解用戶的情況下,撬動用戶需求,把用戶感興趣的話以及想說的話說出來,引起共鳴。內容不需要太多,保證質量就行。
3. 投放渠道
現在的內容分發渠道有很多,比如微信、微博、自媒體平台、社區論壇等等,多的讓很多新媒體運營人員忙不過來。
好的內容需要渠道去投放,但是並不是每個渠道都是合適的。
比如:小清新風格的顯然不適合知乎、鈦媒體、36kr這種科技屬性的媒體,簡書、豆瓣反而更適合。
好的運營人員會對各個平台的風格屬性瞭然於心,投放符合自家產品內容調性的渠道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數據反饋
做過用戶調查,也難以保證產出的內容就一定能帶來理想的效果。
優秀的新媒體人會巧妙地利用數據反饋及時調整運營策略,總結分析哪些內容,哪些類型,哪些渠道甚至是哪些時段更受目標用戶的關注,從而趨利避害。
5. 調整優化
好的運營會通過各種方式快速試錯,然後找到最合適的方式對各項運營指標進行優化調整以期達到最佳的引流、轉化效果,來實現內容價值的最大化。
總體來說,做好這五點,基本的新媒體運營就不成什麼大問題,但是如果要做到優秀、出眾,則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磨礪。

8、營銷大學問:新浪如何撬動校園市場

線下,在過去六年,新浪一直在布局覆蓋全國的地方站體系,目前已經開設27家地方站,擁有百餘所高校、1000多家大學社團資源,總覆蓋人數超過五百萬,實現垂直落地布局,成為落地活動的重要連接。
線上, 新浪通過微博、手機新浪網、APP組合矩陣實現多點移動布局,構建起強大的媒體資產,繼續保持了在門戶時代對網民市場份額的強勢佔有。「WE夢工場」是作為新浪六個100重點工程之一, 可以調動千萬級內廣資源力推,全面覆蓋新浪所有黃金頻道,27個地方站聯合報道,形成全面且有效的信息包圍。
從線上走到線下,新浪從博客到微博積累了大量的KOL資源,這些KOL來自不同領域。此次艾力、白雲峰、孟兵、陳顯寶、袁岳、羅川、劉寅斌等32位校園人氣大咖導師就是新浪KOL資源的一部分。大咖導師通過」WE夢工場「平台從互聯網端走到學生群眾,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答疑解惑的方式受到學生們的歡迎,也受到校方的重視和支持。
為什麼說新浪「WE夢工場」破解了營銷的兩大難題呢?
首先成功的,從思想上活動針對大學生棘手問題,幫助學生進行自身認知、分析就業環境,以親身創業經歷樹立榜樣,提前培養大學生職場心態及價值的確立,順利完成從學校到職場的角色轉變。導師所到之處學生們的熱情爆棚,更有學生激動到流淚,更有學生現場向大咖導師投遞簡歷求推薦。
第二個成功,在活動的第二階段開展訓練營幫助優秀學員獲得實習機會,為學員們賺取職業生涯的第一桶金。農夫山泉為敢於創新熱愛思考的求職新人提供實習機會及提供創客基金,另外超50家知名單位,提供超500的職位,供畢業生們選擇。
第三個成功,對於合作夥伴農夫山泉的品牌推廣,首次作為新媒體營銷案例被導師植入宣講會,多場次就農夫山泉對水源地的重視以及水產品包裝為話題,展開討論品牌背後關於人與自然的關系的設計理念、與水有關的故事。農夫山泉針對水教育持之以恆的投入,彰顯企業對產品品質、對社會責任的重視和執著。回溯到大眾和學生耳熟能詳的那兩個廣告語,引發更深層的理解和提升對農夫品牌的好感。這種形式即突破以往品牌廣告硬性植入的突兀感,又提升了品牌傳播格調,進行二次傳播而毫無違和感。農夫山泉四季水更是作為活動獎品以四兩撥千斤之勢成為會場亮點出現。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近年來的連續擴招,規模不斷壯大,截止2014年,全國在校大學生人數達2468.1萬消費能力強,如果大學生平均消費每人5000元,年消費將高達1200多億對商家和企業來說,意味著一個巨大的,高素質的新型消費市場的形成,將占據未來整個消費市場不可忽視的一大份額。新浪 「WE夢工場」重新定義校園營銷,在短時間內在全國各地高校巡講,通過線上線下整合,將宣講內容快速影響到學生群體,最終獲得學生認同,同時將企業品牌精神及產品進行高頻度的曝光,並與學生產生互動,新浪「WE夢工場」為企業和學生搭起溝通橋梁,實現品牌傳播、學生創業就業幫扶、新浪校園社群營銷三豐收。

與新媒體撬動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