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sem數粒徑

sem數粒徑

發布時間:2020-09-16 16:50:17

1、為什麼測定顆粒物的粒徑大小很重要

納米顆粒粒徑大小可以用TEM、SEM等技術測量 粒徑分布可以採用DLS、原子力顯微鏡、梯度離心、電泳等方法 比表面積可以BET的方法。 其他的就不清楚了,可能還有新的方法

2、目數和粒徑的換算?

篩子內徑(μm)≈14832.4/篩子目數
計量單位目粒度是指原料顆粒的尺寸,一般以顆粒的最大長度來表示.網目是表示標准篩的篩孔尺寸的大小.在泰勒標准篩中,所謂網目就是2.54厘米(1英寸)長度中的篩孔數目,並簡稱為目.
泰勒標准篩制:泰勒篩制的分度是以200目篩孔尺寸0.074mm為基準,乘或除以主模數方根(1.141)的n次方(n=1,2,3……),就得到較200粗或細的篩孔尺寸,如果 數2的四次方根(1.1892)的n次方去乘或除0.074mm,就可以得到分度更細的一系列 的篩孔尺寸.
目數越大,表示顆粒越細.類似於金相組織的放大倍數.
目數前加正負號則表示能否漏過該目數的網孔.負數表示能漏過該目數的網孔,即顆粒尺寸小於網孔尺寸;而正數表示不能漏過該目數的網孔,即顆粒尺寸大於網孔尺寸.例如,顆粒為-100目~+200目,即表示這些顆粒能從100目的網孔漏過而不能從200目的網孔漏過,在篩選這種目數的顆粒時,應將目數大(200)的放在目數小(100)的篩網下面,在目數大(200)的篩網中留下的即為-100~200目的顆粒.
目數(mesh) 微米(μm) 目數(mesh) 微米(μm)
2 8000 100 150
3 6700 115 125
4 4750 120 120
5 4000 125 115
6 3350 130 113
7 2800 140 109
8 2360 150 106
10 1700 160 96
12 1400 170 90
14 1180 175 86
16 1000 180 80
18 880 200 75
20 830 230 62
24 700 240 61
28 600 250 58
30 550 270 53
32 500 300 48
35 425 325 45
40 380 400 38
42 355 500 25
45 325 600 23
48 300 800 18
50 270 1000 13
60 250 1340 10
65 230 2000 6.5
70 212 5000 2.6
80 180 8000 1.6
90 160 10000 1.3
目數,就是孔數,就是每平方英寸上的孔數目.目數越大,孔徑越小.一般來說,目數×孔徑(微米數)=15000.比如,400目的篩網的孔徑為38微米左右;500目的篩網的孔徑是30微米左右.由於存在開孔率的問題,也就是因為編織網時用的絲的粗細的不同,不同的國家的標准也不一樣,目前存在美國標准、英國標准和日本標准三種,其中英國和美國的相近,日本的差別較大.我國使用的是美國標准,也就是可用上面給出的公式計算.由此定義可以看出,目數的大小決定了篩網孔徑的大小.而篩網孔徑的大小決定了所過篩粉體的最大顆粒Dmax.所以,我們可以看出,400目的拋光粉完全有可能非常細,比如只有1-2微米,也完全有可能是10微米、20微米.
因此,用目數來恆量拋光粉的顆粒大小是不恰當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粒徑(D10,中位徑D50,D90)來表示顆粒大小,用目數折算最大粒徑.如果大家看過日本關於磨料的標准JIS標准,就會覺得非常科學.他們的每個號的磨料均給出了D3,D50,D97的要求,而且用不同原理的粒度測定儀時的數據是不同的.其中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舉例來說,D50是2微米的粉,D3大致是0.9微米,D97是4微米.號稱是2微米的粉中,小於0.9微米不能超過3%,大於4微米的不能超過3%.這是非常嚴格的,市場上見到的絕大多數拋光粉(包括國外的)不能滿足這一要求,尤其是細粉超標嚴重.

3、【求助】激光粒徑儀所測粒徑與SEM的粒徑相差甚遠是什麼原因

nanopowders(站內聯系TA)激光粒度是一個統計數據,可能會是單顆粒和團聚體的表現,而電鏡粒度一般都是統計單個顆粒,除非你的顆粒在溶液中的分散性能很好,形成類似於單分散的漿液,這樣二者才會很接近,不然測試的激光粒度都要大於電鏡粒度,工業上控制在2倍范圍都是可以的pigfly(站內聯系TA)激光粒徑儀測得的是水合半徑,如果是利用靜電排斥作用穩定的體系,水合半與pH有很大關系,sugucong(站內聯系TA)激光粒徑儀測量的是水溶液,而SEM是顆粒的乾粉,一般情況下激光粒徑儀所得到的結果比SEM的要大至少幾個納米,還有,激光粒徑儀受到各別非常大的顆粒影響很大,而且對溫度,樣品的濃度、單分散性都有很大的影響,但你可以通過多次測量得出一個准確的結果。你可以用一個標准物質與它們進行校正。動態光散射的話是分開來進行測量,然後通過比例進行校正。TEM可以通過樣品之間不同比例的混合,然後通過統計,最後進行校正。這樣你就可以得到你們顆粒的准確粒徑。

4、中值粒徑與算術平均粒徑的區別

算術平均粒徑 = Σ(Fi *Di )/ ΣFi,Fi是第i粒徑的量、Di是i粒徑的中值。 激光粒度儀,通常所報出的D(4,3)就是其算術平均粒徑。D(4,3)又稱體積四次矩平均徑。3337

5、在馬爾文激光粒度分析儀中,數均粒徑,體積平均粒徑,強度積平均粒徑是什麼意思

粒度平均粒徑有多種。標記符號為D(A、B),A可以是1到4的數值,B可以是0到3的數值,並且A大於B。這樣的組合有多種。
由於名稱有不同叫法,所以你說的「數均粒徑,體積平均粒徑,強度積平均粒徑」,比較含糊,還是請你寫明標記,我再解釋。
這里先說一些:B是按什麼平均,0代表顆粒個數、1代表直徑、2代表表面積(直徑的2次方)、3代表體積(直徑的3次方);A是按什麼被平均,1代表直徑、2代表表面積(直徑的2次方)、3代表體積(直徑的3次方)、4代表四次矩(直徑的4次方)。例如,D(3,2)是顆粒體積被顆粒表面積平均,就是每表面積上按體積的平均直徑,一般叫「表面積體積平均徑」。

6、馬爾文激光粒度分析儀中,體積平均粒徑、表面積平均粒徑什麼意思

粒度學中,有多種平均粒徑。平均徑定義式不同,表徵意義亦不同。

體積平均粒徑:D(4,3) = DVM = ∑(NI DI4)/ ∑(NI DI3)
= ∑(FVI DI)/∑FVI = ∑(fVI DI)/∑fVI
= ∑(fVI DI)

表面積平均粒徑:D(3,2) = DSV = ∑(NI DI3)/ ∑(NI DI2)
= ∑(FSI DI)/∑FSI = ∑(fSI DI)/∑fSI
= ∑(fSI DI)

這里上標、下標不分,所以那些式子你難看懂。請告訴我,你的QQ。

說白些,體積平均粒徑是:有5個體積為3的顆粒、有8個體積為4的顆粒、有4個體積為5的顆粒,這些顆粒平均直徑。

表面積平均粒徑類似:有5個表面積為3的顆粒、有8個表面積為4的顆粒、有4個表面積為5的顆粒,這些顆粒平均直徑。

7、怎麼計算sem中粉末的粒徑分布

不需要吧,不過這種方法貌似誤差比較大,最直觀的就是做透射電鏡,然後用image j統計比較准確~~ 可是我覺得報告里的粒徑不大正確,而且測試的老師也說讓我自己計算,一起計算的不準確!fangxingxue(站內聯系TA)我們做了以後發現數據波動很厲害,所以說 用zetasizer測定顆粒平均粒徑不大准,建議用透射吧

與sem數粒徑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