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南科技大學體能測試在哪查詢成績
不用那麼麻煩,就是體育期末考試的成績..
上教務處網站,應該快出來咯.
2、西南科技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怎麼樣
一、學生在選擇專業時,要明確以下三點:1.准確估計自己的實力;2.明確自己的興趣和特長;3.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專業,一定要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專業。
二、家長的配合工作:信息收集,包括高考政策、目標院校招生簡章、該校的師資、專業的課程設置等信息。
高中的最後的一個寒假,我們終於可以暫時和匆忙的高三生活告別,回到溫馨幸福的家。在這短暫的休整中,同學們可以有機會與父母、親友溝通交流,回顧過往,展望未來。在這個閑暇的時刻,你是不是會考慮自己的人生志向,為未來規劃藍圖呢?就讓我們一起來對照前人,了解自己,明朗未來。
盤點2007年,我們會發現時代瞬息萬變:房價和豬肉價格一起飛漲,學瘋狂英語要集體下跪,新「勞動法」的頒布又讓今年的大學生就業雪上加霜……日益增加的生活、教育成本,無形的高考升學壓力,每年擴招的大學生人數和下降的就業率,似乎都在暗示我們,時代的列車在飛速前進著,大家都為了搭上時代的列車,你追我趕,同時也承受著快速發展帶來的後遺症——浮躁的惡果:高校紛紛改頭換面,換了包裝,當你進去之後,才發現原來只是「綉花枕頭」;今天這個師范院校辦房地產,明天那個農業大學開設國際金融,結果到就業時,最容易被單位「拒之門外」的,就是這些「急就章」;某某專業是「奇貨可居」的熱門,大家都趨之若鶩,人滿為患,四年以後,該專業成了明日黃花……如此種種,不勝枚舉,真有點不知道風往哪個方向吹。
但如果「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也並不能保證你今後一帆風順。這里還含有教育投資與產出的問題。常聽見不少大學生不是抱怨書「念虧了」,就是沒選好「投資」項目。有不少同學只求讀書,不問出路,其實我們還要兼顧肚子與腦子、生存與發展,要多為自己的未來盤算,不為虛名或高調所蠱惑。是選擇就業前景好的,還是選擇發展空間大的?往往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當然是一種冒險——除了個人才智及後天努力,所謂「機遇」,往往就蘊藏在我們的選擇中。
選擇故事一 高俊峰:性格不能決定一切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很難改變,但可以修補。」高俊峰迴憶起當年的高考志願選擇,很有感觸。從一個農村出身的孩子,到深圳中國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高俊峰是不少一心嚮往跳出農門的學子心中的榜樣。
中學時期的高俊峰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他不善於與同學溝通和交流,甚至連和女生說話都會臉紅。在他的內心世界裡,只有文學是他的精神食糧。「窮人的孩子,好讀書,一半是天性,有改變命運的強烈願望;另一半則是無奈,因為別的娛樂沒有也玩不起,只有讀書。」高俊峰說,「我在中學時就通讀了不少古今中外的世界名著,立志要考上人民大學中文系。」
高俊峰的父母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並不理解兒子的遠大志向,怎麼填報志願都是由高俊峰自己決定。遞交志願表的前一天,在沿海城市生活的大伯父突然打來一個電話,提出了另一個意見——學金融。「伯父很早就離開家鄉在沿海工作,見多識廣,在我們老家一直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我們一家人都尊重伯父的意見。」
一直在四川農村長大的高俊峰聽從了伯父的意見,考上了武漢大學金融系。「後來的情況證明伯父的意見是對的。金融專業真的挺適合我,也讓我找到了比較滿意的工作。如果一直讀文學,也許我更容易陷入自我封閉的狀態。」高俊峰說。
「金融學是一門外向型的應用學科,在學好數學、經濟學的同時,需要具備流利的外語水平和順暢的溝通能力,這個專業對於老實木訥的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正是這個專業的要求,逼著我去彌補自己性格中的缺陷。」金融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課程,就是在課堂上進行模擬投資辯論。最開始,高俊峰站在講台上,面紅耳赤,雙腿發軟,語無倫次。然而,老師和同學們沒有放棄他,還額外給他開小灶,幾個同學輪流聽他的投資模擬演講,直到他演習到把「舌頭打直」,神情鎮定為止。「多試幾次,就好了,如果沒有當初老師、同學們的熱情幫助,就沒有我今天流利的表達。」高俊峰在大學四年裡慢慢戰勝了自己性格中的自卑和怯懦,從一個內向的農村孩子蛻變成了一個活潑的准城市青年,後來進入銀行工作,憑著自己的誠實、質朴、上進,當上了銀行高層主管。
高俊峰對「性格決定命運」有著另外的看法:「時下,非常流行志願心理測試和定位,當然,這對於一些對自己定位模糊的學生來說是有益的,但我卻認為,不必過早地將自己精確地圈定在某一個狹小的圈子中。人的潛能是無限的,某些看似不太合乎你性格的選擇,說不定更能激發你的潛能和鬥志,去彌補自己的缺點。」
選擇故事二 張天強: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如果說高俊峰在信息閉塞的農村遇到「恩人」指點迷津的話,1999年,張天強填報志願時,卻誤入了「信息爆炸」的陷阱。那時候,正趕上大學擴招的熱潮,各種熱門專業、新興專業遍地開花,張天強在網上查閱了一些新專業目錄,根據自己的平時成績,將主要目標鎖定在二本的新興專業上。
「當時的我填志願真有著投機心理,我是這樣想的,新興專業才上馬,如果我能作為前幾批畢業生進入社會,一定會非常搶手。」張天強看到「信息資源管理」這個新興專業後,意識到它的發展前景不錯,就在二本批次上都報上這個專業。事實證明,這個專業的確不錯,不過因為第一志願沒上線,錄取他的是第二志願——四川畜牧獸醫學院(已被西南大學合並)。
張天強進大學的第一天,就有點心灰意冷,畢竟四川畜牧獸醫學院聽起來有點不順耳,何況學校在偏僻的重慶榮昌縣。作為一所農業學院,開辦這樣的專業實屬試驗階段,在教學和就業方面的資源都比較薄弱,而且相對偏僻的校區,使得學生在拓展視野和接受前沿知識方面受到限制,不利於就業。
在大學四年裡,張天強主要學習三方面的知識:經濟、管理、計算機,簡單地說,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手段,將信息進行管理、分類和總結,並運用到企業、政府的經營、管理上。張天強對記者抱怨了這門交叉型新興學科的缺點:「比如在經濟管理方面,競爭不過經管專業的畢業生;在信息方面,可能又競爭不過計算機方面的學生,屬於一個『雜家』。這還不是最大的缺陷,最大的缺陷在於專業沒有依託,在一些實力雄厚的大學,如中國人民大學的這個專業偏向信息系統、知識管理、情報、圖書與檔案管理等方向,而西南財經大學、江西財經大學等高校則偏向電子商務方向,他們開設這個專業有自己的學科背景,能落到實處。四川畜牧獸醫學院則缺乏這些寶貴的資源,因此這個專業的學生有『懸空』之感。」
「不過順境與逆境都是相對的,不管你選擇了什麼道路,抱怨選擇是沒有用的,只有走好每一步。」張天強現在還很感謝在學校那段去除浮躁後的寧靜生活,在看到同學們找工作四處碰壁的艱難後,他沉下心來利用大四的最後一年考研,像當年高考那樣再搏了一把。如今的張天強已作為碩士研究生從雲南大學畢業,在重慶紀委從事信息管理工作。
他的本科同學們,在經歷就業入行難的考驗後,也都得到了不錯的發展空間。因為這個專業兼具管理、經濟、計算機三方面的特長,越來越得到社會的認可,屬入行難但後勁足的專業。當年的同學們有的在政府機關、信息中心從事信息管理工作;有的在解放軍二炮部隊做研究導彈計算機數據分析;還有的進入外企,從事市場數據分析工作。
選擇故事三 袁媛:選擇專業要有眼光
2006年,正值《我叫金三順》熱播,畢業於四川高等烹飪專科學校的袁媛找到了一份和「金三順」一樣的工作——西點師。談到這份工作,袁媛臉上洋溢著笑意,「找工作那些日子,我晚上看『金三順』,心裡盤算著她那些西點該怎樣才能做出來,白天就精神抖擻地去當『金三順』,在幾家蛋糕店裡大顯身手。最後,這幾家蛋糕店都向我拋來了『橄欖枝』,呵呵,我當時就有一種感覺,西點師這個職業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
回想這一條求學、求職之路,袁媛慶幸自己當年的選擇,「高三時,我成績不好,後來到了聽見同學們提到重點大學的名字就繞道而行的程度。家裡條件也不好,沒辦法供我去復讀,更別提自費讓我出國鍍金什麼的,於是我選擇了高職高專。事實證明,這個選擇很適合我。」
其實,在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時候,袁媛家裡還爆發了一場口舌之爭。爸爸媽媽主張讓袁媛讀文秘專業,以後當個本本分分的文員,旱澇保收,不愁找不到工作;而袁媛自己一直夢想著開一家蛋糕店,她每次路過蛋糕店,都會目不轉睛地看西點師在蛋糕上「變魔術」。用袁媛的話來說:「甜點的香味讓我感覺幸福。」最後,袁媛說服了父母,在志願那一欄,鄭重地寫下了:四川高等烹飪專科學校,西點製作技術。
「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我想像著當西點師的風光,在香甜馥郁的味道里,潔白精巧的釉質瓷盤上,盛著我做的羊角酥、乳酪蛋糕、焦糖布丁、蘋果派……可是一進學校才知道,原來有那麼多東西要學,並不是一開始就給我無數個蛋糕讓我自由裱花那麼簡單。我們要學概念,了解西點發展史;要學材料,認清膨鬆劑、乳化劑、面團改良劑;要學計算,知道烘焙百分比、麵粉系數的運用和面團溫度。到最後,我們才開始當神氣的西點師,學做各式各樣的麵包、蛋糕、點心。」學西點製作技術並不輕松,但學成之後的滿足感讓袁媛不後悔自己的選擇。而今,她保持著月收入2000以上的記錄,每天沉浸在自己喜愛的香味之中,體驗著「金三順」般的幸福人生。
談到高職高專院校的專業選擇,袁媛想與大家分享的是:選擇專業一定要有眼光,千萬不要跟風、扎堆去學那些太過大眾化的專業。因為在這些專業上,你很可能競爭不過本科生、研究生,但在那些特點比較突出、技術要求比較高的專業上,他們很可能競爭不過你。只要拿出「田忌賽馬」的規則,用自己的優勢去挑戰別人的劣勢,你就是就業浪潮中的弄潮兒。
3、西南科技大學考研復試科目
080501材料物理與化學:
1、初試專業參考書目:
809物理化學Ⅱ:《物理化學》(第四版)天津大學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復試專業筆試:
《材料科學基礎》張聯盟編,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3、同等學力或跨專業加試
晶體學:《結晶學與礦物學》潘兆櫓主編,地質出版社;材料測試分析技術:《無機非金屬材料測試方法》楊南如主編,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080502材料學:
1、初試本專業參考書目同上專業080501;
2、復試專業筆試:
《材料科學基礎》張聯盟編,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3、同等學力或跨專業加試
《無機化學》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材料測試分析技術:《無機非金屬材料測試方法》楊南如主編,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1、初試本專業參考書目同上專業080501;
2、復試專業筆試:
《材料科學基礎》張聯盟編,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3、同等學力或跨專業加試
《材料工程基礎》徐德龍主編;材料測試分析技術:《無機非金屬材料測試方法》楊南如主編,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4、西南科技大學怎麼樣
西南科技大學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四川省內,都屬於中等以上水平的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坐落於大禹之鄉、李白故里、中國科技城——四川省綿陽市。建校以來,學校幾經搬遷,走過了創業、發展、壯大的歷程。學校紮根西部,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科學理性、開放包容、彰顯卓越」的辦學理念和「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建校、和諧興校」的辦學思路,形成了「艱苦奮斗,拼搏創新」的西南科技大學精神與「厚德、博學、篤行、創新」之校訓。學校是國家重點建設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全國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學校,全國文明單位,四川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四川2011計劃實施高校。
西南科技大學佔地4088畝,校舍建築面積115萬平方米。截至2014年,設有國防科技學院等17個學院(部),擁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在工學、農學、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門類,設有78個本科專業、1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和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後科研創新實踐基地,4個學科方向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底,學校有教職工24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800餘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人員800餘人,教師中博士研究生500餘人,碩士研究生1100餘人, 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個。從董事單位等聘任兼職教師400餘人,院士12人。學校師資隊伍中擁有一批博士生、碩士生導師,擁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家中青突貢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其後備人選、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四川省教學名師等一批知名專家。
硬體設施
學校校園佔地4088畝,校舍建築面積近100萬平方米。校圖書館在用建築面積3.65萬平方米,業務轄全校16個資料室;圖書館分為二個部分,校區西苑是以工學收藏為主的工學館,東區中心館舍於2003年啟用。全館設有各類閱覽室、自習室30餘個、閱覽座位4923席,功能齊全,環境優良。館藏資源總量375.6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96.8萬冊,電子書刊摺合178.8萬冊;網路及鏡像資料庫30多個。館藏突出材料、資源、環境、計算機、電子、機械、建築、農學等學科。
5、西南科技大學網路教育學院的機電一體化專業專科本科各要學哪些課程
你要去我們就是校友了,呵呵專科機電一體化課程如下:英語、高等數學、機械製造基礎、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工程測試技術、計算機工業控制、工程力學、微機原理與應用及畢業設計。
本科專業是機械製造自動化:課程如下:英語、線性代數、現代設計方法、機電傳動控制、經濟型數控系統設計、數控機床與編程、液壓與氣壓傳動、機械製造基礎[含工藝]、畢業設計等。
6、西南科技大學的進來
普通話水平測試—唐晉先
周六第6,7節{第1-16周} 東2210
我知道的就這一講
呵呵,想學普通話了?
7、西南科技大學是211嗎
當然是啊。西南科技大學在我們綿陽人里,有口皆碑。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培養出傑出人才的搞笑。西南科技大學的妹子在王子大酒店的風韻,世人皆知。211高校的妹子就是值錢啊。
8、西南科技大學有哪些專業
理科生
一本專業:
信息工程學院: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環境與資源學院:地質工程、環境工程
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建築學、城市規劃、土木工程、工程力學
製造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國防技術學院:應用化學(含能材料)、信息對抗技術、核工程與核技術、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應用化學、材料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
理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技術
經濟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
二本專業:
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環境與資源學院: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系統、采礦工程、安全工程、交通工程
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工程管理
製造科學與工程學院:工業設計、工業工程、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安全
理學院:應用物理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農學、動物科學、制葯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園藝
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營銷、會計學、電子商務、公共事業管理、物流管理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9、西南科技大學普通話測試
可以,不需要
學校各部門:
為推動我校普及普通話工作,經學校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研究,決定分別於2010年5月和6月在教職工和學生中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測試形式和內容
測試形式為單獨口試。從題庫中隨機抽取試題,內容包括:讀單音節字詞100個,滿分10分,限時3.5分鍾;讀多音節詞語50個,滿分20分,限時2.5分鍾;朗讀短文(400個音節),滿分30分,限時4分鍾;命題說話,滿分40分,限時3分鍾。
二、測試范圍與報名
全校教職工和學生均可自願報名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報名時,請帶上身份證與一寸半身照片一張,報名與繳費在東五辦公樓八樓語委辦(8樓17號)。
三、測試地點及時間
教職工和學生均在東五辦公樓八樓語委辦測試。本學期的測試共分為兩次:
5月份的測試,報名時間為5月4日-5月7日,測試時間為5月15日全天(上午8:30—12:00,下午14:00—18:00);6月份的測試,報名時間為5月17日-5月28日,測試時間為6月5日全天(上午8:30-12:00,下午14:00—18:00)。測試前學校將安排培訓,培訓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測試合格頒發國家普通話水平等級證書。
四、收費
根據省物價局、省財政廳川價函[2006]294號文件《關於制定普通話水平等級測試收費標準的通知》要求規定:學生每人每次測試費、報名費、培訓費、教材費共80元,教職工每人每次85元。
請各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將本通知內容在學生中傳達。學校提倡並鼓勵學生、教職工參加普通話培訓和測試活動,以測試促推廣,以測試促普及。
特此通知
西南科技大學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二〇一〇年四月三十日
10、西南科技大學礦物材料及應用研究所
西南科技大學礦物材料及應用研究所為原國家建材局1993年批准成立的專門從事非金屬礦物材料應用基礎理論、分析測試、加工技術及開發應用研究的科研機構。研究所設2個研究室:礦物晶體化學與礦物功能材料研究室、環境礦物材料與工程研究室。現有研究人員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博士6 人。
礦物材料與應用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非金屬礦物應用基礎研究、物理化學性能研究、加工工藝與制備技術研究等。涉及礦物粉體材料、生態環境礦物材料、礦物材料的生物作用、功能礦物材料、納米礦物材料、生物礦物學、合成礦物材料、非金屬礦開發與利用等多個領域。主要研究特色是以礦物晶體化學、應用礦物學和材料科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現代分析測試研究方法,將非金屬礦產開發與國民經濟需要相結合,從非金屬礦產的優良物理化學性能和應用出發,深層次地研究非金屬礦產開發與應用的相關技術和方法;從適用國民經濟對非金屬礦產資源和性能的要求出發,研究非金屬礦物的應用特性及其提純、改性、改型、納米化等功能化處理與加工方法;從而為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提供優異性能的礦物材料研究和加工工藝技術成果。
礦物材料及應用研究所有著長期非金屬礦教學、科研經驗。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萬朴教授的帶領下,提出了非金屬礦開發過程中的「地質體綜合利用」、「非金屬礦物材料」等研究思想,提出了「非金屬礦物超細效應」、「納米礦物材料」、「生態環境礦物材料」、「礦物材料工程」等新概念。與中國地質大學等兄弟院校合作在全國率先培養出應用礦物學碩士、博士研究生,並創立、開辦了「礦物岩石材料」本專科專業。相應的研究成果和學科專業建設經驗在全國有關地質院校得到了推廣和應用,為礦物岩石材料學這一新學科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框架的建立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礦物材料及應用研究所從非金屬礦物和岩石的優良理化性能研究入手,在高嶺石、蛇紋石及尾礦、蛇紋石石棉、水鎂石、蛭石、雲母、凹凸棒石粘土、海泡石粘土、膨潤土、煅燒高嶺土、重質碳酸鈣等典型非金屬礦物岩石的應用礦物學及其深層次開發加工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系列成果,建立了具有特色的非金屬礦產開發與利用的理論研究體系,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對非金屬礦產開發與利用的研究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研究所建設了研究型實驗室:包括應用礦物實驗室、環境礦物材料實驗室、粉體材料與工程實驗室及礦物粉塵/(生物)系統實驗室。學校設有分析測試中心、非金屬礦加工實驗室、礦物材料(製品)檢測實驗室等。
礦物材料及應用研究所以應用礦物學研究、非金屬礦產開發與礦物材料研究為突出特色,推進非金屬礦產為主的礦產普查、勘探、開發,與國民經濟更廣泛領域相結合,促進我國非金屬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開發高附加值非金屬礦物材料製品,這對建立資源集約型國民經濟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在推進非金屬礦產開發與礦物材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形成,建立礦物材料學科體系及非金屬礦物材料的深度開發應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地址:四川省綿陽市西南科技大學礦物材料及應用研究所 郵編:621010
電話:(0816) 2419276 傳真:(0816) 2419196
郵箱: [email protected] 負責人:萬朴(所長) 彭同江(常務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