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知哪位可以提供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冊這本書,特急!!
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冊.北京:農業出版社,1986.91~l10. 關松蔭.土壤酶及其研究法.北京農業出版社,1 986.274 ̄330 ...
書 名: 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冊
關鍵詞: 土壤 微生物 分析
作 者: 許光輝
語 言: 中文
ISBN:
分類號: N62:S15
類 別: 工具類
價 格: 2.15
出版日期: 1986-2-9
出版社: 北京 農業出版社
2、測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要取多少土壤樣品
如果用高通量測序的方法測定土壤微生物群落,提取DNA的時候,0.5 g代表性土樣就夠了,加上3-5個重復,5 g絕對夠了。
但是,你要考慮土壤樣品的代表性,田間土壤就要用網格布點法、梅花布點法、蛇形布點法等采樣,如果考慮剖面,樣品就會很多。然後,把這些樣品混合,四分法取樣,稱量,提取DNA。
3、土壤微生物聚類分析核心微生物圖怎麼看
微生物物種多樣性主要從對微生物類群即細菌、
真菌和放線菌這三大類群的數量及其比例組成來描述微生物多樣性,
或者按照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將其劃分成不同的功能群(function group),
通過某一功能群中物種的分類及其數量來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樣性,
如對土壤中的產甲烷細菌、固氮菌、根瘤菌等的多樣性進行研究。
4、簡述土壤微生物對土壤pH的影響,並分析它們對土壤肥力的影響?
土壤里的微生物對土壤有何利弊
土壤中微生物數量多、繁殖快、活動性強,對植物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土壤微生物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它們使有機質分解,釋放養分,供植物利用。另外,有些土壤微生物還能直接對岩石進行分解,如硅酸鹽菌能分解土壤中的硅酸鹽,並分離出高等植物能吸收的K。
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動產生的生長激素以及維生素類物質對植物的種子萌發和正常的生長發育能產生良好影響。
某些微生物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抑制病毒和致病性細菌、真菌的作用,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成為植物病原菌的拮抗體。某些微生物還能把土壤中有毒的H2S, CH4等轉化成無毒物質,如硫化細菌能將H2S轉化為硫酸鹽。
土壤中的某些真菌還能與某些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體,稱為菌根。有的真菌還具有固氮性能,能改善植物的氮素循環。
但是,土壤微生物也有對植物生長不利的一面,如某些微生物本身就是致病的病原菌。在某些條件下,有些微生物的活動還能引起養分損失。
5、研究土壤情況與分析土壤微生物組成結構有何關系
土壤微生物活性測定的結果不能算是土壤微生物呼吸。
土壤微生物活性表示土壤中整個微生物群落或其中的一些特殊種群狀態,可以反映自然或農田生態系統的微小變化。土壤微生物活性的表徵量有:微生物量、C/N、土壤呼吸強度和纖維呼吸強度、微生物區系、磷酸酶活性、酶活性等。
土壤呼吸強度和纖維分解強度是土壤微生物活性的重要標志,反映了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及對有機質殘體分解的速度和強度。纖維素分解強度採用埋片法;呼吸強度採用鹼吸收滴定法。土壤微生物活性用土壤呼吸CO2測定法(5g鮮土於310mL試劑瓶中,22℃24h測CO2釋放量(用exH23os紅外CO:分析儀測定))。直接測定土壤呼吸的方法基本可分為靜態氣室法、動態氣室法和微氣象法三種。
土壤酶大多數來自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已發現50—60種酶,它們參與並催化土壤中發生的一系列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如水解酶和轉化酶對土壤有機質的形成和養分循環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結構參數有很好的相關性。土壤微生物酶主要有脫氫酶、磷酸酶、精氨酸酶及芳基硫酸酯酶等。
6、土壤微生物的新方法
用生物化學技術能快速地檢測土壤酶活性,使土壤酶學研究在60年代後期至80年代比較熱門,其中尿酶、磷酸酶、脫氫酶在土壤中的含量和變化規律研究較多。但土壤酶測定方法用於土壤微生物研究的一個致命弱點是不能直接的反映土壤實際微生物狀況。Visser等對酶檢測用於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質量評價提出了懷疑。Skujins(1978)認為脫氫酶本身的生物化學特徵決定了它不可能以胞外酶狀態存在於土壤中。為了解決土壤酶測定中的評判問題,Beck(1984)提出了土壤微生物如微生物量(microbialbiomass)、還原酶(rectase)、水解酶(hydrolase)的適宜指標,然而,這些指標從來沒有被廣泛採用。Beck(1984)和Trasar-Cepedaetal.(1998)認為把酶用於土壤質量評價指標是值得懷疑的,而且缺乏常規可行的酶測定手段,存在葯品昂貴等問題[7,8]。
Community-levelphysiologicalprofiling(CLPP)是由GarlandandMills(1991)提出的另一種酶分析方法,微生物群落降解95種不同單一碳源的能力可一次分析,其中BIOLOGGN微平板較多應用於研究土壤和環境微生物區系。作者採用BIOLOGGN微平板培養分析施用生態有機肥對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和番茄青枯病的影響,結果表明,連作地施用生態有機肥後,番茄青枯病顯著降低,土壤微生物多樣性顯著提高。由於真菌、放線菌的代謝反應不能分解四氮疊茂,此方法只能檢測微生物群落細菌(主要是革蘭氏陰性菌)中快速生長的那部分微生物信息。不同的微生物對同一碳源的利用能力是有差異的,微生物對不同單一碳源的代謝指紋差異並不能簡單地歸納為微生物群落數量和結構的差異,而且土壤微生物在BIOLOG系統中生長時,由於溫育環境的改變引起微生物對碳底物實際利用能力的改變,同時在溫育過程中存在適應性問題如代謝補償、代謝適應等。但CLPP方法因快速、簡便而受到人們的歡迎,因而有專用於土壤和環境微生物生態研究的生態微平板(EcoPlates)(Insam,1997)。土壤酶測定方法至今沒有一個標準的參數和測定標准,不能對土壤微生物生態功能一個准確的答案,若要充分分析土壤特徵,了解不同土壤之間的差異,一定要與其他的方法相配合。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態系統中庫(pool)和流的一個巨大的原動力。土壤酶測定一般要在適宜的條件下測定,不能作為土壤物流的原位評價。庫和流的計算對土壤微生物學家來說很重要,測定土壤微生物呼吸(CO2的釋放量),是較好的微生物群落總代謝活性指標。
N、NO3輸入引起土壤酸化,甚至引起地下水的N污染。氮的分配(N2O、NO等)對氣候變化和臭氧層破壞有極大影響,生物固氮對緩解矛盾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提高農作物產量和減少人類飢餓。從1970年以來,共生和非共生固氮研究很熱烈。土壤微生物學家應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在轉基因作物和轉基因工程菌方面研究,大大提高了生物固氮效果。許多傳統方法,如N礦化測定,硝化潛力或用於反硝化測定的乙炔抑制方法仍然廣泛使用。應用15N放射性標記方法可詳細地了解土壤中或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的N分配和去向。
土壤具有復雜的空間異質性,大多數養分流測定方法不適於田間測定,局限於實驗室模擬,目前有較好的地理信息系統軟體來統計和分析這些數據。Bruckner等(1999)測定土壤理化和生物指標,研究了溫帶松果類森林土壤的的空間差異,發現土壤中某些養分轉化過程需要在一定的生態點進行,如僅在一定團粒粒級范圍內進行。Rasiah等(1999)研究發現不同農業措施會引起土壤緊實度、質地和有機質特性變化。Stenberg等(1998)研究26種不同性質土壤的微生物狀況,也證明土壤有巨大的異質性。
7、如何調查土壤中微生物種類
按照我理解的「土壤中微生物的種類」是指古菌、細菌、真菌等生命體而不包括藻類、原生動物等低等動植物.
土壤中微生物的種類數量的調查屬於微生態區系分析的范疇.
一般說來,我們所開展的研究工作主要採用以下兩類方法進行研究分析:
1、經典的選擇培養法:
即採用選擇培養的方法,對土壤樣品中的細菌、放線菌、酵母菌、絲狀真菌等幾大類微生物進行分類培養,還可以採用詳細的選擇培養方式比如無氮培養基培養固氮微生物、利用MPN法測定氮循環微生物等等,從功能角度再細分一下微生物的種類組成;還可以通過寡營養、富營養、長周期培養等方法做進一步詳細的分析.
此類方法工作量大,分析精度和全面性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同時是任何層面的研究都不可以忽略的方式方法,是獲得微生物菌種資源純培養以進行深入研究的唯一方法.
2、分子微生態學方法
是基於DNA分析和測序基礎上的分子微生態學研究方法,常用的有DGGE(變性梯度凝膠電泳)、克隆文庫構建、T-RFLP以及宏基因組技術,對樣品中的DNA進行電泳乃至測序分析,從分子水平確定樣品中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
從全面性和深度以及工作效率方面都教常規方法有大幅度提升,但目前仍然有不成熟的地方.另外其成本遠高於常規方法.
8、土壤微生物數量的測定方法
取一定重量的土壤,稱取1g,置於100ml無菌水中,充分振盪,然後離心,取上清液,就得到土壤浸出液(可以看做土壤中的微生物全部轉移至水中)。然後做梯度稀釋,取一定稀釋度的溶液,塗平板,培養後數菌落數,然後乘上稀釋倍數,就可得到1g土壤中該微生物的數量。
例如,你在稀釋10的7次方的平板上數出了15個菌落,則1g土壤中微生物數量為1.5×10的8次方個。
9、土壤微生物多樣性韋恩圖怎麼分析小木蟲
如果想做多樣性的話 就用二代測序吧 根據結果可以做多樣性分析 如果想要提純菌種 那就要好好選培養基了 99%的土壤細菌是不可培養的 一般來說PDA足夠了 細菌真菌都可以長 如果想要真菌的話在PDA中加2%土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