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國家有那些對網路營銷的方針政策

國家有那些對網路營銷的方針政策

發布時間:2020-09-11 10:11:45

1、國家目前的方針政策

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一、抓住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21世紀頭20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論斷。這是站在新世紀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發展階段的時代高度,總攬全局、審時度勢提出的一個極富世界眼光和戰略眼光的科學判斷。

十六大報告指出:本世紀頭20年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失去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基本實現工業化,大力推進信息化,加快建設現代化,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這個主要任務中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世界經濟科技發展新趨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客觀要求提出的。它高度概括了新世紀頭20年我國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目標和要求。

(1)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繼續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雖然已經初步建立,但還不完善,不僅現在經濟體制的一些方面和環節仍然不利於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而且今後隨著生產力發展,經濟體制也還會產生新的矛盾和問題。必須堅持以改革為動力,繼續推進市場取向改革。包括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繼續調整國有經濟的布局和結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健全市場體系和宏觀調控體系;推進分配製度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等。

(2)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加快經濟發展的戰略舉措。我國經濟中的結構性矛盾,包括產業結構不合理,地區發展不協調,城鎮化水平低等,已成為制約國內需求和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突出問題,必須進行戰略性調整。主要任務是: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提高農業、工業、服務業的水平和效益;合理調整生產力布局,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加快城鎮化進程,努力實現城鄉經濟良性互動;著力改善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3)到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是十六大報告基於對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客觀分析和基本完成工業化目標的正確估量提出的任務。新中國成立後,從20世紀50年代到現在,我們已經為工業化奮鬥了半個世紀,取得了重大進展。我國已從落後的農業大國,轉變成為擁有獨立的、比較完整的、並有一部分現代化水平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國家。但是,對照國際經驗和工業化國家的發展水平,我國工業化的任務尚未完成。突出表現在: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1000美元,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水平較低,農村人口還占總人口62%,農業勞動力佔全社會勞動力50%;工業特別是製造業的技術水平還不高,產業結構層次較低,服務業的比重和水平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人的差距。因此,基本實現工業化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

(4)大力推進信息化,體現了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是我國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全面推進信息化,就是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廣泛應用信息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加強現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信息產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加快步伐,帶動服務業加快發展並提高水平。信息化是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因此要跟蹤信息革命的最新進展,不斷提高信息化水平。

(5)加快建設現代化,這是同我國實現現代化第三步戰略目標直接聯系的任務。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將分階段逐步達到。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實現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基本實現工業化和大力推進信息化,是推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步驟。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就是加快建設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是就全國而言的。由於歷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我國地區之間發展極不平衡。十六大報告指出:「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因此,一些發達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也將加快全國建設現代化的進程。

(6)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十六大報告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每一項是: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實現這個目標,新世紀頭20年我國經濟增長率要爭取達到年均7.2%左右,而且要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實現這樣的速度。發展是硬道理,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過去是、現在是、今後仍然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基本實現工業化,大力推進信息化,加快建設現代化,本身既是重要目標,又都要體現在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上。

(7)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並在多個部分用較大篇幅加以論述,是十六大報告的一大特色。這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同我們黨提出的實現現代化三步走戰略部署把人民生活解決溫飽、實現小康、達到富裕分別作為三步戰略目標的組成部分,是一脈相承的。不斷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和質量,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根本目的,是實現工業化、推進信息化、建設現代化的出發點和歸宿。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共享改革和發展的成果,又將激發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成為推進「三化」、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十六大報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中,對新世紀頭20年提高全國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提出了明確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十六大報告在經濟建設部分以及文化建設等相關部分,分別提出了改善城鄉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政策措施。

以上七個方面的任務,是統一的,彼此相互聯系的,都是新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我們在實踐中要把它們作為有機聯系的整體,全面地推進和完成。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十六大報告高度概括地闡明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的的主要內容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是一個集宏觀與微觀、城市與農村、政治經濟文化與生態環境以及人的全面發展在內的綜合性、系統性目標。這個目標大體涵蓋了七個方面的主要內容:

(l)從宏觀上規定了要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城鎮人口的比重較大幅度提高,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

(2)從總體上規定了全社會成員不僅實現溫飽,而且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比較充分,家庭財產普遍增加,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

(3)要求在很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生存性需求的基礎上,能夠充分享受健康向上、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各種文化娛樂。

(4)在促使城鄉居民和個人消費水平從初步小康向比較殷實的小康邁進的同時,能夠提供足夠的、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需要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城鄉居民的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局。

(5)在提高生活消費水平的前提下,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6)在人得到全面發展的同時,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7)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基層民主更加健全。

這七個方面的奮斗目標,體現了我們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局觀,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證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執政觀,實現速度、結構、質量和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發展觀,以及為國家謀富強、為人民謀幸福的價值觀。

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的具體指標體系

(l)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性標志。
(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18000元(200。年不變價)。
(3)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收人8000元(2000年不變價)。
(4)恩格爾系數低於40%。
(5)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0平方米。
(6)城鎮化率超過50%。
(7)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20%。
(8)大學入學率20%。
(9)每千人醫生數2.8人。
(10)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2、國家對網路營銷的看法?

明打擊,暗保護!不支持,也不反對!

3、網路營銷的發展優惠政策

以前是有的,現在基本沒有了。如果你有好的項目和網路營銷相結合,可能得到一些政府支持。

4、國家應該出台政策抵制網路營銷

不應該,只能說要求這個行業規范營銷制度,避免出現一些惡意煩人之類的營銷手段,我也是做網路營銷的,在我們這個行業優秀的營銷人員是能夠在與用戶和諧共處的前提下為我們產品來進行推銷的,我們在學網路營銷的時候最關鍵的一條就是在真正能夠幫助到用戶的前提下進行我們的推銷從而創造價值,而並不是所謂鑽網站的空子,另一方面在網路發展迅速的這樣一個時代網路營銷這個行業是順時代而產生所以並不要因為行業中的一些害群之馬而全盤否定網路營銷。

5、國家對網路專業工作有哪些大政策方針和法律法規

國家網路守則

6、中國有哪些政策方針

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與國家有那些對網路營銷的方針政策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