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是王猛?
歷史高人暉哥來也: 王猛,字景略,明帝太寧三年(325年)生於青州北海郡劇縣(今山東壽光東南)。在他出生前二年,青州被羯人石勒建立的後趙政權攻破,東晉降卒三萬人死於非命。到王猛出生時,後趙已席捲中原,兵鋒南向,與東晉夾淮水對峙。繼石勒稱帝的石虎,是個窮兵黷武、嗜殺成性的暴君,後趙國無寧日,民不聊生。年幼的王猛,隨家人顛沛流離,輾轉來到魏郡(在今河南北部與河北南部)住下。(什麼叫精闢,廢話那麼多干什麼) 個人認為他是個不錯的MAN,夠忠誠,是塊猛料(怪不得叫王猛),要不然人家哪混來個官啊。不過王猛這名真不少:
武侯王猛
捫虱談天下
出山輔英主
執政興邦國
統兵滅群雄
臨終遺至言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華夏黃河書畫院一級畫師
西北工業大學 副教授
安徽大學講師
CCTV編導
西北工業大學 副教授
安徽大學講師
CCTV編導
看LZ喜好了,至少叫王猛的都在這(無名小輩和諧之),貌似你很喜歡問歷史問題,以後直接問我吧。記得給分= =q
2、魔獸爭霸降魔戰記1.29b最後保護大將軍到什麼時候?然後干什麼?
是伏魔戰記
保護大將軍跟大法師,總共15波怪
第9波怪大法師要去下方出BOSS的地方開傳送陣
要分個人去大法師
15波怪完了後進傳送陣去下發玩3C
3、《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 譯
http://www.ld.nbcom.net/shiji/
4、網路整合營銷推廣怎麼做才有效果
一、目標客戶定位
1)什麼樣的人是目標客戶?
2)目標客戶在哪裡?
3)目標客戶具體是誰?
4)在什麼地方可以找到?
目標客戶都有哪些共性呢?找出這些共性,企業的目標客戶自然就浮出水面了,這也是判斷誰是企業目標客戶的准則。具體方法有:
1)分析企業已有客戶特徵--尤其是佔到銷售額80%的那群人,是最直接的目標客戶;
2)找到對企業產品或者服務有需求的群體--無論是自身的需要,或者是基於他人的需求;
3)目標客戶必須是有決策權的人--能決策是選擇目標客戶的重要參考因素,如果對購買沒有決定權,即使他有需求,也算不上目標客戶;
4)具有相當的消費能力和購買欲--只有那些能夠消費得起、願意消費的人才是目標客戶。
明確了上面這些問題,其實也就知道了企業的目標客戶是誰,接下來就只要明確企業目標客戶經常在哪裡聚集,將企業的相關信息展示在目標客戶眼前就可以了,也就是選擇合適的渠道發布信息。
二、核心產品定位
首先明確3個基本的問題:
1)你在網上主要是銷售的是什麼產品?
2)確認你的產品在網路是否是唯一的?
如果有存在一樣的產品那麼競爭者又誰,你的產品和他相比有什麼優勢?
3)客戶需要你的產品是碰到什麼情況需要的,你又是如何去把自己產品描述給客戶知道的?
如果你對上面3個問題進行一個綜合的結合而的到答案,那麼你的產品定位已經得到了一個明確的定位。
如果想更具體明確,還需要繼續挖掘:
1)產品能為顧客解決什麼問題?
2)產品對顧客有哪些獨特的優勢和服務? (此列為重要)
3)產品會有那些經常出的問題和弱點,那麼你又是如何去為顧客提供服務呢? (此列為重要)
4)產品的銷售點,如何進行出售,以及服務是如何進行?
5)產品的種類是否分為高低種類市場進行?
6)產品是否有區域性和季節性的考慮?
明確核心產品定位非常重要,現在很少有獨一無二的產品,核心產品定位解決的是如何讓你的產品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形成獨特的賣點,形成核心競爭力。只有明確了核心產品定位,才能吸引目標客戶,接到訂單。
三、獨特賣點定位
獨特賣點定位是給顧客的印象和感覺,以及你要切的市場的這塊餅。你的公司=什麼字眼。
比如:麥當勞=速食店,微軟=軟體的霸主,沃爾沃=安全,格蘭仕=微波爐,
比爾蓋茨=世界首富,沒有人會說他是科學家,因為他給人的印象就是世界首富。
李嘉誠=華人首富,沒有人說他是股票大王,因為他給人的印象就是華人首富。
一流的企業都不是販賣產品或服務的企業,他們都是販賣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印象。你如何去找到一個專屬的字眼,深入人心,這就是定位。說白了,獨特賣點就是你與眾不同的核心競爭力的表現。
四、關鍵字定位
關鍵字是目標客戶在網上搜索尋找相關服務和產品的時候所用到的字眼,是網路營銷推廣中最核心的部分,它決定了你發布的服務信息是否能被客戶搜索到和看到,如果說服務的內容是綠葉,關鍵子就是紅花。那麼如何有效定位你的目標關鍵字呢?
流量詞:即搜索量比較大的關鍵詞,除了明確型導航類關鍵詞(行業網站關鍵詞如淘寶、新浪、網易等)之外,這類關鍵詞的競爭強度也是比較大的,也是很多網站爭奪的關鍵詞。這類關鍵詞一旦有個好的排名,就會獲得非常可觀的流量,但是相應地也會消耗大量的精力和資源。比如「軟裝」、「裝修」、「傢具」等關鍵詞都有著很大的搜索量。
精準詞:即有一定搜索量、但搜索量並不是很大的關鍵詞。這類關鍵詞一般是處於長尾關鍵詞和短尾關鍵詞之間的詞。因為這部分關鍵詞不像熱門關鍵詞和大部分短尾關鍵詞一樣競爭那麼大,並且相對短尾關鍵詞來說這部分關鍵詞比較細分和精準,詞量又比較大,優化好了可以獲得不菲的精準流量,所以成為眾多網站的主戰場。比如「軟裝公司」、「裝修公司」、「傢具定製」等是相對精確的關鍵詞。
長尾詞:大部分長尾關鍵詞的搜索量雖然很小,但是所有長尾詞流量的總和比有限的那幾個核心關鍵詞所帶來的流量大得多。所以按照長尾理論,搜索引擎營銷推廣工作應該把工作重心放到長尾關鍵詞上,這樣可以獲得更多的流量。並且長尾關鍵詞一般都是細分和目的明確的關鍵詞,容易產生轉化。搜索精準關鍵詞的用戶一般都是需求模糊的,只有一小部分會進行轉化,從投入產出比上看,長尾關鍵詞更加適合投入精力重點優化。比如「廣州軟裝公司」、「廣州裝修公司」「廣州傢具定製廠家」等。
關鍵詞營銷法則:如果你做客戶成交量就採用2/8理論,即用80%的精力和資源來主攻精準詞和長尾詞,這部分關鍵詞如果能夠優化成功,將會帶來很可觀的潛在客戶。對於另外流量詞就只有20%的精力和資源可以調用了,這樣可能會造成網站的流量的縮減。
五、網路推廣渠道定位
相對中小企業而言像電視廣告、大型門戶網站的廣告費用都太過昂貴,更適合大型企業做新產品宣傳推廣,像服務性的企業比如軟裝公司、裝修公司、傢具定製廠家等更適合在百度、360好搜等搜索引擎推廣,比如「軟裝」這個詞在百度平均每天的搜索指數是709,就說平均每天有709個人在搜索與「軟裝」相關的信息,「軟裝公司」搜索的指數平均每天167次,「裝修」搜索指數平均每天7597次,「裝修公司」平均每天指數1832次,知道了你的客戶在哪裡獲得相關的服務信息,你就在那裡做網路推廣,以最低的成本來獲取精準的客戶來源。
注意:
網路營銷渠道的定位目的就是要讓企業相關的服務信息最大限度的曝光在潛在目標客戶的眼前,這是網路推廣渠道所要完成的事情。
網路推廣要做出效果來,一方面企業的服務信息要有足夠量的曝光率,展示在目標客戶的眼前,另一方面發布的內容信息要要能引起目標客戶的注意力,接下來才有後面質的轉化率,有了質的轉化率企業才有成交。前面四個步驟都是圍繞著吸引客戶注意力提高轉化率而做的部署和鋪墊,最後一個步驟則是為了增加企業服務的曝光率,被更多的目標客戶知道和了解企業的服務。企業做網路營銷推廣更像是一項工程建設,地基挖的越深你能建的樓層就越高,網路推廣是這樣需要堅持、需要投入才有後面的萬丈高樓平地起。
5、瓷磚二線品牌排名有哪些比較好的?
家居裝修離不開瓷磚的使用,無論是客廳還是廚房,不同的空間設計會利用到不同的瓷磚。目前國內的瓷磚品牌非常多,這本是好事,但有部分用戶容易出現選擇困難,不知道如何下手。國內瓷磚一、二線品牌有哪些?該如何選購呢?兔小編帶大家去了解下,好方便大家做抉擇。
國內瓷磚一、二線品牌有哪些?
說到某個品牌的瓷磚是一線還是二線三線等,並不是說這個牌子瓷磚質量不行,懂行的人都知道,很多時候只是這些品牌的營銷渠道或者推廣做得不夠而已。有些所謂的二線三線品牌的瓷磚質量是非常好的,對我們想要物美價廉的裝修業主來說,反而是更好的選擇。國內瓷磚一、二線品牌情況,小編通過網路搜集了一些,僅供大家參考。
一線品牌:諾貝爾、馬可波羅、東鵬、蒙娜麗莎、冠珠、薩米特、歐神諾、斯米克、宏宇、新中源、冠軍、亞細亞、能強、格萊斯、強輝、順輝、威爾斯、羅馬利奧、金意陶、博德、歐美、鷹牌、陶一郎、特地、興輝、LD、紅蜘蛛、格仕陶、金舵
二線品牌:奧米茄、意利寶、金朝陽、匯亞、大將軍、美陶、加西亞、中源朗高、惠萬家、蒙地卡羅、匯德邦、新南悅、宏陶、金陶名家、利家居、梵香1860、卓遠、路易摩登、協進、榮高、裕成、昊博、博華、澳翔、金牌天緯、家樂陶、金歐雅、百特、金科、升華
三線品牌:名邦、格萊美、維羅、聖德保、新粵、恆福、裕景、英基、大羅馬、路易·華倫天奴、康健、金利高、珈納、寶麗瑞嘉、神韻、羅浮宮、尊利、法諾亞、陶師傅、陶城、綠蘋果、威廉頓、聖凡爾賽、太陽、威登堡、強牌、瑪提、布萊沃、中盛
以上信息只做參考,並非絕對性,不管哪個品牌的瓷磚,在同品牌的情況下也分三六九等,更直接決定瓷磚好壞的應該是瓷磚的材質、價格等因素。好的瓷磚該怎麼判斷選擇呢?干貨繼續給大家送上:
瓷磚選擇的竅門:
1.敲擊瓷磚磚面,聽它的聲音,如果是「咕咕咕」這樣的就是不好的磚,如果是「呱呱呱」這樣類似的聲音,那就是好磚了,因為聲音清脆的話,代表這個磚材質很厚實。
2.用手指或者硬幣刮刮瓷磚的磚面,看它會不會留下痕跡,如果有的話,這種磚也不要買了,因為不耐磨的磚後期你裝飾在家很容易刮花不好看的。(一般店主都會讓你試試的,不要害羞,如果不讓你試試,說明他心裡有鬼。)
3.用量尺或者肉眼仔細觀察瓷磚的磚面,看它的平整度,一款好的瓷磚平整度肯定是很好的,而且家裡貼瓷磚也最好挑選平整度佳的瓷磚。
4.滴水在瓷磚的面部,看它的吸水,吸水慢的瓷磚說明瓷磚的密度大,代表它是個好磚,反之如果吸水塊的說明密度不好,比較稀疏。
國內瓷磚一、二線品牌有哪些?相信通過小編以上的介紹,大家都有一定了解,決定瓷磚好壞的不是品牌,大品牌也有質量普通的瓷磚,所以大家應該多學習些竅門,找到物美價廉的瓷磚。相關內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更多瓷磚相關攻略知識,請大家繼續關注土巴兔。
6、18種最有效的推廣方式有哪些?
最有效的推廣方式:
1、SEO/SEM:互聯網時代,遇到問題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去搜索引擎搜索。如何讓自己的網站排在搜索結果的前面變得至關重要,這也是SEO/SEM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2、APP廣告:每個人的手機里多多少少都會安裝一些軟體,包括微信,qq,抖音,今日頭條等,每天活躍的人數數以億計,只要找准你的目標人群,投放效果不會差。
3、資料庫營銷:包括IM推廣、EDM郵件發送、SMS簡訊發送等,轉化率根據人群匹配度而定,總的來講成本低,回報尚可。
針對第二和第三條,光年實驗室有個軟體能夠批量導出qq群成員的號碼,結合使用,營銷效果倍增。詳見擴展鏈接。
4、分類信息網站:比較有名的是58同城,趕集網等,不同行業效果差異比較大,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酌情處理。
(6)推廣網路遺仔大將軍29擴展資料:
快捷網址:
即合理利用網路實名、通用網址以及其他類似的關鍵詞網站快捷訪問方式來實現網站推廣的方法。快捷網址使用自然語言和網站URL建立其對應關系,這對於習慣於使用中文的用戶來說,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用戶只需輸入比英文網址要更加容易記憶的快捷網址就可以訪問網站。
用自己的母語或者其他簡單的詞彙為網站 「 更換 」 一個更好記憶、更容易體現品牌形象的網址,例如選擇企業名稱或者商標、主要產品名稱等作為中文網址,這樣可以大大彌補英文網址不便於宣傳的缺陷,因為在網址推廣方面有一定的價值。
隨著企業注冊快捷網址數量的增加,這些快捷網址用戶數據可也相當於一個搜索引擎,這樣,當用戶利用某個關鍵詞檢索時,即使與某網站注冊的中文網址並不一致,同樣存在被用戶發現的機會。
7、陶瓷二線品牌有哪些
家居裝修離不開瓷磚的使用,無論是客廳還是廚房,不同的空間設計會利用到不同的瓷磚。目前國內的瓷磚品牌非常多,這本是好事,但有部分用戶容易出現選擇困難,不知道如何下手。國內瓷磚一、二線品牌有哪些?該如何選購呢?兔小編帶大家去了解下,好方便大家做抉擇。
國內瓷磚一、二線品牌有哪些?
說到某個品牌的瓷磚是一線還是二線三線等,並不是說這個牌子瓷磚質量不行,懂行的人都知道,很多時候只是這些品牌的營銷渠道或者推廣做得不夠而已。有些所謂的二線三線品牌的瓷磚質量是非常好的,對我們想要物美價廉的裝修業主來說,反而是更好的選擇。國內瓷磚一、二線品牌情況,小編通過網路搜集了一些,僅供大家參考。
一線品牌:諾貝爾、馬可波羅、東鵬、蒙娜麗莎、冠珠、薩米特、歐神諾、斯米克、宏宇、新中源、冠軍、亞細亞、能強、格萊斯、強輝、順輝、威爾斯、羅馬利奧、金意陶、博德、歐美、鷹牌、陶一郎、特地、興輝、LD、紅蜘蛛、格仕陶、金舵
二線品牌:奧米茄、意利寶、金朝陽、匯亞、大將軍、美陶、加西亞、中源朗高、惠萬家、蒙地卡羅、匯德邦、新南悅、宏陶、金陶名家、利家居、梵香1860、卓遠、路易摩登、協進、榮高、裕成、昊博、博華、澳翔、金牌天緯、家樂陶、金歐雅、百特、金科、升華
三線品牌:名邦、格萊美、維羅、聖德保、新粵、恆福、裕景、英基、大羅馬、路易·華倫天奴、康健、金利高、珈納、寶麗瑞嘉、神韻、羅浮宮、尊利、法諾亞、陶師傅、陶城、綠蘋果、威廉頓、聖凡爾賽、太陽、威登堡、強牌、瑪提、布萊沃、中盛
以上信息只做參考,並非絕對性,不管哪個品牌的瓷磚,在同品牌的情況下也分三六九等,更直接決定瓷磚好壞的應該是瓷磚的材質、價格等因素。好的瓷磚該怎麼判斷選擇呢?干貨繼續給大家送上:
瓷磚選擇的竅門:
1.敲擊瓷磚磚面,聽它的聲音,如果是「咕咕咕」這樣的就是不好的磚,如果是「呱呱呱」這樣類似的聲音,那就是好磚了,因為聲音清脆的話,代表這個磚材質很厚實。
2.用手指或者硬幣刮刮瓷磚的磚面,看它會不會留下痕跡,如果有的話,這種磚也不要買了,因為不耐磨的磚後期你裝飾在家很容易刮花不好看的。(一般店主都會讓你試試的,不要害羞,如果不讓你試試,說明他心裡有鬼。)
3.用量尺或者肉眼仔細觀察瓷磚的磚面,看它的平整度,一款好的瓷磚平整度肯定是很好的,而且家裡貼瓷磚也最好挑選平整度佳的瓷磚。
4.滴水在瓷磚的面部,看它的吸水,吸水慢的瓷磚說明瓷磚的密度大,代表它是個好磚,反之如果吸水塊的說明密度不好,比較稀疏。
國內瓷磚一、二線品牌有哪些?相信通過小編以上的介紹,大家都有一定了解,決定瓷磚好壞的不是品牌,大品牌也有質量普通的瓷磚,所以大家應該多學習些竅門,找到物美價廉的瓷磚。相關內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更多瓷磚相關攻略知識,請大家繼續關注土巴兔。
8、漢書 蕭望之傳 的翻譯
蕭望之字長倩,東海郡蘭陵縣人,後來遷徙到杜陵。世代以種田為業,到了蕭望之,愛好學問,研究《齊詩》,師從同縣的後倉將近十年。根據制度到太常門下學習,又師從以前的同學博士白奇,還跟隨夏侯勝討問《論語》、《儀禮。喪服》。京師的儒生們都稱贊他。
當時大將軍霍光執政,長史丙吉推薦儒生王仲翁和蕭望之等幾人,都被召見。這以前,左將軍上官桀與蓋邑公主陰謀刺殺霍光,霍光就誅殺了上官桀等人,之後出入自加防備。必須接見的官吏百姓,都要脫衣搜身,去除兵器,由兩個官吏挾持著。惟獨蕭望之不肯聽從,自己從小門退出說:「不願謁見。」官吏氣勢洶洶地拉他。霍光聽說這個情況,就告訴官吏不要挾持他。蕭望之來到霍光面前,規勸他說:「將軍憑仗功勛和德行輔佐年幼的皇帝,將要推行宏大的教化政策,以達到協調和平的統治,所以天下的士人都伸長脖頸,踮起腳跟,爭相要親身效力,來輔佐高明的您。現在要拜見您的士人都要先脫衣搜身受到挾持,這恐怕不合周公輔佐成王時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發以招致寒士之禮吧。」當時霍光惟獨不任用蕭望之,而王仲翁等人都補任大將軍史。三年之中,王仲翁升至光祿大夫給事中,蕭望之因為考中甲科才作了郎官,代理小苑東門候。王仲翁出入有奴僕跟從,下車進門,前傳後呼,甚是尊寵,他回頭對蕭望之說:「你不肯遵循常規,反而只作了個守門官。」蕭望之說:「各行其志。」幾年之後,因為弟弟犯法而連坐,不能再擔任皇宮警衛,被免職還鄉做了郡吏。到御史大夫魏相任用蕭望之作屬官,經考核任命為大行治禮丞。
這時大將軍霍光去世,他的兒子霍禹又擔任大司馬,他的侄子霍山任尚書,親屬都在皇宮裏當警衛侍從。地節三年夏天,京師下冰雹,蕭望之為此向皇帝上疏,希望皇帝給他一個機會,讓他講述天災異象的意旨。宣帝在民間聽說過蕭望之的名聲,說:「這是東海的蕭生嗎?將他帶給少府宋畸問明情況,讓他不要有所隱諱。」蕭望之回答了詢問,他認為「《春秋》記載魯昭公三年大降冰雹,當時季氏專權,最終流放了魯昭公。假如過去魯昭公察覺了天災的徵兆,應該沒有這場災禍。現在陛下憑仗聖明之德居於皇帝的位置,思考政事尋求賢能,這是堯舜治理大下的用心。然而祥瑞之兆還未出現,陰陽不和,這是大臣執政,一姓專權所致。樹枝過大會傷害樹干,大臣的權勢過大就會危及朝廷。只有聖明的君主親自治理國家萬事,選拔同姓,舉用賢才,將他們當做心腹之人,與他們謀劃政事,命令公卿大臣上朝向皇帝匯報情況,明白地說出自己的責任,來考察他們的功勞才幹。像這樣,各種事情就能得到處理,公正之道得以樹立,姦邪之途被堵塞掉,私家的權力就廢除了。」這番對答上報給皇帝,宣帝就任命蕭望之作了謁者。當時宣帝剛剛登上皇位,希望提拔賢良之士,很多人都上書陳述利國利民的策略,宣帝經常把這些奏摺交給蕭望之詢問利弊,高明的就請丞相、御史選用,次等的交給九卿試用,一年之後再把情況上報,下等的給予批覆,或者罷官遣歸家鄉,蕭望之所稟報處理的都被批准。他連續升遷到諫大夫,丞相司直,一年之內三次陞官,作到二千石級的官員。之後霍氏竟然因為謀反被誅殺,蕭望之就更加受到重用。
這時正在挑選通達政事的博士和諫大夫擔任郡守國相,派蕭望之作平原太守。蕭望之一向願在朝廷任職,派他到遠處作郡守,心裡不太合意,就上奏摺說:「陛下體恤百姓,擔心德政教化不能普及,將諫官都派出去擔任地方官,正所謂擔憂事物的末節而忘記了它的根本。朝中沒有諫官皇帝就不能發現過錯,京城裏沒有通達之士皇帝就無法聽到善言。希望陛下選拔明了經術,通曉歷史而能掌握新形勢,精通事理的深謀遠慮之士作為朝中大臣,參與政務。諸侯聽說這個情況,就知道國家採納忠諫之言,擔心政治,沒有闕失遺漏。像這樣堅持不懈,周成王、周康王時候的統治差不多就能實現了吧!地方郡縣治理不好,難道值得憂慮嗎?」他的奏摺被呈進後,就被徵調進朝廷管理少府。宣帝了解到蕭望之明曉經學,處事穩重,議事論理留有餘地,才幹勝任宰相,就想仔細考察他處理政務的能力,又派他當左馮翊。蕭望之從少府調出降低職位,害怕是得罪了皇帝,就上書稱病請假。皇帝知道了這件事,派侍中成都侯金安上傳達旨意說:「朝廷所用之人都經過治理民眾以考察功績。您從前當平原太守時間很短,所以再將您派到三輔去考察,不是聽到了什麽不好的話。」蕭望之即刻到職任事。
這一年西羌反叛,漢朝派遣後將軍去討伐。京兆尹張敞上書說:「國家的軍隊在邊疆,軍隊夏天出發,隴西郡以北,安定郡以西,官吏和百姓都參與供給運轉,農業會荒廢很多,從前也沒有餘糧儲備,雖然羌虜的叛亂被擊破了,但是第二年春天民眾的糧食必定匱乏。貧窮偏僻的地方,想用錢買也得不到,縣裏的官庫糧食不足以賑濟他們。希望朝廷命令那些罪犯,除非是搶劫錢財、殺人和犯重罪不能赦免的,都可以有差別地送糧食到這八個郡來贖罪。務必要積聚糧食來預備給百姓的急難。」這個事情交給有關的部門處理,蕭望之和少府李強則持有異議,認為「民眾有邪正兩種氣質,既有堅守正義的心願,又有追逐利益的慾望,就在於教化的引導。堯,不能完全去除民眾追逐利益的慾望,卻能讓他們的逐利之欲不勝過他們的守義之心;即使桀在統治,也不能去除民眾堅守正義的願望,卻能讓他們的守義之心不勝遇他們的逐利之欲。所以堯、桀的分別,不過在於正義和利益兩個方面而已,引導民眾不可以不謹慎。現在想讓民眾捐糧食來贖罪,這樣富有的人就得以生存,貧窮的人只有死路一條,這是窮人富人受到的刑罰不同,法律也不一致了。依照入之常情,貧窮的人,父親兄長被囚禁,聽說出錢可以救其性命,他們的兒子和弟弟將不顧死亡的威脅,敗亂的行徑,去奪取錢財,以求救出親戚。一人得以生存,十人因此喪命,這樣,伯夷那樣的德行被破壞,公綽的美名堙滅。政治教化一旦傾頹,即使有周公、召公來輔佐,恐怕也不能恢復。古代糧食儲存在民眾那裏,國庫不足就取之於民,有餘就給他們。《詩經》說『帝王的恩澤應該給那些可憐的人,憐憫那些鰥夫寡婦』,這是帝王惠澤下民。又說『下雨了,先潤澤公田,再潤澤我們自己的田地,,民眾尊重帝王的利益。現在有徵伐西部邊境的戰役,百姓荒廢了農作業,即使每戶收賦稅每人捐錢財來解救他們的窮困,這也是古來就通行的原則,百姓不會認為不對。讓那些罪犯的子弟冒死去營救親人,恐怕不可以。陛下普及德行教化,教化已經成功,堯舜也超不過您。現在提議開辟財路卻損害已經成功的教化,臣為之痛心。」當時皇帝又一次將他們的建議交給兩府權衡,丞相、御史大夫拿這些詰難質問張敞。張敞說:「少府和左馮翊所說的,不過是庸人的見解。以前先帝討伐四方夷狄,戰爭進行了三十多年,還不給百姓增加賦稅,同時軍隊的給養充足。現在西羌虜寇是一個角落裏的小族,在山谷中叫囂強橫,漢朝只要命令罪人出錢減罪來誅滅他們,這樣做名聲會比騷擾良民、橫徵賦稅好得多。另外那些強盜和殺人犯不合道義,為百姓所痛恨,都不可以贖罪;為首的窩藏犯、明知故放罪犯的人,損人利己者之類,議論者中有人認為他們的刑罰可以蠲免,現在因為這個命令可以贖罪,它的益處很明顯,擾亂了什麽教化呢?《甫刑》中的刑罰,小的過錯赦免,較輕的罪可以贖罪,有用錢贖罪的等級,由來已久,哪會為此而出現盜賊?我在朝廷做官二十多年,曾經聽說罪人贖免的事,卻沒有聽說過盜賊因此出現。我私下裏可憐涼州被寇賊擾亂,正是秋收之時,百姓還有飢餓睏乏的,有得病死在道路上的,更何況來年春天將會有更大的困難呢!不早早思慮賑濟百姓的方法,卻引用一般的原則來責難,恐怕後來要擔更大的責任。庸人可以和他一起遵守常規,不可以和他商議權變之事。我有幸能躋身列卿,把輔佐兩府作為職責,不敢不盡自己的力量。」
蕭望之、李強又反駁說:「先帝聖明仁德,賢良之士在朝廷任職,制訂憲章,頒布法令,作為永久的制度,長久地考慮邊境百姓的生活困難,所以《金布令甲》第一篇中說『邊境郡縣數次遭遇戰禍,經受飢寒交迫之苦,百姓不能享盡天年就會夭折,父子離散,命令天下民眾共同供給他們的費用,,原來是為戰爭突然發生做准備。聽說天漢四年,曾經讓死刑犯交納五十萬錢免去死罪減刑一等,豪強、官吏和民眾請求、搶奪、借貸,甚至作盜賊謀取錢財來贖罪。那以後奸詐邪惡的人橫行霸道,眾多的盜賊同時出現,發展到攻打城市,殺害郡守,這些人漫山遍野,官吏無法禁止,國家公開命令派遣綉衣使者來帶領軍隊攻擊他們,誅殺的人超過半數,然後才衰落消失。我們認為這是讓死刑犯贖罪而導致的,所以說這樣做不恰當。」這時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也認為西羌反賊將要被擊潰,轉運的供給基本上可以滿足需要,沒有實施張敞的建議。蕭望之任左馮翊三年,都城裏的人都稱贊他。被提升為大鴻臚。
在此之前烏孫國王翁歸靡通過長羅侯常惠遞交文書,願意把漢朝的外孫元貴靡作為繼承人,希望能夠再次迎娶少公主,結為姻親歸附漢朝,背叛匈奴。皇帝下詔讓公卿商議這件事,蕭望之認為烏孫是邊遠的地域,輕信他們的好話,遠離萬里締結婚姻,不是長久之計。皇帝不聽。神爵二年,派遣長羅侯惠為使節護送公主許配給元貴靡。還沒有出邊境,翁歸靡死了,他的侄子狂王違背約定自立為王。常惠從塞下給皇帝上書,希望讓公主暫時停留在敦煌郡。常惠到烏孫,用負約的事責備他們,於是立元貴靡為王,回來迎接公主。皇帝下詔讓公卿商議,蕭望之又認為「不可以。烏孫首鼠兩端,不能堅守信約,這樣的後果已經看見。從前的那位公主在烏孫四十多年,夫妻感情不深,邊境並未因此安定,這已經是事情的徵驗了。現在少公主因為元貴靡不能繼承王位而回來,確實沒有辜負四方夷族,這是漢朝的大好事呀。少公主不留下來,徭役將會興起,事情的根源就在這裏。」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召公主回朝。後來烏孫雖然分馬兩個並立的國家,將元貴靡立為大國王,漢也不再和他締結婚姻。
神爵三年,蕭望之代替丙吉做御史大夫。五鳳年間匈奴大亂,論者大多認為匈奴為害很長時間,可以趁它內亂發兵消滅它。皇帝下詔派遣中朝大司馬車騎將軍韓增、富平侯張延壽、光祿勛楊憚、太僕戴長樂詢問蕭望之有何計策,蕭望之應對說:「據《春秋》記載晉國士匄率領軍隊侵略齊國,聽說齊侯去世,就率領軍隊回國了,君子稱贊他不征伐正在辦喪事的國家,認為他的恩德足以使齊國新國君佩服,道義足以震動諸侯。從前的單於仰慕我朝教化,一心向善,以弟輩自居,派遣使者請求和親,四海之內的人們都很高興,夷狄各族沒有不聽說的。條約沒有奉行到底,單於不幸被叛臣所殺,現在去討伐它,是趁別人內亂而幸災樂禍的行為,他們一定會逃走遠避。不以仁義而戰,恐怕勞而無功。應該派遣使者弔唁慰問,在他們衰弱的時候幫助他們,在他們有困難的時候救助他們,四方夷狄,都會佩服漢朝的仁義。如果因此承蒙恩惠能復歸王位,一定會向漢朝稱臣,這是一件盛大的德政。」皇帝聽從他的建議,其後終於派軍隊護送輔佐呼韓邪單於安定了他的國家。
當時大司農中丞耿壽昌上奏建議設立常平倉,皇帝認為很好,蕭望之反對。丞相丙吉年老,受到皇帝敬重,蕭望之又上奏說:「有些老百姓生活睏乏,盜賊不斷出現,二千石級的官員多有能力低下不稱職的。三公的人選不當,日月星辰就會失去光輝,今年正月日月無光,責任在我們大臣身上。」皇帝認為蕭望之的意思是輕視丞相,於是命令侍中建章衛尉金安上、光祿勛楊憚、御史中丞王忠,一起質問蕭望之。蕭望之脫下官帽辯論,皇帝因此不高興。
後來丞相司直鯀延壽上奏:「侍中謁者良奉旨下詔給蕭望之,他只拜了兩拜。良和蕭望之說話,蕭望之不起立,還故意垂下雙手,反而告訴御史說『良禮節不周,。按舊例丞相有病,第二天御史大夫就要問候病情;上朝時在大殿中聚會,御史大夫應在丞相後面,丞相道別,大夫稍微前進,作揖。現在丞相數次生病,蕭望之不去探病;在大殿聚會,和丞相用相同的禮節。有時議事意見不合,蕭望之說:『君侯您的年紀難道能做我的父輩嗎!』知道御史不得擅自使用權力,蕭望之卻多次派留守官吏自備車馬,回杜陵照看家事。讓少史戴著法冠為他的妻子引路,又派他們去做買賣,這些人私下給他補助一共有十萬三千。蕭望之是大臣,通曉經術,職位在九卿之上,為眾人所仰慕,竟然至於不守法不注意修養,傲慢不遜,貪污所監管的財物達二百五十以上,請允許逮捕囚禁治罪。」皇帝立即下策給蕭望之說:「有關官員上告你苛求我派遣的使者禮節不周,遇到丞相沒有禮貌,聽不到你廉潔的名聲,傲慢不遜,無法扶持朝政,不能做百官的表率。你不深入思考,陷入這種污穢的境地,我不忍心讓你受到法律的制裁,就派光祿勛楊憚傳達詔令,把你降職為太子太傅,給予印綬。把原來的印綬交給使者,然後就去上任。你應該遵守道德,彰明孝義,端正自己的思想品行,不要有什麽過失,不要有什麽別的話。」
蕭望之被降職以後,黃霸接任御史大夫。幾個月之後,丙吉去世,黃霸接任丞相。黃霸去世,於定國又接替他,蕭望之就被廢用,不能做丞相。當太傅,給皇太子講授《論語》和《儀禮•喪服》。
當初,匈奴呼韓邪單於來朝見,皇帝下詔讓公卿議論召見的禮儀,丞相黃霸、御史大夫於定國以為:「聖明帝王的制度,施行德政,推行禮制,先京都而後地方,先國內而後境外。《詩經》說:『遵循禮節不越位,四處視察得以推廣;相土的威德壯壯烈烈,四海之外都要擁戴。』陛下聖明仁德充滿天地之間,光輝普照四方極遠之地,匈奴單於仰慕我國的風俗教化,捧著珍寶前來朝賀,從古至今還未有過。接見他的禮儀應該和諸侯王一樣,位置在諸侯王以下。」蕭望之認為「單於不實行我們的歷法制度,所以稱做敵國,應該以不稱臣的禮節相待,位置在諸侯王之上。外夷叩頭自稱屬國,漢朝謙讓不稱其為臣,這是籠絡的道理,通達謙虛帶來的福氣。《尚書》說『戎狄荒忽歸附,,是說他們前來歸附,但地處偏遠反覆無常。如果匈奴的後代終有流竄搶掠的行動,沒有來朝拜進貢,不能算做是叛臣。誠信謙讓推行到蠻貉之地,福運繼承流傳到無窮無盡,這是千秋萬代的長遠之計。」皇帝採納了他的意見,下詔書說:「聽說五帝三王對教化無法推行的地方,也不用政令統治。現在匈奴單於自稱北邊的屬國,定時來朝拜,我的能力有所不及,德政不能加於遠方的他們。就用客人的禮儀招待他,讓單於的位置在諸侯王之上,行禮謁見時稱臣而不稱名字。」
等到宣帝卧病在床,選擇可以託付後事的大臣,召外戚侍中樂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蕭望之、少傅周堪到宮中,封史高為大司馬車騎將軍,蕭望之為前將軍光祿勛,周堪為光祿大夫,都接受遺詔輔政,領尚書事。宣帝去世,太子繼承帝號,就是孝元帝。蕭望之、周堪本來以師傅的身份被皇帝尊重,皇帝即位之後,數次在閑暇時召見,討論治亂之道,陳述做帝王的事情。蕭望之推薦皇族中通曉經術學問的散騎諫大夫劉更生做給事中,和侍中金敞一起在皇帝左右任拾遺之職。四人同心謀劃計議,用古代的制度勸勉引導皇帝,有很多事情希望扶持和糾正,皇帝對他們非常信任並採納他們的意見。
當初,宣帝不大信奉儒術,而信奉法家,而中書宦官掌權。中書令弘恭、石顯長期管理中樞機要,熟悉條文法令,也和車騎將軍史高互為表裏,議論朝政經常獨自堅持舊例,不聽從蕭望之等人的意見。弘恭、石顯又經常因為意見偏執狹隘被人駁倒。蕭望之認為中書是政治的關鍵職務,應當用賢明的人選,從武帝在後宮游宴,任用宦官,但並非國家的傳統制度,又違背古時不接近受過刑罰的人的原則,陳述想要用士人替換的想法,從此和史高、弘恭、石顯非常抵觸。元帝剛剛繼位,處事謙讓難以改變舊規,商議許久不能決定,就將劉更生調任宗正。
蕭望之、周堪數次推薦有名的儒生和優秀人才來任諫官。會稽鄭朋私下想攀附蕭望之,就上疏說車騎將軍史高派遣賓客到郡國裏做壞事謀求私利,還談到許、史兩家子弟的罪行。皇帝把奏章交給周堪看,周堪上奏讓鄭朋在金馬門等待命令。鄭朋給蕭望之上書說:「將軍親身實踐周公、召公的德政,具備孟公綽的才質,擁有卞莊的威嚴。到了六十歲的時候,身居重臣之位,官職達到將軍,實在是士的最高成就呀。田野黎民沒有不歡喜的,都說將軍是國家的人才。現在將軍追求的目標是管仲、晏子呢?還是廢寢忘食勤於政事的周公、召公呢?如果像管仲晏子就罷休了,那麼在下就要像季札那樣回延陵山野之中,修整農田,養雞種黍,等著讓兩個兒子有所成就,我就這樣到老得沒牙齒吧。如果將軍光明正大超越常行聚集心思,堵塞邪氣歪風的危險小路,宣揚中庸的正常政治,振興周公、召公的遺業,親自日夜操勞,兼聽各種意見,那麽在下願意竭盡區區之力,磨煉鋒芒,貢獻萬一之力。」蕭望之接納了鄭朋,盡心地接待他。鄭朋則屢次稱贊蕭望之,貶低車騎將軍,說許氏、史氏的過失。
後來鄭朋行姦邪之事,蕭望之和他斷絕關系,不再往來。鄭朋和大司農史李宮一起等待任命,周堪單獨推薦李宮做黃門郎。鄭朋是楚地的人,心中懷恨,轉而要求加入許、史,推脫所說許、史兩家壞話的責任說:「這都是周堪、劉更生教給我的,我是關東人,怎麽會知道這些呢?」於是侍中許章上奏皇帝請求召見鄭朋。鄭朋出宮後揚言說:「我被召見了,報告了前將軍小過五條,大罪一條。中書令在旁邊,知道我所說的情況。」蕭望之聽說這件事,就用它來責問弘恭、石顯。石顯、弘恭害怕蕭望之自己申訴,皇帝會把這個案件交給別的官吏,就要挾鄭朋和待詔華龍。華龍在宣帝時和張子蟜等人待詔,因為品行不端沒有被任用,想依附周堪等人,周堪等人不接納他,所以和鄭朋結交。弘恭、石顯命令二人上告蕭望之等人想要罷免車騎將軍並疏遠許、史兩家的情況,等待蕭望之出朝休假之日,指使鄭朋、華龍上告他們。這件事交給弘恭問明情況,蕭望之應對說:「外戚擔任要職多數奢侈淫侈,我是為了匡扶國家,不是要干壞事。」弘恭、石顯上奏「蕭望之、周堪、劉更生勾結朋黨互相推舉,多次誹謗大臣,攻擊離間皇親國戚,想要憑此專權攬勢,作為臣子不忠心,欺騙皇帝不講道義,請謁者傳喚他們並送交廷尉。」當時皇帝剛剛繼位,不明白「謁者傳喚送交廷尉」就是關入監獄,准許了他們的奏摺。後來皇帝召見周堪、劉更生,回答說已關進監獄。皇帝大吃一驚說:「不就是讓廷尉問明情況嗎?」拿這件事責備弘恭、石顯,他倆都叩頭謝罪。皇帝說:「讓他們出來辦事。」弘恭、石顯就派史高說:「皇帝剛剛繼位,還沒有以道德教化使天下人聽聞,而首先審問師傅,既然將九卿大夫下獄,應該通過審問然後減刑。」當時就下詔給丞相和御史大夫:「前將軍蕭望之教授我八年,沒有別的罪過,現在事實為時已久,記憶不清難以說明。應當赦免蕭望之的罪過,收回前將軍光祿勛印綬,和周堪、劉更生都免職成為庶人。」而鄭朋做了黃門郎。幾個月之後,皇帝下詔書給御史大夫:「國家將要興隆,應該尊重師傅,原前將軍蕭望之教導我八年,用經學來導引我,他的功勞很大。應賜蕭望之關內侯的爵位,食邑六百戶,任給事中之職,每月初一、十五朝拜,座位次於將軍。」天子正想倚靠他做丞相,遇到蕭望之的兒子散騎中郎蕭伋上書申訴蕭望之以前的冤屈,此事被交給有關部門,回報「蕭望之從前的罪過明明白白,沒有誣陷之事,而他卻指使兒子上書申訴,引用表明自己無辜的《詩》,有失大臣的禮儀,對皇帝不敬,請予以逮捕。」弘恭、石顯等人知道蕭望之素有高尚的氣節,不肯屈服受侮辱,建議說:「蕭望之從前任前將軍輔佐國政,想排斥許、史兩家,專權控制朝政。僥幸沒被治罪,又被賜予爵位食邑,參與討論國家政治,不悔改過錯思服罪行,還心裡懷著怨恨,指使兒子上書,把不是歸於皇帝,自以為憑著師傅的身份,終究不會被治罪。如果不讓蕭望之在牢獄中受些侮辱,堵塞他不滿的心情,那麼聖朝就無法給他施以恩澤。」皇帝說:「蕭太傅為人素來剛直,怎麽肯接受官吏的審問?」石顯等人說:「人的生命至關重要,蕭望之所犯的罪,是說錯了話的小罪,一定不會讓您擔心的。」皇帝就批准了他的報告。石顯等人將皇帝的批覆封好交給謁者,下令親手交給蕭望之,於是命令太常火速帶領執金吾騎兵飛馳去包圍他的宅第。使者到,傳蕭望之。蕭望之想自殺,他的夫人阻止了他,認為這不是皇帝的旨意。蕭望之以此詢問門生朱雲。朱雲是一個愛好名節的人,就勸蕭望之自殺。當時蕭望之仰天長嘆說:「我曾經擔任過將相之職,年紀也已超過六十歲,年老而進監獄,苟且偷生,不也太鄙陋了嗎廠就叫著朱雲的字說:「游,取和葯來,我寧可死也不久留人世!」終於喝毒酒自殺了。皇帝聽說這件事十分震驚,拍手嘆氣說:「先前我就懷疑他不肯進牢獄,結果真的殺了我的好老師!」當時太官剛剛端上午餐,皇帝就推開飯食,為蕭望之哭泣,悲哀之情感動了左右侍從。立刻召來石顯等人以計劃不周詳責問他們。他們都脫下帽子謝罪,很長時間才作罷。
蕭望之有罪而死,有關部門請求廢除他的爵位封邑。皇帝卻下詔加恩,長子蕭伋繼承關內侯。皇帝追思蕭望之不能忘懷,逢年過節就派使者祭祀蕭望之的墳墓,整個元帝時代都是如此。蕭望之有八個兒子,做到大官的有蕭育、蕭咸、蕭由。
蕭育
蕭育字次君,年輕時因父恩蔭任太子庶子。元帝登基,擔任郎官,因為有病免職,後來當御史。大將軍王鳳因為蕭育其父之名望和他自己才能突出,任命他為功曹,升任謁者,擔任出使匈奴的副校尉。後來做茂陵縣令,遇到考察,蕭育名列第六。而漆縣縣令郭舜排最後一名,被責備,蕭育給他講情,扶風發怒說:「你考第六名,自己才脫身,有什麽功夫替同僚說情呢?」等到考試完畢出場,傳召茂陵令到後曹去,要讓他匯報任職期間的情況。蕭育徑直走出後曹,文書跟著拉住他,蕭育按住佩刀說:「蕭育是杜陵的大丈夫,為什麽要到後曹!」就急步走出,想棄官而去Q第二天早晨,皇帝下詔將他召入,任命為司隸校尉。蕭育經過扶風府門口,官員掾史幾百人在車前拜見。後來因違背大將軍的意旨而免官。又擔任中郎將出使匈奴。歷任冀州、青州兩郡刺史,長水校尉,泰山太守,進京任大鴻臚。因為鄠縣有名的盜賊梁子政憑仗山勢為害一方,很久未能捉拿伏法,蕭育任右扶風數月之後,將梁子政一夥盡數誅殺。後來因為和定陵侯淳於長特別要好而被免官。
哀帝時候,南郡一帶長江水面多有盜賊,封蕭育為南郡太守。皇帝因為蕭育是耆宿名臣,就用三公使用的車子將蕭育載入宮中接受策命,說:「南郡盜賊成群為害百姓,我非常擔心這件事。因為太守一向威望很高,所以委任做南郡太守,到任之後,只應為民除害,維護安全。不要拘於小節。」賞賜黃金二十斤。蕭育到南郡,盜賊被消滅。因病免官,又任命為光祿大夫執金吾,在職位上享盡天年。
蕭育為人威嚴勇猛,做官數次被免職,很少提升。小時候和陳咸、朱博為友,在當時很有名。過去有王陽、貢公是好友,所以長安有句俗話說:「蕭育、朱博結綬交好,王陽、貢公彈冠相知」,是說他們互相推薦以至顯達。開始時蕭育和陳咸都因為是公卿的兒子而聞名,陳咸是最早進宮的,十八歲任左曹,二十多歲任御史中丞。當時朱博還是杜陵亭長,受陳咸、蕭育所引薦,進入王氏門下。後來同時擔任刺史、郡守、國相,到後來任九卿。朱博先任將軍上卿,經歷的官位比陳咸、蕭育多,一直到丞相。蕭育和朱博後來有嫌隙,不能善終,所以世人認為交朋友是件難事。
蕭咸
蕭咸字仲,做丞相史,被舉為茂才,任好峙縣令,升遷淮陽、泅水內史,張掖、弘農、河東太守。所到之處有政績,多次增加俸祿和賞賜黃金。後來被免官,又擔任越騎校尉、護軍都尉、中郎將,出使匈奴,官至大司農,在職位上去世。
蕭由
蕭由字子驕,任丞相西曹衛將軍掾,升為謁者,任出使匈奴副校尉。後來被舉薦賢良,任定陶縣令,升為太原都尉,安定太守。治理州郡有聲望,很多人稱贊和舉薦他。當初,哀帝做定陶王時,蕭由任定陶令,違背了定陶王的意思,很快,朝廷罷免蕭由為百姓。哀帝去世,任復土校尉、京輔左輔都尉,升為江夏太守。因掃平長江上的盜賊成重等人有功,增加俸祿任陳留太守。元始年間,修築明堂和辟雍,召集諸侯王大舉朝會,徵召蕭由任大鴻臚,恰巧他有病,不能主持禮儀接待賓客,回去任原來的官職,因病免職。後來又任中散大夫,在官任上去世。蕭家做到二千石級官員的有六七人。
贊曰:蕭望之官至將軍和副丞相,憑藉做皇帝師傅之恩,可以說和皇帝是親密無間。等到計謀泄露,嫌隙產生,說壞話的和姦邪之人陷害他,最終被佞臣宦官小人所害,可憐呀!不然的話,蕭望之堂堂正正,寧折不撓,身為儒生泰斗,有輔佐皇帝的才能,近乎古代的社稷之臣了。
9、如何做好網路推廣營銷
網路推廣包含有很多種,最多的還是面對搜索引擎、社交平台等方面。
將自己的產品與關鍵詞確定推廣的方向,有的詞適合做搜索引擎,比如說:百度、360等;有的則更適合社交平台,比如:微博、QQ空間、微信等。
而這些平台要實現什麼樣的目的則要分清楚。
例子:微博轉化過多少,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能帶來多少有效客戶
百度推廣,消費多少,轉化多少
,轉化成本多少更合適。
而這些平台的關鍵詞,則要分析,哪些關鍵詞帶來轉化更好。
根據上面的分析,作出計劃與目標。
10、雍正歷史是這樣?
清世宗,名愛新覺羅·胤禎(公元1678年12月13日-1735年9月28日),康熙皇帝第四子,康熙病死後繼位,為清代入關第3帝。在位13年,傳說為俠女呂四娘報家仇所暗殺,終年58歲;(傳說呂四娘三進皇宮,憑著自己絕妙的輕功,在一天晚上,雍正熟睡時,呂四娘把的人頭給割走了,現在北京博物館里的還存在著雍正的金頭.雍正當年下葬時不能沒有頭啊,於是請工匠給他做了一個金頭.)一說為正常死亡,葬於河北泰陵(今河北省易縣西)。
雍正是一位十分復雜而矛盾的歷史人物,他是勇於革新、勤於理政的傑出政治家,對康熙晚年的積弊進行改革整頓,一掃頹風,使吏治澄清、統治穩定、國庫充盈、人民負擔減輕。但他畢竟是封建皇帝,有著重大過失和種種局限,他的繼位為帝,也存在很大疑點。
雍正的主要功績有
攤丁入畝。這是一項重大的賦稅改革。中國自古就有人丁稅,成年男子,不論貧富,均須繳納人頭稅。雍正實行改革,將人丁稅攤入地畝,按地畝之多少,定納稅之數目。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是謂"攤丁入地",一舉取消了人頭稅。這項措施有利於貧民而不利於地主,是我國財政賦稅史上的一項重大改革。耗羨歸公。我國古代以銀、銅為貨幣,征稅時,銀兩在兌換、熔鑄、保存、運解中有一定損耗,故征稅時有一定附加費。此項附加費稱"耗羨"或"火耗",一向由地方州縣徵收,作為地方辦公及官吏們的額外收入。耗羨無法定徵收額,州縣隨心所欲,從重徵收,有的抽正稅一兩、耗羨達五六錢,人民負擔甚重。雍正實行"耗羨歸公",將此項附加費變為法定稅款、固定稅額,由督撫統一管理,所得稅款,除辦公費用外,作為"養廉銀",大幅度提高官吏們的俸入。這樣,既減輕了人民負擔,又保證了廉政的推行。故雍正說:"自行此法以來,吏治稍得澄清,閭閻咸免擾累。"
創立軍機處,推廣奏摺制度。明代權力集於內閣,故有權相產生。清雍正把權力進一步集中在皇帝手中,創立軍機處,作為皇帝的秘書班子,為皇帝出主意、寫文件,理政務,"軍國大計,罔不總攬"。其特點是處理政事迅速而機密。軍機大臣直接與各地、各部打交道,了解地方情形,傳達皇帝意旨。此機構存在200年,直至清末。與創立軍機處伴隨的是推廣奏摺制度。由於以前的官文書批轉手續繁復,且經多人閱看,時間拖延且難於保密,而奏摺則向皇帝直接呈送,直達皇帝本人。雍正擴大了可向皇帝上奏摺的人數,不同身份的官吏可以及時反映情況,報告政務,使皇帝洞察下情,以便制定政策;也使官員們相互監督,皇帝得以了解他們的賢愚、勤惰、政績、操守。
改土歸流。我國西南及其他一些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其職務為世襲,僅名義上接受清朝的冊封。土司們生殺予奪、驕恣專擅。這種制度妨礙了國家的統一和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雍正即位後,廢除了雲南、貴州、廣西、四川、湖南各地的許多土司,改成和全國一致的州縣制度。"改土歸流"是一場嚴重的斗爭,許多土司武裝反抗,雍正堅決派兵平定。在平叛戰爭中雖然也累及無辜,給少數民族造成傷害,但從長遠來說,"改土歸流"是進步的措施,打擊和限制了土司的割據和特權,對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有利。
此外,雍正還有許多值得稱道的政績,如懲治貪污、解放賤民、平定羅卜藏丹津、始派駐藏大臣等,為中國的統一與發展作出了貢獻。
但是,雍正也有嚴重的過失和局限。他在位期間雖沒有出現大規模農民起義,但零散的反抗經常發生,雍正的鎮壓措施十分嚴厲。不論具體情節,抗官者即以反叛論處,斬殺不赦。甚至拒捕時,有人"共在一處,雖非下手之人,在旁目觀,即系同惡共濟",均斬立決。對民間秘密結社,囑咐官吏們"時時察訪,弋獲首惡,拔樹尋根,永斷瓜葛"。蘇州手工業工人要求增加工資,罷工叫歇,雍正嚴加懲處,立碑永禁叫歇。雍正時文字獄日益頻繁,汪景祺因"諂附"年羹堯而立斬梟首,查嗣庭因趨奉隆科多而戮屍示眾,陸生楠因議論時政而被軍前正法。最為轟動的是呂留良案,呂是清初具有民族思想的學者,已去世40年,後有曾靜、張熙讀呂氏之書,受其影響,竟去策反岳鍾琪,要他反清復明,釀成大案。呂留良被開棺戮屍,其兒子、學生處死刑。雍正朝文網甚密,株連人眾,處刑嚴酷。知識分子動輒得咎,形成閉眼不敢看現實,緘口不敢談政治的沉悶風氣。
雍正遵奉重農業、輕工商的信條。他說"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畝之中少一耕稼之人。群趨為工,則物之製造者必多,物多則售賣不易,必至壅滯而價賤,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於農,而並有害於工也"。根據這一理論制定的政策必然不利於工商業的發展。他又認為:開礦"斷不可行"。因為開礦將引誘人們離開農本,追求末業,而且礦工聚集一地,易於鬧事。
雍正在對外交往中亦固步自封。當時外國商人來華貿易,日益增多,但雍正卻不許中國商人出洋貿易,設置種種障礙,聲言"海禁寧嚴毋寬,余無善策"。後來,在沿海各省的再三要求下,雖稍稍放寬海禁,但仍加以種種限制。尤其對久住外國的華僑商販和勞工,"逾期不歸,甘心流移外方,無可憫惜,不許其復回內地"。當時,西方先進國家正在鼓勵海外貿易,而中國即使是傑出的君主也缺乏世界眼光,限制對外交往,故而成為國際潮流中的落伍者。
雍正還好大喜功,急於求成。正因如此,故河南墾荒,四川清丈,陝西挖井,直隸營田,本意為利民,卻勞而無功,反成民間之累。他的性情偏急,喜怒無常,手段殘酷,造成了許多冤假錯案。他死後,乾隆繼位,一反雍正苛嚴之治,實行"寬嚴相濟"的方針,昭雪死者,釋放囚犯,緩和了矛盾。故後人評:"純皇帝(乾隆)即位,承憲皇帝(雍正)嚴肅之治,皆以寬大為政,萬民歡悅,頌聲如雷。"
談起雍正,就會想到他的繼位問題,學術界歷來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他受康熙遺詔繼位,是合法繼承;一種認為康熙並未傳位與他,雍正是矯詔奪位。由於雍正即位,篡改了歷史,銷毀了檔案,現在已找不到他矯詔奪位的確鑿證據。斧聲燭影,已是千古的疑案,但從各種跡象推斷,他的繼位確實存在很多疑點。
康熙晚年,太子廢立,諸子爭位,鬧得烏煙瘴氣,儲位虛懸,人心不定。當時因准噶爾入侵西藏,康熙命皇十四子胤禵為撫遠大將軍,統兵援藏,給以大權,用正黃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