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聚合物做一次掃描電鏡大概要多少克樣品
不需要很多,大概1~3g足夠了。
2、聚合物薄膜怎麼做透射電鏡 小木蟲
透射電鏡標本制備方法
由於電鏡電子束穿透能力的限制,必須把標本切成厚度小於0.1um以下的薄片才適用,這種薄片稱為超薄切片。常用的超薄切片厚度是50-70nm。
在透射電鏡的樣品制備方法中,超薄切片技術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制備技術。超薄切片的製作過程基本上和石蠟切片相似,需要經過取材、固定、脫水、浸透、包埋聚合、切片及染色等步驟。
一 取材的基本要求
組織從生物活體取下以後,如果不立即進行適當處理,會由於細胞內部各種酶的作用,出現細胞自溶現象。此外,還可能由於污染,微生物在組織內繁殖使細胞的微細結構遭受破壞。因此,為了使細胞結構盡可能保持生前狀態,必須做到快、小、准、冷:
(1).動作迅速,組織從活體取下後應在最短時間內 (爭取在1分鍾內) 投入2.5%戊二醛固定液。
(2).所取組織的體積要小,一般不超過1mm×1mm×1mm。也可將組織修成1mm×1mm×2mm大小長條形。因為固定劑的滲透能力較弱,組織塊如果太大,塊的內部將不能得到良好的固定。
(3).機械損傷要小,解剖器械應鋒利,操作宜輕,避免牽拉、挫傷與擠壓。
(4).操作最好在低溫(0℃~4℃)下進行,以降低酶的活性,防止細胞自溶。
(5).取材部位要准確。
取材方法:將取出的組織放在潔凈的蠟版上,滴一滴預冷的固定液,用兩片新的、鋒利的刀片成「拉鋸式」將組織切下並修小,然後用牙簽或鑷子將組織塊移至盛有冷的固定液的小瓶中。如果組織帶有較多的血液和組織液,應先用固定液洗幾遍,然後再切成小塊固定。
二.固定
固定的目的是盡可能使細胞中的各種細胞器以及大分子結構保持生活狀態,並且牢固地固定在它們原來所在的位置上。固定的方法有物理的和化學的兩大類。物理的方法系採用冰凍、乾燥等手段來保持細胞結構;化學的方法是用一定的化學試劑來固定細胞結構。現通常使用化學方法對組織或細胞進行固定。
常用固定劑有:
1、四氧化鋨 (osmium tetroxide,)是一種強氧化劑,與氮原子有較強的親和力,因而對於細胞結構中的蛋白質成分有良好的固定作用。它還能與不飽和脂肪酸反應使脂肪得以固定。此外,四氧化鋨還能固定脂蛋白,使生物膜結構的主要成分磷脂蛋白穩定。它還能與變性DNA以及核蛋白反應,但不能固定天然DNA、RNA及糖原。四氧化鋨固定劑有強烈的電子染色作用,用它固定的樣品圖象反差較好。鋨固定的時間一般為1-2小時。
2.戊二醛 (glutaraldehyde C5H8O2),戊二醛的優點是對糖原、糖蛋白、微管、內質網和細胞基質等有較好的固定作用,對組織和細胞的穿透力比四氧化鋨強,還能保存某些酶的活力,長時間的固定(幾周甚至1~2個月)不會使組織變脆。
缺點是不能保存脂肪,沒有電子染色作用,對細胞膜的顯示較差。
組織塊固定常規採用戊二醛—鋨酸雙重固定法。分預固定和後固定,中間用磷酸緩沖液漂洗。前固定用2.5%戊二醛固定2小時以上、後固定用1%鋨酸固定液固定1~2小時,pH7.3~7.4。
固定完畢,用緩沖液漂洗20分鍾後進行脫水。
三.脫水
為了保證包埋介質完全滲入組織內部,必須事先將組織內的水分驅除干凈,即用一種和水及包埋劑均能相混溶的液體來取代水,常用的脫水劑是乙醇和丙酮。急驟的脫水會引起細胞的收縮,因此,脫水應剃度進行:70% 丙酮15分鍾,80% 丙酮15分鍾,90%丙酮15分鍾,100%丙酮10分鍾(二次)。游離細胞可適當縮短脫水時間。過度脫水不僅引起更多物質的抽提,而且會使樣品發脆,造成切片困難。
3、如何從聚合物乳液中分離出聚合物固體
通過乳狀液穩定性實驗考察了孤島原油乳狀液穩定性影響因素.結果表明,低剪切作用下,部分水解聚丙烯醯胺(HPAM)與原油作用1
d和54
d,所測得其濃相體積分數很快接近零,即HPAM與原油所形成的乳狀液穩定性較低.而當溶液中存在50μg/g固體顆粒蒙脫土時,測得其與原油作用1
d和54
d後的濃相體積分數都約0.08.當溶液中同時含有固體顆粒與HPAM時,測得其與原油作用後所形成的乳狀液濃相體積分數很快達到零,固體顆粒與HPAM的協同作用對原油乳狀液穩定性有較大影響.另外,隨著鹽濃度、溫度的增加,孤島原油所形成的乳狀液穩定性降低.在30000
r/min高速剪切作用下,測得聚合物、固體顆粒模擬水體系與原油間所形成的乳狀液濃相體積分數約為0.3,可形成較穩定的乳狀液.
4、掃描電鏡觀測聚合物與無機材料復合薄膜需要斷面嗎
根據需要而定。例如,只要求膜的表面狀態就不需要;而需要了解兩相厚度分布就要斷面掃描。
5、為什麼聚合氟硅乳液更容易產生凝膠,凝膠率很大?
能用啊,但別一起用了,皮膚吃不了那麼多東西,擦太多也是負擔。如果皮膚沒有什麼問題,選其中一種適合自己的用就行了。
6、氟硅材料介紹
指聚合物中含F-C鍵、Si-O鍵和Si-C鍵,而不含Si-F鍵氟化有機硅材料。主要包括甲基三甲氧基硅內烷、甲基三乙容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三乙醯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醯氧基硅烷、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2,3環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雙-(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N--(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八甲基環四硅氧烷(D4)、二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環體(DMC)、甲基三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硅氧烷、三氯硅烷、苯基氯硅烷、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7、聚合物能測透射電鏡嗎
即使是2000V的電壓下都能做拿了一個聚合物去測透射電鏡,那個老師不給測,說聚合物在電子束照射下會分解。但是我在文獻上就有看到過很多聚合物的透射電鏡圖啊。想問一下,透射電鏡的電子束能產生多高的溫度?聚合物的分解溫度大概低於多少度 ... 聚合物可以看透射電鏡啊~~我得就不耐電子束,但是你可以和老師說一下,她會在銅網上給你加一層膜(具體是什麼就不太清楚了)。Dr_Jesse(站內聯系TA)肯定可以看。橡膠填料的微相分散情況就是靠透射看的。 ,如分析聚合物中空微球時,切片,透射觀察內部情況cata(站內聯系TA)肯定能測,聚合物核殼結構不就是通過投射電鏡嘛daiyuxi(站內聯系TA)絕對可以測的,你那老師是不是在忽悠你啊tfyeszjwl(站內聯系TA)可能是你們的儀器不能測,你換個地方測一下
8、氟硅丙烯酸脂聚合材料是什麼?
軟鏡:聚甲基丙烯酸羥乙脂(PHEMA)
HEMA混合材料:以HEMA為基質加入其他輔料的親水性軟鏡材料
非HEMA材料:不含有HEMA成分的親水性軟鏡材料。是以硬鏡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為基質,加入其它單體成分,從而成為軟性親水性材料。
優點:質地柔軟、有良好的可塑性、配戴十分舒適、適應時間短。
缺點:鏡片材料強度低、容易破損。矯正角膜性散光效果差。鏡片表面極性強,易吸附淚液中的沉澱物。
聚合物:隱形眼鏡的材料為由高能強鍵締合的高分子量化合物,該化合物為聚合物。
高分子量化合物的理化特性:
透光率:特定波長的光線透過單位厚度的材料的百分率為該材料的透光率。隱形眼鏡材料透光率一般92%--98%;由於染色的深度透光率會下降5%--30%;影響鏡片透光率的因素:聚合程度,水合程度純凈度。
折射率:光線在空氣中的運行速度與光線在材料中的運行速度的比稱。隱形眼鏡材料的含水量與折射率反比。即含水量越高,鏡片折射率越低。
強度:聚合物抵抗力學破壞的能力。 材料受力的形式包括:拉伸,壓縮,沖擊,扭轉等。
彈性模量:材料受力發生形變後產生的應力。彈性模量越高鏡片抵抗變形的能力越強,外力消除越容易恢復原來的形狀。鏡片成型好易操作能形成理想的屈光表面利矯正散光。(硬鏡的彈性模量比軟鏡大)
可塑性:材料依照環境的形態,塑造自身形態的能力。彈性模量低的鏡片可塑性強,柔軟,配戴後感覺舒適。但矯正散光不理想。
密度:材料與同體積的水的重量比。隱形眼鏡材料的密度宜小。尤其是較厚的高屈光度片或復曲面鏡片(即散光鏡片),如材料的密度過大,可能因鏡片的自重和眼瞼力的作用影響鏡片配戴的穩定性。
親水性:材料的水合能力。通常用含水量百分率來表示。由於隱形眼鏡在實際應用中始終浸在淚液里,所以總是處在較充分水合的狀態中。含水量一般在35%-80%,含水量高透氧性好。但強度差易損壞;且沉澱物較多。
濕潤性:水分覆蓋材料的程度。濕潤性好的鏡片表面淚液膜穩定,配戴舒適,視力清晰。
極性:材料表面的離子數量構成了鏡片的極性。材料的極性與水環境的酸度有關。極性強濕潤性較好,易吸引淚液中的沉澱物。(離子性材料要比非離子性材料更易產生蛋白沉澱)
透氧性:是特指鏡片材料在單位時間內容許氧氣通過的能力。用DK來表示。DK值越高,鏡片的透氧性越高。角膜獲得氧供的途徑:淚液排泄,淚液滲透及材料結合。透氧性能與材料的含水量呈正比,與鏡片的厚度呈反比。
軟性隱形眼鏡的主要材質是親水性物質,容易吸附淚液中的蛋白質和脂質,致使鏡片表面形成沉澱物,縮短鏡片的使用壽命。
採用非離子材料製作的隱形眼鏡是首選。因為我們淚液中分泌的蛋白質和油脂呈離子性帶正電,而離子性材料本身帶有負電荷,很容易吸附蛋白質。而不帶任何電荷的非離子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蛋白質和脂質的沉澱,所以選擇這種抗垢非離子材料的隱形眼鏡是健康的保證。